打印

宗教篇(二)

二八、仁慈博爱落实在生活中



  犹太教是一个古老的宗教,我们听了他们的简报之后,知道他们最主要的经典是《旧约》,有四千多年历史;而天主教是《新旧约》都採纳,ji 督教则偏重在《新约》。他们所崇奉的是一个神,其差别在ji 督教偏重在耶稣,天主教偏重在圣母,犹太教肯定上帝就是真理,宇宙之间的大能。这个概念很好、很正确,确实能被现代人所接受。佛弟子广学多闻,尤其是出家肩负教化众生的使命,对众生的机宜不能不知,弘法利生才能真正做到契机契理。

  此次我们邀请各个宗教来传道,每次都留有录相带,英语的部分要做成中文字幕,我们用心学习,在不同宗教裡找到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大家所公认的真理。佛陀的本意是智慧、觉悟,他们说真理、大能,与佛讲的大智大觉是同一个意义。宗教如何真正利益世人?必须将这个真理落实在生活中。

  真理表现在外面就是仁慈博爱。佛法的中心理念,就是五句十个字:「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这不仅是佛法的精义,也可说是世间所有宗教的精华之所在。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佛菩萨大慈大悲,上帝、神、佛菩萨是什麽?就是当人自性本具的真诚、清淨、平等、正觉。它的大用就是慈悲、博爱,不分国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仁民爱物。一般宗教只说爱人,而佛经讲的范围更广大,《华严经》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对植物、矿物也同样充满了爱心与善意,何况对有情众生?果然能对情与无情充满真诚、清淨、平等的爱心与善意,这个人在佛法就称之为「佛陀」,称之为「菩萨」。若还夹杂着不善、恶意,就造作恶业,变现出三途苦报。佛说的标准是十善业道,犹太教的标准是摩西十诫,其内容相同,所以十善业道是所有宗教信徒所应遵守的,离开这个基本教学,就不善了。

  学佛从哪裡学?古来祖师大德都教导我们从根本修。根本是念头,念头要善、要清淨、要平等。在大众中,觉得自己身分特殊,地位与别人不同,这是不善。世出世间的圣哲,世间法以孔老夫子为代表,夫子一生的行谊,处世待人的态度,「自卑而尊人」,这是圣人为我们做模范。自以为比别人高一等,这是凡夫,其念头、行为,以佛法而言,这是深重的业障习气。做为佛的弟子,就要把佛法讲的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做出来给大家看,这是教化众生。自己真正做到是自受用,做给别人看是化他。

  各个宗教的信徒,也要通达、深明其经典的「义趣」;义是道理、义理,趣是方向、目标。明瞭之后,将这些大道理落实在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念念为社会造福,给众生做好样子,远离名闻利养,捨弃五欲六尘;一般宗教说,这个人才得救。谁救你?自己救自己。大乘佛法说,自己度自己。诸佛菩萨、一切神圣为我们做自救、自度的增上缘,我们必须要知道。

  「人命无常,国土危脆」,要想长久,这是妄想,痴人说梦话!六道决定不长久,佛说真相是「刹那变化」,有智慧的人掌握现在。现在这一刹那,掌握住了就成功,忽略现在就一定堕落。佛家讲「常乐我淨」,常乐我淨从自性裡见到。自性是无形无相的,横遍十方三际,这裡有真常、有真我,具足常乐我淨四种淨德。现相裡没有,相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能把这一点看清楚,相可以受用,不可分别、执着;远离分别、执着,就见到诸法实相。见到诸法实相的人,在佛法称为「佛陀」、「如来」。

  因此,学佛要知道从哪裡学,从哪裡下手,如何才有成就。日常生活充满真诚、清淨、平等,处事待人接物充满大慈大悲,这个人真正离苦得乐。苦是什麽?妄想、分别、执着;他离开了。乐是什麽?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真诚、清淨、平等的总体。这个理念、受用,无时无处不圆满,得大自在,这是真的,除此之外都是虚妄的。所以,学佛就是学习圆满周遍的爱心,佛家讲的大慈大悲,显现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皆是大圆满,受用是大自在。学习佛法能得这个受用,所有宗教如果也如理如法修学,都能达到同样的境界,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法门」不侷限于佛教的法门,旁通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这正是大乘所说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圆悟、圆修、圆证。在一切法裡,确实大乘讲得透彻,我们要在这裡下功夫。

  下功夫不仅是在研教,要解行相应,解帮助行,行帮助解,解与行相辅相成,把我们提升到无上道。有解无行,该怎麽堕落还是怎麽堕落,该怎麽生死还是怎麽生死,无济于事,不能解决问题。《华严经疏钞》云:「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行无解,增长无明。」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教导我们解行要相应,这是正法,这是正教。偏在一边,就邪了。我们要有能力辨别邪正,要清楚自己走什麽道路,这一生才不会空过。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二九、教育是通往和平的唯一之道



  最近听说联合国要召开一个「世界宗教会议」,这是一桩好事。人类祈求和平、祈求上苍保佑,已经有千万年了,可是和平一直没有到来。相反的,天灾人祸、战争斗乱,一次比一次严重,伤亡的生命财产无以估计。从近代来看,有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唯恐将来还有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和平的希望太淼茫了。

  有这些不幸的现象,古圣先贤虽然也祈求上苍,祈求神祇,但是并不完全依靠,还是要依圣贤人的教诲。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儒教、佛教、道教三教鼎立;「教」并非宗教,而是教学、教育。换言之,这是三大学派,各有千秋,如同雍正皇帝在《十善业道经》「上谕」所说的,「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这三种教育都是教导人民觉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雍正皇帝的话完全正确。

