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沙门释成观撰注

(9)无缚解脱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注释】

“真得所如”:“真得”:此菩萨一切所修皆为“本有一真”之得,故非得而得,不得亦不能得,此为本觉究竟之得。“如”,平等(此为动词)。“所知”,所成就之平等。此谓,真得所成就之平等境界(如),乃得无法不如,是故于十方皆无碍。

“无缚解脱”:“无缚”,本自无缚。本自无缚之解脱,是为无上大解脱。

【义贯】

此菩萨一切所修皆为本有一“真”之“得”、即是如如“所”成真“如”究竟平等之境,是故无法不如,从而于“十方”界皆证一真界而得“无碍,名” 为第九回向位菩萨之本自“无缚”之无上大“解脱回向”之行。

(10)法界无量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注释】

“性德圆成”:“性”指第八回向位之“真如相回向”。“德”指第九回向位之“无缚解脱回向”。“性”为体;“德”为用;故至此位体用兼备,圆满成就。

“法界量灭”:“法界”为十法界,即六凡(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量”,称量,数量,一切量系由分别而得。以此菩萨已入一真如界,故十方法界之分别相,悉皆泯灭,归于一真。

“法界无量”:“无量”,不可称量。以法界悉归一真故,不复可以量而称量之,究竟不可分别,离称量相,名为法界无量。若可分别、可称量,即使其数量再大,亦是“有量”。

【义贯】

此菩萨由于前第八、第九回向位中,所修之“性”与“德”,体与用,兼而有之,“圆”满“成”就,故至此位中,一切“法界量”皆泯“灭”,悉归一真,此则“名”为第十回向位菩萨之“法界无量回向”之行。

5.四加行位

(1)暖地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注释】

“尽是清净四十一心”:“尽”完成,尽修究竟。“四十一心”:指前之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共四十一位。以炽然修行而不住于相,故得称为“清净无垢”。

“四种妙圆加行”:“加行”,加功用行。菩萨“住、行、向”三十位称为“三贤位”,以上十地称为“十圣”,于由“贤位”入“圣位”之前,须再加功用行,“拼命一冲”(有若最后冲刺),方得入于圣位,而成“入地大菩萨”(一般所说“菩萨摩诃萨”当是指入地菩萨,或“地上菩萨”——“地上”为初地以上之意)。故此“四加行位”为由贤入圣之转折点。故此四加行位为本经所特有,以本经注重实际修证,故立此四加行门,以利实际上之修证。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佛觉”,如佛之本觉,故称佛觉,亦即“如来密因”的本修因。“用”,当作,作为。“已心”,自己修四加行的因心。亦即以如佛之本觉,作为四加行的本修因,而去修证究竟了义“四加行”,乃得成就“菩萨万行”。

“若出未出”:“若”,即将。“出”,指本觉之智火或智光之出。此谓,此时(在此位中),其大智火焰(本觉之智火),正处于将出未出之际。

“犹如钻火,欲然其木”:“钻火”,钻木取火。“然”,同“燃”。就好像有人要钻木取火,想以所钻的火来烧木材,以取暖、烹煮、照明等。“其”,他的。“木”,柴薪。

“名为暖地”:“暖地”,即暖位。指在钻木取火时,尚未得火之前,木头先会发热,称为“暖相”,暖相现前时,便称为暖位。

【义贯】

“阿难,是” 十回向位满心之“善男子”,已“尽”修“是清净”无垢之“四十一心”(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其“次”当“成四种妙圆” 之“加”功用“行。”此菩萨“即以”如来密因的如“佛”之“觉,用”之而作“为”自“己”加行之因“心”。当此之时,其本觉大智火正处于“若”欲“出”而“未出”之际;这境界“犹如”有人“钻”木取“火”,而“欲然”烧“其”薪“木”,木未起火前,先有暖相现前,此“名为”菩萨加行之“暖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诠论】

关于此“四加行位”有四点须加说明:

