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星云老法师演讲集》

续 42

生活与道德

  

时间:西元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七日
                       

地点:国父纪念馆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


      

    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诸山长老法师的光临指教,感谢诸位护法居士不畏路途遥远、不辞事务繁忙,拨空来听讲。

  今天是我们此次北部弘法讲演的第二天,本来此次弘法讲演不预备翻译为台语,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向各位讲说。但是从昨天讲演完毕之后,一直到今天,接二连三地接到数百通电话,大家一致反应说:‘我们听闻佛法不在求多,只要让我们听得懂,那怕是一句偈也就受用不尽了。’为了应大众热烈的要求,虽然明知翻译可能会占去一部份的时间,但是佛法是大家所共有的,因此今天决定还是用翻译,让大家都能够得到一些佛法的醍醐。

  昨天向各位谈到‘佛教与生活’的关系,并且就‘生活与信仰’这个主题,向各位报告我的看法。今天要继续向各位讲说的题目是‘生活与道德’,‘生活与道德’主要在说明佛教对道德的看法,并且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实践佛教所指示的道德而加以分析。

  一般人以为有了财富,人生就有价值;有了名位,人生就有意义。其实人生的真谛并不在此,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最重要、最圆满。宋朝的明教契嵩禅师曾经举过譬喻说:在我们的观念里,生为帝王是最崇高伟大的,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能掌握无上的权势威力,是千万人羡慕而不易轻得的厚爵高位。但是夏桀、商纣、幽王、厉王,虽然也贵为帝王,因其暴虐无道,如果我们将某人比拟为他们,此人一定非常的不悦,因为商纣夏桀的寡德,使人们耻与为同类。伯夷叔齐是春秋时代的贤人,兄弟两人为了耻食周粟,相率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经常三餐不继,终于饿死。如果我们将某人比喻为夷齐兄弟,此人一定很欢喜。虽然夷齐兄弟贫无隔宿之食,但是因为他们有道德,忧道不忧贫,古人赞叹他们为圣之清者,因此人们以他们为修身的楷模,可见得在人们的心目中,君主之位并不可贵,高风亮节的道德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装饰品。下面我将分成几点和各位谈谈生活与道德的关系:

  


一.道德与非道德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非道德?大家首先应该明白地加以分别。凡是举心动念,对别人有所侵犯,甚至危害到社会公安的就是不道德;相反的,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就是道德。道德与非道德有时很容易划分,有时却很难给予明确的分别。首先我要向各位提出介于道德与非道德之间的问题,让大家参考。


  (一)安乐死与道德

  常常有人会问我:一个身患重病,药石罔效、奄奄一息的人,能不能给予一针,让他免受病苦的折磨,安乐而死呢?换句话说:佛教对于‘安乐死’抱持什么样的看法?事实上,一个人即使重病弥留的时候,能不能再生,是很难断言的。譬如在台北,有一位赵老居士,非常热心于电台布教,并且经常往来于监狱,对身系囹圄的犯人说法。几年前,不慎跌了一跤,脑震荡,送到三军医院,医生写上了红字,宣布回生乏术,甚至于将他送到太平间,认为不久人世。但是赵老居士至今仍然身体健朗,在台北各道场往来走动。各位听了上述的例子之后,一定会以为:佛教是反对‘安乐死’了吧!事实也不尽然。佛教有种种的法门与方便,而一切的法门与方便,如果不能和大悲心相应的话,都是魔法,因此佛法以慈悲为根本,对于‘安乐死’,佛教不绝对否定它,也不断然肯定它。对于每一个生命,我们应该本着爱心、慈悲心,让它健康地存在。万一不得已,而施以‘安乐死’,如果确认是出于慈悲心,不忍病人受苦,也没有什么不对,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以慈悲心为出发点。


  (二)偷富济贫与道德

  有人又如此问:‘偷富济贫’是道德,还是非道德?有人称赞这种行为是侠义作风,大加喝彩。但是就佛法来看,仍然不究竟,贫穷的人虽然被救济了,但是却侵犯了富有的人家。凡是对人足以构成伤害的,都是非道德的,真正的道德是不损害任何人,而人们可以得到利益。


  (三)杀人救人与道德

  有人或许会提出如此的问难:如果杀了一个人,而能够救很多人,是道德,还是非道德呢?佛经上有这样一段记载: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为了救五百个人而杀了一个人,佛陀的作法合乎道德吗?佛陀是抱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心,而杀了一个人,在大乘的戒律中是赞叹佛陀的行为。我们在修行菩萨道,杀一人而救五百人的时候,除了动机要纯正,抱持大慈悲心之外,还要具备甘心情愿接受因果制裁的胆识,因为有所造作,必有报应。日本的井上日昭禅师杀了一位奸臣,替万民除了百害。山本玄峰禅师说:‘一杀多生通于禅。’意思是说:杀了一个人,因此而救了许多人,是通于佛法的。佛教是非常重视生命的宗教,不杀生是佛教徒共守的戒律,尤其小乘佛教更是严守。杀生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如果本着大慈悲,救人救世的心去杀生,在大乘的戒律是开放的。譬如今日我们处于反攻复国的时候,一旦战争爆发,佛教徒可以杀害敌人吗?只要我们扪心自问:如果真正本着救民出于水火、杀一救百的愿心,并且甘愿负因果的责任,在大乘的戒律是赞美这种行径。


  (四)自杀行为与道德

  有人又说:自杀的行为合乎道德,或者是不道德的呢?有些人以为自己活得没意思,想自我了断,他以为这又不会伤害到别人,和他人有么关系,有什么道德不道德呢?我要郑重地告诉各位:在佛法看来,自杀仍然是杀生,是不道德的,佛法是不允许有自杀的行为。事实上,一个人的生命,并不是个人的所属,这具血肉之躯,最初由父母的结合而生养,并且从社会接受种种所需以茁壮、成长,生命的完成,是社会众缘所成就的,取之于社会大众,就要回报于社会大众,每一个人,都有权力使自己这个生命,活得更幸福、更有意义,但是没有权力毁灭任何的生命。


  (五)仁义牺牲与道德

  或许有人又会问:既然如此,那么一般的英雄豪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壮举,是合乎道德,还是不合乎道德呢?如果抱着成仁取义、救人济世的心,牺牲自己成全大众,这是道德的升华,是值得赞美的。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生命的意义,在于道德的完成。听到一句半偈的人生真理,都可以舍弃生命,更何况躬身去实践完成,无怪乎古圣贤人不惜牺牲生命而甘之如饴。佛陀在因地修行时,舍身救护生灵的记载,在藏经里到处可见,这种杀身的举止,正是大悲心的具体表现,至善至美的道德升华。


  (六)杀生捕鼠与道德

  有些开药店的商人说:我们开药店,售卖消除蚊蝇、蟑螂等害虫的药,或者捕杀老鼠有罪过吗?农夫也问:我们种田栽水果,为了收成好,要喷洒农药,驱杀害虫,有罪过吗?在这里,我不能违背佛法打妄语说:这些行为没有罪过。但是根据佛法,驱除蚊虫等,并不是很严重的大问题。因为佛法所说的不杀生,主要以‘人’为对象,以杀人为严重,杀人,此为佛所不许。如果为了去除虫害,当然,预防比杀害要好些,但以人为本的佛法,为了生存,虽用农药,并不是很大的罪恶。即使受过戒律的比丘,犯了此过,依佛法上来说,也不过犯了‘恶作’而已。‘恶作’的行为,是可以用忏悔的力量加以洗除的,并不如杀人那样不通忏悔。事实上,我们平时在有意无意中踏死的小生灵更多,而我们都不自觉,譬如脚下爬行蝼蚁,不知踏死多少?这种无意中杀害生灵的行为,纵使有罪,也很轻微,有些甚至无罪,最主要的不能怀着嗔心而杀生,以嗔心而故意杀生,是必堕地狱受苦的,佛教之重视动机、存心,由此可见一斑。我们不要把佛法的规范,视为畏途,认为是束缚我们自由行动的绳索,或以为佛法的戒律要求太严,难以守持。其实佛法的戒律有很宽容、自由的精神,只有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情况下,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关于什么是道德,什么不是道德的问题,其最主要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一念。如果心里的一念是慈悲的,以预防为出发点,而不是存心杀害,如此,纵使构成杀害的行为,罪业也是轻微的、合乎道德的。相反的,如果出于恶心、嗔心而蓄意杀害的,那就是不合乎道德。即使尚未杀害,在起心动念的当时,就是不道德的。古人说:‘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我们要谨慎地守护我们这颗心,使它起心动念都合乎道德准则。

  

二.世间的道德生活



  
  上面和各位谈到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分,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道德生活呢?



  (一)感情生活的道德


  佛教称人为‘有情众生’,也就是依情爱而生活的意思。人是感情的动物,感情生活是人人必须,离开不了的。那么一个人在感情生活中应该有些什么道德?对于感情生活应该如何处理?

  讲到感情,人们往往对越亲近自己的人越有感情,人们良知也恐怕爱自己胜于爱别人。所以儒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说‘推己及人’,在儒家的观念里,爱有亲疏,爱由亲始,从尊敬自己的长辈推而及于他人的长辈,体恤自己的幼小广被至他人的幼小;从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进而亲戚、朋友,由自己血缘至亲推广开来去爱和自己有相关的人。越有道德的人,爱心越扩大,甚而连亲疏差别都泯除,这就是民包物与、物我一体的胸襟,也就是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怀。

  和佛陀同时代的提婆达多,本为佛陀的弟子,并且和佛陀是堂兄弟。后来心存不轨,背叛佛陀,三番两次想陷害佛陀。有时派人去行刺佛陀,有时驱遣恶象想踏死佛陀,甚至令人埋伏在佛陀经过路上,企图推下巨石把佛陀压死。一次又一次,极尽狠毒,务必致佛陀于死地才罢休。但是佛陀却一点也不计较,甚至于告诫弟子说:‘你们要多尊敬提婆达多,他是我的善知识,我们因他而更坚强,我们因他而更能发扬佛道,他是我们推展佛法的逆增上缘。’没有黑暗,就显不出光明的可贵;没有罪恶,就显不出善美的价值;没有作恶多端的人,就显不出好人的值得尊敬;没有非道德的行为,就显不出道德的崇高。有道德的人,不仅爱和他亲近的人,甚至于陷害他的人,也一样的爱他。佛陀的感情,把他的慈悲推广到爱他的仇敌,佛陀的感情是无恨无私的慈悲,我们是佛陀的弟子,也要把感情升华、净化、扩大,让我们的感情生活合乎道德,那多如黄河泛滥的情欲之水,要能疏导,要能控制,最好,以慈化爱,以智化情,这是身为佛教徒所应该注意的。


  (二)伦理生活的道德

  佛教不仅是重视感情的宗教,佛教也是非常重视伦理关系的宗教。佛陀成道之后,没有几年,他的父亲净饭王去世了,王子们商量着:净饭王出殡的时候,大家自愿担负棺木。佛陀知道了,对大家说:‘我也参加一分,尽尽我为人子的心意!’第二天,佛陀与王子们一齐担着父王的棺柩出殡。佛教对于慎终追远的孝亲之道是很重视的,佛陀躬身留给我们可贵的典范。佛陀自幼失怙,由姨母大爱道夫人抚养长大。佛陀成道以后,大爱道也要求跟随佛陀出家。当时印度最初的僧团,没有女众,佛陀也不主张妇女出家学道,但是对方是姨母,是抚养自己成长的长辈,佛陀为了尊重伦理,因此开了方便法门,允许大爱道等削发出家,以报答哺乳之恩。

  唐朝的道明禅师,俗姓陈,人称之为‘陈蒲鞋’。为了奉养高龄老母,编织草屦,售得微薄金钱,以为甘旨孝养所需,人们因为尊敬他的孝行,因此称他为陈蒲鞋。南北朝时代的北齐,有一位道济禅师,经常肩挑扁担,一头挑着行动不便的老母亲,一头挑着经书,到处讲经说法。人们因为恭敬他的高行,也尊重他的母亲,要帮忙禅师照老母亲,他总是婉拒说:‘这是我的母亲,不是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不论如厕吃饭,都应该由我身为人子的亲自来侍候。’佛教对于父母之恩的回报,是很注重的。

  跟随我出家学道的青年弟子门,他们的父母到了佛光山,我总是竭尽热诚招待他们,弟子们就说:‘师父!您事情忙,我们的父母由自己来招呼就好了,怎好劳动您!’我总是回答:‘不要紧!我出来将近四十年了,离开了父母、师父,孑然一身到了台湾,虽然明知近八十岁的老母亲还健在,但是我有家难归,有亲难孝,你们的父母等于我的父母,分一点让我照顾,尽尽我的心意。’佛教并不是说出了家就不要父母,不重视人间的伦理关系,而是要由孝顺自己的父母,扩而孝顺众生的父母;从今生的父母,而推及过去多生的父母。上面我略举数例,说明佛教对于世间的伦理道德一样重视,并且重视层面更深更广,所不同的,仅是孝顺的方法、方向不一样而已。


  (三)政治生活的道德

  佛教徒应该不应该关心国家政治呢?佛教徒不分在家、出家,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国家,人人对于国家的政治应该抱持几分的关心。我们每天早课都要唱诵‘国土巩固,治道遐昌,佛日增辉,falun常转’,意思就是民国、佛法,都希望它兴隆。初一、十五唱的宝鼎赞:‘端为民国祝万岁,地久天长。’正说明佛教徒关心国家前途,祝祷国运绵长。

  我们的教主佛陀也很关心政治。有一次摩羯陀国的阿阇世王和越只国有了纠纷准备发动战争,于是派大臣雨舍去拜访刚从越只国回来的佛陀,打探敌情。雨舍到了佛陀的精舍,佛陀知道他的来意,却故意不正面回答他,佛陀说:‘你先请坐,等我和阿难谈过一段话后,再和你交谈。’佛陀于是转身问随侍在身旁的阿难说:‘阿难!我们刚从越只国回来,你觉得越只国的政治,非常民主自由吗?’

  ‘佛陀!越只国的政治非常自由民主。’

  ‘他们的教育普及吗?’

  ‘教育非常普及。’

  ‘越只的人民遵守法律吗?社会讲求上慈下孝吗?人们具有宗教信仰、相信因果吗?他们的民风敦厚,对事业有贡献的热忱吗?’

  阿难尊者对于佛陀的询问,一一肯定地答覆‘有’,佛陀于是很慈悲、很严肃地说:‘假如一个国家具有自由民主的政治,上慈下孝的民风,信仰宗教因果,这个国家必定是富强的,外国的侵略是不会胜利的。’雨舍大臣听了佛陀含蓄的开示之后说:‘佛陀!我很惭愧,侵略战争是不会胜利的,我已懂得了。’

  我为什么要向各位说这段故事,因为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国家,自由民主,人人守法、教育普及,对上孝顺父母,对下慈爱一切,讲求宗教信仰的自由,认识因果报应的道理,仅凭这些,我们复兴基地的台湾,固若金汤,早在数千年前,佛陀已给我们最好的明示了。


  (四)经济生活的道德

  佛陀为我们揭示了‘一切皆苦’的实相,更告诉我们解决痛苦的根本方法。因此佛教并不是要大家吃苦的宗教,佛教是指示我们如何追求究竟常乐的宗教。有人以为佛教反对享乐,要大家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好,完全不重视经济问题,信仰了佛教,社会文明不能进步;其实,这完全误解了佛教,佛教的确是呵斥物欲,是反对过份耽迷于物质享受,过份沉沦物欲大海而无法自拔,佛教并不是漠视物质生活,其实佛教是非常重视经济、物质生活的。

  佛经上描写极乐世界的建筑岂仅是用钢筋砖瓦建筑的大楼而已,而是用七宝建成金碧辉煌的楼阁;极乐世界的设备岂仅是地毯、冷气而已,它讲究空气调节,每天都是微风吹动,自然温馨;极乐世界里面的音响设备,是‘出和雅音’,连流水、花树、飞禽都在以音乐作佛事,它的八功德水比我们的自来水还要清凉,它不但可以解渴,并且还可充饥;佛国的世界是很富有的国土,那儿没有经济萎缩、没有通货膨胀等危机,没有能源缺乏,没有经营之苦。住在那里的众生,享受最富庶,但却毫无贪着的经济生活。

  佛教中有一些实践苦行人,希望借着淡薄物欲来磨炼自己的意志,我们也不完全否定他的价值;但是在普通的社会里,适度地拥有物质文明的享受是合乎道德的。佛教虽然不否定经济生活的适度性,但是对于非法取得的财宝是不赞成的。举凡违背国法,譬如贩卖毒品、转卖人口的职业,或者违反佛法的不当工作,如屠宰、酒家、赌场的,都在禁止之列,也就是和佛教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饮酒、不邪淫等根本大戒触逆的职业,佛教都不允许。佛教对于贪污舞弊的经济犯罪是反对的,对于诈欺背信的行为是不许的。除了上述各项之外,佛经上到处记载有七种不当之财不可以苟得,所谓七种非财是:(1)窃取他物,(2)抵赖债物,(3)吞没寄存,(4)欺罔共财,(5)因便吞占,(6)借势苟得,(7)非法经营事业。譬如偷盗、走私、倒会、囤积抬价、挪用公款等等都是非法的行为。求财要取之有道,非法求得的钱财,虽然眼前得到了,但是却种下了恶因,来世要加倍的受苦偿还。不如法得来的财宝,是不清净而罪恶的,是苦因而不是甜果。即使如法求得的钱财,也要用在有价值、有意义的地方。有钱是福德因缘所致,而懂得将钱用于合乎道德之处,更是需要高度的智慧。


  (五)信仰生活的道德

  谈起信仰,容易先令人联想到神道教的拜拜,甚至有人误解佛教也是求神问卜的拜拜宗教。其实佛教是关心生命本源的宗教,有别于一般的宗教。综观台湾目前的社会大众,信神求神庇佑赐福的人多,而信佛依佛的道理奉行的人少,在他们认为佛菩萨不如神明的关系来得密切。在神庙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信众,手中持着线香,双膝朝城隍老爷、仙公、妈祖的神案前一跪,喃喃祈求着:

  ‘神明啊!请你保佑我升官发财,中爱国奖券。’

  ‘妈祖啊!求你保佑我的儿子考上大学,女儿嫁一个理想的丈夫。’神明是否灵验也不管,总之如此一求,心里感到一切都很满意,在袅袅升腾的烟雾中,似乎神明也频频地向他们微笑点头。可是信佛呢?就不是如此了,佛陀告诉大众:你们要把自己的幸福、欢喜布施给人;你们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度;要牺牲自己,成就别人。两者互相比较一想:信佛,一切都要给人,我不是什么都失去,也什么都没有得到吗?信神,神会给我黄金美眷、功名利禄。算了,我还是信仰神明好了。

  从这里使我联想到:一个不肖的子孙,只知向父母要求,真正孝顺的子女,只想奉献给父母。宗教的信徒也是一样,有出息的信徒,只求能奉献给宗教、给众生,不为自己求什么;没有办法的信徒,才想向宗教企求。大家不要以为不求什么就无所得,事实上‘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所求,将来所得到的更多,金刚经不是指示我们无相布施的功德更大吗?

  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切都交托给神,让神明去控制、裁决,实在是太愚痴、太可怜了。信仰宗教,应该是寻求心灵的自由,而不是增添桎梏与束缚。佛教是讲自力的宗教,幸福与快乐,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佛教徒们!大家应该做一个正信的佛弟子,从神明的控制里走出来,呼吸佛光法雨的自由空气!
  

三.佛教的道德生活



 
  在佛教中,有些什么道德生活呢?我分成下列数点来向各位说明。


  (一)随喜的道德生活

  佛教讲求布施,布施有许多种,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不一定要施舍钱财,如果一定非施舍钱财不可的话,那么没有钱的人,就不能信仰佛教了。施舍金钱是财布施,虽然是一种难得的善行,但是若能行法布施,或者行无畏布施,则将更为可贵。

  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为‘随喜功德’,佛教不仅讲求布施,更注重随喜。随喜布施的功德,甚至比有钱人捐献财宝更有功德,随喜的功德是大不可限量的。什么叫随喜功德的布施呢?随喜就是把快乐随时随地布施给他人,譬如早晨起床,遇到人说一声:‘你早!’‘你好!’这就是随喜布施;见到人给人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一种随喜布施。随喜功德有很多,譬如随眼功德,我站在台上演讲,你们大家用眼睛注视着我,让我觉得大家正在专心一意聆听佛法,我就会讲得更有精神、更起劲。昨天我在台上演讲,精神没有比今天好,为什么呢?因为昨天讲台上虽然灯光明亮,但是台下漆黑一片,我往台下一看,只觉得黑压压地,看不见大家的脸孔,仿佛独自置身在茫茫大海中,不知对谁讲说,今天,我请国父纪念馆工作人员把灯开亮一些,因此看到大家对我行注目礼,就是对我做了随眼功德。

  其实,昨天大家也已经做了随眼功德,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做到随口功德,什么是随口功德呢?昨天大家听讲之后,遇到亲朋好友,有没有告诉他们:‘昨天的演讲内容如何如何!’如果大家说了,这就是做到了随口的功德。如果大家听讲听到会心处,热烈地鼓掌拍手,这也是一种布施,这就是随手功德。在这里最重要的是随心功德,一个人虽然自己没有来听演讲,也不知道讲得如何,但是心里却关心着这件事,在家里,甚至于任何地方,只要你关心这个佛学讲座,关心佛法,就都有功德。

  随喜的道德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去实践。譬如点头招呼,举手之劳的服务,恰到好处的赞美,真诚的关心,都是随喜的道德生活。当你吃到珍肴美味时,请你的朋友和你共尝,你会觉得食品的味道更芬芳。当你听到金玉良言时,转告你的朋友和你共守,你会感到人生的境界更宽广。而你若能将佛法的法味珠玑,布施给你的朋友,甚至一切众生,你的生命更美化,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了。大家不要忘了:把你的微笑,随时展现在你的脸上;把‘你好’的亲切招呼,随时挂在你的嘴边;把随喜的功德,融入你的生活之中。


  (二)慈悲的道德生活

  佛教的教主佛陀,是一个伟大的圣人,他的伟大不是建筑在傲慢之上的伟大,他的伟大是慈悲的自然流露。他的弟子眼睛失明了,要穿针缝衣,佛陀看到了,告诉失明的比丘说:‘我来帮你穿吧!’并且一针一线地为弟子把衣服缝好。有病的比丘要喝水,佛陀知道了,亲自倒茶给病比丘喝。佛陀并且还时常服侍重病的弟子,甚至污秽的粪尿、血脓,也毫不嫌恶,亲自加以清理。伟大的佛陀,他的慈悲,仿佛和风煦日,不分贵贱、高下,普及于一切。慈悲就是佛法,佛陀躬亲实践,是我们最好的启示和典范。

  唐朝的智舜禅师,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走到一片山林,禅师坐在树下养息。忽然遇见一个猎人,打中了一只野鸡,野鸡受了重伤,逃到禅师的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久,猎人跑来向禅师讨回野鸡,‘我的野鸡呢?还给我!’

  ‘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

  ‘你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下酒菜吗?’

  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无法,立刻拿起行脚时随身携带的刀子,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道:‘这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的重量?你可以拿去做下酒菜好了。’

  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慈悲的具体表现。

  佛陀的弟子迦旃延,到印度边疆地区去弘法,经过了很多年,非常想念佛陀,就派小徒弟亿耳去拜望佛陀。亿耳到了佛陀那里,佛陀亲切的招呼他,并且吩咐弟子说:‘在我的房间加一张床,把我的棉被分一半给亿耳,今晚让他和我住在一起。’

  大家不了解,佛陀那么伟大,一个小小的徒孙亿耳,需要佛陀费那么大的心思来照顾吗?弟子们不知佛陀的慈悲如春晖般的细微、温暖,他亲切的对待亿耳,不仅招呼小徒孙,并且安慰远在蛮荒弘法的弟子迦旃延,让他知道:你虽然在边地,但是你的弟子到了我这里,大家仿佛看到你一样,重视他、热忱地待他。佛陀这样做,不仅亿耳欢喜,迦旃延也会觉得无比的欣慰。

  佛陀就是这么一位慈悲,而又具有人情味的圣者。在阿含经里,这种慈悲的事,到处都有记载,佛陀的为人,实在令人恭敬不已!

  佛法的根本精神在于慈悲,一切菩萨的发心,也由大悲而起。悲一切众生的苦难,而愿意去代为承受。古人所说的‘不忍人之心’就是慈悲,大家应该把慈悲的道德,带入你的生活之中,并且努力去实践!


  (三)惭愧的道德生活

  佛教的惭愧力量非常大,惭愧就是对于自己不好的行为、心念,感觉羞耻,知道忏悔、改正。佛遗教经上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虽然犯了过错,如果知道羞耻,穿上惭愧的衣服,过去的瑕疵,仍然可以去除,显得无比的庄严。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就是强调改过的可贵。

  在南传大藏经中的那先比丘经里,记载一段那先比丘和弥兰陀王谈到惭愧的话。王问那先比丘说:‘一个在家的居士,已经证得阿罗汉身,对于凡夫的出家比丘,要不要礼拜?’

  ‘应该礼拜。’那先比丘肯定地回答。

  弥兰王很奇怪地接着问:‘为什么?’