  世界许多的宗教,可以说理都是出于一源。什麽理?我们总结佛的教诲: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理。「道并行而不悖」,「道」是爱人。ji 督教、天主教、犹太教都讲:「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而佛教讲,佛菩萨一片慈悲。yi si  lan教的经典展开,每一段首句是「阿拉确实是仁慈的」。所以,世间宗教再多,都是以真诚、清淨、平等、智慧、仁慈、博爱为根本。而且教学的目标,都教人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不分国家、不分族类。任何宗教传教时,没有限制:「你不是我国家的人,你不是我这一族的人,你不可以信我的教。」因此,每个宗教都传遍全世界,确实是平等的。唯有教育才能达到和平。

  宗教原本都是教学,都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心胸都是广大的,佛家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哪一个宗教不如是?现在宗教人士心量变得这麽窄小,只有自己,贬抑别人,那不是神的意思,不是宗教教义所言,那是个人。我们不讲其他宗教,单讲佛教,我们没有依照佛的经典去做,甚至道场之间还互相排斥,讚歎自己,毁谤别人,这是极大的错误。这是《菩萨戒经》讲的「自讚毁他」,这是菩萨重戒。佛怎麽教导我们的?《华严经》讲,自己谦虚,尊重别人,抬举别人。

  因此,唯有「道并行而不悖」,世界才有和平。佛说,世出世间一切法是平等的,个个第一,如果有第一、第二,就不能和睦相处,平等才能和睦相处。和为贵是我们希求的,「和」从哪裡来?从「平」来。不平等就决定没有和平,所以一切宗教都是教人平等。

  世间为什麽有这麽多宗教?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但要与大众和睦相处,必须有圣贤教育。由于居住环境不相同,文化不相同,历史背景不相同,所以圣贤设教,建立教化,这才形成许多宗教。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印度有一百多个宗教,用现在话说,就是一百多种教学,教化整个印度所有不同族群、不同国土的居民。宗教是这麽来的。

  中国宗教不发达,原因是中国在秦朝时代就统一了。佛教还没传到中国之前,以儒家为正宗,这个教育理念一直绵延到满清都未改变。两千年以来,改朝换代许多次,政治制度也有革新,但是教育政策与方针没有变,蒙古人入主中国也没有变更,满清人入主中国也没有变更。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到汉武帝制定教育政策,採取儒释道三家,逐渐形成三家教育。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接受这三家的教导,所以有深厚的善根。

  中国是和平的民族,接受圣贤教育,不会侵略别人,只是爱护别人,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历代帝王都是修养自己的道德,附近的国家来「归顺」中国,尊中国为老大,这是他们的尊敬,不是中国对他的要求。他们对中国朝贡,就是现在讲的送礼,而中国的回礼比他的更厚。从中国历史来看就晓得,中国是厚待小国、尊重小国。

  满清中叶以后,逐渐远离古圣先贤的教诲,于是烦恼习气现行,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败坏社会风气。而中国人自古重视文字,不重视武力,因此加上外国人的洋枪大砲侵略,中国几乎被列强瓜分,受了两百多年的苦难。于是中国人对古老的道德文化产生怀疑:「我们讲道德,人家讲武力。我们打不过别人,就受人欺负,所谓是好人被人欺。」因此,中国开始着重军备,发展新武器,但这不是侵略别人,而是为了吓阻外国人,这是属于自卫。若没有一点武力,只讲道德仁义,还是会被人家消灭,释迦族就是个例子。释迦族何以在印度被消灭?因为没有武力,完全讲道德仁义,人家一侵略就毁灭了。所以,要以武装保护和平。

  我们向全世界推行和平的理念,和平要如何达到?教育。教育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这是根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而家庭的核心是夫妇,夫妻不和就会天下大乱,所以儒释道都重视家庭教育。佛家教人根本的理念:「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儒家教人「五伦八德」,都是从家庭做起。家庭教育是根本,其次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是精神教育,教导你超凡入圣,将你的仁慈博爱发挥到极处,爱护世出世间一切众生,真诚的爱心用宗教教育将之扩大。这四种教育落实了,世界有永久的和平安定,人与人之间懂得互相尊敬,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若没有这四种教育做基础,决定不能落实。

  现今家庭教育没有了,所以子女不听父母的话;学校教育没有了,学生不听老师的话;社会教育没有了,报纸、杂志、电视、电影都教导杀盗淫妄;宗教教育完全流于形式,经会念,不懂意思。这四种教育都没有了,天下焉能不乱?世界上有些志士仁人,要想挽救世间的劫运,必须恢复这四大教育。

  有没有必要再建立新宗教?没必要。自古以来,宗教的内容太丰富了,我们能够做到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世界和平都有希望,不需要新兴宗教。再搞新兴宗教,就是画蛇添足,毫无意义,只不过是扰乱秩序而已。全世界承认的六大宗教,新加坡的九大宗教,经典、教义都好。如何将之融会贯通,认真学习,发扬光大,挽救社会,挽救劫运,落实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这是当前迫切的问题。七十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说得很有道理。对一切众生的教学,这两家说得具体而透彻,是值得我们认真努力学习、发扬光大的。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十、万法一体



  巴哈伊教为我们做简介,我们听了之后就会明瞭。我们应多接触一些宗教,多了解这个世间,特别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土,许多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我们可以从宗教裡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观,回过头来,再听佛经是怎麽说法,就能融会贯通,断疑生信,坚定自己的信愿,长养自己的道心,这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别人,所以一定要多接触、多了解。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