一、此四加行位系此大佛顶法的特别法门,有别于通教或藏教之内凡四位。藏教(即小乘教)之“内凡四位”,也是称为暖、顶、忍、世第一。名目虽同,意义与候选之阶次则大不相同。通教“内凡四位”是界于“外凡五停心观”位与初果须陀洹之间,亦即在证初果前,须先经过内凡之“暖、顶、忍、世第一”四位,于证得内凡之第四位“世第一”之后,下一个刹那,即证得初果须陀洹,而入小乘初果圣位。

本经“四加行位”则是大乘菩萨历经四十一心的阶位之修证,然后才可达此地位,通过此四位之加行,而后得登大乘初地菩萨位,成为“菩萨摩诃萨”,故此“四加行位”与通教之“内凡四位”名目虽同,意义则不同。

二、此“四加行位”与真言密教“四度加行”亦不同。真言教的“四度加行”内容为:十八道加行、金刚界加行、胎藏界加行,护摩加行,此系出家众得全心法灌顶,成为真言阿奢梨之前的修行。故密教之“四度加行”名称与显教之“四加行”稍有不同,而项目(内容)与意义则迥然不同。附及,此“四度加行”唯三国正传(印度、中国、日本)之真言密教所独有。正统的真言密法,由“唐密”传到日本,称为“东密”;以空海大师从唐·惠果阿奢梨请得密法后,最先在日本京都之“东寺”开坛传法,故世称其法为“东密”;

故知“东密”全部内容实是“唐密”。不幸“唐密”在中土于唐武宗灭佛之后,迅速式微,逮至有宋,已消灭殆尽,诚可惜、可叹也。笔者承蒙三宝护念,有幸得因缘具足,曾至日本高野山(“东密的总本山)求法、修法、六年往还,终至于圆通律寺真别所,完成四度加行,得金胎二界两部大法灌顶,为真言宗第五十三世阿奢梨;以此因缘,愿我如来正法,显密性相,皆得光耀于世间,广利一切有情,是所愿也。

三、西藏la ma教(藏密)亦有“四加行”之说,然彼“四加行”与汉传的显教“四加行”以及密教之“四度加行”,在内容上皆大不同(其四加行为:大礼拜、百字明、本尊法、及供曼达盘);故不应生混淆。

四、四加行中的“暖位”,如前所说,为本觉大智火燃起之前的现象,其时,行者之身心皆生“暖受”,犹如冬日烤火取暖,故亦有称之为“暖乐”者。又,此暖受生时,行者全身自然暖和,寒冬虽少穿衣服,亦不畏寒。然正法行者于此暖相不应贪着,亦不应逢人便说。外道习禅亦有得此暖相者,而彼以着身相修行故,乃至常大肆炫耀,谓之为“拙火”焉,视为已得无上圣证,正法行人幸勿迷惑,勿着身相修行。

(2)顶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注释】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已心”,自己加行之因心。“成佛所履”,成就佛大觉所应履之地,指初地。换言之,至此位中,又以已因心,欲至果地所必经的初地。

“若依非依”:“依”,指依于自心之本觉。谓此时对于自心之本觉,仿佛有完全依循,又似并非完全依循。

“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就如人登山,当他登上高山之顶时,他的身已全部入于空中,但脚下还着地,地大为有质碍之物,因为此时只有双脚犹着地,故称为“下有微碍”。

“名为顶地”:谓顶地也是一样,如人登高山(指修行无上法),“身入虚空”(指已修到此法之极高点,身心已体入真如无上之法,身心皆浸淫于真如法中),但脚下仍有微碍(指仍有习气尚未除灭)。

【义贯】

此菩萨“又以”自“己”加行之因地本“心”继续向圆“成佛”道“所”必“履”之初地升进;然此时菩萨对于本觉之心仿“若”全部“依”循,又仿若并“非”全部“依”循(以仍有习气未除灭故。)此境界即犹“如”人“登”上“高山”之顶时,其“身”虽已全“入”于“虚空”之中,但其脚“下”仍旧觉“有微碍”存在(以脚仍着地故),此境界“名为”四加行位菩萨之“顶地”。

(3)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注释】

“心佛二同”:谓心与佛二者等同,也就是“即心即佛”。

“如忍事人”:忍事于心而不言之人。

“非怀非出”:“怀”,怀之于心而不说。“出”,出之于口。谓此忍事之人,并非想将事情怀之于心,亦无法出之于口。以尚未成就本觉大智,故“口不能言”,无法将所知所觉,诉诸言语。