  ‘他虽然是未证果的比丘,但是他有惭愧心,惭愧心会激发他努力修行,不敢放逸。’

  平时你们看到一个在家的信徒吃点鱼肉,认为是没有关系,有人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大快朵颐。但是,一个出家人,他如果想吃点鱼肉,一定不敢明目张胆地吃,只敢偷偷地背着人吃,并且觉得‘不好意思!’

  在家人喝酒大大方方地,甚至猜拳喝彩,高声互敬:‘再来干一杯!’但是,一个出家人,他如果偷偷喝酒,绝对不敢公然地说:‘再来干一杯,’因为他有惭愧心,这个惭愧心,好比推动船儿前进的反拨于后的海水,是将来进趋更高的佛道的根本力量。

  那先比丘接着又告诉弥兰王说:‘没有证果的比丘,可以披穿袈裟,为弟子剃度、传戒、使佛法久住;但是,在家的弟子,即使证得初果也无法具有如此的力量。’因此我要告诉各位:一个犯戒的出家人,不要轻视他,他只要发惭愧心,知道忏悔,就能去除前愆,白布上的一点小污秽,可以用水把它洗干净。大家不要看到白布上的小斑点,就大惊小怪,痛加指责,比起家里所用肮脏不洁的抹布,这小小的污点又算得了什么?古人说:君子之过如月蚀,人人皆知。就因为白布很洁白,稍有不净,人人见之。比起脏得找不到一点点洁净的抹布,是更有机会还给它本来清净的面目!

  印光大师自称为‘常惭愧僧’,我们应该要常常发惭愧心,想到佛法没有兴隆,众生没有得度,就要更勤奋不懈;想到事业未成,德业未净,你的心越虚,你的头垂得越低,你的人格就越崇高。身为佛教徒如果不发惭愧心,佛教怎么能有办法普及呢?因为惭愧心是救国、救民、救佛教的原动力。


  (四)因果的道德生活

  佛教是讲求因果报应的宗教,因果,最简单的了解,就是种什么因,就会收成什么果,也就是俗语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在时间上有三世因果,在日常生活中、经济、身体、信仰等等,也各有他们的因果律存在。譬如我肚子饿,吃了饭就解了饥。吃饭是因,肚子饱就是果。又譬如一个人勤勉不懈地工作,因此赚了很多钱。努力工作是因,赚钱就是果。胡适之先生有一句话说:‘要怎么收获,先要怎么栽!’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的得失成败,冥冥中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因果的观念是,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你自己造作出来的,幸福、悲惨的选择,主权不在神而是在自己,一切的结果,是自己行为决定的。过去的不幸,可以靠不断的努力,使它转变为幸福。因此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修行,充满乐观进取的道理。佛教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愁不报,只是时辰未到。’我们要坚信因果报应的丝毫不爽,谨言慎行,守身护心,不要造下恶因,尝到恶果。因果是一定会报应的,只是时间快慢有别,有的现世就受报,有的来世才受报,有的多生多劫才受报,现在我告诉各位一个现世报应的例子:不久前,轰动一时的电影明星黄兰女士,假出家,把头发剃了,闹得满城风雨。后来她患了鼻咽癌,为了治疗,用钴六十照射癌细胞,引起副作用,头发都落光了。现在她已经知道错误,忏悔了,我们也祈求她早日恢复健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配合因果的道德生活呢?有一则小故事说:有一个小孩,和朋友发生了摩擦,跑到山谷大叫,发泄内心的忿闷,他对着幽深的空谷叫着:‘我恨你!我恨你!’话声刚落,幽谷里突然传来‘我恨你!我恨你!……’的回响,久久不绝。

  小孩子沮丧地回到家里,伤心地向母亲哭诉:‘世间上所有的人都恨我。’

  母亲问明原委,于是牵着孩子的手,到了依旧宁静无声的山谷,‘孩子!现在你对山谷说:“我爱你!”’

  小孩子照着母亲的话做了,立刻山谷从四面八方传来‘我爱你’的声音。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用爱才能赢得爱,以恨对待恨,恨意只有加深。

  现在我要告诉各位一些因果的偈子:一个人长得相貌端正,是从忍辱中修持而来的。世间上最难看的脸孔是忿怒的脸,时常保持心平气和,自然显现端好的相貌。贫穷是因为悭贪不知施舍,悭吝贪得,不能与人结缘,失去许多助缘,自然贫穷。名位由恭敬中获得,下贱因憍慢而生;喑哑是毁谤佛法的恶果,盲聋乃不信四谛的受报;长寿是因为懂得行慈悲,短命则起因于杀生,诸根不具是破戒的报应……在因果的道德生活里,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无法逃避责任的。我们应该要把因果观念牢记心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务求合乎佛法准则。


  (五)戒律的道德生活

  戒律是佛陀为了调伏弟子们的身心,所制定的种种规矩。好比学生要遵守校规,军人要服从纪律,国民要奉行法律一样,做为佛陀的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除了要皈依三宝之外,更要受持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能够如此,身口意三业就不会有差错。

  有人或许会认为戒律是束缚行动自由的枷锁,何必自找麻烦,受戒律的拘束。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遵守戒律,确实不违,反而能够得到更大的自由──解脱。譬如大家开车,都能遵守交通规则,不抢红灯,不横冲直撞,车辆一定可以平平安安地驾驶。如果你能遵循戒律的交通规则,在人生的旅途上,绝对不会发生车祸,绝对不会有亮起红灯。

  戒律是人与人相处之间的润滑剂,‘戒’虽有种种的条文与差别,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我们不侵犯他人,他人自然不会伤害我们;树敌渐少,善友日多,办起事来,自然能够左右逢源,所到亨通。因此守戒律,并不是自缚手脚,而是开拓更宽广的道路。尤其一切行止中规中矩、合乎戒律,那份不耻屋漏的心安理得,是最为珍贵难得的。

  经上说:恶口是最犀利的刀剑,贪欲是最激烈的毒药,嗔恨是最可怕的火焰,愚痴是最漫长的黑夜,烦恼是最无底的深坑。对于这些无明烦恼,种种罪障,我们要持着戒律的铠盾、披着惭愧的盔甲去对治,才能得到世间上最光亮的明灯──智慧。

  佛陀在华严会上曾经说过:‘戒为无上菩提,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

  又说:‘戒为惑病最胜药,护诸苦厄如父母;痴暗灯炬生死桥,无涯业海为船筏。’
  戒律,并非仅为学佛者必须受持,凡属人类,都应该共同遵守。试看牢狱中的囚犯,多半是犯了五戒的人。古今中外,各个国家为安定社会,纲纪人伦的立法条目,也不能超越五戒的范筹。如我国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佛教所谓的五戒。不杀生曰仁、不偷盗曰义、不邪淫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曰智。但儒家的五常,仅止于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约自利而言:受持五戒就是入道之正因,若能精进不懈,则惑业渐消,功德渐长,最后得证圣果。约利他而言:五戒是净化人心的良药,一人受持,一人得益;万人受持,万人得益;若全世界人类共同受持,则大同世界即日可待。


  (六)信忍的道德生活

  佛教的道德生活内容很多,最后我要告诉各位的是信忍的道德生活。在佛经上有这么一段记载:

  宋朝道楷大师,得法后,大扬禅门宗风。诏住净因寺;大观年中,迁移天宁寺。一日,皇上遣使颁赠紫衣,赐号定照禅师。大师表辞不受。皇上复令开封府李孝寿亲至大师处,表达朝廷褒奖之意,大师亦不领受。因此触怒皇上,交州官收押。州官知道大师仁厚忠诚,悄声问道:

  ‘大师身体虚弱,容貌憔悴,是否生病呢?’

  ‘没有!’大师回答。

  ‘如果说是生病,则可免于法律惩罚。’州官诚恳的想为他开脱。

  大师厉声答道:‘没病就没病,怎可为求免于惩罚而诈病呢?’

  州官无奈,遂将大师贬送淄州,闻者皆流涕不已。

  道楷大师德行崇高,操守严谨,虽受皇上至荣,却辞而不受;虽遭州官惩罚,却忍辱不欺,这种由于信仰而产生的忍耐功夫,堪为后人楷模。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有一天乞食到一家珠宝商的门口,珠宝商正为国王穿珠,见到比丘前来乞食,就立刻入内取食;不料,珠子从桌上滚到地下,被一只白鹅吞了下去。珠宝商出来后,发现不见了的珠子,误以为比丘窃取,以竹杖鞭打比丘,比丘仍不说出详情,默挨杖鞭,直至身上血流溅地,白鹅引颈舐血,珠宝商盛怒,一棒将鹅打死,比丘才说出珠子被鹅吞食,珠宝商遂杀鹅取珠,并向比丘忏悔。当问明为何不事先说明原委时,比丘说道:

  ‘我若说出鹅吞去珠子,则鹅命将难保,现在鹅已被打死,我才说出真相。’

  珠宝商惭愧自己的鲁莽,向着比丘拜谢不已。

  为了护住畜生的一条命,甘愿忍受皮肉的鞭打,比丘忍辱的德行,实非一般常人所能及,这都是信仰的力量所驱使。我们身为佛教徒,应该处处以利人为前提,为国家、为社会、为佛教、为群众,以信仰的力量忍耐个己,牺牲小我、当为义不容辞之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若信心坚定,自然忍耐的力量增强,惟有行此道德生活,我们的人格才能升华,生命才有光辉。
  

四.如何实践佛教的道德生活



  
  关于生活与道德的关系,大家已经了解了世间的与佛教的各种道德生活,现在让我再告诉各位如何实践佛教的道德生活?我分下列两点来说明:


  (一)实践八正道的道德生活

  所谓正道,是离偏邪的中道,属于圣者之道,故又名圣道中道。是佛陀所明示的重要显著的道行品目,在佛陀宣法音时,说为八正道支;至入涅槃时,又增广为三十七觉支。八正道是:

  1.正见:正当的见解,即正解佛法,远离唯神、唯我、唯物等之迷谬妄见。

  2.正思:正当的思惟,即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索。

  3.正语:正当的语言,即远离虚言、暴语、诽谤、妄语、戏论等非礼之言语。

  4.正业:正当的工作,即遵守国家法律,严持律仪,有犯法之事物勿作,实行高尚而善良的生活。

  5.正命:正当的生活,即合理的经济,内心常存着道德、伦理的观念,以谋求正当职业,以维持生命。

  6.正念:正当的忆念,即正心诚意,远离妄想颠倒,不失正念。

  7.正精进:正当的努力,即向正理方向努力前进,勤修戒定慧三学。

  8.正定:正当的禅定,即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身心注于一境,消除一切杂乱,以养成完满的人格。

  八正道又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即正语、正业、正命为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为慧学。中国的禅(正定)、净(正念)、律(正语、正业、正命)、密(正念、正语)各宗的修法,都是以八正道的实践规范为原则而发展出来的。

  佛教所说的‘正道’,不是单作理论来了解,而是要在实际生活上实修。如正见的见是见解、知见、学说的意义,说明佛陀的根本思想,再将此作为自己本身的思想。在实践修行的当初,虽不能即时成功,最少必须绝对的信仰,将它当目的而活动。正思惟就是把佛陀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而思惟,并且必须反覆熟虑而自省观察。正语正业则是在以正见为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口的言语要从于正见,身体的起居动作也要从于正见,如此正思、正语、正业,即为一般所谓的身口意三业清净。正命的命是生活,即在生活中统合了身口意三业,生活的一切均与正见吻合。正精进的精进,是努力策励的意思,在思、语、业、命中都存在着。正念的念是专念集注而且常念不忘,表示正精进的内面,即正见的现前。正定的定,一般义译为三昧,表示心一境相。正定就是修定,在古德的注释中,常把正见乃至正念当作正定的助缘资具,现示出正定为目的的倾向;同时又有将正智正解脱放在正定之后,表示正定是一种手段、方法,而不目的。

  以上所说八正道的实践,可能把佛陀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在‘八正道’的学说中,没有包含任何世外或者神秘的要素。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导,此中充分的包含了信仰和道德的要素,指示人类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若依序渐次实践,则能解脱无明烦恼,获得清净愉快的生活,这就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


  (二)实践六度的道德生活

  一般不了解佛教的人,以为信了佛教就应该放弃人世,妻子儿女要远离,功名财富要抛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若冤家,一切都没有可以使人留恋的价值,必须避之惟恐不及。其实,这些都是对佛教的误解,我以为学佛的人,无论对于国家或人类,对于生命或财物,均需用一种理智的工夫,作正确的认识,不必过份热爱,也不要过份冷淡。因为过份热爱,便不免被世间情感所左右;相反地,过份冷淡,便不免孤独、消沉,而偏于出世,真正大乘佛教的道德生活,是中道的生活,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应该正确地认识世间,在日常生活中融以佛教的思想,以佛教的道德为基准,这就是我所要讲的‘六度’的道德生活。‘六度’本是菩萨乘的出世善法,但是菩萨乃是大心众生,以出世的高深修养,做入世的利生事业,故六度为人生的善法,亦即佛教道德生活的规范。

  何谓六度:

  1.修布施行,不但自度悭贪,亦令人受惠受益;

  2.修持戒行,不但自不毁犯,亦不毁犯他人;

  3.修忍辱行,不但自不嗔恚,亦不嗔恚伤害他人;

  4.修精进行,不但自不懈怠,亦教人不懈怠;

  5.修禅定行,不但自不散乱,亦教人不散乱;

  6.修智慧行,不但自不愚痴、不邪见,亦教人不愚痴、不邪见。

  一个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勤修六度,以六度做为自己道德生活的准绳,再以六度法深入社会,普利大众,则六度即为人生最高的善行了。

  六度中,持戒、禅定、智慧三者,即所谓戒定慧三学,可以对治贪嗔痴三毒,能克制人类自私的念头。如持戒就不会自私,不会自私,贪念就不会生起;如禅定就不会损人,不会损人,嗔恚就不会生起;如修慧就不会无明,不会无明,愚痴就不会存在。贪嗔痴一除,行布施度,则仁慈的悲心油然生起,行忍辱度,则坚毅的精神就可具备,行精进度则勇猛的力量充实一切,所谓菩萨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此即大乘佛法的道德基础。
  
    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关生活与道德的问题,我简单地仅以上述一、道德与非道德,二、世间的道德生活,三、佛教的道德生活,四、如何实践佛教的道德生活等四项做了说明,希望对各位在信仰的生活中有所助益。最后我祈求三宝加被,祝福大家健康如意、法喜充满,谢谢!

TOP

续 43

生活与修持

  

时间:西元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八日
                    

地点:国父纪念馆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慈怡记)



      
  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我们在国父纪念馆佛学讲座的第三天,第一天我们讲了‘生活与信仰’,第二天我们讲了‘生活与道德’,今天我要讲的是‘生活与修持’。

  佛教与一般哲学不同,佛教不只是讲知识、讲理论,佛教更注重虔敬的信仰,完美的道德,但是,佛教最主要的却是重视实践,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讲的‘修持’。

  今日佛教最令人悲痛的事,并不是没有人信仰,也不是没有人研究,而是真正修持的人太少,真正有证悟的人太少。尽管有很多人将佛法的道理说得天花乱坠,但却没有人真正将佛法的理论付诸实行。例如佛教开示我们要慈悲,而我们却一点也没有慈悲;佛教教导我们要布施,而我们仍然自私,贪而不舍;如此,佛法说得再多、再好,于事又何补呢?

  不错,佛教里的人士,经常也在喊着修持,但那只是口头上的、形式上的。因为我们总不能以为诵诵经、拜拜佛,或是持持午就是修持了。真正的修持我认为要从生活行为里表现出戒定慧,一切语默动静里没有贪嗔痴。

  金刚经有一句经文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说:‘所谓一切法,皆是佛法。’我觉得这两句话十分耐人寻味,可以说有很深的涵义。我就以这两句经文,来说明佛教对于修持的要旨是什么看法。先将此二句经文演绎开来说,即为:‘是佛法的,有时候不是佛法;相反地,不是佛法的,有时候却是佛法。’譬如:念佛是佛法,拜佛是佛法,诵经、打坐、布施、持戒全都是佛法;但是,如果你在念佛、拜佛、诵经、打坐时,心里一直在打妄想,一直在起贪嗔痴,当你在行布施时,都抱着沽名钓誉的心理,这时,是佛法的,也不是佛法的。

  记得从前我们在丛林里参学,当时我们所受的教育,可以说是打骂的教育,眼睛不可以乱看,嘴巴不可以乱说,否则随时都要挨打挨骂。例如在禅堂里参禅,无理三十棒,有理也是三十棒。在那种情形之下,打也好,骂也好,看起来都与佛法无关,甚至或许有人会认为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事实上,为了加速一个人的完成,为了求证佛法大意,有时候却不得不如此,因此,这个时候的打或骂,也都变成了佛法。所谓棒喝下的禅悟,就是此意。

  在原始佛教佛陀住世的时候,佛陀的首座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有一天,他们两人来到庵摩罗园,很多年轻的比丘,看见长老的师兄回来,大家都很欢喜,赶快出来迎接,很多人一起讲话,讲了很久,佛陀看到了,大声喝道:

  ‘舍利弗、目犍连!出去!你们不要再这样叽叽喳喳地吵个没完,好像渔夫撒网,被网上来的鱼,蹦蹦跳跳的,一刻也没有停止,你们这样像话吗?’

  弥兰陀王曾为此事问那先比丘道:

  ‘佛陀是没有修持吗?怎么也有那么大的嗔恨呢?’

  那先比丘回答说:‘好比一个人,走路的时候,被树根、树枝绊了一下,或者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这种情形,并不能责怪大地,大地并没有动摇,只是他自己不小心;佛陀亦如同大地一般,他并无好恶喜怒,法制如此,是舍利弗、目犍连本身的问题,佛陀并没有动摇他的喜怒。譬如我们看到父母打骂子女,或者看到部队长官训斥属下,有时候也很严厉,其实,那是慈悲,并不是嗔怒。’

  今天在‘生活与修持’的这个问题中,我将分为下列数点来说明。
  

一.修行的种类



  修行的种类很多,让我仔细地把它分析解说,让大家先对修行的种类有所了解,然后再选择自己所最适当的方法。



  (一)修身与修心

  讲到修身,即包括修眼、修耳、修鼻、修舌、修身。在日本,日光东照神宫的门梁上,有三只雕刻的猴子,神态逼真,其中一只用手掩住眼睛,一只掩住耳朵,一只掩住嘴巴,这是什么意思呢?如同儒家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佛教里,也主张要修身,需先修口,不要随便恶口、妄言、绮语、两舌。

  记得我年轻时,有一次,害了咳嗽,喉咙发不出声音,不能讲话,因为在佛教里久了,所以很多事情比较能够看得开、放得下,心里想:哑巴是世界上最不会造口业的人,做个哑巴也好。

  又有一次,害了风湿症,约有一个月,躺在床上不能动,医生也说必须要将腿锯断,否则很危险。有人很替我挂念,可是我心里想:锯断也无所谓,省得在外面东奔西跑,可以安心在家里读读书、看看经、写写文章,也是一样啊!对于怎样修身?怎样修眼?怎样修耳……在佛法里都有很好的指导。

  当我十五岁在戒场受戒时,记得老师特别训练我们,叫我们眼睛不准乱看,因为还只是个小孩,有时候听到外面有一点动静,就举眼要看,老师马上一个巴掌打下来,一边还骂道:‘看什么呀!这里有那一样东西是你的?’马上我心里就想:‘不错啊!这里并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的啊!’有时候,嘴巴好讲话,有什么事情时,总是欢喜建议、饶舌,才一开口,又是一个巴掌打下来,‘你讲什么?这里是什么地方,有你讲话的资格吗?’心里一想:‘不错啊!这里是佛堂怎么能轮到我讲话呢?’因此,一再勉强自己,不要乱看,不要乱说。后来我干脆不讲话,实行‘禁语’,我有大约一年不讲话的经验,这中间,我获益很大。现在回想起来,感到过去老师对我的严格打骂,真是恩惠如山之高,如海之深。

  在深山的古寺里,有一个修行的老和尚,经常打坐入定,有一个魔鬼想来扰乱他,破坏他的道行,可是,却想不出用什么法子来破坏。

  有一天,魔鬼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变成一个没有嘴巴的怪物出现在老和尚面前,想恐吓老和尚。老和尚一看,说道:

  ‘哦!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没有嘴巴呢?’

  说着,更用慈和的口吻道:‘其实,没有嘴巴也好,既没有嘴巴,就不会乱吃东西、乱说话了。’

  魔鬼一看吓不倒老和尚,又变成一个没有眼睛的魔鬼站在老和尚面前,老和尚一看,说道:

  ‘啊!怎么又没有眼睛呢?其实没有眼睛也不要紧,以后就不会乱看了。’

  今日的社会,能不乱看最好,如果你走在路上,朝那不良少年随便乱看一眼,他就插你一刀。

  魔鬼看那老和尚还不怕,于是,又变成一个没有手的怪物,老和尚看了,仍然平静地说:
  ‘没有手也很好,没有手以后就不会去打牌、不会乱打人了。’

  魔鬼这样那样的变来变去,老和尚都无动于衷,最后干脆变一个只有上半身、没有腿的魔鬼。老和尚看了,又说道:

  ‘咦!怎么没有腿呢?没有腿也好,没有腿就不会乱跑,以后也不随便上酒家、跑舞厅了。’

  一个人除了修身以外,还要修心,我们的心好像盗贼一般,难以捉摸,难以把握。人,把一个如同盗贼般的心养在家里,专门破坏好事,说起来,未免太危险了。王阳明先生曾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

  有时候,常听到有人埋怨,怪别人不肯听自己的话,其实,最不听话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心,翻来覆去,心猿意马,你能把自己的心好好的把握住吗?所以要修心,令心能听自己的指挥。我们的心,如同大元帅,统领了很多的魔军魔将,贪嗔痴慢疑的烦恼,都以心为首领。我们现在要修行,即要与做大元帅的心、统领烦恼魔军的心交战,这一仗,是很不容易打的,所以各位修行的人,自己要做一个征服魔军的统领,要有坚强的盔甲,以信仰、道德、慈悲、戒律护身,才能胜过心里的贪嗔烦恼等魔军魔将。

  一个人身体上有老病死诸苦,心理上有贪嗔痴等烦恼。身体上的老病死易于知晓,而心理上的贪嗔痴,则不易对治。举个例子说明:贪欲如同花朵,嗔心如同蜜蜂,愚痴如同米糠。贪心何以如同花朵呢?花儿开放时,千娇百媚,但是,当它凋谢时,却枯萎不振。人的贪欲亦然,要这样要那样,如同花朵开放般,即使你拥有了一切,甚至全世界都归属于你,你又能怎么样呢?‘良田千顷,日食究竟几何?’‘大厦万间,夜眠不过八尺。’贪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嗔恚心如同蜜蜂一样,害人又害己。蜜蜂咬人,咬过之后,自己也不能活。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谓:‘嗔恚之火能烧功德之林。’所以凡事常发脾气,最后还是自己吃亏。发脾气的嗔恨心,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使问题越弄越糟。愚痴并不是没有知识,有时候很聪明的人也是愚痴,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知识生病了以后,就变成了‘痴’。愚痴如同‘糠’一样,‘糠’把白米遮盖了;一个人如果愚痴,即障碍了真正的智慧,智慧不生,无明频起,对于世间的真理则永远不能了解。

  关于身心的修行,在增一阿含经中,曾将它分为上中下三品,最下者为‘身行道而心不随’,表面上伪装得很慈悲,嘴里说得很动听,态度也表现得很亲切,一副德行高超、道貌岸然的模样,其实,心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所谓‘满口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杀盗邪淫’,这是最下等的。其次,中等的修行‘心行道而身不随’,外表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内心却很慈悲,也真正很有道德。第三种的修行是身心皆行道,内外一致,这是最上等的修行。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要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愈久,则愈坚固。为什么要锻练身体呢?目的是要使自己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一个修行的人,应该以什么为力量呢?先看那小孩子,当他想要东西吃时,想要大人抱时,他就放声大哭,这一哭,马上母亲就过来哄他、抱他、给他东西吃,因此,‘啼哭’就是小孩子的力量。

  凡夫以嗔恨为力,有人对不起他,或做事不如他的意,他就大发脾气,骂人、吵架,甚至拿枪动刀,你也奈何不了,这就是凡夫以嗔恨为力。

  修行人以慈悲为力,以忍耐为力。各位如果想考验自己到底有多少力量,就先问你自己,你的慈悲能到什么程度,你的忍耐能到什么程度。

  菩萨以精进为力,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精进作为他的力量。

  由此可以知道,身心都要修行,若唯修身,而不修心,则不能出三界;若专修心,而不修身,虽有出离三界之可能,但却难以证得最高品位,大家都知道,无量亿佛中,没有病弱的佛陀。因此大家应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做为自己的力量,身心兼重;因为若身心皆无佛法,不惟自身毫无成就,亦为今日佛教最可悲痛之事。


  (二)出家与在家

  修行的种类第二点,我要讲出家与在家修行上的不同。有关出家人的修行,先说行小乘道的出家人,首先他要有出世的思想,他要过离欲的生活,穿破烂的衣服甘于淡薄的饮食,住在山林水边,独自的修苦行,这就是小乘的修行方法。

  如果是大乘道的比丘,推动人间佛教,有时候其生活看起来和社会大众一样,吃饭、穿衣,寺庙修饰得富丽堂皇,佛像装置得庄严肃穆,环境到处整理得清洁舒适;其实,大乘佛教的比丘,一样要有出世的思想,只是还必须要有入世的精神。

  至于在家的大众,应该怎么样修行呢?首先要受持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或者菩萨戒,然后进一步有关大乘的宗派,譬如参禅、念佛、密宗等都可以修行。

  目前在佛教界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出家人在弘法布教时,往往以自己的尺度、自己的修行方法去要求在家的信徒,开口闭口就叫人要吃素、要出家、要修道。再不然就告诉人不可以贪财,因为黄金是毒蛇;不要儿女,因为儿女是冤家对头。试想这样的弘扬佛教,如何能将佛教推广呢?大家心里或许会想:我们家庭夫妻很恩爱,儿女很孝顺,为了信仰佛教,要我把他们都看成是冤家对头、是讨债鬼;为了生活,我们需要钱,你却说黄金是毒蛇,那么可怕,这样的话,佛教是推广不了的。所以,现在我要告诉各位:小乘苦行的出家人的思想,并不适宜于在家大众的佛教,在家人的生活、人间的佛教应该要知道:儿女不是讨债鬼,夫妻也不是冤家聚头;黄金不是毒蛇,富贵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

  或许有人又会想:若说不要穿好衣服,可是佛祖为什么却要装金,装得金光闪烁的?若说眷属儿女都是冤家,为什么佛祖要度那么多徒众呢?若说吃饭要吃苦的、或不好的东西,为什么经上说极乐世界的大众要以禅悦为食,比普通饮食更好呢?若说我装地毯太浪费,到处整理得平坦、洁净是不必要的,为什么极乐世界要用黄金铺地、要建七宝楼阁呢?假如说这个世间一定要用苦行僧的生活来要求大众,那么,首先,大同公司的老板林挺生先生就不能信仰佛教,而要把公司关门了,因为冰箱冷气没有人买;吴耀庭先生也不能信仰佛教了,因为他的大统百货公司、首饰店也全部要关门了。

  现在我要告诉各位:所谓在家人信仰的人间佛教,是一个幸福的佛教,是一个快乐的佛教,现世种种的福禄,只要取之有道,并没有什么罪恶,这是我们要认清楚的。

  有一位信徒问我,他说:‘假如这个社会,人人都出家了,岂不是世界要灭种了吗?’
  我说:‘你放心,在这里出家人看起来很多,但是整个比起来,却不到百分之一,你尽管放心。’

  他又说:‘万一,万一都出家了,怎么办?’