【义贯】

此菩萨已达“心”与“佛二”者皆“同”不异,即心即佛,已“善得中道”妙义。犹“如忍事”于心而不言之“人,非”故欲“怀”之于心,亦“非”可“出”之于口,是“名为”四加行位菩萨所修证之“忍地”。

(4)世第一地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注释】

“数量销灭”:“数量”,修证之多寡与增减。谓此位中之菩萨,对于已心所修证的数量之多寡、或增减,已完全泯灭,离一切量,过一切量,心佛双泯。

“迷觉中道”:于迷于觉,皆达中道,“中道”者,离有无二边也。

“二无所目”:“目”,对,即对待。即迷与觉已不成对待,二法销泯,本自不迷,今亦不觉,入一真界,悟不二法门。

“名世第一地”:“世”,世间。一切世间法中,以此为第一,故称世第一;再往上就是出世圣法了。

【义贯】

此菩萨于已心修证之“数量”之多寡、或增减已完全“销灭”其念,能所双泯,过一切量,于凡“迷”与智“觉”皆达于“中道”,离于有无两边,觉与迷“二”者皆“无所目”。(不成对待),无迷无觉,契入一真,入不二门,是“名”为四加行位菩萨之“世第一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第四节 菩萨十地

1.欢喜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注释】

“善得通达”:善得亲证现量,通达自心本觉。

“觉通如来”:“觉”,指自心本觉。“如来”指如来之妙觉。谓以自心本觉融通如来之妙觉。

“尽佛境界”:“尽”,悟尽。谓于佛所行境界,皆能悟入,因而生大欢喜。

【义贯】

“阿难,是” 四加行位满心之“善男子,于” 无上“大菩提,善得” 亲证现量,“通达”自心本觉;复以自本“觉”融“通如来”妙觉,故能“尽”知“佛”所行“境界”,而得大欢喜,“名”为初地之“欢喜地”菩萨。

2.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注释】

“异性入同”;“异性”,九法界众生各异,故称异性。此谓将九法界之异性(互异之性),皆入于如来之平等一性。“同”性即是一性。一性者,一真之性。

“同性亦灭”:入于一性之后,此一性亦为垢,故复灭之;同异二性悉灭,即一切垢皆尽,故名离垢地。

【义贯】

此菩萨将九法界之“异性”皆“入”于如来平等之“同”性;即此“同性”亦是垢故,故“亦灭”“之,同异之垢皆尽,“名” 为二地之“离垢地”菩萨。

3.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净极明生”:于前第二地中,同异垢灭,成离垢地;今则离垢之“离”亦离,故其清净达于极致。净极之后,光明即生,如拭铜镜。

【义贯】

此菩萨于前修行同异垢灭,而达于离垢;今离垢之离亦离,其清“净”远于“极”致因而光“明生”起,“名”为第三地之“发光地”菩萨。

4.焰慧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注释】

“明极觉满”:谓妙明盛极,觉照弥满十方,光明转盛,大智如火焰。

【义贯】

此菩萨之妙“明”盛“极,觉”照弥“满”十方,光明炽盛,大智如火焰,熊熊不尽,“名”为第四地之“焰慧地”菩萨。

5.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注释】

“一切同异”:“同”,指“地上智”之同,亦即为地上菩萨(入初地以后的菩萨)所达到的真如一性、“总相智”之境界。“异”,指“地前智”之异,亦即地前菩萨(未入地的三贤位菩萨),各自所证的“别相智”。

【义贯】

此菩萨所证者为“一切”地上之“同”相智(总相智)及地前“异”相智(别相智)“所不能至”者,“名”为第五地之“难胜地”菩萨。

6.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注释】

“无为真如”:在此之前,有为之功用已达至极(异相、同相、极难胜),是为真如之用,乃六地前凡圣共用,唯凡夫日用而不知,圣人用而了了。至此第六地真如之无为性,乃得全露,此为真如之体,唯圣独证,不与凡夫共。

“性净明露”:“性净”,真如之体,虽起万用,而能生诸法,然其性本净。“明露”,分明显露。

“名现前地”:真如全体显露,菩萨至此方得初次亲证真如现前。

【义贯】

此菩萨由于在此之前,有为之功用已达至极之极难胜,于此位中“无为”的“真如”之体,其妙“性”本“净”分“明”显“露”,初得亲证,“名”为第六地之“现前地”菩萨。

【诠论】

由此段经文可知,菩萨修行,历经种种阶位、断证,至此才达到完全“见性”。可见所谓“明心见性”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亦不是一蹴可几的。以经证经,《大般涅槃经》中开示见性,亦说:“十住菩萨见不了了。”亦即,即使已达十住的菩萨,虽得见性,但并不能见得十分明了,以真如尚未全体显露故;须经历位断证,才逐渐分分显露:一分断证,一分显露。所言“断证”者断除无始无明习气之乌云,以无明乌云覆盖自性之大日,故智光不得透;待乌云渐散后,大日渐显;若乌云全散,即大日全露,日光遍照,无远弗届。是故“现前地”后即是“远行地”。

复及,当今学佛常听人说他已“明心见性”,或者常把“明心见性”刁在口上,把“见性”看作一件容易事,且常以少少文字知解,就当作是“见性”,就认为已经“一悟即至佛地”,这实是“以解作证”,十分不当,甚至有“大妄语”之虞(未证言证)。请看经文:十住菩萨仍见不了了;第六地菩萨才得真如完全现前,才能称得上完全“见性”(亲见真如本性)。一般具缚凡夫,贪嗔炽盛,自心烦恼念念丛生,乌雪覆盖,心中一团无明黑暗,若能由宿世信根,而解得佛语,信解真如本性,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因为佛所说之般若实甚难信解,而真如本性比之般若,则更难信解百千万倍。

至于“亲证真如”(或简称“见性”)则实非凡夫所能。学佛过程中,有时候有若“灵光一现“,好似有所见,那是一心精进修行时的少分相应,暂得如是,不会长久的,不要以为自己已经“见性”或“大悟”、“开悟”(本经后面经文一再开示说:“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是指于正修行精进时所产生的现象。

至于毫不精进修行的人,如果也有些现象发生,那多半恐怕是“幻象”,莫执以为实,更勿计执而以为自己已经“见性”、“开悟”、或“证道”了(哪有那么便宜的事?纵使大修行的人精进修行所起现象也常都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更何况你并非大修行的人,亦不精进,怎能凭空“开悟”、见性?)若仍计着不止,则必转“幻象”为“魔相”;此魔事一成,必至受现世报,来世堕落,不可不知。是故当今学佛,莫轻言“我已明心”,“我已见性”。若见如是人,亦应保留慎察,甚或敬而远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7.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注释】

“尽真如际”:“尽”,穷尽,指尽知、尽见。“际”,实际、边际、本际。

“名远行地”:以真如之边际或实际乃无量无边,此菩萨皆能尽知,故名“远行”。

【义贯】

此菩萨能穷“尽真如”之边“际”,悉能知见,“名”为第七地之“远行地”菩萨。

8.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注释】

“一真如心”:菩萨住于此地,遍观诸法,彻见万法皆真,一切皆如,法界之中,一毛一谛,无非自心真如,是故不动不坏。

【义贯】

此菩萨彻见一切诸法皆“一真如心”凝然湛寂,无动无坏,“名”为第八地之“不动地”菩萨。

9.菩慧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注释】

“发真如用”:发真如全体之大用。于前位中,真如全体显露,至于此位,即起全体之大用。此位之前虽亦有用,然非全体之大用,以尚未全显故。

“从此已往”:“已”,同以,自今以后,指第九善慧地以上,包含第十法云地以及等觉、妙觉三位。

“修习毕功”:于修习已毕其功,亦即在“修习”上全部完成,此后只论“证”,而不论“修”,故言“修习”到此为止。

“亦目此地”:“目”,视,称,当作。

“名修习位”:与“修习”相对是“证果”。九地是修习位,十地即是证果位,故称“十地果位”。至于等觉、妙觉,亦是果位。因此可知,第十地以下皆是因位(修习位)所摄。

【义贯】

菩萨于前位中得真如全体显露,于此位中,则“发真如”全体之大“用,名”为第九“善慧地”菩萨。“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在“修习”上已“毕”其“功”,出世“功德”亦称“圆满”,此后只论证,不论修,修习到此为止,故“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10.法云地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慈阴妙云”:“阴”,覆盖。“妙云”,大智妙云。