  我说:‘你不要挂念,我问你,万一这个世间都是男人,或者万一这个世界都是女人,那又怎么办?其实,假如万一真的世间上的人都出家了,大家全部都断了烦恼,了脱生死成了佛祖,又有什么关系?’


  (三)乐行与苦行

  在修行的种类中,第三种我要讲‘乐行与苦行’。苦行固然可以修行,乐行也一样可以修行。所谓修苦行的人,都是禁欲主义者,他们以苦为乐。苦行的种类很多,有的人只吃水果,不吃饭,大家赞美他不了起,不食人间烟火;有的人只喝水,不吃食物。刚才我碰到一位大家都叫他‘吃水姑’的;还有的人,以不穿衣服为修行、以烤火为修行、以卧冰为修行、以日晒为修行,甚至于有的以睡以荆棘上为修行。其实,佛法并不重视不合理的苦行,如果说吃水果就是修行,那山里的猿猴也都是大修行者了;吃水就是修行的话,那河里的鱼儿也就是大修行者了;不穿衣服就算修行,飞禽走兽不穿衣服,他们也是大修行者了;如此一来,所有水陆空动物都是大修行者了。

  佛陀不赞成苦行的修行,当然,在功名利禄的世间,佛陀也害怕会迷失自己。修乐行的人,他的生活热烘烘的;可是,修苦行的人,生活冷冰冰的。热烘烘、冷冰冰都不好,都不合乎佛教的中道生活。所谓中道生活,要在不苦不乐之间,因为苦乐都足以束缚我们的身心,唯有不苦不乐的中道才是解脱之道。


  (四)钝修与利修

  钝根者,根基较差,必须循序修持;利根者则智慧较高,能够顿悟。有些人自叹根基浅薄,认为没有希望成就,看到别人聪明智慧,真是又羡又妒。其实,根基如何,都是过去世修行累积而来,根本不必羡慕,也用不着嫉妒,只要脚踏实地去修持,开悟正道终有成就的一天,龟兔赛跑正是一个最好的譬喻。

  佛陀的弟子中,声闻乘人被认为是佛教中的钝根者,佛陀在法华会上说法华经时,会中尚有五千弟子,不能了解佛陀的说法而退席。但是,经典中记载:一个声闻乘人,从发心到证悟,快则只需四生即能成功,慢则要费六十劫。

  缘觉乘者算是中等根机,他的修行,快则四生,慢则要经过一百劫。

  至于上等根机的菩萨乘,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正是菩萨道令人歌颂赞美的地方。


  (五)外修与内修

  关于修行的种类,最后我们再谈谈外修与内修,所谓外修就是形式的,所谓内修就是精神的。有一种人是只重形式没有精神;有一种人是只重精神不拘于形式。

  只有外修形式的人,着重在每日拜佛多少、念佛多少,内心净化了没有他可不管。很多拜佛念佛几十年的人,心里的贪嗔烦恼、自私怨毒却比别人更多,所以真正的修行要能内外一如,形式精神同等重要。

  

二.修行的次第



  生活与修持的第二点,我要告诉各位关于修行的次第,我也分为下列数点:


  (一)菩萨修行的层次

  佛教中的菩萨,如同学生一般,有一年级、二年级、小学、中学、大学等层次,菩萨的年级共有五十一年级。

  所谓菩萨,并非指供在佛堂上的菩萨,在座的各位,只要起信,从十信开始,就是菩萨的一年级。我想座中各位至少有十分之九以上是一年级或二年级,甚至也有人已经是二十年级以上。

  至于什么人是几年级,如何能够知道呢?这里有所谓‘菩萨十法’,以这菩萨十法,可以测知自己是菩萨几年级,每一个问题完全做到者十分,各位不妨自己测验一下。

  1.若闻讥毁,心能堪忍:完全能够忍受别人的讥讽、侮辱,毫不生恨者可算满分,只能忍受一半者,则得五分;能够忍受三分者得三分;完全无法忍受别人的讥毁,则得零分。

  2.若闻称赞,反生惭愧:有人称赞你,心里感到惭愧,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惭愧,可以得十分。

  3.修道欢喜,自庆不傲:自己庆幸自己修道、利他的成就,但却不因此感到自傲。

  4.人之惭耻,不为宣说:对于别人感到惭愧羞耻的事,不加以渲染。

  5.不为世事,而作咒术:不要为了世间上的事情,去怀恨、咒骂别人,或者怨天尤人、施放法术。譬如说自己把钱拿去放利息,结果被倒闭了,心生怨恨,‘该死该死’地咒骂不已。能够不这样的话,就可得到十分。

  6.少恩加己,施欲大报:别人对我有些许恩惠,心中念念不忘,所谓‘滴水之恩,涌泉以报’。

  7.怨恨己者,恒生善心:对于怨恨自己的人,要常想法对他好,以慈善心待他。

  8.见有骂者,反生怜愍:别人骂我们,不但不因此生气,反而要怜愍他的无知冲动。

  9.视诸众生,犹如父母:对一切众生,都能如同父母兄弟姊妹般看待。

  10.拥诸所得,乐于助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欢喜与人共享。

  以上十条,各位可以测验自己是不是菩萨?有几分是菩萨?及不及格?


  (二)罗汉修行的层次

  我现在再请问各位,做个罗汉到底困不困难呢?罗汉有四种,即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我们现在在世间,到底有没有证果罗汉?各位一定说现在世间没有罗汉,如果有罗汉的话,为什么我们没有看见呢?我告诉各位,现世一定是有罗汉的,只是没有佛陀给予印证而已。现在我把初果罗汉的条件说给大家听了解,各位再自己衡量,自己是否是初果罗汉?

  1.初果阿罗汉,叫做须陀洹,到达须陀洹果的条件是,对于三宝不坏信仰。当我要讲这一点时,有好多位出家众心中暗暗想道:我已具备初果阿罗汉的修件,至少我对三宝已经不坏信仰。我说:好,祝福你已经是初果阿罗汉。可是还有第二点:

  2.对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基本佛法不生疑惑。各位出家大众也许会说:这一点我们也做得到。但是,下面还有:

  3.对于受持的戒法,不可违犯。

  4.五无间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不可毁犯。

  各位可以从这几项条目里去衡量自己,对于初果罗汉的境界究竟有多少证悟。其次,让我再说明初果罗汉对于五戒的看法、受持和没有证果的一般凡夫有什么不同。

  譬如杀生戒,未证果的凡夫,恣意杀生,为了口腹,什么都杀;至于初果罗汉,若为了吃,他不会杀生,他宁可饿死;但是,如果你激怒了他,或者你诽谤佛法,为他所知,他在一气之下,也有可能会杀生。

  说到偷盗戒,初果罗汉绝不会为了发财而去偷窃,他宁可守住贫穷;不过为了饥饿难忍,只要有东西吃,他可能会去偷吃一些。

  关于邪淫戒,证得初果的罗汉在感情上当然不会有染污行为,不过在今日这种社会,诱huo太大,一而再,再而三,有时他也会接受美se 情欲的诱huo。

  对于说谎,若为了救人,他可能会说慌言。

  说到喝酒,告诉他一饮酒就会犯很大的罪过,在他是不会相信的。

  一个初果罗汉的人,或者是信佛修行的人,万一犯了五戒,怎么办?不必太紧张,凡是有修行的人做错了事,犯了过失,他的罪过要比一般不修行的人轻一点。譬如将一把盐放在茶杯里,会感到很碱;如果将他放到大海里去,它的碱味就淡了。一个有修行人若犯了罪恶,这罪恶如同一把盐洒在大海里,罪过较轻。

  一个信佛教、有修行的人,犯了罪过,要知道忏悔。当然,‘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不过,也不必想得那么恐怖,‘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空’,因罪恶只是‘相’上的问题,‘性’上没有罪业的名称,如果我们能证悟清净自性所谓‘明心见性’,则相上之罪恶即不成为严重的问题了。

  修行者假如犯了罪过,如同大石将沉入海底,用信仰修持的大愿船,则可将大石托住,免于下沉,‘信能得救’即其道理。

  初果阿罗汉之完成,尚须‘七次上生天上,七次投生人间’,以及断尽我见结、戒禁取结、疑结等烦恼,才得成就。

  上面说到初果,在圣位中,初果是最可贵最难得的,得了初果,可说生死已了。如破竹一样,能破第一节,第二节以下也就可以不费力的一破到底。

  证了初果的人,断了见惑,生死已获得了解脱,如大树连根拔起,只是其余未断的烦恼──修所断惑,尚滋润着固有的业力,使他生在天法师间。如同大树虽连根拔起,但是在短时期内,却仍会发芽开花,这是大树本身所保有的生活力在维持其生机,若不供给水分与肥料,则终究会枯黄死去。

  初果的圣者,虽未断修惑,但生死的根本已了;虽仍有隔阴之迷,但决不像凡夫一样。或经过进修,或经过人间天上的七番生死,修道所断的烦恼,大大的削弱了力量,可说是断去了一分。剩下的修惑,所能滋润的力量,已只有一生天上,一来人间,再不能延续下去。故二果名为‘斯陀含’,即‘一来’的意思。

  证得二果的圣者,若再进修,当生即能证‘不还果’,即三果阿那含;或是返来人间,则只剩这一往天上的生死。证阿那含果者死后,离欲界而上生色界,或无色界,一定在那边入涅槃,而不再复还来生欲界了。若从断烦恼来说:欲界的一切修惑,到此已断尽了,故不再感欲界的生死。即除初果时断尽的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外,现又进一步的断尽了欲贪和痴。欲贪即指欲界的贪欲而言,断尽了欲贪而证得三果的圣者,虽身在人间,但对欲界的五欲,已经不再染着。

  从初果而二果、三果、现生不断进修;或三果阿那含死后,生到上界,圣道现前,到了断惑究竟净尽时,即能证得四果,名为‘阿罗汉’,是真正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证到了这个阶位,即杀尽了一切的烦恼贼,不会再有生死的生起,故将阿罗汉译为‘应供’、‘无生’或‘杀贼’。

  经上说:证得了阿罗汉果,即断尽了系缚三界的一切烦恼。烦恼断尽后,依烦恼润生而感果的故业,也就不再生效,更不会再造新业,因此未来的生死苦果,更无生起的因缘,而得入于不生不灭无余涅槃。罗汉的修行,到此即为最究竟的果位。

  综上所述,修行证到四果者,有如下三种特点:

  1.光明如日月──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智慧现前,内心断尽了烦恼,如乌云被冲散,显现了太阳光明。阿罗汉的光明正如日光朗照,处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中一样。

  2.不染如莲花──这是说阿罗汉清净如同莲花一样。证得阿罗汉的人,他的说话、他的行事,不会再犯威仪。虽然在没有舍报之前,仍然生活在世间,但是,心不贪住,意不执着,不入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即不受杂染的环境所熏变。如莲花生长在淤泥中,而仍能保持微妙香洁。

  3.安住如大地──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有大禅定、大智慧,故身心已安住在微妙的正法之上,寂然不动如同大地一样。大地常受世人践踏、耕种、挖掘,甚至堆积垃圾等秽物,但是,大地却分毫不动。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在接触六尘境界时,或是合意的,或是不合意的,都不会再起贪嗔之心了。一切毁誉得失,他都再不会动摇了。苏东坡云:‘八风吹不动’,那就是阿罗汉的境界。


  (三)禅者修行的层次

  禅门有句话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又常听禅祖师们说:‘要提起疑情’、‘要大彻大悟’,疑情是什么?又彻悟些什么?这些可都不是言语文字所能表达的。曾经有一个卖豆腐的老头儿,卖完豆腐,经过一家寺院,在禅堂外见到很多人正在打坐,一时好奇,也盘腿坐了起来。一支香结束,有人问他感想如何?老头儿说:

  ‘太好了!坐禅太好了!’

  ‘好在那里呢?你倒说说看!’

  ‘我在打坐时,想起了三十年前东家村有个姓张的欠了我二十块豆腐钱。’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如果这种参禅也算是一种悟境的话,我们不妨姑且将它称为‘豆腐禅’。

  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有一天到金山寺拜访佛佛印禅师,两人盘着腿子对坐论禅。苏东坡问道:

  ‘禅师看我这样子像什么?’

  佛印禅师看了一下苏东坡,答道:‘像一尊佛。’

  说完,禅师反问道:‘学士看老僧像什么?’

  苏东坡看他肥胖地穿着黑色大袍,便答道:‘像一堆牛屎。’

  佛印默然。苏东坡心里甚是得意,以为几次斗机锋都输给禅师,这一次可赢回来了。晚上回家,得意洋洋地把经过情形诉了苏小妹。苏小妹一听,趋起眉头说道:

  ‘哥哥你输光了,还是佛印禅师赢呢!’

  苏东坡如坠五里雾中,不明其中道理。苏小妹说:

  ‘禅师的见处是佛,因此他看你也是佛;你的见处是牛屎,因此你看禅师也是牛屎。禅师得胜鸣金,当然沉默不语,而你却还自鸣得意呢!’

  禅的境界就是如此,苏东坡以为自己大胜,其实却败得凄惨。

  佛陀到忉利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经过三个月,又回到人间来,弟子们争相出外迎接,莲华色比丘尼第一个走到佛陀面前,欢喜的一边礼拜,一边说道:

  ‘佛陀!弟子莲华色第一个来迎接您的圣驾,请佛陀接受弟子的拜见!’

  佛陀慈和的说道:‘我的回来,第一个迎接我的是须菩提,他在耆阇窟山的石窟中观察诸法的空性,他才是真正迎接见到我的第一人,因为惟有见法的人,才能第一个见到佛陀,第一个迎接佛陀。’

  这是说明莲华色比丘尼和须菩提所修证的境界不同,须菩提体证到诸法的空埋,因为法性是无处不遍的,佛陀的法身也是无处不在,因此须菩提能第一个见到佛陀。

  诸法的空性是不变的,只因证悟者的心境不同而有所差别,譬如三兽过河,足有深浅,而水无深浅。又如三鸟飞空,迹有远近,而空无远近。

  禅者的修行是身心相应的全一之修行,禅门将参禅证悟的境界分为三关,即三个阶段。有关‘三关’之说,从何时开始,历史上没有详确记载。禅宗的祖师们,多运用三句问题,反覆探测学人的境界,称为三关。最显明的是黄龙慧南禅师,他常问学人道:

  ‘上座生缘在何处?’

  学人还没能够回答,禅师又问:

  ‘我手何似佛手?’

  接着又问:‘我脚何似驴脚?’

  学人如坠五里雾中,咸认为龙祖的三大难关。后人即以三关用为三段证悟的境界,命名为初关(又名本参)、重关、牢关。有些禅门的行人,利根者一悟即三关透彻,有的一次透破二关,普通则继续的参,逐一的破,由此可知三关并非有固定的阶段,只看各人的根机如何。

  有的人曾将三关配于教理,即破初关得人空,破重关得破法空,破牢关证空空。其实,证悟的境界,并非笔墨或言语所能描绘得出,诚如古德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各位亲自去证悟了。


  (四)净土修行的层次

  ‘净土’这个法门,易行难信,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亦说念佛法门为世间难信之法。因此,要修持净土法门,当先建立信心,依信心为支柱,然后才能生起举动,才会因果圆满,否则佛门虽大,不度无信之人。有了信心,而后发愿,由愿生行,所谓信愿行为净土三资粮,譬如离家远行,一要资财,二要粮食,缺此二事,则难到达。

  信者:当笃信佛力,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其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今因圆果满,我若念佛,必得往生。其次信佛力慈悲,摄受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一定蒙佛接引。

  愿者:愿以此生誓往西方,更愿既生西方,复回娑婆,度脱一切众生。

  行者:即老实念佛。

  信、愿、行,为修净土法门的诸行者,少不了的资粮。因此,古德的净土经论及现今的诸师净土论章等,凡谈及往生的要事,都离不了这三秘要之法。

  净土的修持法门很多,可大致分为三类,即:一、持名,二、观想,三、实相,修此三种法门,都可以生于净土。此中,实相念佛即是入第一义心,观佛法身实相,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这一法门,本来属于禅宗,但因禅心所显的境界,便是净土,因此亦摄于净土法中。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两根,便不能普及,所以在净土法中,很少有人提倡,而归禅门去提倡。

  其次是观想念佛,这是依照观无量寿经中,对于阿弥陀佛极乐国的依正庄严,作十六种观法,观行若得纯熟,则开目闭目,皆是极乐,立可转此娑婆为净土,即身便能畅游极乐,功效之大,不可言喻,修此法所得之三昧,为般舟三昧,亦名佛立三昧。只是这种观法微细深玄,有五种难成:一者、根钝则难成,二者、心粗则难成,三者、无善巧方便则难成,四者、认识不深刻则难成,五者、精力不足则难成。若要根利、心细、聪巧,还要印象深刻、精神强旺,实在不容易,因此,这种法门也不能普及,亦属难行门。

  再次就是持名念佛了,持名比上述二种念法容易得多,不论上中下根机,皆能念佛,若念到一心不乱,便能得三昧,所得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一法,经过二千年来,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遍、最深入民间的佛法。

  持名念佛的方法,因念佛时的环境和心境,以及念佛人的根器不同,因此念法也有种种的不同。诸如:

  1.高声念:念时声音洪大,其效用可治昏沉,提起精神,扫除杂念。

  2.默念:口不出声,但在心里明明白白,适用于公用共场所或旅游。

  3.金刚念:声调在高声与默念之间,一句句口念分明,耳听分明,想分明,佛声能在身口意中不散失便为金刚念。

  4.追顶念:字句紧急,一声追一声,中间毫无空隙,因此杂念无从生起。

  5.觉照念:一念念回光返照,向于自性。

  6.观想念:一面念佛,一面观想佛身相好,佛国庄严。

  7.礼拜念:拜佛念佛同时进行。

  8.记数念:以念珠记念佛次数。

  9.十口气念:以尽一口气为度用追顶法念佛,当出气已促,再吸一口气方能续念,名为一口气,如是十次,故名为十口气念。

  如何持名念佛,可随各人根机、环境而定,唯需念到浑然忘我,如古人所云:‘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五)一般修行的层次

  除了上述菩萨、罗汉、修禅、修净土者有其修行的层次外,这里让我再告诉各位有关一般修行的层次。首先说到皈依三宝,三宝是佛法的总纲,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课。一个发心学佛的人,第一步必须先皈依三宝,皈依三宝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若不皈依三宝,则无缘受用。

  皈依三宝以后除尽形寿,以至诚心来受持外,进一步还要受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能不杀生,则得健康长寿;能不偷盗,则得大富大贵;能不邪淫,则能家庭和谐;能不妄语,则能受人赞誉;能不饮酒,则不乱性。受持五戒而能持戒清净的,可说是众福之所归。由于能持净戒,现生不受国法,且能受到社会的尊重,真是人天爱戴,天龙护持。从受三皈而持五戒,可说在修学的路程上又进了一层。

  佛法中,从发心信仰到究竟证悟,尚有解、行的修学过程,皈依三宝,进而受持五戒,是修持的表现。大毗婆娑论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这是说明发心学佛,除了信仰以外,‘解’‘行’并重更为重要的阶段。

  从受持五戒,进而持八关斋戒,这是更向佛道前进一步。在家的佛弟子,不能出家修行,而对于出家生活,却又非常钦慕,因此佛制有八关斋戒,即在一日一夜间学习出家行。

  在佛法中,佛陀曾依修学者的环境、根性,而制订不同的应守的规律,除五戒、八关斋戒外,有十善业为德行的根本。十善业,在大乘佛法中,属菩萨戒,亦为人、天、声闻、缘觉等一切善行的根本。如‘海龙王经’所说:‘十善业道,是生人天、得学无学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

  由此可知,发心学佛,除受持净戒外,更需进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广修善业,除上述十善业外,应以‘八正道’为生活的准绳。所谓‘八正道’,即正当的见解、正当的思惟、正当的语言、正当的职业、正当的生活、正当的禅定、正当的忆念、正当的努力。将佛法揉和在生活中,堪称为一个正信的佛弟子。

  佛陀的弟子中有小乘的声闻、缘觉,以及大乘的菩萨,正信佛弟子从发心学佛、持戒修善,更应由自利进而利他,由自度进而度人。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为菩萨的发心。在家修行者,除自身修持外,更应发心修持菩萨行,即发心护法,协助法务进行,或作利益他人事业。所谓修菩萨行,不出六度。‘度’即梵语波罗密多,为到彼岸,即修行者依菩萨乘,如乘一大船,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而解脱度到涅槃的彼岸,完成自利利他的事业,而证佛果。

  六度,即一、布施:以金钱去救济贫苦者;或以自己所修学之佛法,去劝化他人,使之共闻佛法,离苦得乐;或牺牲自己所有,去救度一切众生。二、持戒:自己遵守佛陀的规律,再以所修的善法去摄受他人,同受法益。三、忍辱:忍受他人的破坏怨恨、讥讽,以及一切的苦恼。四、精进:能勤断一切恶,勤修一切善,勤度一切众生。五、禅定:身心安定,不受动摇。六、智慧:勤修一切事理正智。

  菩萨六度的精神,是积极的、恳切的,而具有甚深意义的。这种微妙、深奥的道理,是佛陀在过去无量劫所亲证修验的。只有信仰佛教的弟子们,才有机缘闻此DA法,因此,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必须躬亲实践。护持佛法,令佛法深入民间;以真诚恳切的态度去创造事业,福利社会人群。若能人人都信奉佛教,进而勤修六度法门,自利利他,则社会安定、国家和乐、世界太平的理想净土将不难实现。

  


三.修行的利益



  
上面讲过了各种修行的层次,现在让我再讲些修行的利益,我将修行的利益归纳下列六种:


  (一)训练身心强健

  修行可以使身心强健,譬如拜佛,晨起拜佛,睡前拜佛,是一种最好的健身运动;如饭后跑香,帮助消化,俗语亦说:‘饭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又如朝山礼佛,一则可以接触大自然,舒展心胸,一则可以增长信心,广结善缘。

  说到称名念佛,则是修养心性的一种妙法,譬如等候公车,百无聊赖,与其为车子久久不来而烦躁,不如静心念佛,毫无气恼。

  打坐、修观,亦是澄净思虑的最好方法。

  信仰佛教,不可把他看做百宝灵丹,一般人无理的要求是以为一有信仰,就没有痛苦,没有死亡。其实,烦恼痛苦、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然的现象。只是,有了信仰,有了修行以后,身心的力量加强了,可以无惧于生老病死之苦,如证果阿罗汉,一日一食,树下一宿,山林水边,逍遥自在。原因是有了修行以后,身心的抵抗力增强,对于外在物质的缺乏、zai 难苦恼等都能够忍受;若毫无修行,则心力脆弱,见到别人轿车、洋房的生活,内心受不了诱huo,因此,苦恼不堪。所以说修行可以令身心强健。


  (二)净化烦恼习气

  一个人的大小烦恼之多,如同恒河沙数,若没有修行,则绝对无法对治;习气亦然,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经中有大迦叶闻歌起舞、舍利弗照镜子的记载,这些都是过去生中遗留下来的习气,可知积习之深。若欲净化这些习气,惟有修行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当你烦恼的时候,该怎么对治?诵经、拜佛、观想佛陀的慈容,或者高声念佛,藉佛的慈悲力来化除你的烦恼。当你拜佛时,专心一意,头虽然低下去,但是心灵却因此而升华。当你拜佛而获得法喜时,无明烦恼也因此而消失净尽。一个不懂得修行的人,当烦恼生起,无法自抑,因此大发脾气,与人争执,非但烦恼不能消除,反而旧恨未去,又添新愁。在普门品中,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修行,修行可以获得很多益处。


  (三)蒙受三宝加护

  一个修行的人,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嘴巴不乱说,心里不乱想,身体不乱做坏事,当身口意三业清净时,即使三宝慈光不加被,本身亦会清净。何况做各种功德,修各种善行,人间天上都赞美了,三宝岂能不加护持呢?所谓‘得道者昌’,一个善良的人尚能获天降祥瑞,何况一个修行的人?

  佛陀在菩提树下修行时,曾感猿猴献菓;唐朝善导大师,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虽寒冰亦须念至流汗,以表至诚。因此,后来,善导大师每念阿弥陀佛一声,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十声百声,光明也是一样,而且旁人皆能见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佛陀说:若有执持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无论在什么大火之中,也不会恐怖火的燃烧,这是由于菩萨的威德神力的缘故。又说:如果面临伤害或杀害的时候,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那个刀或杖就会一段一段的折坏,既不能打,又不能杀。这些都是说一个人只要有修行,随时都能获得三宝的加护。


  (四)常得人天尊敬

  一个有修行的人,他的举止安详,语言慈和,富于慈悲心,无论到那里,都会受到人天的尊敬。譬如坐车子也会有人让坐,处处都会受到礼遇。因此,一个修行人,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份,保护自己的人格。

  佛住世时,大弟子须菩提在岩中宴坐,入定在空三昧的禅思中,那甚深的功行,感动了护法诸天,很多的天人出现在空中,散着天花,一朵朵彩色缤纷,都飘落在须菩提面前,并且合掌赞叹道:

  ‘尊者!在世间上做人,有高远的名闻,有众多的财宝,并不让人觉得尊贵。即使那些国王、富豪,他们一样的终日给烦恼欲望所囚。尊者!世间上真正尊贵的是如你这样的大修行者,你的威德之光,照彻了天宫。伟大的须菩提!请接受我们天花的供养,我们向你顶礼,表示我们的敬意。’

  又有一次,须菩提患病,使他感到身心疲惫。这时,护法的帝释天带领了五百人向须菩提奏乐问病。

  唐朝道宣律师,跟随师父听律一遍即欲游方,师父呵止,令道宣听完十遍。后来道宣律师持律精严,为世间所少有。一日,道宣律师夜行山路,因道路崎岖,甚为难行,几乎要摔跌时,忽然,有一天神将他扶住。道宣律师问道:

  ‘你是什么人?’

  对方答道:‘博叉天王之子张琼,因师戒德严谨,故来护卫。’

  由此我们知道,一个修行的人时时能获得人天的尊敬与护持。


  (五)可以明心见性

  俗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古时的磨镜也是一样,若不经过一番琢磨,则镜子的亮光将显现不出来。越是上等的艺术品,所须的琢磨工夫越多。人类亦然,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如同空中的乌云覆住了太阳的亮光,惟有除去烦恼的乌云,才能显出真如本性。如何驱除烦恼的乌云?这就非得要靠修行的力量,惟有修行,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惟有修行才能证得真如实相。

  自古以来多少高僧大德都是从苦行中磨练出来的,譬如六祖慧能大师在桩米房中桩米,雪峰禅师当饭头,印光大师当行堂;又有以弘法利生做为修行,以从事文教工作做为修行。诚如俗语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自古没有天生的释迦,也没有自然的弥勒,因此,一个人要有成就,必须精进不懈;要明心见性,必须认真修行。


  (六)永断生死苦恼

  人生在世,最苦的莫过于生死,当一个亲人临命终时,那一份生离死别的苦楚,如刀刃在心上乱割,真是肝肠寸断。如何才能免去这种痛苦,佛陀告诉我们,惟有永断生死苦恼,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怎么样才能永断生死苦恼进入涅槃呢?佛说:惟有修行。

  一个人若不修行,则永远不能出头。平时若只做些功德,至多仅能获得人天果报,虽然在天界得以享福,但当福报尽了,仍须堕落受苦,不能出离生死。惟有发出离心,厌离尘世的欲望,不为欲望所缚;再以入世的精神,从事弘法度众的工作,才能出离三界的生死苦海。过去诸佛,以及大菩萨等,能出离生死苦海,逍遥于常寂光中,都是经过多生多劫的刻苦修行与磨练,才能有所体证。因此,各位若想永断生死苦恼,大家还是认真修行吧!

  最后,让我举出经中所说的修行能得十种自在给各位知道。所谓‘修行十自在’,即是:1.时自在-命自在,2.处自在-心自在,3.物自在-舍自在,4.周遍自在-业自在,5.大小自在-生自在,6.有无自在-心自在,7.动静自在-信自在,8.深浅自在-愿自在,9.无碍自在-法自在,10.不自在亦自在-智自在。
  


四.修行的方法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修行的种类、层次,以及各种利益,最后让我告诉大家,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修行?我分下面四点说明:


  (一)如何处理衣食住行

  衣服,为蔽体之用,但求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不必奢求华丽,但也不能故意穿着垢腻破烂之衣,而表示修行。因衣服不整齐,或太华丽,将为世人所讥;若穿着太垢腻破烂,亦将为人所耻。佛陀曾教弟子于穿衣时,当念偈云:‘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若着下裙,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若整衣束,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说到饮食,乃为增益身心,不必拣挑美食。佛陀曾教诫弟子于饭食时,需作五种观想,即: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粒米维艰,来处不易,因此,吃饭时,不能作贱饭粒,想到农夫的辛苦,应带着感的心情,欢喜的受食;又想到为了资养色身,修行办道,更不能挑剔饮食的美恶。

  至于住、行当以方便为宜,不应尽贪求享受。以佛法来说,一个修行的佛弟子,要时时警策自己的生活,不要流于靡烂,以禅悦为食,以道德为衣,以虚空为安住,以无牵挂、自在的心境为行,不必萦萦于物质的追求,而为物欲所束缚。


  (二)如何安排身心世界

  一个修行的人,虽然不必太重视于身心的安适享受,但也不能过份虐待自己的身心。有些人进餐时非山珍海味不能进食;穿着时,非绫罗丝绸不能为衣;居住时,非高楼洋房不能为屋;行走时,非轿车不能代步,在物欲洪流中迷失了自己,试问又如何修行办道?有些人适得其反,衣不衣,食不食,以表示自己的清高操守,若因此糟踏了自己的身心,又拿什么来修行佛道?佛说:‘人身难得’,又说:‘藉假修真’,因此,一个正信的佛弟子,要适当的安排自己的身心,不使迷失于物质的诱huo,又能精进于修行办道。

  《法句经》说:‘弓工调角,水人调船,材匠调木,智者调身。’

  又《心地观经》说:‘观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怜愍,恒加守护。我身亦尔;若不守护,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证。’

  佛陀曾说:一个人得病有十种因缘,即:一、久坐不饭,二、食无贷,三、忧愁,四、疲极,五、淫妷,六、嗔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风,十、制下风。

  一个修行的人,应该懂得安排自己的身心,虽四大假合的色身,却是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三)如何和谐人际关系

  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在人际关系上,应该如何与人相处?我仅以十六个字做为相处之道,即‘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你对我错。’一般人在人我之间所以常常发生争执,不外乎为了我大你小,我有你无,我乐你苦,我对你错等问题,如果在地位上,把大的让给他人,自己甘居于小位,争执就无从生起了;在物质上把多的、或有的给他人;在工作上、享受上,把轻便的、快乐的给他人;凡事错的自己承认,果真如此,则人我之间,绝无争执的事端,大家一定能够和乐相处。或许有的人会以为,把大的位置让人,把物质、享受等让人,自己承认一切错处,这岂不成为天下最大的傻瓜吗?其实,‘大智若愚’,那被认为是最大的傻瓜,才是真正最有智慧的。世间上的物质,不论积聚多少,终有散失用罄之时;崇高的权位,如希特勒、史达林虽在位时叱吒风云,得心应手;但是,当柏林失陷、当大限来到时,再高的权位也如过眼烟云。辛苦争得来,又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人生所要争取的,除了名位、物质、享受外,还有很多,譬如高尚的人格、精神上的信仰、逍遥自在的人生。众人要的功名富贵给他,众人不要的人格道德自己好好拥有。如此则不但在人际间可以与人和谐相处,自己在人生的修持上亦可获得良多。


  (四)如何使用金钱财物

  佛陀曾经说过:‘金钱是毒蛇。’但一个在家修行的人,却不能没有金钱财物,妻子儿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药费,如果没有钱财又如何安置他们呢?但是,若一味地为赚钱而拼命,毫无精神的修持生活,钱财尽管再多,这种人生也未免太没有意义了。

  一个佛教徒,除了日常生活所需外,还要挪出一部分钱来用于布施,因为一个人的福报有用尽的时候,恰如银行的存款,若不继续存储,则有用完之时,因此,必须为自己多种些福德;另外,也帮助了需要救济的人。

  孝顺父母为人子该尽的职责,因此,在你的金钱中还要分出一些孝养父母,让父母在老年时能安然地过日子。此外,发展事业、储存急用、旅行参学等,在这里让我把它大约的划分一下,如十分之三作为生活、教育费,十分之三用于发展事业,十分之一布施社会,供养三宝,十分之一供养父母,十分之一参学旅行,十分之一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金钱只要取之有道,不必顾虑它是毒蛇,最重要的问题是使用金钱,若尽管储存、积聚,不知修福,不知供养,即使有再多的金钱又有什么益处?所以当一个人无常来临、大限一到时,还是赤手空拳的离开人世,留下庞大的家产,不是被充公,就是令兄弟阋墙,这岂不是枉费了一生的辛劳。
  
   非常感谢各位,三天来大家从百忙中拨冗前来听讲,虽然路途遥远,却没有阻止大家听法的热忱;虽然座位拥挤,也没有令大家裹足不前。三天来,我以‘生活与信仰’、‘生活与道德’、‘生活与修持’来讲解佛教与生活的关系,最后,我以‘南传集经’的四句话,来作为三天讲演的总结,即:有信仰的人最富贵,具道德的人最安乐,肯修行的人最安住,有智慧的人最可贵。最后,让我祈求三宝慈光加被,愿听闻佛法的人身心健康、阖家安乐,谢谢各位!

TOP

续 44

佛 陀 的 宗 教 体 验

 
 
时间︰西元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七日
                       

地点︰国父纪念馆
                       

听众︰法师、居士(弟子依空记)



    各位长老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悲,使我们今天能够再度有这一分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他的光明之前。从今天开始,在国父纪念馆我们将举办三天的演讲,第一天我想讲的题目是‘佛陀的宗教体验’;第二天的讲题是‘阿罗汉的宗教体验’;第三天我想和大家谈谈‘菩萨的宗教体验’。

  首先,我要向各位说明一点,就是宗教不是哲学,哲学重在分解、思辨、研究,而宗教则重在实证,此实证就是我所要讲的宗教体验。所谓宗教体验,有时不能以我们观念中的分别语言文字加以详尽的说明,宗教体验是超乎有形有相的语言文字的一种内心感受,甚至是扬弃语言文字,对生命所作的一种直观与返照。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水的冷热,非得亲自去尝一下不可;同样的,宗教的境界,亦必须实践才能有所体悟。

  从昨天起,政府召集海内外学者专家,举行国建会,这些学者专家,对他们的所知所学有了深刻的体验,现在在会议中,把他们的体验、心得报告出来,贡献给国家、社会,以推动各项建设,因为他们的体会深,所以提供出来的意见倍觉宝贵。同样地,在宗教的信仰里,如果有深切的体验,信仰才能札根深厚,永不动摇。如果没有体验,纵使有信仰,也仿佛树木没有根,是禁不起外境的考验。有两句话说得好︰‘鱼在水中不知水,人在心中不知心。’鱼儿在水里悠然的游来游去,而不知道自己在碧波里,若向外界去求水的话,就是一种颠倒。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与天地宇宙一样广大无边的本性真心,由于我们对自己的宗教信仰体验不够,无法认识心中的一片灵台,遂缘木求鱼地向外纷逐,徒然离道愈远而已。古德说︰‘若人识得心,大地如寸土。’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认识自己心中的人生,使生命扩大如虚空,日月星辰尽含摄在心中,大地哪里还有多余的寸土呢?

  所谓宗教体验,并不在形相上的表现,也不在说得天花乱坠,而是生命的净化与升华,使我们能够转秽成净、转苦为乐。‘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我们有时花费多少岁月,专精的研究教理,付出多少辛苦,专心一意的修行,无非想在宗教的世界里,证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是有多少人,浪掷了多少的春秋,虚耗了多少辛勤,由于心为外物所役,不能转境成智,转迷成悟,对宗教的体验不深,所以不能和宗教的真理相应。‘修行三大劫,顿悟刹那间。’宗教的修持,虽经年累月,但体证是当下的,过去有许多参禅的禅师曾经透过他们的经验说︰‘我打坐、参禅数十年,只有一次在某某道场,坐了一支好香。’也有修净土念佛的人说︰‘我念佛念了四十年,佛七打了几百次,但是只有一次,在某个念佛堂念了一次佛很有感应。’再多的岁月过去了,再多的心血付出了,就在那么一次能与真理契合,能和诸佛菩萨一个鼻孔出气。他说︰‘就那么一次,我够了,人生夫复遗憾?’这就叫做宗教的体验。

  今天我首先要把佛陀的宗教体验向各位报告,在说明这个题目之前,必须告诉各位的是,由于佛陀的宗教体验,不容易以有形的语言加以讲说,他的宗教体验,是无法以我们凡夫的分别知见加以了解的,只能相似的去忖度。如果我要向各位讲佛陀的宗教体验,大家听了也许会很失望。因为各位心目中的佛陀,是神化了的佛陀,不是我所了解的人格化的佛陀。佛陀,不是神,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位完美无瑕的圣人,大彻大悟的觉者。下面我分成数点加以说明︰

  

一、佛陀的宗教性格与宗教情操



     
信仰宗教首先要具备宗教的性格和宗教的情操。综观中国佛教的现况,虽然佛教的信徒多如过江之鲫,出家僧侣也为数不少。但是真正具备宗教性格和宗教情操的人就为数不多了。什么是宗教的性格呢?具体而微来说,譬如要怀抱出世的思想;要具备远离染欲的性向;要拥有忍辱谦让的气度;要呈现喜好寂静、不乐喧闹的风格,要含存宁愿自己吃亏,对待大众厚道的美德。……有了以上这许多的条件,才可以说此人已具有宗教的性格。

  过去有一位日本人批评我们中国人说︰‘中国人是个缺乏宗教情操的民族。’为什么非难我们缺少宗教情操呢?以儒家文化为本位的中国,一向较不注重宗教的性灵层面,即使流行于一般民间的宗教信仰,也欠缺宗教的情操。那什么叫做宗教的情操呢?宗教的情操所表现的是牺牲奉献的精神,只求施舍不图回报的胸襟,但是我们中国人接近宗教,不讲求牺牲奉献的为多数,普遍是以贪婪希求为出发点,充满功利主义的色彩。譬如︰顶礼佛陀的人少,祭拜鬼神的人众多;礼拜菩萨的人少,而膜拜妈祖城隍的人多。因为祭拜妈祖城隍,可以祈求到自己所企盼的幸福︰‘妈祖啊!求您保佑我发财,中爱国奖券。’‘城隍老爷!求您庇护我儿孙满堂,享受功名富贵。’这种信仰是建立在贪求觊觎的心理上,而不是奉献牺牲,真正的宗教情操是讲求无偿的奉献、默默的牺牲。譬如佛教的教主––佛陀,在因地修行时,往往为了救护生灵,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那些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故事,皆说明了佛陀慈悲的心怀。佛陀自己躬身实践慈悲、救拔倒悬之外,并且时时教诫弟子们要牺牲自我,利益他人。佛教这种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思想,恰与世俗只知从他人之处获取,不肯付出些微的观念格格不入,注定了佛陀这种高远超俗的教义,曲高和寡,为一般短视浅见的众生所无法奉行。

  宗教的情操除了讲求牺牲奉献之外,更要具备坚毅的心志、勇敢的气魄。佛陀最初要出家时,父亲净饭王抵犊情深,舍不得他出家。因此当尚未成佛的太子悉达多夜半离开王城时,王派人马不停蹄地追赶太子,请他回城。太子对追赶的人说︰‘世俗纷扰的世界好比一栋燃烧的房子一般,我好不容易从失火的房屋逃出来,怎么可能再愚痴地回身进入呢?社会上一切物质欲染,如同是我吐出来的秽物,我怎能再咽下呢?’佛陀以坚毅勇敢的心志,克服种种来自国家及亲情的横逆,终于完成出家、求道、成道的历程。

  佛陀和我们一般人的性格有种种不同,最显著的相异点,归纳而言之,乃在于凡人以贪欲为快乐,而佛陀以贪欲为痛苦的渊薮,世间上的人喜好热闹议论,而佛陀则以喧哗纷争为苦事。譬如净饭王为了打消太子出家的念头,命令部属苦心孤诣地建设了春夏秋三时都百花盛开的宫殿,来取悦太子,但是太子出尘的心,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成道之后的佛陀,有一天和阿难尊者出外行化,行至半途,看到许多乌鸦在争食一块死亡多日的老鼠臭肉,互不相让,甚而啄伤对方。佛陀于是对阿难说︰‘末法时期的众生,争夺财物,打得你死我活,就好比乌鸦争夺臭肉一般愚痴可笑。’在已经觉悟的佛陀看来,世间的声名利养,就像臭肉一样,不值得贪求。佛陀的性格喜欢追求理想,他所希望达到的是追求到一个没有衰老的现象,没有疾病的痛苦,没有死亡的恐怖,一切都不损不减、至善至美、最真最圣的清净世界。这个常乐我净的境界,在污浊危脆的现世间是不容易完成的,是须要以广大的本愿才能庄严的。佛陀为了寻找另外一个无争无苦的理想世界,因此发起四弘誓愿,以无比的慈悲心度化一切顽强的众生;以坚韧的勇猛心断除一切障道的烦恼;以不懈的精进心学习一切趋道的法门;以无上的菩提心成就圆满的佛道。这一切异乎常人的性格、情操,都注定他成为众生慈父、救世教主的伟大佛陀。
  

二、佛陀的苦行生活与降魔精神



  要想在宗教里有深切的体验,苦行也是一种过程,佛陀当初为了求道,特地跑到苦行林修苦行,体验宗教的精神。他首先训练自己在饮食上减少餐次数量,甚至到绝食的地步。佛陀在雪山六年,只食一麻一麦,以淡泊物质,来砥砺求道的心愿。由于绝食,身体缺乏应有的供给,使得他的手脚经常颤抖不已,心脏收缩不平和,身体虚弱无力,冷汗沁肤循环不良,眼前一片朦胧,无法分辨事物。想要坐起来时却躺卧下去,想要站起来时却倒卧下去,力不从心,完全失去自我主宰的能力。佛陀在绝食之前,有时也学习鸟群食粟,学习鱼儿喝水,学习牛羊吃草,学习猿猴啖果,严厉地要求自己从各个角度去修持苦行。除了在饮食上彻底地自我克制之外,佛陀更要求自己实践禅坐。佛陀训练自己静默宴坐,多少的光阴在静坐中流逝了,佛陀依然肘不就席,打坐观照自心。由于打坐的时间很长,树木的葛藤从他坐位的周围,穿过腰身,慢慢伸长出来;鸟雀在他的头顶上做了窠巢,丝毫没有惊动到佛陀甚深的禅定。佛陀由于饮食稀少,苦行又深,因此身体日益消瘦,皮骨相连。但是佛陀却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以停止呼吸来磨练自己。当佛陀如此严厉地训练自己时,全身感到极端的不适,只觉耳中轰轰如雷鸣,眼前金星撩乱、天旋地转,头上仿佛千百条皮鞭在抽打,骨中好像万把刀剑在挖割。这些苦行,使他的肉体遭到难以忍受的痛苦,但是更无法加以克服的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魔障。

  平时我们一提到魔,总是联想到青面獠牙的guiguai,或者是妖媚惑人的魔女。其实魔不一定来自于外在的魔子魔孙,或者是夺人生命的鬼魅魍魉,我们心中就藏着许多的魔,伺机侵犯我们。魔概分之,在外指六尘的染着,在内指三毒蔽害。佛陀所感到的魔,如少年时代的种种甜蜜回忆,温馨难忘的亲情,对父亲姨母兄弟妻子的感情,交织成一面黑色的网,网住了他的心,不得自由。他所不想要的虚名假利,就像绳索一样,束缚了他的手脚,不能迈步前进。他所希望达成的,却因为种种的权势暴力,而不能如愿以偿。这一切逆境艰苦就是魔,而最大的魔莫过于欲念,佛教把财色名食睡称为五欲,是障碍佛道的魔。魔和鬼一样,社会上的人也知道把五欲看成魔鬼般来远离它们,譬如一个人酒喝得太过分了,就称呼此人为酒鬼;抽烟抽得上瘾时,称之为烟鬼;赌钱赌得不知晨昏,而又倾家荡产的称之为赌鬼;好财如命、悭吝不拔的,称之为财鬼;贪好美色的,称之为色鬼,可见五欲的魔鬼经常缠绕着我们,和我们打交道。在佛陀修行的过程中,财并不能动摇他,他以太子之尊,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都舍弃了,何况是锱铢薄财,佛陀对物质视如粪土,没有拥有的念头。对于饮食也力求简单,不加重视。过去锦衣玉食,日食千金,不以口豢为乐。现在粗茶淡饭,甚至日中一食,也不以为苦。至于睡眠,时间的长短、床卧的舒适与否?对太子而言,都是无关紧要的事,反而以睡得少为乐事。谈到‘名’,佛陀当然没有名闻的欲望,他贵为太子,马上就可以继承王位,成为国王,接受万民的拥戴。他连国家都抛弃不要,还要什么虚名呢?他所想要的是解救众生,与一切众生共享共有,与真理同存同在。当佛陀将要涅槃时,弟子请示他说︰‘佛陀!你涅槃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对您思慕与纪念呢?’佛陀慈祥的回答弟子说︰‘在十字路口建立宝塔。’并不是佛陀希望建筑宝塔,好让众生纪念他,佛陀对于声名视如过眼云烟,增一分减一分都无损其人格。佛陀嘱咐弟子建宝塔,主要是让众生见塔如见佛的真身,知道精进学法,只要对大众有益处的事,佛陀都会慈悲去做。目前社会上有一些人,做一件好事功德,为了表示清高,则说︰‘我不要名,替我登记无名氏好了。’登记无名氏,仍然要名,为什么?因为执取了‘无名氏’的名。佛陀对人间的名声闻达,早已觉悟其虚妄性,佛陀所做的一切,只想对众生有所贡献。

  在佛陀降魔的心路历程中,比较难克服的是‘情欲’。情欲是一种本能的冲动,也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来源,是超凡入圣必须通过的难关,但是有时心中所想的却不能和行为合一,必须以极大的力量来加以克制内心的欲念。佛陀在雪山六年的苦行生活中,藉着吃得少、睡得少,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减轻欲念,但是佛陀最后觉悟到︰世间上的人追逐物欲,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太过享受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但是太过于苦行,使身心受苦,形同槁木死灰,也不能证悟菩提。一切的苦行是没有办法进趋大彻大悟的法门的。最好是舍弃苦乐二边,过着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佛陀经过这一番深切的体验之后,了解苦行的不究竟,于是离开了苦行林,到菩提伽耶,正念端坐于金刚座上,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来观照宇宙人生之缘起本心,终于夜睹明星而大彻大悟,成为圆满正觉的佛陀。

 

三、佛陀在菩提树下的证悟



 
 佛陀在金刚座上,究竟证悟了什么?佛陀所证悟的是︰‘我现在知道的和世间上的人所知道的不一样,我认为美好的,他们认为不好,我认为道是至真至贵的,而众生畏苦裹足不前;我体悟到欲念的痛苦,而众生贪爱趋之若鹜。’佛陀所证悟的是什么道理?我简单地将之分为四点来说明︰

  一、佛陀感到过去的人和事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历史上的种种都历历如绘地展示在眼前,过去、现在、未来,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三个阶段,时光流年,被一条细长的环索,绵绵密密的联缀在一起,原来无始无终的时间,是在当下的一念,这一念之下已具足了三千大千的风光霁月,说明了佛陀的修证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佛的法身存在于一切时中。