“覆涅槃海”:“涅槃”,涅槃性,指众生本自涅槃之性。菩萨于众生性海上覆大法云,雨大法雨,令普皆得润。

【义贯】

此菩萨以大“慈”心“阴”覆“妙”智大“云,覆”盖于众生本自“涅槃”之性“海”之上,令得普润,“名”为第十地之“法云地”菩萨

第五节 等妙二位

1.等觉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注释】

“如来逆流”:“逆流”,逆涅槃流而出,以一切如来不住涅槃,故逆涅槃流而出,倒驾慈航,入生死海。

“如是菩萨顺行而至”:“如是菩萨”,指法云满心、十地满足之大菩萨。“顺行”,顺法性之流而行。“而至”,而至无上菩提。

“觉际入交”:佛与菩萨即于觉际互相涉入相交。

【义贯】

一切“如来”皆是“逆”涅槃“流”而出,倒驾慈航,入生死海;而“如是”十地满足之大“菩萨”则“顺”法性流而“行而至”于无上菩提,佛与菩萨因而得于“觉际”互相涉“入交”接,“名为等觉”菩萨境界。

2.妙觉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注释】

“从干慧心”:“干慧”共有两个:一是初, 信前之干慧,是最初的干慧。第二个干慧是在等觉后心,未到妙觉之前。众生共有三种流:欲流、有流、无明流。“欲流”及“有流”若断,即出分段生死。若依本经圆顿教,则初信时所证者即是“干”此二流(欲流及有流),故圆顿教之初信菩萨已断分段生死。然而欲断“无明流”而出变易生死,则须更发大心,从初信向上,再历五十九位,累位分分断证,至等觉后心,方才以“金刚喻三昧”之力断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或称“润生无明”),方才永断无明,二死永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为妙觉菩萨。以妙觉如佛,唯俟因缘成熟,次补佛位,称为补处菩萨。

“至等觉已”:指至等觉后心。

“金刚心中”:指金刚喻定所持之心。

“初干慧地”:“初”,初得。“干慧地”,此指第二个干慧地,以干无明流,永断无明,二种生死之水永尽,故称干慧地。又,此时仍未与如来之妙庄严海相接,故名“干慧”,须到十方如来亲手灌顶、授佛职位之时,方入一切如来萨婆若海。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重重”,一重又一重的阶位与修证。“单”,单数者有七:干、暖、顶、忍、世、等、妙,共七。“复”,复数,即十数者,共有五:信、住、行、向、地。“十二”,单七与复五相加,共为十二种阶位。

【义贯】

“阿难”,大心菩萨“从”初信位前之“干慧心”(干欲流、有流,出分段生死)起,历信、住、行、向、四加、十地、而“至等觉”后心“已”,于“是”等“觉”位中“始获金刚”喻三昧所持“心中”之“初干慧地”,(干无明流,永断无明,出变易生死)。此菩萨“如是”经历“重重”阶位与断证,“单”数有七“复”数有五共“十二”种阶位,“方”得“尽妙觉,”而“成无上道。”

第六节 结论:修习止观,次第证入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注释】

“金刚观察”:“金刚”,指金刚三昧。又金刚者有多义:一、不动、二、不坏、三、而能坏他、四、最坚、五、珍贵无上。以此比喻金刚三昧能令行者身心不动,不为一切诸魔烦恼所动;不可破坏,而能破坏一切烦恼,及内外四魔,其心坚定勇猛,无有能及者,故最尊最上。菩萨住此三昧,而以三昧力观察一切法,故称“金刚观察”。

“如幻十种深喻”:指如幻等十种深喻。十喻为:如幻、如化、如焰(如火焰)、如影、如响(回音)、如梦(如梦中所见)、如虚空、如犍闼婆城(海市蜃楼)、如境中像、如水中月。如是十喻皆比喻一切诸法不可得,无能取所取故,如是观了,能所垢尽,心明智现。