  二、佛陀感受到远近的世界,慢慢地向他靠拢而来,山河大地在他的眼前,散发出五彩的光芒。过去污秽的,现在转变成清净;过去丑陋的,现在是多么美好;过去黑暗的,现在呈现着一片的光明。从青山的翠碧中,他体悟到了佛性真如;从溪涧的涓流里,他证验了无我的真谛,感受到了生命的永恒。世界的远近,对佛陀好像已经没有了隔碍。这说明了佛陀所觉悟的已经超越了空间的有限性,遍一切处而常宣法音。

  三、佛陀觉悟到世间上的烦恼不如意,只是假名而已,而众生无知,执假为真,计较人我是非,妄起贪嗔痴,以圣者的智慧来看,实在是百无聊赖,甚为可悯!佛陀证悟到生死无非假相,众生随着业力,在生死之流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常人不知,信以为实。其实生死不是两个,而是同一件事。表面上看起来,生命的诞生有种种的形相,种种的欢喜;生命的殒灭,有种种的伤感,种种的悲哀。以悟者的心智观察,则一切皆为虚妄,死亡只不过如同旧屋残破剥落,搬了新家而已,身体好比房子,损坏了,换一个好身体,如是而已。事实上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并非真正的生,死也非真正的死,吾人之所以贪生厌死,乃‘我执’在作崇,一旦有了我执,世间上的纷扰、动乱、痛苦就如影随形般逼迫而来。去除了我执,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如,表里不异,当下就能得大解脱,获大自在。佛陀此时的心情,恰如般若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除去我执,证得我空,因此能够度一切苦厄,超脱生死轮回。

  四、佛陀觉悟到我和一切的人类、万物,原来没有对待、差别,虽是草木砂石,也具有菩提道种,皆为平等。佛陀发出震撼古今的宣言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而不能证得。’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佛性,只是众生因为妄起执着,一念不觉,遂沉沦于生死海中,佛陀证悟到人生也好,宇宙也好,一切都被包含于万法缘起的理则之中。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没有独立性,恒常性,所谓缘起者,即相互因成,物物之间,互为因缘,关系密切,人我本为一体,我和你非二,乃至一切万物皆无差别,生命彼此是贯穿在一起的,融合在一起,彼此没有隔阂,没有障碍。一切的生命皆由如来藏中所引发,菩提种中所生,我即众生,众生即我,因为万物一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帮助你,非帮助你,而是爱护自己。我仇恨你,即仇恨自己,如果能够了解此理,则人人彼此应该互相尊重,共容共成,佛陀由于证悟了实相,因此兴起大慈悲心、大平等心,运用大智慧来救度和他一体不二的众生。
  

四、佛陀在觉悟后宗教体验的生活



  
  觉悟后的佛陀,如何享受他的般若生活,我分四点来说明︰



  (一)佛陀的一日生活


  各位想像中佛陀一天的生活,或许如小说家笔下描写一般驾着祥云紫雾飞翔于天法师间,运用神力变大变小。其实那是虚幻不实的神,而佛陀却是一位实实在在的人。他一天的生活大致如此︰早上天尚未破晓即起:盥洗,然后打坐。有人或许会感到奇怪,佛陀都已经成道了,还要打坐做什么?佛法对于学佛的人有两方面的受益,一为自受用,一为他受用。自受用即在佛法中找到安止身心的法乐,也就是自度自利;他受用即弘扬佛性,让佛法的法益普被于三根,是利他度人。能够在佛法中体会到自受用,则必能植根深厚,虽经诋毁侮辱,遭到横逆迫害,也不会忘失道心,率尔轻离佛门。如果能够激发他受用的慈悲心,广度一切有情,则圣教可以推扬。事实上他受用即自受用,自受用乃为了完成他受用。譬如佛陀虽然已经开悟,仍然勤修禅定法门,此乃佛陀自受用的境界,在禅坐中和真理融合在一起,享受无法言喻的禅悦的寂静。然后以禅定中所证得的智慧慈悲,去教化众生,以收他受用之效。

  佛陀禅坐之后,然后出门托钵。托钵的制度,在原始佛教僧团中,非常被重视,因为托钵使佛教和信徒密切地接触在一起,缁信以饭食来供养僧侣们的色身,僧侣们则以佛法来普滋信众的慧命,一为财布施,一为法布施,财法二施,等无差别。佛陀托钵毕,为供养的信徒说法,使他们于信施中,得闻清净法,生大欢喜心。然后返回精舍,食用托钵而来的供养,食毕洗涤瓦钵,吸取清水,沐洗双足,整理衣单,铺好座位,然后安详入座。即使是圣者的佛陀,也很重视生活中的勤劳作务,佛陀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

  佛陀打坐完毕,集合比丘弟子们开示教诫,主要讲的是戒法律仪,使弟子们能够如法行止,维持僧团的清净和合。佛陀开示弟子们之后,有些信徒由于清晨晚起,来不及供养佛陀,这时候三五成群的把东西送到精舍,等待供养佛陀,佛陀接受他们的供养,并且慈悲地为这些信徒讲说佛法,使他们福慧双修。信徒们离去之后,佛陀静静地到精舍的各堂口去巡视,看看出家的弟子们如何精进修行,并且即时给予最适当的调教,解决弟子们的困难,佛陀的慈悲就像和风煦日,无私而普遍地照拂着每一个众生。佛陀巡视弟子们以后,这时候大约下午四时或五时,于是再盥洗、沐浴,然后静坐。到了夜幕低垂,佛陀仍然不忘说法。初夜时,把遭遇重大困难、问题重重,或者是烦恼深重,打不开心结的弟子,个别叫来,殷殷地开导他们,佛陀的慈爱仿佛春晖般的细腻,随时随地都关护着弟子。中夜时,大约晚上十一、二时,佛陀在禅定中,为天人演说天乘之法,使他们生大信心,护持佛法。到了后夜,相当于子夜二、三时,佛陀或者经行,或者以右手托头如弓状般吉祥而卧。这是佛陀一天当中生活的概况。

  佛陀的日常生活,粗观之,不是和我们的生活没有两样吗?佛陀和我们凡夫相同,也必须吃饭睡觉,也一样走路讲话。其实细察之,其中的内容却大不相同。佛陀一日的生活是实践六度精神、表现般若风光的生活,和我们凡夫计较纷争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譬如佛陀披搭袈裟,乃警示沙门释子不忘常行清净戒法,即持戒波罗蜜;沿门托钵使信众得种福田,并为之说稀有之法,即布施波罗蜜;不分贵贱,次第乞食,不避侮蔑,普行劝化,即忍辱波罗蜜;洗钵铺床,勤奋不怠,是精进波罗蜜;静坐瞑思,观照空理,即禅定波罗蜜;这一切皆为证悟真理所流露出来的悟者的生活,即般若波罗蜜。佛陀所过的是平等解脱慈悲喜舍的六度生活。

  我们凡夫也一样的穿衣饮食,但是所表现的心态却大不相同。《阿含经》上说有情众生以四种食物长养依身︰一为摄养滋长形体之段食;二以衣裳华盖香油使肌肤接触之后,产生触喜爱乐之事的更乐食;三为靠思念以忘饥的念食;四为以心识而支持身命的识食。经上又说圣贤五种出世食,一为禅食,一为愿食,一为念食,一为解脱食,一为喜食。根据《心地观经》的说法,三世诸佛出生于世间时,则为众生演说四食,但是这四种都是有漏的世间食,只有法喜禅悦食才是圣贤所食的。我们食用一切,持的是贪着、差别的心念,骄矜自满的态度。佛陀每吃一口饭,则感念众生的恩泽大如须弥山;每踏出一步路,就想引导众生跨过茫茫苦海;每讲一句话,无不想将佛法贯穿众生的心房;佛陀沐浴,是为了洗净众生无始以来所薰染的尘垢;佛陀巡视教团,是希望众生能够早日成佛;佛陀无时无刻不在念念众生的哀苦,无时不在随地随处行大慈悲。佛陀在四十多年化他的生活中,每日仍然不忘独居瞑思;从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呈现出不贪、不嗔、不妄求,无对待、无差别、无执着,真理合一的圣者境界。‘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佛陀的生活是多么的平实而又不同于凡俗!


  (二)佛陀如何应付困难和挫折

  佛陀虽然过的是六度的生活,但是佛陀所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更是众多。你们各位处世接物,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如何来应付呢?是消极的逆来顺受,还是积极的排除困难。现在我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圣者的佛陀,如何以他的智慧来排难解纷。

  佛陀成道以后,受到国王乡绅们的供养固然很优厚,但是有时出去托钵,无人布施空而回的例子也有。有一个富人名叫阿耆达,到祇树给孤独园聆听佛陀说法,看到佛陀相好庄严,生大欢喜心,想请佛陀到自己的住处供养,于是请求佛陀说︰‘佛陀!请您到我住的随兰然地方,接受我的供养。’佛陀说︰‘你住的地方离开这里有一二百里,太远了!’‘佛陀!那里的确偏远了些,但是那里没有佛法,那里的大众需要您的法雨滋润。’‘我的徒众很多,不便前往。’‘佛陀!没有关系,我的住屋宽大,请比丘一齐去,让我行布施吧!’佛陀看到阿耆达诚恳的邀请,为了不忍拂逆他的好意,于是答应他的请求。

  阿耆达一看佛陀答应接受供养,满心欢喜地回去。回到家里,三朋两友力邀他参加宴会,并且建议把阿耆达家的花园布置得美仑美奂,共同举行舞会娱乐。阿耆达一时迷于玩乐,竟然把供养佛陀及佛陀弟子的事忘了,更甚的是,阿耆达并嘱咐仆人,舞会期间,一律不见访客,以免打扰。

  约定的日期终于到了,佛陀带领弟子来到阿耆达的家,阿耆达和友人正在后花园鼓瑟作乐,仆佣也不敢进去通报,没有人招呼佛陀。佛陀无法,只好对弟子们说︰‘这户人家忘记约定,我们大家四散到各处去托钵吧!’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家到处去托钵,不巧此地刚遭逢饥馑,民风浇薄,没有信仰,看到一群比丘,手持钵盂来托钵,大家紧闭门户,不愿意供养。三天过去了,五百弟子,持钵出去,都是空钵而回。弟子们三天粒米未食,佛陀也寸食未进,弟子们还能忍耐,但是关心佛陀的弟子非常着急,想尽办法托些食物来供养佛陀。最后阿难尊者好不容易托到一些马吃剩的麦子,百般拜托另一户人家,将此半钵的马麦煮熟,然后亲自捧给佛陀食用。佛陀看看一群饥饿的弟子,不忍独自享用马麦,于是叫弟子们坐下,共同来分享这半钵常人无法下咽,而香味四溢的马麦。饥肠辘辘的弟子们分享佛德,吃到这珍肴美味,顿时饥饿全消,法喜充满,大家感谢地说︰‘佛陀!唯有依靠您的威德,我们才能通过难关。’大家欢欢喜喜地跟随佛陀回到精舍。

  佛陀和弟子们返回精舍不久,阿耆达蓦然想起供养佛陀的事来。‘唉呀!不得了!我要供养佛陀,佛陀光临了吗?’仆人回覆他︰‘早就回去了!’阿耆达听了,赶快备办丰盛的物品,带着惭愧的心,到祇园精舍去向佛陀忏悔。佛陀看到一脸羞惭之色的阿耆达,温和的安慰他说︰‘没有关系,人难免会遗忘,事情已经过了,不必再耿耿于心。’佛陀的境界,早已超越世间的有无得失,丰富的供养牵动不了他的心,空无一物,甚至食非人之食,也不以为忤。佛陀在有无之中,已经证得有无一如,自性平等的境界。

  佛陀所遭遇到的困难非常多,尤其由于弟子们而招来的麻烦,更是不在少数。譬如有一对男女青年已经订好婚约,并且选定某一天由女方依照风俗到婆家去回拜。当天这个少女清晨就起来调制香饼,准备带去给婆婆。饼刚刚做好,恰巧一位比丘来托钵,信仰虔诚的少女于是把饼供养了比丘。比丘把饼带回精舍和大家分享,美味可口,口齿生香。于是没有食用到的比丘们,纷纷到少女家中托钵,少女把要带去当礼物的饼全部供养比丘了,最后只好改变主意,明天再去会见婆婆。可是几天下来,比丘们天天来托钵取饼,少女始终无法成行,终于引起男方的误会,扬言说︰‘双方约好日子怎么不来呢?莫非想赖婚不成,既然你们如此的不诚意,我们就不要结婚吧!’男方不听女方解释,强行解除了婚约。女方的父母看到女儿因为供养比丘,而遭到被退婚的伤心事,就把此事一五一十地禀报佛陀。佛陀一听,立刻召集全体弟子,制定戒律,告诫弟子托钵受供应注意的事项。佛陀的悲心,希望普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非只为自己能满足口腹而已。佛陀对世间的人情来往还是不偏废的,说明佛陀是出世而不离人间的。

  佛陀受到来自外道的迫害也很多。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郎名叫战遮,为外道所买通。有一天趁着佛陀登座说法时,把自己扮成孕妇,企图破坏佛陀的名誉。讲堂内大众正鸦雀无声,聚精会神地聆听佛陀演说妙谛,战遮女突然站起来,嗲声嗲气地指着佛陀说︰‘释迦!你满口的慈悲道德,但是我肚子里的孩子,你打算怎样?’深信的弟子们一听惊慌失色;信心不坚定的弟子,开始动摇起来。但是佛陀神色不变,心平气和继续说法。战遮女一看佛陀如如不为所动,于是跳跳嚷嚷,想要扰乱清静的道场。就在蹦跳之间,藏在衣内,绑着小盆子的绳子断裂,小盆子咚咚咚地滚了出来,恶毒的计谋暴露无遗,战遮女羞惭地抱头鼠窜。

  外道一看陷害佛陀的技俩失败,仍然不死心,又怂恿一位名叫孙陀利的女子,经常出入祇园精舍,以诬害清净的僧团。孙陀利甚至被外道所杀,嫁祸于僧团,但是佛陀以大智慧,使得原凶就擒,洗除了冤枉。诸如此类的伤害打击,真是磬竹难书,但是丝毫不能损害佛陀圣洁的人格。

  这些来自于外界的恶意中伤、狠毒迫害,并不能影响佛陀为教为众生的悲心。佛陀感到伤心的是来自于内部的不和,尤其是弟子提婆达多的叛变。在佛教的僧团中,由于对象普遍摄纳,因此佛陀的弟子有圣贤,也有愚劣,良莠不齐。僧团本是讲求六和无诤的团体,但是有些根器比较顽劣的弟子,有时也会有意气之争。譬如有一次佛陀在俱睒弥说法,弟子们发生激烈的争执,互不相让,佛陀于是为弟子宣说长生童子以忍止诤的感人故事。在种种艰难困厄之中,让佛陀最为伤感的是跟随他出家的堂弟提婆达多,为了争夺僧团的领导权而公然背叛佛陀,破和合僧。事实上提婆达多认识不正确,佛陀是以他那如明月般的圣洁道德来领导僧团,不是任何暴力或权势所能取代的。

  提婆达多自己背叛了佛陀,并且恶毒地对佛陀的弟子发出宣言︰‘你们跟随佛陀出家,现在佛陀已经渐渐老了,佛陀的僧团,苦行色彩越来越淡薄,不认真修习苦行,怎能成道?我有阿阇世大王的护持,要苦行、要物资都比佛陀方便。’一些信仰不坚定的弟子,经不起提婆达多的诱huo,也背叛佛陀,见风转舵投到提婆达多的团体。大家想想︰一心一意致力于组织清净无诤的僧团,维系诸佛慧命于不堕的伟大佛陀,遇到这样的事,怎不伤怀?但是佛陀哀而不怨,静静地开示弟子们说︰‘芭蕉的心如果长实了,就容易倒榻;骡马如果怀孕了,离死期就不远;小人如果得到太多的供养,享受的物质太丰富,道业就容易消失,失败就迫在眉睫了。’佛陀所哀伤的是众生的愚痴,自弃真理之门而不自知,而不是为个人的荣辱伤感。

  跟随提婆达多的弟子,凶恶地发出狠话,要加害佛陀。跟随佛陀的弟子赶快准备棍棒,以保卫佛陀。佛陀一看弟子们要动武起来,莞尔一笑,告诉大家说︰‘你们太傻了,成了佛陀的人,还要用棍棒来保护吗?收起来,大家静坐念佛念法念僧。’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于是到对方那里,展开无碍的辩才,把背叛佛陀的弟子,甚至提婆达多的弟子说服过来,投归佛陀。佛陀看到迷途知返的弟子,不嗔不喜,只是淡然地说︰‘只要回头就是彼岸,大家精进,切莫放逸!’已经证悟无生的佛陀,是不会唾弃任何顽强的众生,佛陀只是担忧圣教的衰微,众生随业轮回,时时兴起大悲心救渡沉沦。

  除了内忧外患所交叠而成的煎迫之外,佛陀一生所遭遇的坎坷,实是笔墨所无法描述的。即使到了晚年,父王净饭王、姨母大爱道的涅槃,弟子舍利弗的去世、目犍连的为教捐躯,甚至释迦族的被灭,都使佛陀为之忧感填膺。自觉圆满的佛陀,充满着人间的感情,面对生死无常,不是如草木般枯槁无情,只是佛陀是证悟真理,了脱生死的圣者,彻悟人有生老病死,分段往还,而法是恒常不变。一切的攻击伤害,对佛陀而言,都是进趋真理之途的逆增上缘。


  (三)佛陀如何教化弟子

  佛陀教化弟子是依据弟子的根器,而给与种种不同的教化,好比医生视病人病情的不同,而施以各种药物。佛陀对于执着太重的,就叫他学习放下。譬如有一个弟子对佛陀的教导尚能领受奉行,就是法执牢不可破。有一天此人攀登山岳,将至顶端时,不慎跌入山谷。当此人正悬在半山腰,上不不得,大喊救命时,佛陀即时现身崖边,对着手攀断枝,双脚悬空,哀哀求生的弟子说︰‘我可以救你,但是你必须听我的话。’‘佛陀!到了此刻,我还能不听您的话吗?’‘好!请你即刻把手放下。’‘哎呀!佛陀!怎能把手放下,那是要跌下悬崖,粉身碎骨的啊!’手不放下,佛陀就没办法救助此人,我们如果不放下我执、我见,佛法再好,也无能为力,信心不够,永远无法和佛法相应。

  佛陀对于能够依教奉行的弟子,耐心的给予调教,对于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也方便的加以摄受。佛陀自己经历过多年的苦行,了悟苦行的不究竟,但是弟子大迦叶喜好苦行,修持头陀,佛陀虽然不加以鼓励,但也不阻止,并为大迦叶尊者说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譬如阿难尊者为佛陀姨母请愿,让女众出家。佛陀对于不能依教奉行者的意见,也不会坚持己见,固执不采纳。

  佛陀对弟子的爱护是细微的,再愚笨的弟子,佛陀也不厌其烦,谆谆教诲。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周利槃陀伽,脑筋鲁钝,看经过目即忘。他懊恼异常,佛陀于是教他持诵‘拂尘除垢’的偈颂。周利槃陀伽遵照佛陀的指示,每天手持扫帚,一面认真地洒扫尘埃,一面用心地持念‘拂尘除垢’,佛陀并不时的给予开示。日复一日,年岁推移,终于扫除内心的尘垢,重现智慧之光。

  对于懈怠不知精进的弟子,佛陀激励他上进;对于操之过急,过分勇猛的弟子,佛陀则教以缓和。有一位闻二百亿比丘,是个琴艺超群的音乐家。由于他平日娇生惯养成性,乍入僧团,不适应沙门生活的清苦,加以他过于精进,身体不支,因此一天一天的虚弱下去。佛陀看到日益消瘦的闻二百亿,于是就近取喻,告诉他说︰‘修行就像弹琴,琴弦拉得太紧容易断,放得太松则不能成音,如果不急不缓,就能弹出美妙的音声。修行也要不急不缓,恰到好处,才能持久有成。’

  佛陀对于弟子的教化方法,常是观机逗教,应病予药。而所教化的对象,则不分贵贱、贫富,一律加以关爱。譬如担粪的尼提、理发匠的优波离,佛陀都慈悲纳受他们,成为僧团中的一分子;佛陀曾经救度五百贼人,弃邪归正,信仰佛教;并智引三迦叶兄弟,皈依正教。佛陀亦曾教导妓女,使入正道;感化鬼子母,爱人子如己出。

  佛陀视一切弟子如同自己的亲生子女,佛陀并且举例说︰一个父母生有七个孩子,六个身体健康,健壮如牛,只有第七个孩子体质羸弱,百病丛生。父母对孩子的爱本是相同的,但是对于病痛的孩子所付出的关爱是更深刻、急切的。佛陀对于苦难的众生,也是格外怜悯、体恤的。又好比有三块田畦,第一块嘉禾累累;第二块由于缺水,因此果实苦涩;第三块则土壤贫瘠、荒草丛生。农夫如果要开荒屯垦田园,一定先耕种第三块。常人生病了,才需要医药诊治;幼童由于懵懂无知,才需要庠序之教;众生有了烦恼,才需要佛陀的慈光被照、法水滋润。佛陀是众生依止生命的堡垒,是众生倾诉委屈、心事的良师。

  佛陀如何摄化弟子呢?略而言之,约有四点︰

  (1)以慈摄众︰佛陀不辞辛苦为有病比丘看病,扶侍其起居,为比丘煮粥疗饥,并为目盲的弟子穿针缝衣,不厌繁琐。佛陀不以力量来摄取大众,而以世间无以伦比的慈悲来摄众。

  (2)以法领众︰佛陀不以权威武力来压迫大众,权威只能服人之面,而不能服人之心。佛陀树立了如皎月清风般的圣洁风范,崇高的道德,伟大无匹的人格,使众生由衷生起恭敬,接受他的领导。

  (3)以智教众︰佛陀成道以后,四十余年间,昼夜六时、三周演说四谛十二因缘妙法,并且善喻举例,出以幽默轻松的口气,来开启弟子的迷津。

  (4)以法养众︰佛陀不以金钱财物、美衣珍肴来养活众生,而以禅悦法乐来滋润众生慧命。财宝有散尽的一日,而法喜是历久弥新,源远流长。


  (四)佛陀如何享受宗教验体的生活

  佛陀对于世界一切的享乐,已经断除贪恋之心,但是佛陀在宗教体验的生活之中,享受到无法言喻的法乐。佛陀如何享受宗教体验的生活呢?

  (1)以如生活︰佛陀已证得真如法身,不为五尘所染,不随五欲而转,一切如如不动,而能应行世间,普渡有情。如皓月映千江,自性本清净;似丽日悬天际,光明遍照耀,慈悲不减,智慧彰显,是表现法身遍在、应世无碍的真理生活。

  (2)以缘行化︰佛陀观十二缘生缘起之法,而成正等觉。佛陀教化众生也随顺因缘,能度则度,毫不着意。经上说︰‘佛门虽广大,不度无缘人。’佛陀虽有种种神通,然不能度无缘之人。以众生无尽,因缘不具足,更显出佛陀的慈悲无限,待缘而度一切众生。众生虽顽劣,不知亲近善法,但是佛则常垂双手,等待众生伸出求救的手,因缘聚集,佛陀仍然不弃任一众生,慈悲加护。佛陀不仅救拔有缘之人,更扩而大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普济一切有情,佛陀的慈心悲愿是难以测量和窥知。

  (3)以智拥有︰佛陀未出家前,拥有美满的家庭,显赫的功名,享用不尽的富贵。出家后,受到国王的优厚礼遇,檀信的虔诚爱敬,营建精舍道场,资具无缺;弟子入门者众,常随左右,集至高无上的荣耀于一身。但是在佛陀的心目中,这些东西好比浮云行空,瞬即消逝,不足挂碍于心。一切施舍从十方信众而来,还施于十方信众,随缘来、随缘去,恰似蜻蜓点水,了无余波,自在消遥。佛陀所拥有的是如来种子的散播,菩提道种的深植,这是无上智慧的拥有。佛法本自具一切,在佛陀认为四句偈胜于三千大千微尘般的七宝,这是千金难换,不增不减真理的融合。

  (4)以定安住︰我们经过一天的忙累,需要温暖的家来安顿疲惫的身心;鸟儿觅食厌倦了,也需要窠巢来栖止弱小的身躯。但是危脆的国土,必有毁坏的一日,什么才是永久无忧的安乐国?吾人应该安住在哪才安然无恙呢?佛陀告诉我们一个去处,安住在禅定之中。禅定的世界,是个‘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住的活动世界,这里面充满无限的禅味,深深的禅意。这里有的是洒脱、自在、活泼的禅的风光,与宇宙天地俱在的永恒。
  
   今天将佛陀的宗教体验,简单地分成数点向各位说明,希望大家都能有所得。佛法如大海,能够得到一瓢水,也就受用不尽了。非常感谢乐观长老、台北佛教会的理事长以及各位法师、信徒的大驾光临。明天我想讲的是比较开放、有趣的‘阿罗汉的宗教体验’,希望三宝加被大家,我们明天准时再见!