“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奢摩他”,止,即是定体,是菩萨所自住。“毗婆舍那”,观,即观法或观智。世间之凡夫、乃至外道,亦有修定(止)者,但“毗婆舍那”观则为我佛如来之所特有者,不与外道、凡夫共;也就是说:种种“毗婆舍那”妙法皆是佛教的特色、特殊教法,或特殊智慧;

菩萨以修习如来所传之如是珍贵观智,故能破惑证真,修断三流(欲流、有流、无明流),出二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诸外道,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定,亦不能断少分惑,仍在三界之中,因为他们只“有定无慧”,无有如来所传之慧观,故不能开真实智慧,因此无定慧等持力,用以破无明等诸惑。菩萨以自住“奢摩他”定体,而修习“毗婆舍那”,起观慧之用。“奢摩他”如武士本身之武术功夫;“毗婆舍那”如宝剑。有功夫、有宝剑,于断烦恼即得自在。

“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三增进“,即前所说之三渐次:除其助因、刳其现业(略言:“除因、刳性、违业”)。以此三增进为深固之正修基础。附及,本经最珍贵处,即在于此!——虽开示甚深理,亦从基本一步步教起。又,“三增进“、”四种清净明诲“、”五十阴魔“,实为本经最最宝贵的妙法之一。

“五十五位”: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请读者大德注意:此五十五位系略去了信位前的“三渐次位”与“干慧地”,以及最后的妙觉。因为“三渐次位”及“干慧地”为入正位前的“前方便”,而妙觉则是已达菩萨之无学位,非同于前面有学之修证位;因此,此处的五十五位修证位虽不言及前后之五位,但义摄在其中。是故,大乘圆顿菩萨六十位修证之次第,兹作略语,以便记诵如下:“渐、干、信、住、行、向、加、地、等、妙”。

“作是观者”:“观”,观察、了知。谓如是观察、如是了知。

“名为正观”:谓了知顿悟加渐修,如实修持,不堕虚妄。

【义贯】

于“是种种”菩萨“地”位中,菩萨“皆以金刚”三昧力“观察如幻”等“十种深喻” (如幻、如化、如焰、如影、如响、如梦、如虚空、如犍闼婆城、如境中像、如水中月),菩萨于自住之“奢摩他”定体之“中,用诸如来” 所传、不共凡外之“毗婆舍那” 慧观,以为“清净修证”如是十种深喻之观,“渐次深入”无上智慧。

“阿难,如是” 正修“皆以三增进” (除其助因、刳其正性,违其现业)为深固正因“故,善能成就” 信、住、行、向、四加行、地、等觉“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凡“作”如“是观”察如是了知“者,名为正观;若” 作“他观者,名为邪观”。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第六章 文殊请问经名

第一节 本经五名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注释】

“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义为妙吉祥。“法王子”,法王之子,佛子,即菩萨。文殊主智,故得问如是深义,以利众生。

“当何名是经”:经名为令得总持之要,因其名而思其义,能提纲挈领故。

“奉持”:奉行持诵以自修化他。

“大佛顶”:标示此法门最胜无上处。

“悉怛多”:梵语,白,究竟清净。

“般怛罗”:梵语,盖,阴覆、护佑之义,令离日晒、风、霜、雨、雪之侵陵;此风霜雨雪等即代表一切恶势力。与上合云:白盖或白伞盖、或大白伞盖。义为:众生以得如来究竟清净白法之所阴覆(慈护)故,得离内外一切风霜雨雪之折磨恼乱,心得安定。此二字(悉怛多,般怛啰)之所以保持梵音而不翻其意义,有二义:一、此为咒语之一部分,古来译经有“五不翻”之原则,其一即咒语不翻。二、为暗示此“白盖”非一般之白盖,亦即其中含有离于文字表面的“如来密义”在。

“无上宝印”:“宝印”,大宝之印,即如来心印。

“十方如来清净海眼”:“海”,萨婆若海,大智海,一切智海。“眼”,能见义。谓此经为十方一切如来清净之一切智海中的眼目,能照见一切众生及一切法,悉知悉见,皆悉护念。