TOP

续 45

阿罗汉的宗教体验



时间︰西元一九七九年十一月
                          

地点︰国父纪念馆
                          

听众︰法师、居士(弟子依空记)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昨天我们讲过了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宗教体验,今天我们接着要讲的是佛陀的弟子阿罗汉的宗教体验。昨天我们说到佛陀为了体验真理,历经艰难困苦,终于证悟成道,创立了六和的僧团。阿罗汉为了学道求法,也不惜一切辛苦,成为僧团的柱石。今天,在人文荟萃的台北,像佛陀一样怀抱弘扬真理,同阿罗汉一般具有求道精神的人,一定很多,所以在了解佛陀慈心悲愿的宗教体验后,势必急于要知道阿罗汉的宗教体验。
  

一、阿罗汉的意义



  
  一般人提到阿罗汉,总以为是奇形怪状、其貌不扬,甚至是疯疯癫癫的人;或者是如神仙一般,神通广大,天法师间,翱翔自如。在中国佛教里流行着两句话︰‘内密菩萨行,外现罗汉相。’意思是说此人内心很慈悲,含藏无尽的智慧与正直,但是表现在外面的,却是如济公僧一般疯疯癫癫的格调,这个称为罗汉相。而常人往往认为阿罗汉就是一副装疯卖傻、不修边幅的憨态,其实皆冤枉了阿罗汉,错认了阿罗汉的真正面目。下面分四点来说明阿罗汉的意义,使大家认识阿罗汉的真正风貌。




  (一)阿罗汉的风姿


  阿罗汉的风貌并不是癫痴憨傻,反而是非常注重威仪庄严的,从跟随佛陀出家修道的弟子们来看,或者以佛陀的十大弟子为例,阿罗汉各有不同的风姿,有的如满腹经纶的学者,有的像文质彬彬的绅士,有的似温文儒雅的君子,大部分都是威仪堂堂、风度翩翩。譬如《金刚经》中所提到的须菩提尊者,他那谦和、忍让的德行,及发诸于外的修养,一看就让人明了是圣者的风姿。须菩提安坐在一处,别人请他坐到别处,他立即坐到别处去;刚一落座,又有人叫他坐回原位,他也不以为忤地回到原位坐下。有时站着,有人就叫他坐下,过了片刻,此人又叫他站立,他始终心平气和地随顺他人的意思行止,毫不计较。这种忍辱无诤的风度,不正是圣者的榜样吗?生活在今日纷扰烦嚣的大家,应该学习须菩提尊者的忍辱谦和,才能安和乐利的过日子。譬如我们搭乘公共汽车,有人争先恐后地抢着上车,让他先上,表现我们宽容的气度;骑摩托车、驾驶汽车,不要逞一时之快抢车道,应退让一步,不但可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并且可以影响他人,提高社会的道德风气;在家庭中,父母、夫妻、亲戚,有利益时,彼此不要贪求争夺,应该让给对方,不意气用事,不斤斤计较,以表修养。


  从上面的例子看来,或许有人会怀疑佛教是要人处处忍让、吃亏的宗教,其实不然,佛教有时也告诉人要勇敢争取,只是佛教教导人争取的,不是个人的声名利益,而是争大众的利益,为国家民族的存亡兴盛而争。我们可以再从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楼那,他所表现的英勇风姿,略知一般。


  富楼那尊者是佛陀诸大弟子中,非常善于说法的大阿罗汉,经常往来于各地,宣说佛陀的教义。有一天,他恭敬地来向佛陀辞行,打算到北方的偏僻地区──蛮荒未开的输卢那国布教。佛陀听了之后,赞许他的弘法热忱,然后委婉地说︰‘富楼那!那个地方文化未开,民风暴戾,老百姓野蛮粗鲁,弘法布教很困难,你最好不要前去。’


  富楼那信心百倍地回答︰‘正因为输卢那国的人性凶恶,人民知识浅薄,弟子更要前往将佛法传给他们。’


  ‘话虽如此,但是当地的人民,不但不接受你的佛法,并且会破口恶骂你。’


  ‘佛陀!他们詈骂我,又不痛不痒,只要他们不打我就好了。’


  ‘万一他们用棍棒、瓦石打你呢?’


  ‘那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将我打死,让我一息尚存,我还能宣扬如来的圣教。’


  ‘如果他们穷凶恶极地把你打死呢?’


  富楼那意志坚决,毕恭毕敬地回答佛陀说︰‘佛陀!即使他们把我打死了,也没有遗憾!我身为您的弟子,有机会将生命供养佛陀,为真理而牺牲,我将衷心感谢输卢那国的老百姓完成我弘道的心愿!’


  大家从富楼那尊者这种大勇无畏的风貌,可以推知阿罗汉哪里是退缩消极的避世者呢?我们处于横逆频仍的今日,要学习富楼那的精神,为了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生存,历史文化得以宣扬弘大,即使把生命贡献出来,也是值得的。


  在常人的观念中,阿罗汉一定是个终日眼观鼻、鼻观心,静坐无为,不管人间诸事的自了汉,事实上阿罗汉是充满了热情,如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即是。有一次,外道为了阻碍佛陀到某处说法,把佛陀必须经过的一座桥梁破坏了,目犍连于是运用神通,将系于身上的腰带,化成一道桥,让佛陀平安无阻的到达彼岸,留下‘宝桥渡佛’的美谈。后来他为了解救五百释迦族的生命,不惜冒犯佛陀所不喜欢的在白衣群中施展神通。他这种卫道护法、甘冒呵责的热情,让几千年后的我们,在瞻仰他的风范之余,深深敬佩不已。还有阿难陀尊者所呈现的温和谦让的美德、忍受批评毁谤的雅量;迦旃延尊者善于议论的无碍辩才,令邪说遁隐,圣教显扬,使我们在翻阅记载尊者们风姿的圣典之际,虽然时隔数千年,钦佩之情,油然而兴。阿罗汉的风姿是什么样子呢?是谦逊、是温和、是勇敢、是热情、是活泼、是积极进取的圣贤风姿。



  (二)阿罗汉的性格


  东西有它们不同的性能,人类有异于他者的性情,同样地阿罗汉也有其超乎常人的性格。证得了果位的阿罗汉们,大多数从忍辱、无诤、少欲中发扬他们清净的佛性,表现他们崇高的德性。我们从舍利弗尊者的事迹里,便可以了解阿罗汉忍辱是多么地可爱!


  佛陀的弟子们经常是跟随佛陀到各处行脚、布教,在众多的弟子中,圣贤固然有,风度较差的愚痴比丘也不是没有,把凡是出家的弟子都当做圣贤看待,并不正确。所谓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贤比丘,是要经过佛陀印证,不是人人如是,一蹴可及的。有一次,大家随着佛陀出外布教回到祇园精舍时,自私的六群比丘抢占上等床铺、坐位。本来争夺安逸,原为人之常情,但是六群比丘的这一番争抢,把首座长老舍利弗的床铺也占去了,尊者无奈,只好沐着清凉的夜露,盘腿坐在大树之下。夜半时,佛陀起来巡视,看到月光朦胧的树影下,端坐着一个人,于是问道︰‘是谁坐在那里?’


  ‘佛陀!是我舍利弗!’


  ‘咦!舍利弗,你怎么不在室内安息,而在树下静坐呢?’


  舍利弗谦逊的回答说︰‘啊!佛陀!今天来精舍的人很多,房间都住满了,我在树下禅坐,也是一样的修行。’


  佛陀座前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弗,对于后辈的小弟们蛮横不合理的行为,都能慈祥的加以包容礼让,无怪乎佛陀一再的赞美他的人格高超。


  又有一次,舍利弗带领比丘沙弥们出外去托钵乞食,回到精舍,佛陀问当时还是小沙弥的罗睺罗托钵的情形︰‘你们今天出去托钵乞食,都非常顺利吗?’


  ‘佛陀!信徒都把甘美的食物供养给大阿罗汉,信徒是不会以美食供养我们小沙弥的。’


  佛陀一听,非常惊讶,于是把长老的舍利弗叫来问︰‘舍利弗!今天你受了不净食,是真的如此吗?’


  所谓不净食,就是托钵乞食时,不平等行乞。


  罗汉们都证有神通,舍利弗听了佛陀的话之后,运用神通,把吃下去的东西全部吐出来︰‘佛陀!我所食用的就是这些,我不敢违背您的教诫,行乞不净之食。’


  舍利弗虽然受到后辈小沙弥的冤枉,而能以长老的心量宽恕他们!即使遭受佛陀的指正,毫无不平之气,总是感恩的接受教导。


  具有阿罗汉性格的人,非常注重仪表的庄严、行为的安详,一举一动,讲求中规中矩、不缓不急,有些更是表现出拘谨严峻的样子。佛陀成道后,有一次回到祖国──迦毗罗卫国,刚好逢到剃头的时候,于是大家想找一位理发师来为佛陀理发。贱族的首陀罗族中,有一个理发师名叫优波离,也就是后来佛陀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大弟子。在俗的优波离理发技术高明,遐迩闻名。有人举荐他为佛陀理发。优波离一听到要为至尊至贵的佛陀理发,惶恐万分,推诿不敢前去,跑回家中,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母亲。他的母亲劝他说︰‘佛陀是大智大觉的圣者,他不会看轻我们首陀罗族的,让我陪同你去亲近佛陀吧!’


  在母亲的鼓励和支持下,优波离像个怯场的小孩子,诚惶诚恐去地为佛陀理发。


  优波离小心翼翼地拿着剃头刀,聚精会神地剃着佛陀的头发,一旁陪伴的母亲就问佛陀︰‘佛陀!优波离替你理发,你觉得他的手艺怎样?’


  ‘他的腰身好像过于弯曲。’


  大概优波离想到对方是佛陀,因此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恭敬谨慎,身体就弯曲下来。现在一听到佛陀嫌他腰太弯了,赶快集中精神,挺直起来,因此进入初禅的境界。剃了片刻,优波离的母亲又问︰‘优波离现在的样子好不好?’


  ‘现在身体似乎又太僵硬挺直了。’


  优波离一想,不能太紧张,赶紧放松身心,一心一意剃头,当下就进入二禅的境地了。


  过了一会儿,他的母亲又问了︰‘佛陀!现在优波离怎么样啦?’


  佛陀说︰‘一呼一吸,出入息太粗重了。’


  因此,优波离急忙调整呼吸,使声音不致太大,过于粗鲁,均匀平和,因此而进入三禅的功夫。


  他的母亲接着问︰‘佛陀!优波离现在又如何呢?’


  佛陀赶快对身旁的弟子说︰‘优波离现在一念不生,已经进入四禅的境界,你们赶快将他手中的剃头刀拿下,扶助他,不要让他倒下。’众人于是将手持剃头刀,进入禅定中的优波离扶下,以免发生意外。因为证得一念不生、四禅境界的人,他的心已经逐渐和虚空相应,不再为形体所分别运转。


  优波离由于个性拘谨细腻,做事求精求好,在剃发中就能证入四禅,后来出家求道,成为佛陀的首座弟子之一。优波离虽然出身贫贱,但是进入佛陀所创立的僧团,四姓出家,皆为沙门释子,再也没有贵贱和贫富之别。从优波离的出家、证果,乃至后来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大弟子的事迹来看,佛陀所提倡的是打破阶级、种族真正平等的宗教。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行业,要达到完全平等是很困难的。贫富如何平等?智愚如何平等?老少如何平等?各位在社会上各种环境中,从事各种行业,过着种种的生活,要求一律平等当然不容易,但是不管男女老少、高下贫富,到了佛陀的法座之前,人人平等无别,即使有不同,那也是个人修行、发心上的‘平等示差别’罢了。


  除了优波离表现出拘谨的性格外,还有如阿那律尊者的自持也是甚为严谨的。有一次阿那律到一户人家托钵,恰逢天色已晚,灰蒙欲雨,只好投宿此人家中。刚好这家人都出外,只留下一位貌美的少女看家,少女看到阿那律尊者英俊的仪表,怦然心动,百般献出殷勤表示爱慕,虽美色当前,但是尊者心如冰山,不为所动,并且开导少女,引度她出家。从此阿那律尊者发誓不再投宿世俗人的家中。证得阿罗汉果的人,对于物质需要恬淡知足,对于情爱欲望也能自持疏解,过着一种法胜于情的无欲生活。


  阿罗汉虽然断除种种烦恼,看透世间的种种虚妄,但是有些阿罗汉所表现的执着,尤其是法执,有时也是牢不可破的。譬如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尊者,喜持头陀苦行,往往着粪扫衣,日中一食,或在冢间、或于树下,观无常苦空之法。年纪渐渐大了,也不以餐风露宿为苦。佛陀体恤他,几次要他回到精舍修行。大迦叶虽然恭敬佛陀,但是对于修习苦行,却不肯轻易放弃,他请求佛陀允许他继续修习头陀苦行,以激励坚毅的心志,庄严自己的道业,以便将来为教而努力。智德圆满的佛陀,也很圆融方便的成就他的心愿。他这种择善固执、据理力争的态度,比起一般没有原则,随波逐流的泛泛之辈,让人感到多么的可爱!古人说君子无所争,但是为了真理的完成,君子是坚持到底。阿罗汉的性格是无诤、忍让、知足少欲,但是却热心坚守于求道的立场。



  (三)阿罗汉的修行


  阿罗汉的修行入道,因人而异,各种情形不尽相同。有的和佛陀初见面,一交谈,就证得阿罗汉果,如佛陀最后度的弟子须跋陀罗;有的修行了几十年也不能开悟,如佛子罗睺罗。原因是罗睺罗自恃是佛陀的孩子,有一颗贡高我慢的傲心,平等的佛法无法流入他的心中。等到数十年后,他把这颗心消除不生,和大众同行同出,平等一如时,他终于开悟了。


  之前讲过的,《阿弥陀经》中十六大阿罗汉之一的周利槃陀伽,尚未开悟时是个愚笨无比的人。他和哥哥一同出家,哥哥气恼他的笨拙,经常打骂,有一次他又因为愚蠢惹哥哥生气,挨了一顿打,就站在路旁号啕大哭。恰巧佛陀路过,看到一个人在伤心地啼哭,仔细一看原来是周利槃陀伽。


  ‘你为什么哭呀?’


  ‘我哥哥打我!’


  ‘为什么打你呢?’


  ‘因为我笨,不能领会他的教导,他再也不理睬我了。’


  ‘没有关系,我来教你吧!你跟我来。’


  佛陀于是耐心地亲自教导他,但是周利槃陀伽确实愚笨透顶,四句偈教了半天,一句也记不住。佛陀只好运用善巧,想办法启发他︰‘你每天都做些什么事呢?’‘扫地。’‘用什么扫地呢?’‘用扫帚!’‘那以后你就边扫地边念扫帚,好好用心地扫除尘垢吧!’只扫帚两个字,但周利槃陀伽刚开始念上字就忘了下字,念下字就忘了上字。后来他扫地扫久了,心中慢慢明朗了起来。他想︰扫帚是用来拂尘扫垢的,外面的肮脏、垃圾,要用扫帚来扫除,心中的污秽、尘垢要用什么来扫除呢?啊!要用佛法来清净心中的贪嗔痴啊!因此,他的心就像拨开云雾的月亮,放出了皎洁的光明,最后终于大彻大悟,成为大阿罗汉。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佛陀度众的方便是多方面的,佛陀是最善于观机逗教的圣者。


  佛陀的弟子们,以种种的法门,修行入道,有的观想四念住而证得果位,所谓四念住就是将念头安放在四种问题之上︰(1)观身不净──我们的五蕴色身,七窍九孔,包藏脓汁汗垢,极为不净。(2)观受是苦──观照一切的感受苦多于乐,即使有快乐也不长久,归根究底还是痛苦。(3)观法无我──观世间一切法,万事万物,没有一件为我所拥有。(4)观心无常──吾人的心,如江海波涛,一波将息,一波还起,变化无穷。如此将心安放在这四个问题之上,久而久之可以开悟。有的观三法印而入道,所谓三法印即(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的法门,也可以开悟得道。有的人则修持五停心观以证悟,所谓五停心观就是︰(1)以不净观对治贪欲,(2)以慈悲观对治嗔恨,(3)以因缘观对治愚痴,(4)以念佛观对治烦恼,(5)以数息观对治散乱。阿罗汉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种,譬如阿那律尊者以八法来约束自己的身心︰(1)多欲非道,少欲是道;(2)愦闹非道,隐处是道;(3)放荡非道,制心是道;(4)多念非道,定意是道;(5)无厌非道,知足是道;(6)懈怠非道,精进是道;(7)自私非道,为公是道;(8)愚闇非道,智慧是道。


  除了上述或适用于个人,或普遍为大众采取的种种修行法门之外,另外还有四种方法︰(1)密护于根门──如果我们能够让眼耳鼻舌身意,听从我们随意使唤,就是最善于统理六根的人了。有时我们和他人交谈,总责怪对方不听我们的话,其实最不服从我们的,就是自己的六根。比如把眼睛闭起来,心想不随便睥睨外物,但是听说世界鼎鼎大名的明星伊莉莎白泰勒来了,忍不住好奇,偷偷地瞧她一眼;听到美妙的音乐,能不神往倾听吗?眼前放着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珍肴,能不食指大动吗?不想看的却要看,不想听的偏去听,不想吃的倒吃了,一切由不得自己主宰。你如果要成为阿罗汉,首先自己要有力量,要把自己的六根管理好,不让它们放逸出轨。(2)饮食知节量──一般宴会喜庆,总是看到主人殷勤地劝客人多吃一点、再添一些,其实这是害了对方,而不是为对方着想。如果对方是位小姐,小姐们喜欢拥有窈窕的身材,你叫她多吃,只有害她长胖。就是鸡皮鹤发,不必顾虑身材胖瘦的老人也不可以劝他多吃,现代的科学告诉我们,适量的饮食,可以延年益寿,保持健康。我们修道的人,饮食要节制,身体自然会长寿,智慧也能灵敏,记得我小时候到私塾去念书,一早起来,总是先把书背好,然后再吃早饭。未吃早餐前的头脑最为清醒,有道是脑满肠肥,只有使人失掉灵性而已。(3)勤修寤瑜伽──瑜伽并不如常人所想像一般,充满法术,而是一种调和身心的方法。譬如衣服穿得宽松,睡觉是右胁而卧,临睡前洗洗手足。心中若有观想时,则想光明的境界,利用此法来训练自己。如果训练纯熟之后,虽在睡眠中,也可以详知周遭诸事。我小时候受过僧团严格的教育,每天最挂碍的就是敲钟打鼓和打板的坐息时间,常训练自己好好地去掌握。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在我心中已充分掌握了时间的观念,明天想什么时刻起床,自然不差一二分钟。我希望大家也能如此训练自己,注意睡觉时心念、姿势、身心、手足的安放,这些方法都很简单,在家中便可以练习。(4)依正知安住──真理就是真理,真理非自圆其说的我知我见,而是放乎四海皆准的公平言论。我们要以正知正见为准绳,依正知正见而安住身心,毫不阻碍自然能够轻易地进入阿罗汉道。


  阿罗汉的修行方法,尚有其他种种法门,多则为八万四千细行,简单而言之则为四圣谛、十二因缘或三十七道品的类别,总之,依个人根器不同而拣择契机者,加以实践力行,则离道就不远了。



  (4)阿罗汉的等级


  我们求学过程中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等不同的阶段,阿罗汉依修行境界的不同,也分有四种等级︰初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三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


  初果阿罗汉,译为须陀洹,又名预流果,或称入流、逆流,也就是逆生死之流,而入圣贤之流。初果阿罗汉仍须七次降生人间,七次出生天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经过七番生死,才证得阿罗汉果位。预流果的阿罗汉已经断除我见结、戒禁取结、疑结等三结,明了四圣谛的道理,而得到无漏的清净法眼,再也不堕落于三恶趣。


  二果阿罗汉,译为斯陀含,又名一来果。还须一生天上,再来人间受生一次,故称一来果。二果阿罗汉虽已断除前六品的修惑,但是尚少分地薄有贪嗔痴三毒。


  三果阿罗汉,译为阿那含,又名不来果、不还果。此果的阿罗汉已经断除欲界修惑九品中的余三品,不再来欲界受生,而生于色或无色界,故称不来果或不还果。


  四果阿罗汉,即阿罗汉果,意为应供、杀贼、无生。应供者,应受人间供养;杀贼者,即杀除烦恼诸贼;无生者,永久进入涅槃境界,不再于迷惑的人间受生。阿罗汉果是声闻四沙门果中,最终的理想境界,已经再无他法可学,因此又称无学果。此果已经断除一切烦恼,无论行住坐卧、衣食语默、或者人情来往上的处世接物,乃至个人的毁誉得失、衰老病患等,在这一切的境界上都能提起正念,时时照顾,永生安住在解脱的境界之中。


  怎样知道到达阿罗汉的境界?这是可以试验的,阿罗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对三宝的信仰不变异。


  (2)对根本的佛法四谛、三法印不怀疑。


  (3)对根本大戒杀盗淫妄饮酒不违犯。


  (4)对一切的众生不会生出伤害的心。


  具备了这四个条件,才可以说此人已拥有阿罗汉的资格。


  我们再明白一点说︰要做一个阿罗汉,先决的条件,就是对佛法要依教奉行,对世间要能放下,能够放得下世间的名闻利养,乃至感情爱欲之后,出世间的佛法才能和我们相应。


  平时我们自以为能够为佛教的宏扬、佛道的完成而放下一切,其实放下一切,谈何容易!之前举过一个例子,一个人去爬山,至半山腰时,不慎坠入万丈悬崖,后来他及时抓住葛藤。正在进退维谷,大呼救命时,佛陀现身来救他。佛陀告诉他︰‘你要听我的话,才能救你。’‘到了这地步,怎么不听您的话呢?’‘真的听话,那么,请你把手放下吧!’此人一听,放下,就会掉入无底深坑,粉身碎骨,绝对不放。我们之所以不能得救,就是对虚妄的世间执着不放,如果能够放下,佛法的力量––佛陀体现宇宙真理的力量自会救护你。阿罗汉所以能证果,就是对世间能看破、放下,自然能在出世间法中得到大自在。
  

二、阿罗汉的生活



  
  阿罗汉的生活和我们一般凡夫是不太相同的。他们清晨起来,就披搭着袈裟到檀越们的家中托钵。托钵乞食法在原始佛教僧团里,是每日必行的修行之一,僧伽们双手捧钵,不分贫富,不拣精粗,无论净秽,向信众次第托乞日用所需,让一般人能够种植福田。托钵乞食有别于世俗上不事生产的乞讨生活,其中有很深的道理。沙门向世间的人托钵,接受他们物质方面的供养,而出家人则为信徒们讲说佛法,一为财布施,一为法布施。信众以物质供养沙门的色身,而沙门则以佛法长养信众的慧命。托钵使佛教和社会接触在一起,产生密切关系,使佛教的真理能够散播于人间,而不是少数人退隐山林的调剂品。而沙门在托钵时,次第乞食,主要在培养平等心、忍辱心,对于对象的贫富、食物的甘美或粗劣,不敢妄生差别,且以惭愧心来接受信施,以慈悲心将佛法还施于信施。藉着托钵制度,佛陀成道后,住世的四十九年之中,宣说了无尽的妙法,度化了不少的大众。而我们中国佛教,由于民情、风俗、气候的不同,不行托钵之制,和人间脱离了关系。其实从佛陀推行托钵乞食之法来看,佛法属于社会的、大众的道理,是不难明白的。


  在阿罗汉中,其生活态度并不尽相同,如须菩提专门向富贵之家行乞,原因是富者生活有余,向他们行乞,不成他们的负担,并让他们继续为来生致富之道播下福田的道种;但大迦叶则专向穷苦的人行乞,理由是让贫者今生种下福田,免除来世贫穷之果。二者的作风不同,各有其方便,但在佛陀看来,都有偏执,不合中道精神。从佛陀所订的次第乞食法,可以领略出佛陀倡导中道的用心。


  托钵乞食的生活之外,宴坐习禅的生活也是阿罗汉们每天很重要的功课之一。阿罗汉们喜欢在寂静的地方,或者在林中,譬如佛陀当初领导诸弟子在迦兰陀竹林的精舍中修行,在尼拘陀树林中教化弟子如何瞑思宇宙的真理。其他如阿那律、跋提、劫宾那三位尊者,结伴在波利耶沙罗林中共同修持佛道,过着和合无诤的生活。阿罗汉们有时也在水边禅坐,如在恒河边或尼连禅河边,或者在洞窟里观想,譬如十大罗汉中的伐那婆斯尊者,终日坐在岩洞里,世间的喧嚷、烦恼都被远隔在洞窟之外,侵扰不了他的心。又如优波先那比丘尼在岩洞中证悟空无自性,虽然被毒蛇咬啮,却毫无痛苦,安详地进入涅槃。


  有些修行十二头陀的阿罗汉,则更远离愦闹,在渺无人烟的冢间旷野宴坐,并且胁不就席,行不倒单,如大迦叶尊者,终年累月参禅于白骨累累的坟间,不以为苦。宴坐习禅,是对自己真如佛性的一种观照,在心念荡涤尽净之后,平等一如的法性智慧才能够显现出来。禅定是进趋佛道、证悟菩提的必修门径,是沙门一种自内证的自受用。在禅坐中沙门或者持种种观想,或者念佛、念法、念僧、念佛陀的慈悲、功德、牺牲、圆满;念法的普遍、平等、智慧;念僧的和乐、清净、忍辱戒行,策励自己也能和三宝的功德相契合。


  阿罗汉除了内修禅定的生活之外,在僧团中,阿罗汉们奉持戒律,不可犯戒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好比国家有国法,学校有校规,为了维护僧团的清净,佛陀也制定了不少戒律来安住弟子们的身心。只是国法校规是来自于外界的强制规定,而戒律是发诸内心自我约束反省。经上说︰‘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戒的精神,并不在束缚身心,而是在不侵犯大众的情况之下,自己也能够得到更大的解脱与自由,因此持戒不重在个人,而重在大众。又凡夫俗子,虽免有放逸犯过的时候,如果能够时时警惕自已,使不再犯,就善莫大焉了,因此戒律不在不犯,而重在能否挚诚恳切地忏悔。在僧团里常常实行布萨、说戒,使阿罗汉们对人生有所警觉,不敢放逸;对自己有所不满,常行精进;对生死有所厌离,不生贪者,时时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守持杀盗淫妄四戒,护守清净的戒体。


  在阿罗汉当中,优波离是奉持戒律最严谨的一位,精进求法的人,对于持戒清净的优波离,都能恭敬礼遇,但是一些行为放荡不拘的人,对于一丝不苟的优波离,就不欢迎了。好比顽皮的学生,总是讨厌训导老师的管教一样。偷兰难陀比丘尼,不喜欢优波离的严肃,有一次听说优波离要到此地举行忏摩法,赶紧将门窗紧闭,表示不欢迎,并且当面恶骂优波离尊者,骂他请佛陀制定种种戒规,使他们不能纵心所欲、为所欲为,增加他们生活上的困扰。虽然僧团里有这些愚劣不敏的人,但是大部份的僧伽都能持戒不违。事实上,戒律能否奉持,对于僧团的清净慧命有莫大的关系。俗话说︰‘物必自腐而蛆蚀之,人必自侮而人侮之。’佛教僧团的败坏,外来因素固有,但是真正使佛教衰微的,还在佛教内部本身,因此要僧团永久存在,必须僧伽持戒清净,持戒生活实在是阿罗汉们超凡入圣的钥匙!


  阿罗汉们要进趋无上佛道,听闻佛陀的开示,是不可或缺的法门。尤其根据经上记载,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特别的灵敏,佛法容易透过听闻,进入八识田中。所谓闻思行证,听闻了佛法,吾人才知道如何思辨行为的善恶,发为正行,证得圆满无上的佛果。在原始的佛教教团里,阿罗汉们过着每天都能够聆听到佛陀演说正法的生活,无怪乎证果悟道的人众多,览今抚昔之余,让我们觉得多么歆羡!


  阿罗汉平日皆在僧团中过着团体共修的生活,有时候阿罗汉也单独到各地行脚参访。譬如十大弟子,经常行脚到各地弘法利生。像富楼那尊者就常常行云流水般行脚于各地,布教度人;优波离尊者也往来于各地宣扬佛陀的戒法;就是佛陀自己,为了度化众生,有时早晨在迦毗罗卫国说法,而晚上又到了摩羯陀国,席不暇暖地行脚于全印度,把他的慈悲无止尽地施给待救的众生。


  阿罗汉们为了求法、弘法,不厌辛苦地行脚弘化,有的则和同参道友们参禅论道,这些都在在刻画出阿罗汉多彩多姿的生活内容。陀骠尊者夜不眠宿,持着灯火,为晚间行脚的比丘照明,并为他们挂单服务,在僧团里好似没有人情温暖,其实僧团不讲求人情,但是注重道情,这种无私无求的法爱,就是阿罗汉们生活的写照。


  在台湾的佛教,有些人的生活,和佛陀时代的阿罗汉们有些不同。虽然平时我们不行托钵乞食,但在佛光山有一项规定︰‘早晨不可以不吃早餐。’清晨早起,和大众过堂念供养咒吃早饭,一天的生活就开始纳入轨道。饮食、作息一正常,身体自然健康,修行或办道都不成问题,从内涵来看,就是因应佛陀托钵制度的现时代方便法门。佛光山上建设朝山会馆,方便远途的信众餐宿,也是本着陀骠尊者方便求法者的精神,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佛法大海。
  

三、阿罗汉的诤论



  跟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中,勤奋于道业,正知正见的圣贤比丘固然很多,而顽强好诤的愚痴弟子也有。佛教好比大海一样,有蛟龙潜居在深处,但也有不少鱼虾遨游在浅水滩上,佛教不弃舍任何众生,更显出其慈悲深广。在龙蛇混杂良莠不齐的僧团里,罗汉之间也难免有种种的诤论,现在我们就举例说明罗汉们有什么纷诤。


  有一次,佛陀为了让比丘们生惭愧心,于是决定暂时离开僧团,到忉利天为母说法。佛陀去了忉利天之后,大家好像失怙的孩子,昼夜盼望,好不容易三个月过去了,佛陀回到人间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弟子们争先恐后地去迎接佛陀。有一位莲花色比丘尼,一马当先,抢在众人之前迎接到了佛陀,兴高彩烈的顶礼佛陀说︰‘弟子莲花色第一个迎接佛陀您的归来!’佛陀却笑着回答他说︰‘莲花色!迎接我回来的,第一个人并不是你,而是须菩提!’大家一听,非常诧异!因为须菩提尊者并没有来迎接佛陀,佛陀怎么称赞他是迎接佛陀的第一人呢?原来须菩提在灵鹫山的洞窟中缝衣,听说佛陀回来了,从观照诸法空性的甚深般若中,和佛陀的法身相应,真正地迎接到佛陀遍一切时、遍一切处的真如法身,因此佛陀赞叹他是第一个见法迎佛的人。阿罗汉所争的不是个人的得失宠辱,而是和真理是否相应的迫切大事。


  阿难陀尊者是僧团中大家公认性情温和、处世无诤的人,即使受到别人的侮辱毁谤,阿难陀也忍耐地不加辩驳。但是当他的哥哥提婆达多背叛佛陀,引诱五百比丘脱离僧团破坏和合僧,并且持棒棍想伤害佛陀时,平日温和谦让的阿难陀,终于无法再忍受下去,他和哥哥争执起来,提婆达多看到一向温驯的弟弟,正义凛然地责骂自己,只好悻悻然地带领徒众回去,不敢有所蠢动。后来舍利弗尊者亲自来到提婆达多的僧团里,展开激烈的论战,把受诱huo的五百弟子又带回佛陀的僧团。证果的阿罗汉平日无所争,不为衣食供养而争,但是一旦正法遭到破坏时,阿罗汉为法为教,是不惜生命力争到底的。


  证果的大阿罗汉已经断除了我执我见,但是有些未开悟的沙门,我执我爱仍然非常强烈。譬如有一次佛陀在俱睒弥说法时,弟子们之中起了强烈的争执,佛陀于是为他们宣说长生童子不报父仇,以慈止怨的典故。好比一块良田当中,虽然有几株稗草,但是无碍累累果实的成长,平坦的大道上,虽然有些许的瓦砾,无阻光明前程的完成。在佛门里,佛弟子毕竟是未成佛的佛弟子,要求每一个佛弟子都成为圣贤,是不可能的。


  在阿罗汉的诤论当中,必须一提的就是富楼那尊者对大迦叶尊者所提出的食法八事之诤。佛陀应世八十年之后,在拘尸那城涅槃。佛陀涅槃之后,首座弟子大迦叶领导大家在耆闇窟山主持第一次经典结集。富楼那闻讯披星戴月地赶去参加,对于大迦叶禁止食法八事,表示抗议,提出坚决的论诤。所谓食法八事就是指︰内宿、内煮、自煮、自取食、早起受食、从彼持食来、杂果、池水所出可食物等八事,在年岁饥馑、食物难觅时,可以方便行之。但是大迦叶所领导的长老上座们坚决反对,加以禁止。传说富楼那尊者等年轻开放的一派,另外于洞窟外举行结集,而为日后佛教分为上座、大众二部根本分裂的滥觞。


  后来阿罗汉们各自对于自己所传承的佛法,认为是最合乎佛陀本怀,而有种种不同的见解,后来愈演愈烈,终于形成二十部枝叶分裂的部派佛教时代。


  综观阿罗汉的诤论,有别于世间的纷争。世俗的纷争乃为名誉、利益而争,并且以**对方为能事,这是一种强烈的我执我爱。而阿罗汉的诤论乃欲显扬自己所受持者,是宇宙至真至上的真理,此乃因为知见的不同而产生的法执。只是真理愈辩愈明,阿罗汉之间没有凡夫之间的钩心斗角,甚至致人于死地的恶毒心肠,阿罗汉所表现出对法的执着,有时让人觉得不失他们的可爱!

  

四、阿罗汉的修养



  阿罗汉的圣果是需要长久修行才能完成的,好比世间上一件完美无瑕的艺术品,也要经过艺术家呕心沥血加以锤炼,才能成为不朽的作品一样。在南传的《弥兰陀王问经》中,记载着成为一个人天师范的出家人必须具有二十二个资格︰诸如忍耐、柔和、惭愧、无执着、精进、正行等等,都是沙门必须遵守的。以下介绍阿罗汉如何修养他们的言行、调御他们的身心。

  佛子罗睺罗尊者出家之后,在佛陀耐心且严厉的调教之下,从一个顽皮无知、娇生惯养的王孙,渐渐成为温和谦让的沙弥。由于罗睺罗是僧团中第一位沙弥,当时僧团中有一项规定︰一室只能居住一人,尤其沙弥更要礼让年长比丘。有一次罗睺罗去听佛陀说法,恰巧从外地来了一位比丘,管理寮房的比丘,于是把罗睺罗的衣单拿出门外,让给这位作客的比丘安住。罗睺罗回来一看,自己的房间被比丘占去了,想到佛陀平日的教诫︰沙弥应该尊敬比丘,更何况沙弥当行忍辱。于是不敢有所辩驳,眼看乌云密布,山雨欲来,只好到厕所去避雨。不料大雨却倾盆而下,躲在洞中的黑蛇,顺着沟道,渐渐游行至罗睺罗身边,眼看尊者生命危在旦夕,幸好佛陀及时救护。佛陀于是制戒︰沙弥可以在雨夜和比丘同一室共宿。罗睺罗如此稚幼垂髫之龄,就能够委屈自己,礼让他人,而毫无一丝怨恨之念,实在令人由衷感佩!


  又有一次,罗睺罗跟随师父舍利弗去托钵,半途遇到一位凶恶的少年,把沙石放在舍利弗的钵中,并且用棍棒打罗睺罗说︰‘你们沙门口口声声讲慈悲、行忍耐,我打破你的头,看你能怎样?’罗睺罗的头上,鲜血一滴一滴地流下来,但是尊者没有回手,默默地走到水边,掬取清水洗去斑斑血迹。尊者以世间上最大的力量––忍耐,来折服恶少的骄横。忍辱的力量,可以摧毁固若金汤的傲慢,可以销熔坚如铠甲的蛮横,暴力只能挫人之口,而不能服人之心,唯有忍耐、柔和,才能令人心悦诚服,衷心爱敬。阿罗汉就是以无比的忍辱度来庄严自己的道业。


  阿难陀跟随在佛陀的身边二十多年,侍奉佛陀的起居生活,是听闻佛陀圣教最多的弟子。但是佛陀涅槃后,大迦叶领导大众结集经典时,却不让多闻的阿难陀参加,因为阿难陀是个尚未证悟阿罗汉果的比丘,恐怕对圣教不能如实地领略。虽然大家极力举荐阿难陀,但是在大迦叶的坚决反对下,加上阿那律尊者也持同样的看法,平日甚得人望、对僧团有左右力量的阿难陀,只好忍耐,不敢有所异议。阿难陀受到长老们的压抑后,当夜加紧用功,进入甚深禅定,终于开悟证果,显神通进入会场,参加结集。


  以阿难陀当时在僧团中的声望、影响力,遭遇到打击,不但不加以反抗辩解,反而以他那谦和的心怀接纳下来,越是能成为大器者,其动心忍性的修养越深,将来的成就也越无法限量。其他如舍利弗尊者静坐园中,度过漫长黑夜,对于别人侵占其坐榻丝毫不以为忤;富楼那尊者勇赴蛮荒布教,虽遭遇迫害也甘之如饴,不灭弘法悲愿。对于圣者而言,一切的横逆、困厄,不能挫其弘法利生的心愿,只能使他的修养更成熟、人格更完美。这一切正是所以成就他道业的逆增上缘!

  

五、阿罗汉的教化



  
  佛陀成道后,四十九年之间在恒河两岸不断地说法,救渡在生死流中浮沉的众生。佛陀的弟子阿罗汉们也效法佛陀,在印度各地宣扬佛陀的圣教。下面举例论述阿罗汉如何教化众生。


  迦旃延尊者是佛陀弟子中最善于论议的首座弟子。有一次尊者路过某处,看到一位老妇人蹲坐在水边,忧愁满面地哭泣着。尊者恐生意外,上前询问老妪为何如此伤心?原来老妇人家贫如洗,为人帮佣,因为生计困难而忧郁不已。尊者一听,老人家为贫穷而苦恼,于是教老妇人行布施之道,就可把贫穷卖给他。人生的富贵荣禄,是由布施种植福田而来,如果能对他人广修财法等供养,自然能去除贫穷之因,享受富贵之果。尊者并教老妇人用钵盛水,以至诚欢喜心供养尊者,老妇人以供养功德,得生忉利天享受快乐。尊者就是这么一位善于就近取譬,观机逗教,而能启迪迷津的圣者!


  目犍连尊者虽然神通广大,但也非常善于度化大众。他经常以神通为方便,帮助佛陀降伏外道,引渡不少信众,并增加他们对佛法的信心。


  有一次僧伽们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换彼此学佛的心得体验,目犍连为了让沙门对佛法生起大信心,于是运用宿命通说出七佛通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目犍连尊者以寥寥数句偈语,就把三世诸佛的无量佛法,阐扬殆尽,使学佛的人能够脉络分明地把握佛法的旨趣,更容易进入佛法大海之中。只要我们不造恶业,努力行善,时时保持心地的清净,就和诸佛菩萨不远了。目犍连可说是一位最善于弘扬圣教、化导有情的圣者!
  

六、阿罗汉的感情



  佛教称人类为有情众生,是因为人类具有情识活动,因此我们最关心感情的事,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在华视的‘甘露’佛教节目中,有一次播出六祖慧能的故事,我建议电视台节目制作部,不要加插女人的角色,从业人员对我说︰‘没有女人的角色,恐怕收视率不高。’放演之后,我询问大家观后感想如何,普遍批评说‘曲高和宾’。因为里面没有爱情,只有法情,对一般喜欢卿卿我我谈爱情的人而言,品味嫌高了。各位一定很关心阿罗汉有没有感情的问题,我要告诉各位︰阿罗汉没有男女的爱情,却有着浓厚的法情。有情众生的我们,一听到此,以为阿罗汉就是一个缺乏感情、槁木死灰的人,这样的人生太没有趣味了。其实阿罗汉经过净化以后的感情,很醇、很美、很有意义。列举一些阿罗汉在感情上的趣事给各位参考,让大家能认识到阿罗汉具有人情味、可爱的一面。


  佛陀未出家时的妃子耶输陀罗,后来也跟随佛陀出家,证得阿罗汉果。耶输陀罗的年纪和佛陀不相上下,到了她七十八岁那年,听说佛陀八十岁要涅槃,最初想我就和佛陀一同涅槃吧!继而一想︰不行!我未出家前是佛陀的妃子,现在剃发染衣,成为他的弟子。如果和他一同涅槃,是大不恭敬的,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闲言闲语。算了,我还是提早涅槃好了。耶输陀罗打定主意之后,就安详地来向佛陀辞行,表达提早涅槃的心意。佛陀非常慈和地对她说︰‘你有这样的心意修养,我为你庆幸祝福。’开悟后的耶输陀罗,对佛陀有的只是无染的尊敬之情,而不是一般夫妻间的贪恋之爱!


  阿难陀是佛陀的侍者,相貌庄严,人人喜爱。经上描写他︰‘面如秋满月,眼似净莲花,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容貌庄严、性情温和、聪明伶俐的阿难陀,是世俗女子追求的白马王子。为了女众,阿难陀不知道遭遇多少风语流言,而阿难陀本身也是最维护女众的。在最初的僧团,佛陀本来不允许女人出家,但是佛陀的姨母大爱道带领许多的女众,要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为了维护僧团的清净,叫阿难陀拒绝她们,要她们回去。一生都很服从恭敬佛陀的阿难陀,却违逆佛陀的指示,为女众向佛陀请求,佛陀受阿难陀及大家百般请求,终于答应接受女众出家,僧团中才有了比丘尼。比丘尼们实在应该感谢阿难陀尊者。阿难陀对于女众有的只是纯洁的法爱,而没有丝毫贪染的爱欲念头。因为阿难陀帮女人出家,比较保守严肃的大阿罗汉如大迦叶等,都不理睬阿难陀,而女众实在也给阿难陀带来不少的麻烦。


  有一次,一位檀越做了许多糕饼供养比丘,比丘分食之后,还剩下许多,佛陀告诉阿难陀,集合附近的贫苦人家,把糕饼分给他们。阿难陀于是把大家集合起来,每人分给一块糕饼。不巧分到一位美丽的少女之前,两块糕紧紧地粘在一起,分不开来,只好将粘着的两块糕,同时给了少女。一些好事的人,就到处绘声绘影地传播流言︰‘庄严多情的阿难陀喜欢年轻貌美的女郎,不然,怎么会分给她两块糕呢?’阿难陀百口莫辩,跪在佛陀座前,向佛陀表白心迹说︰‘弟子业障如此深重,僧团中的是非都为我一人而起。男女爱欲真是烦恼的根本来源。佛陀平日教导我们要远离爱欲,实在有非常深奥的道理。’佛陀听了阿难陀一番痛切的体悟后,安慰他说︰‘你平日除了多闻之外,也要重视戒行,如果戒行清净严格,闲话就减少了。’


  我希望今后的佛教徒,对于僧团的事,不要妄加干涉批评,因为一般人不了解僧团中有些净化过的感情很可贵,那是一种只讲求奉献,不存占有对方的纯真感情,那是一种只求众生能得到安乐,不冀回报的完全牺牲。阿罗汉的感情是广泛地施给每一个人,而不是特定的某一对象。这种超越男女占有欲的法爱,显得更美丽、更升华!譬如大迦叶尊者看似冷若冰霜,却有着真挚的热情。他和貌若天仙的妻子妙贤,渡过了十二年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最后一起跟随佛陀出家。妙贤由于拥有倾国倾城的姿容,有时托钵会遭到恶人调戏,大迦叶于是将托乞回来的食物分给她食用,并激励妙贤精进修行,证悟正道。这种胜过夫妻之情的道情法爱,才是人生最珍贵、最真挚的感情。其他如莲花色受了外道的收买,企图以美色迷惑目犍连尊者,尊者不但没有被诱huo,并且以神通度化莲花色,使其皈依佛陀出家,成为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弟子。阿罗汉不是没有感情,而是扬弃男欢女爱的享乐,追求无贪无私的大慈悲。


  阿罗汉表现在男女方面的是净化、转化、升华的法情,表现在人伦来往的又是什么样的感情呢?阿罗汉并不是故意矫枉过正,不要感情的人。如佛陀常称自己是大阿罗汉,佛陀本身就是个感情非常纯厚的人。有一次夏日安居中,远处的僧团有了纠纷,佛陀就派优波离前去排解,优波离推辞地说︰‘佛陀!请您派他人去止诤吧!’‘你为什么不去呢?’‘佛陀!那儿多雨,地方又远,必须住宿,而比丘只能带一套袈裟,万一下了雨,一时不容易干,衣服粘在身上,既很重而又很难受。你还是派别人吧!’佛陀思索一下,又问︰‘从这里到那里往返需要多少时日?’‘去程要两天的时间,调解纷争至少也要两天,回来又要两天,一共需要六天!’佛陀于是召集大家,在夏日安居中,六天以内,沙门可以拥有两套袈裟。佛陀一方面统理僧团,使它成为清净和合的团体,一方面也顾及生活上真正的需要,在人事上看到为法勤劳不懈的弟子,总是很体恤他们的辛苦,解决他们的困难。佛陀实在是个非常有感情的慈父。

  有一天,佛陀看到一位弟子忧愁满面,忐忑不安的样子,于是问他︰‘为了什么事,如此地忧心忡忡?’‘佛陀!有一个人送我一个美好的钵,我想把他转赠给阿难陀尊者,但是阿难陀尊者必须七天之后才能回来。依照佛陀的戒律,一个人不可以一天之内同时拥有两个钵。我不知如何是好?’佛陀听了,于是向大众宣布︰在一周之内,可以多放一个钵。佛陀总是处处给人欢喜,只要合乎情理法的,佛陀无不成全他人之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佛陀制戒的精神,是随顺需要而制定的,充满了圆融的思想。佛陀和阿罗汉,虽然生活俭朴严肃,但是法情友爱是很浓厚的。譬如佛陀曾为弟子们不厌其详地解说慰问病人之法,对于不同年龄的病者,应如何看顾病情、侍奉汤药,这些都是佛陀所关心的问题,实在说,佛教的僧团里,是充满了崇高纯洁的法爱道情。


  一九六二年,我曾到印度朝拜圣地。当我登上灵鹫山上,回想到佛陀当时演说《法华经》,百万人天倾耳聆听圣教的盛况,我想就让我长眠在此,常随在佛陀身畔多好!能和宇宙第一人的佛陀在一起,人生多美!到了菩提伽耶金刚座上礼拜,这里是佛陀成道的地方,一花一木,一瓦一石,都散溢着沁人心扉的馨香,我恭敬地连脚都不敢踩上去,深怕沾污了圣地。我看到了舍利弗、目犍连尊者们的故乡,佛陀的八大圣地,给予我无限的感受,我自己也从苦行中,尤其是佛陀的圣谛中发了愿︰‘将此身心奉尘刹!’唯有将自己的身心贡献给佛陀、众生、国家,才能报答佛恩!
  
    连续二天来,我说了佛陀和阿罗汉的宗教体验,意犹未尽,明天将尽心尽力为各位讲说︰菩萨的宗教体验。我们明天准时再见!

TOP

续 46

菩萨的宗教体验

  

时间:西元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九日
                      

地点:国父纪念馆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普光记)



    各位长老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慈光加被,使我们这一次的弘法讲座能够顺利地进入第三天。三天来,我们以‘宗教体验’为主题,分别介绍了佛陀、阿罗汉的宗教体验;今天,我们要接着介绍发扬佛陀自觉觉他之精神的‘大乘菩萨的宗教体验’。在讲说之前,首先,让我们先澄清一下对‘菩萨’的一些观念:

  平常,当我们一提到菩萨时,往往会令人联想起供奉在寺院里的泥塑木雕,或是纸上画的,用铜铸的菩萨圣像。一般人心目中总以为菩萨是具有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的能耐,是见首不见尾,能保佑发财的神明,其实,菩萨并不是神,他既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冥冥不可知的,菩萨不在远处,菩萨就在你我的身边。菩萨更不是被供奉起来,让人一味膜拜的偶像,真正的菩萨应是在你我之间而富有救度六道众生的慈悲胸怀的人!譬如明朝的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持戒严谨;对于佛教清净宗风的振兴,有不可磨灭的功劳,是一位德行高超的比丘。但是,他却不以‘比丘’自居,而自称‘菩萨’。又如近代的太虚大师,有中兴佛教的悲心慈愿,但他那‘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称我为菩萨’的宣言,可见菩萨好叫,比丘难称。再如近代发愿要证得肉身不坏的慈航大师,他在世时,喜欢别人呼称他为‘菩萨’;他圆寂之后,肉体果然不坏,现在供奉于汐止,大家为了尊敬他,都称他为‘慈航菩萨’。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菩萨是凡人也可以做,只要你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发心,对初发心的佛弟子也称为‘初发心菩萨’,甚至居士们彼此之间,也有以‘某某菩萨’互相称呼的。可见‘菩萨’一词,并不仅仅限于所谓的菩萨圣像,菩萨也可用于对人的尊称,也就是说,有心趋向觉道的人,人人都可称为菩萨。

  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意思是说要成为一位德行圆满的‘佛陀’,要从‘人’做起!人乘的佛教,也可以说就是菩萨的佛教,人人发心,人人可为菩萨,与孟子所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的道理是相同的。当然,菩萨是有等级的,所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就有五十级,五十级以上就是等觉,如观音、文殊等菩萨即是。在菩萨学园里,好像学生一样,有小学、中学、大学等,虽然同称学生,程度毕竟不一样。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要做一个真正有程度的菩萨,那么,要如何才能成为有程度的菩萨呢?下面,我们就分成几点来加以说明:


一.菩萨的性格──无我与慈悲



  前天,我们讲佛陀的宗教体验时,曾经提到信仰宗教必须具有宗教的性格。佛陀之所以会成为宇宙第一的觉者,主要是基于他那慈爱众生、悲天悯人的性格;阿罗汉之所以成为阿罗汉,也是由于他具有厌离世俗、向往涅槃的根器。而天下万物物各有性,人的性情亦然,有的平易近人、乐善好施,有的冷若冰霜、离群索居,因此,到底具有什么性情的人才容易成为菩萨呢?那就必须是具备菩萨性格的人了。而菩萨性格又是什么呢?就是无我与慈悲,因为有无我的精神,才能有慈悲的胸怀;有慈悲的心怀,才能有无我的智慧。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菩萨’一词的涵义。所谓菩萨,梵文为bodhisattva,音译为菩提萨埵,略称菩萨。菩提(bodhi)意即‘觉悟’,或指‘正觉的智慧’。萨埵为‘有情’或‘众生’,因此一般将菩萨解释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觉有情又包含两层意思:一者指能够精进向上、追求无上菩提的‘觉悟的有情’,也就是自受用、大智慧的完成,为‘求道的菩萨’。一者指能够修种种波罗蜜、普利三根,‘使众生觉悟的圣者’,也就是他受用、大慈悲的显现,为‘化生的菩萨’。由上面所说,我们不难发现菩萨一方面怀抱有阿罗汉出离尘寰、追求真理的出世性格,一方面也充满佛陀悲愍众生、救拔倒悬的人世热忱,是介于自度自了的阿罗汉与自觉觉他的佛陀二者之间,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的圣者。

  其次,我们谈到菩萨最大的特征,即在于慈悲二字。菩萨,同声闻缘觉一样,也要修行、断惑才能臻于解脱之境,他和阿罗汉(即指二乘之声闻缘觉)最大的不同乃在于菩萨富有无量大慈大悲的性格!当菩萨看到众生受痛苦煎熬时,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发出拯救众生出离三途之苦的大愿,不像阿罗汉看到世间的纷扰与生死轮回的痛苦时,便生起畏惧厌恶之心,只求早日出离娑婆,证入涅槃而已。因此,在佛教中,通常称菩萨之道为大乘,称阿罗汉之道为小乘。而大乘、小乘是取自大、小舟舆之义的,即以大船(车)、小船(车)代表菩萨与阿罗汉的不同精神,也就是说菩萨以大船帮助众生渡过苦海,阿罗汉则自乘小船脱离苦海,目的虽同,而精神则有分别。菩萨由于具有慈悲的性格,因此,也就富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大乘精神。故知慈悲──正是推动菩萨实践利人利己的大乘佛道的原动力!