【义贯】:本节从略。

【诠论】

此第一个经名表如来之三密:“大佛顶”表如来之身密,“悉怛多般怛啰”表如来之语密,“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表如来之意密。众生受持如来三密,与如来三密相应,即得如来三密加持,迅疾得入如来三密境界,乃至得转自身之三业亦成三密,速造如来境,“不历僧祗获法身”,转身成菩提萨埵身,为法王子,速得作佛。此为如来大悲显其自证三密之用意。故知此经实是“禅密一体”或“以禅为方便,以密为究竟”之法门,以其得入如来秘密境界故;或亦可目为“外禅内密”,以其体用如是故。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注释】

“救护亲因”:“救护”,如来以神咒救护阿难等。神咒,表如来不可思议之业用;神者,不可思议也。“亲因”,本因,主因,最后之因。如来之所以能以神咒救护阿难,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如来之悲智,以大悲故愿度,以大智故能度。若但有智而无悲,即虽能亦不愿为;若但有悲而无智,则虽欲度亦无能为力,所谓心余力绌是也。故须悲智双圆,此为救护之亲因。

“度脱阿难”:阿难乃一类人之代表:已悟且欲出离者,虽想出离,但有心无力,是故请示法门,爰有此经。又,“阿难示堕”之场景,也只是代表:代表最易令众生沉沦者为欲海,而彼淫欲亦是代表一切欲之海,非只是指淫欲而已。故知阿难实为大权示现。

“性比丘尼”:即摩登伽女悟后出家之法名。这又是另一类人的代表:代表原来迷而不肯出者,以其无明贪爱特别炽盛,而不能自已故。这两种人(“已悟欲出”者及“迷不肯出”者),如来皆能以无上不可思议神通智慧之力,导之转变,而为度脱。可见如来悲智之体用甚深稀有。

“得菩提心”:“菩提心”,觉心,指已觉了之心,非只是“求菩提的心”;亦即是已悟了、已见自本性之心,或是本妙觉心。

“入遍知海”:“入”,体入。“遍知海”,即正遍知海,以如来之正遍知觉无量无边,故以海来比喻之。因得本妙觉心,故能体入如来的正遍知海,得佛宝藏。

【义贯】:本节从略。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注释】

“如来密因”:一切如来成佛的密因。“密因”者,以非与凡外权小共,亦非菩萨所能知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故称为“密”。此密因即是如来藏,是为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成佛之本因。

“修证了义”:“修证”表一切方便、法门。“了义”为究竟之义理。以方便而达于究竟,有权有实,有表有里,表里一贯,权实一致;是则为本经殊胜之处。

【义贯】:本节从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注释】

“大方广”:“大”,无量无边。“方”,正。“广”,广袤。“大方广”亦是大乘之异名。

“妙莲华王”:“妙”,不可思议。“莲华”,从淤泥出生,而不受淤泥染;于泥而离泥,于水而离水,是故不可思议。莲花因此亦代表悲智双全,故亦为佛法之总代表,而成为佛法的表徵或标帜(logo)。

“十方佛母”:十方一切诸佛之母,由于此法门(或陀罗尼),系能出生十方一切诸佛故。

“陀罗尼咒”:“陀罗尼”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以此大佛顶咒能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故称“总持咒”。又以此一咒即得遍摄一切体相用。

【义贯】:本节从略。

【诠论】

有邪行人,愚妄颠倒,欲以淫欲而证菩提,乃将其“双修”之女方称为“佛母”,而男方称为“佛父”,实是不伦不类。有识者于此应加警觉,不为所惑。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注释】

“灌顶”:即如来以一切智水灌菩萨顶,令获秘密加持,亦证得一切智智。故“灌顶”者,为最上加持之义,成就之义,亦是授佛职位及授记之义。在果位而言,即十方如来以持此大佛顶咒,得亲为十方菩萨灌顶;在因位而言,即十方菩萨及大心众生,以持此大佛顶咒故,得速受如来灌顶。故《楞严经文句》云:“灌顶章句四字,意指密诠之用,所谓果上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因中持此咒心,亦于十方蒙佛授记也。”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首楞严”,为一切事究竟成就、坚固义。此谓修行本经法门,能令诸菩萨所修之一切万行,皆达于究竟成就。正如《楞严经文句》所言:诸菩萨“由于悟阴、入、处、界、七大皆如来藏,所以一心能具万行,事事可证圆通也。”

“汝当奉持”:汝当如是依教奉持。

【义贯】:本节从略。

【论诠】

本节总结本经之经名。本经经名,如来所示共有五个:历来于此五题之解说,或言以体、相、用立名,或言以显、密、性、相等立名,此等诠释,于经义皆可通。然亦有重复重叠之处。若依密教而言,则更一目了然、明白切当,且无重复之虞。依密教而言,则此五经题,正合于真言五部之义:

一、“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属佛部,系依佛部而立名。以佛部显本体、如来三密功德庄严宝相故。

二、“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此属金刚部,乃依金刚部而立名;以金刚部主发菩提心门故。

三、“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属羯磨部;羯磨者,作业也,指如来依体所作事业,所谓破魔显正、断惑证真也。

四、“大方广妙莲花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此属莲华部,乃依莲华部而立名,显大佛顶咒王为大悲胎藏之义也。

五、“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此属宝部,乃依宝部而立名,以宝部为主令行者获益,得无上宝,所求如意,有如如意宝珠。

是故当知,依佛之教敕,本经之立名,实已隐含密教五部之功德,故大佛顶一部经即摄密教五部大法。东密之开祖空海大师(亦即真言宗传持第八代祖师)亦十分重视本经法门,并有“大佛顶经开题”之著述传世(且录于大藏经中)。可见本经系如来正法显密二宗之所共尊者,殊胜无比。

第二节 得密印加持——大众悟禅、证果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罗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注释】

“开示密印”:“密印”,秘密心印。此密印含“显之密”与“密之密”。“显之密”例如如来藏、真如、八识等甚深之法,虽为显说,然其境界则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故称显密。“密之密”则是“如来三密”之秘,以及“密语密义”之密。

“般怛罗义”:此为略语,全文应为:“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等。

“了义名目”:此经之五题,皆为了显本经了义之旨,故称“了义名目”。

“顿悟禅那”:指顿悟禅那之修法与法界。

“修进圣位”:“修进”,指渐修而趋进。“圣位”,指五十五位修证。

“增上妙理,心虑虚凝”:“妙理”,玄妙之理体。“虚凝”者,“虚”,无执、无碍。“凝”,凝定。体入增上妙理为慧,心虑虚凝为定,故此则由慧解而入定也。

“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谓以悟中之定慧力而断六品思惑。“修心六品”,此六品思惑因为是属于修道位所断者,故称之为“修心”。“六品”,即六品思惑。“微细烦恼”指思惑,以思惑微细,非凡夫所能见,故称为微细烦恼。若断此六品思惑,便证二果斯陀含。又,以阿难在此以前已断三界见惑而证初果,故今进一步而证二果。关于三界见思二惑,详见下面表解。

【义贯】

如来“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 如是秘“密”心“印”悉怛多“般怛罗”等之深“义,兼闻此经了义” 之“名目”,因而“顿悟禅那”之修法,及如何渐“修”而步步升“进”六十“圣位”之法,并已体入“增上”殊胜玄“妙理”体,其“心虑”远于“虚”融“凝”定之境。并以彼悟中之定慧力而“断除三界” 中“修”道位“心”中所修断之“六品”思惑“微细烦恼”,而证得二果。

【诠论】

三界烦恼大类共分二种:一、见惑,二、思惑。“见惑”因为是见道位(初果须陀洹)所断,故称“见惑”,又称为“见所断惑”。思惑又称“修惑”,因为是修道位所断者,故又称为“修所断惑”。修道位即是从初果以上的二果、三果、及四果皆是修道位。(四果阿罗汉亦称证道位,或无学位。)

见惑共有八十八使,其中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及无色界各有二十八使,合共八十八使,皆初果所断。八十八使见惑之内容为:身、边、戒、见、邪(五利使)及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五利使又称为“五见”;五钝使又称“五毒”。

思惑共八十一品,其中欲界(五趣杂居地)共有九品;于二果时断前六品,于三果时断后三品。所余的七十二品思惑全部在四果时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