  那么,慈悲又是什么呢?经里说,慈悲,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佛陀之所以弘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有三藏十二部的经典,还不都是基于一念慈悲?可见慈悲的重要。慈,就是‘与乐’,给与众生大乐、人乐、涅槃乐三种法乐。悲,就是‘拔苦’,拔除众生轮转于三恶道的大苦。能大慈,则能伏治众生诸病;能大悲,则能抚恤众生诸苦。与一般所说的爱护是不一样的,‘慈悲’的境界、胸怀要比‘爱护’深得多,广得多,是远远超乎其上的!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有如严父慈母一般,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他的大慈大悲如同太阳之普照大地一般,照抚一切众生,无微不至,并且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菩萨是随顺众生的需要,运用他的般若智慧,发挥他慈悲的力量而普度众生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是众所周知的,他以无比的悲心,发下十二大弘愿以度脱五浊恶世的一切众生。他随时随地驾着慈航,席不暇暖,运用神通方便,往来于各地,寻声救苦;只要众生发出求救的声音,观世音菩萨没有不及时应现,及时洒下甘露的。他为了随顺众生,应病予药,而示现种种法身,有时为诸天,有时为八部;或者现妇女相,或者为童男身;有时携鱼篮,有时骑蛟龙,有时住紫竹,有时持杨柳……即有所谓的三十二应身,而随处示现,救苦救难。这种随缘而化的道行,是菩萨从无我大悲中所流露的圆融性格。

  更进一步地说,在菩萨的性格里,由于充满慈悲的本质,因此,在菩萨的心中,没有个人,只有众生的存在。众生需要什么,菩萨都会毫不吝惜的付出;无论是钱财、产业、妻子、儿女,甚至耳目、肢体、肝脑、生命,也毫不怨恼地施舍。譬如本生谭中记载佛陀在菩萨因地修行的时候,出生为王子。有一天,和二位长兄一同出游;在深山草丛中,突然发现一只刚刚产下七头小老虎的母虎,由于体力透支过甚,正气息奄奄的,命在旦夕;而那初临世间的小虎儿,正嘤嘤低鸣,嗷嗷待哺。王子看到这一幕,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决心舍身救虎。于是,支开两位兄长,从高处跳下深谷,准备让老虎吞食。但是母虎由于气息微弱,无法咬动坚硬的躯体。王子慈悲心切,乃以尖锐的竹片割破自己的咽喉;刹时,血流如涌,王子忍痛爬至母虎的身边,让母虎吸食自己温热的血,终于挽回老虎母子的性命,而牺牲了自己。

  慈悲,使王子忘记死亡的恐惧,甘之如饴地付出生命,菩萨就这样发挥了无我的精神。
  此外,在本生谭中还记载有佛陀前生出世为国王,慈爱人民,乐善好施,在全国各地广设救济所,大行布施,甚至割肉喂鹰,以救一只白鸽的故事。

  凡此种种,无非是告诉我们:菩萨由于富有浓郁的慈悲性情,悲愍一切众生,包容了众生的一切愚痴罪业,甚至牺牲、忘我,乃至于无我,颇有‘若为众生故,一切皆可抛。’至死无悔的大无畏精神。法华经上说:‘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菩萨经过累劫的修行,一切烦恼都已断除,一切梵行均已成办,本来可以证得清净涅槃,然而菩萨为了怜悯众生,不住涅槃,不断生死,乘愿受生六道,怀抱慈悲,广开甘露法门,转无上falun,甚至为了救拔三途中的有情而发愿出生恶趣。譬如地藏菩萨,当他看到地狱中被熊熊业火烧炙的众生,便发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立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誓愿,只要有一众生仍在地狱,则绝不成佛证果!

  各位,由上所说,我们应当知道,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正由于慈悲的性格!慈悲,是菩提渡化众生的原动力,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从无我的智慧中产生,其力无比!假使我们能拥有一、二分的‘菩萨心肠’,相信社会必定能减少许多纷争,必定增添祥和之气!

  

二.菩萨的思想──般若与空性



  前面说过,慈悲的性格是菩萨最大的特征。现在,还要强调的是:菩萨除了涵养慈悲,还要具足般若智慧!也就是说要有思想、有智慧的慈悲,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滥慈悲。好比有人嗜赌成性,正苦无赌本之际,若施以钱财,则只有害了他!爱之适以害之也。换句话说,慈悲须要伴随智慧,才能助人向上、向善;慈悲并不是助纣为虐,徒然令人堕落的小恩小惠;更不是滥施同情的妇人之仁。慈悲如两足,遍行各地,而般若心则如同双目,能辨明真伪、发现真相。慈与智,必须两者兼备,始能成就菩萨之行。

  那么,所谓‘般若心’又是什么?即指对世间的能所、物心、主客等差别相对的现象,观彻其虚妄性,泯除物我对待的执着所产生的‘无分别智’,也就是指宇宙与我同在,众生与我一体的‘空性’。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世间充满高氐、贫富、秽净、愚贤的种种差别;但是,若就般若智慧的立场来看,这些千差万别的现象,皆由缘生而空无自性;宇宙的万有,物心也好、主客也好,性本空寂,二而为一,这就是法界一味,差别即平等的理事无碍境界。菩萨若至此境界,则众生对菩萨而言,不再是心外的存在,众生即心,心即众生,于是众生的悲喜苦乐,就是菩萨的悲喜苦乐;众生的生死轮回,就是菩萨的生死轮回;因此,众生生病,菩萨亦因而染疾;众生无明造业,菩萨亦代为受苦。又由于无分别智般若空慧的推动,菩萨视众生如己子,刻不稍缓地投入世间,积极地清净众生的罪业,而产生了‘大悲清净世间智’,达到事事无碍的法界。如此,有了无分别智的大智力,就可以修证无上菩提,如实无谬地化导众生;而有了清净的大悲心,才能积极有效地救度愚痴。大智力可以说是上求菩提的自利往相,大悲心是下化众生的利他还相;自利即利他,利他即自利,往相乃还相,还相亦往相,智目悲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则不可,是二而一,一而二,为菩提心(思想)的主要内容。

  更具体地说,菩萨为了证得般若空慧,往往发大深心,尽形寿、舍身命地去追。在南传大藏经中记载佛陀前生,曾有一世是婆罗门,名为善慧,秉赋纯良,喜闻佛法,常恭敬地供养三宝。当时,正燃灯佛应化于世的时代,有一天,善慧闻知燃灯佛要到自己所住的村落来说法,喜悦万分,为了不错过这旷劫难逢的因缘,善慧决定前往听法。但是在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道路是崎岖难行的,善慧自忖:佛陀乃是世间的圣者,岂可让沼泥沾污了佛陀的双足?于是,善慧脱下自己的衣裳,铺在佛陀会经过的道路上,并且散开头发,躺卧在肮脏的泥路上,让燃灯佛以及他许多阿罗汉弟子从自己的身上踏过,无限欢喜地来迎接佛陀。当善慧抬头看到燃灯佛庄严圆满的法相时,自内心发出赞叹说:‘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乃发誓从今而后驾慈航拯救众生,以求证同燃灯佛一般的正果。善慧这种求闻正法的精神,使他早弥勒菩萨九劫成正等正觉。又如常啼菩萨,在‘八千颂般若经’中载有他求道的感人故事,大致是说常啼菩萨深感于善知识的难逢,苦于无法听闻正法以获得般若智慧,常忧悲难禁,潸然泪下,故大家称他为常啼菩萨,或是常悲菩萨。他经常跋山涉水访求名师指点迷津,后来听说在东方五百由旬远的众香城,有一位世不二出的善知识──法上菩萨,善于说佛陀的清净正法。常啼菩萨欣喜之余决定前往求法,并且打算卖身供养法上菩萨。于是,他一路上叫着,却无人问津。最后,突然出现一位大汉,说是要买他的四肢或心脏、骨髓当作牺牲祭品,常啼菩萨求法心切,遂割下自己的手腕卖给对方。此事被当地富商的女儿知道后,十分感动,乃备办了五百辆珍品宝物,跟随常啼菩萨到众香城。后来,常啼听法上菩萨说到‘如来不去亦不来,空性即如来’一句时,豁然开悟,立时进入甚深三昧,而游于浩瀚无垠的般若智海之中。

  由善慧与常啼菩萨至心求法的例子,我们不难了解般若空慧的珍贵与难得。大品般若经上说:‘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法故。’对菩萨而言,般若的修持是重要的功课,好比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渐渐长大成人一般,菩萨也摄取般若的醍醐法味,渐渐成为果净圆满的圣者。获得般若空慧之后,则可以泯除污秽,而到达自性清净的无心世界,发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等的当体即空的境界。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慈悲是实现菩萨行的原动力,这里我们还要知道慈悲又分众生缘、法缘、无缘等三种;若是配合般若空慧,则能不住众生相、法相而行人我二空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此,经说般若波罗蜜是三世佛母。

  在诸佛的国土中,住有许多菩萨眷属,帮助佛陀教化众生;有的大慈大悲,有的具足般若智慧。其中尤以脇侍大士最为世人所知,为家喻户晓的菩萨。例如在娑婆世界中帮助释迦牟尼佛的为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陪同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有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在东方琉璃世界协助药师如来的有日光、月光二菩萨。其中又以文殊、大势至、日光三菩萨为含具般若智慧的大士,他们或者骑着雄师四处弘法,或者以智慧之光戮破无明,或者手持日轮普照众生,都是佩有大智慧的利剑,可以说他们都是断尽一切有漏烦恼的菩萨。

  菩萨以大智慧可以照见五蕴皆空,彻悟诸法空性,不生染着爱想,住于实相。不过,菩萨由于慈悲,不忍舍弃众生,而且为了满其本愿,往往还来世间行化,奔走于三界之中,虽明知诸法实空,没有能度的我,也没有可度的众生,但仍然热心的去‘启建水月道场,大作空华佛事,降伏镜里魔军,求证梦中佛果’。总而言之,菩萨之大智是为了实践大悲,大悲是为了完成大智,二者运用自如,则可以圆满成就无上菩提,那个菩提是即世而且离世,离世而又即世的。

  以上是说明菩萨乃体证般若空慧的圣者,是思想净化的圣者。下面接着要说菩萨的精神。

  

三.菩萨的精神──坚忍与精进



       
现代,是个讲求效率的科技时代,一切讲究速成。如飞机、太空船、电报、快锅、速食面、活动房子等等,无非是讲求‘速成’之下的产物,然而,从没有听说过人格是可以速成的,也没有听说树木可以在朝夕之间长成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毕竟有的东西是无法速成的。若要学得一技之长,仍得费三年五载的功夫不可。而菩萨追求佛道,更是如此,没什么终南捷径可寻的,若不历经累劫多世的修持是无法成就的。在奥林匹克世界运动会中,马拉松式的长跑竞赛,最足以考验运动员的耐力与毅力,而菩萨在普化有情,追求佛道的过程中,就是这种马拉松式长跑精神的显现!经上曾说,菩萨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勤持种种法门之后,还要历经一百劫,庄严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积聚菩提道种,才能成佛。换句话说,在真理的道路上,菩萨必须一步一步耐烦地、坚忍地前进不懈,历经长期的考验,始能成等正觉。也就是说,菩萨的特色就是要具有刚毅坚忍、勇猛精进的精神!

  菩萨这种持久的忍耐、不求速成、精进不懈的精神,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来自于菩提心的确立!菩萨地持经说:‘菩萨种姓,发菩提心,勤行精进,则能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心是一切诸佛的种子,是长养净法的良田;能洗涤一切烦恼垢,能铲除众生的无明障;菩萨有了菩提心,好比拥有舒软的床铺,可以安稳众生五毒的身心。菩提心也使得菩萨不畏于佛道的遥远,能远离三有而处于真理法海之中。菩提心就是菩萨不捐弃众生,常在生死海中,以大愿之船普度众生。这种普度众生的菩提心也就是坚忍与精进的精神。总之,菩提心一旦确立,则一切正愿亦因之开始,实在是一切菩提道种的根本,大悲法行的依据,菩萨若是忘失菩提心,则不能饶益众生,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因此,欲修学大乘菩提萨者,一定要发菩提心。有名的善财童子,遍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之后遇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告诉他的仍是要先发菩提心,因为一发菩提心,即可得到诸佛的护持,开启大乘悲愿之门,是声闻缘觉所不能及者,可见发菩提心的重要。

  发菩提心既然如此重要,什么是菩提心?我们应当依据什么菩提心呢?所谓‘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例如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在每年新生入学训练时,总会安排诵读‘劝发菩提心文’的课程,目的就在于激励学生向菩萨道迈进。这一篇‘劝发菩提心文’是莲宗九祖即清朝省庵大师所作。因感于时人的好逸恶劳、忘失道念,故撰此文以劝导世人当念十种因缘而发菩提心。所谓十种因缘,即是: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师长恩、念施主恩、念众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灵、忏悔业障、求生净土、念正法久住。在发菩提心经论中则说菩萨要依思惟诸佛、观身过患、慈愍众生、求最胜果等四种因缘而发菩提心,以修习无上菩提。也就是要效法佛陀做大丈夫,发大勇猛,舍身命财宝,求一切智;常观四大五蕴如梦幻泡影,悲愍众生之造恶业而不自觉,乃发誓愿上弘下度之心;能够如此,就是发菩提心了。

  菩萨发心是伟大的,菩萨的坚忍与精进是非一般人所能及的,但菩萨并不是万能的、神化的上帝,耶教妄言万能,但佛教不神化佛陀,更不神化菩萨,菩萨也是人,但菩萨是一个发菩提心的人,菩萨是一个坚忍与精进的人。在经上有一则佛陀对大众说法的记载:一般人对佛陀的教导都能欢喜信受,唯独有一人将头转来转去,听不进去清净的妙法,任凭佛陀运用神通,现广长舌,无限慈悲地谆谆教诲,都无法疏通这个顽强者胸中的茅塞。因此经上说,佛有三大不能:(1)不能灭定业、(2)不能度无缘、(3)不能尽众生界。然而,众生虽如虚空般无量无尽,且有无缘不能度者,但诸佛菩萨却能持续不断,精进忍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努力不懈地做永远无法完成的工作;他们所发的菩提心也和虚空一样,是无穷无尽的!他们的菩提心就像喜马拉雅山上解冻的春水,涓涓不息地流着,等待因缘成熟之时,便要化解众生冰冻已久的心灵!

  法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修持忍辱。看到任何人都毕恭毕敬地合掌问讯说:‘我不敢轻慢你,你们将来都会成正等正觉的!’有些没有信仰的外道,不但没有回礼,反而破口大骂,甚至用棍棒瓦石打他;常不轻菩萨总是不加还手而避到远处,口中仍恭敬地说:‘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是未来的佛陀。’由此可知在菩萨心目中,众生皆有佛性,只不过被无明覆盖而不自觉罢了。好比摩尼宝珠掉入污泥中而一时失去光明而已。因此菩萨在无量劫中,发菩提心,生大慈悲,以无比的耐心,常行恭敬,来唤醒众生对自性清净心的觉悟。又如阿弥陀佛在前生──法藏菩萨时,发下四十八大愿,愿以无上菩提心庄严国土,只要他的国土中有一众生未发菩提心,不得无生法忍,则不取正觉。因此,在阿隬陀佛的的极乐世界中多为不退失道心,一生补处的菩萨。

  总之,菩萨的精神是始于确立菩提心,以至于刚毅坚忍、勇猛精进而持久不退的,是无法速成的,而发菩提的大愿心,正是转凡成圣,迈向诸佛菩萨世界的第一步!
  

四.菩萨道的实践──循序到永恒



  
  有人说佛教既是宗教也是哲学,是什么道理呢?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汗牛充栋,教理高深,对于宇宙人生的现象有精辟独到的阐发,有别于其他只能信仰不许怀疑的宗教,因此说它是哲学。但是佛教虽然如哲学一般具有严密的理论架构,却并不仅止于对形而上学的探究,而特重道德伦理的实践,因此说它是宗教。佛陀本身即是一个鲜明的注重道德实践的例子!因此他在证悟之后,一再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法要,希望众生自道德实践中,净化自己。当佛陀遇到外道提出形而上学的问题时,通常默而不答,譬如有名的‘十四问难’即是如此,因为玄学上的思辨问题,只是文字戏论,无补于烦恼的解脱,无益于实际的人生!由此可知佛陀是十分重视实践的,佛教是一个重视躬身实践的宗教,也是充满伦理性质的哲学。更进一步地说,大乘菩萨道的实践,正是佛陀根本精神的实践!

  那么,大乘菩萨道又当如何实践呢?我想,同我们求学一样,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前面说过,菩萨学园是由幼稚园而小学而中学而大学乃至于研究所,菩萨道的修行就是如此,由烦恼的凡夫而至四双八辈的阿罗汉而至断除烦恼习气的等觉菩萨,乃至于功德圆满的佛陀境地,也都有一定的次第的。而菩萨的境界也因实践功夫的深浅而有不同,就算是登地的菩萨,也还有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的分别。而且进入初地欢喜地的菩萨,方称为地上菩萨,在初地之前的为地前菩萨。地前菩萨要实践三十七道品方能离凡趋圣。

  所谓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菩提分法,也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为调治恶行、长养善法,断除无明、庄严法身以进至菩提的资粮。这三十七道品为原始佛教以来即受重视的修行要目,即使修至十地的菩萨,仍要勤持不懈。除此之外,菩萨还要修持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其中,布施又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在行布施时,要持施者空、受者空、施物空等‘三轮体空’的观想,不以自己为能施者,而泯除我执;不以对方为受我惠者,消除对待之心,心无挂碍,不求回报,不计多少,根除法执,才是真正的布施。其次,爱语是由慈悲的心肠中所流露出来的温和亲切的言语;法华经中曾赞叹龙女‘慈念众生犹如赤子’,爱语好比慈母温柔慈爱的语言,能化暴戾为祥和,消弭纷争。菩萨若做到‘口中无嗔出妙香’的境界,则是爱语的境界。其次,说到利行,利行是利益众生的行为,为大乘菩萨道所不可欠缺的德目,布施、爱语二者均是为了达成利行的实践功夫。而只要是利益众生之行,不论多少仍要去做。三国的刘备临终时,曾留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遗言,佛陀也曾为眼睛盲了的弟子阿那律穿针补衣,因此,我们应当知道不积小善就无法成就大德,即使功德已经圆满的佛陀,也不舍弃小善啊。小善既不容忽视,更不用说是利生的大行了。其次,说到同事,所谓同事就是指设身处地以应身教化的方便,譬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而观机逗教,贪欲心重的就教化他行不净观,嗔恚心强的就引导他修慈悲观;对农夫就讲庄稼事,对妇人便说家常话,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精神是相通的。总之,这四种摄受众生法,是实践菩萨道必修的课目。

  另外,在实践菩萨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六波罗蜜与十波罗蜜。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即度化众生到涅槃彼岸的六种方法。其中布施、持戒、忍辱是利他的福德资粮,精进、禅定、般若三者则是自利的智慧资粮。实践六度,便能福慧双修,通达诸法妙谛。关于布施,前面大致说过,这里要强调的是菩萨对众生施与财、法、无畏的布施波罗蜜时,必须富有‘功成不居’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则与老子所说‘己愈为人己愈有,己愈与人己愈多’的境界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布施到最后,反而会感到自己拥有的越多,乃至无所不有。至于持戒,可以对治恶业,有止恶的摄律仪戒、行善的摄善法戒、利他的饶益有情戒等三聚净戒。持戒波罗蜜首重存心。若是外面守戒如仪而内里存心不良,阳奉阴违,则不算是持戒;若是外行方便而内犹守戒,则仍不算是破戒。譬如六祖慧能,当他隐于山中与猎人同住时,吃的是肉边,菜然而无妨于他的修行。因此,持戒必须内外如一,无终食之间违‘戒’,则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最初,持戒的人往往感到动辄触禁,等到积久成习,乃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时,已等于持戒的最高境界了。其次,说到忍辱波罗蜜,是对治嗔恚,安住身心的方法。行忍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阿含经中有不少这一类的故事。我们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韩信的忍胯下之辱,由于忍辱,激励他成为一代名将。又如越王勾践,为了复国而卧薪尝胆,其间,曾为了取得吴王夫差的信任而尝粪使味,忍人之所不能忍,难怪他能再中兴复国!由此可以了解忍辱力量之大之不容轻视。菩萨在实践布施、持戒、忍辱三种波罗蜜之后,还要精进力行,不生退转之心,始能进至禅定,乃至彻悟而得般若波罗蜜,此时,欲成就无上菩提就非常容易了。

  其次,所谓‘十波罗蜜’是就前面所说十地修行的法门而言,即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等十种,前六者即是上面说过的六波罗蜜。方便,为菩萨上弘下化时的种种权巧施为。愿,则指菩萨于追求佛道时所发下的本愿,如普贤菩萨有十大愿、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的十二大愿、文殊菩萨十八大愿、法藏菩萨的四十八大愿,此外,尚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弘誓愿,为菩萨的共同愿行。誓愿,使得菩萨充满力量、智慧而实践菩萨道。

  菩萨在二大阿僧祇劫中,修持三十七道品、四摄法、六波罗蜜,乃至实践十波罗蜜,渐渐超凡入圣;自初发心的菩萨而至久发意的菩萨,而至阿鞞跋致不退转的菩萨,而一生补处的菩萨,并以一百劫庄严相好,三祇圆满福慧,终而登上等觉佛地。因此,菩萨道的完成,实在不是一蹴可成的,必须循序渐进,并且内外如一经久不断的修持,才能一阶一阶地登升上去,其间每一阶段的完成,都将是永恒的喜悦!

  今天,我们讲的是有关菩萨的宗教体验,有实际的例子,也有抽象的义理,大致是浅显的,为的是让各位容易了解而乐于去实践。由上面所说,我们知道要成为菩萨,说难不难,说容易也还不太容易,其中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菩萨也是凡人做的!只要我们能涵养慈悲的性情,发菩提心,学习菩萨坚忍无我的精神,修持六波罗蜜,有心成为菩萨,那么,你,就是菩萨了!因为能够实践菩萨之道的人,就是菩萨了。
  
    最后,我祝福各位都能蒙受菩萨慈悲甘露的滋润,早日证得菩提,祈求三宝加被各位吉祥!如意!

TOP

续 47

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时间:西元一九八○年十二月二日
                      

地点:台北国父纪念馆
                      

对象:法师、大众 (学生黄素惠记)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接引,让我们再度相聚在国父纪念馆;感谢佛陀的慈悲,让大家再次结此法缘。

  从今天起,这三天中我所要讲的题目,第一天是:

  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明天,我要讲的是:

  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后天,我要讲的是:

  从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还灭

  我们今天就先讲: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一般人在生活中最关心的是现在;至于过去,由于对它茫然不知,因此很少去想到‘过去究竟怎样’,而加以追溯;至于渺不可知的未来,也同样地很少想到。大家都只知道‘现在’最要紧。

  清朝咸丰年间,日本有一位著名的首相,名叫陆奥中光,他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得了不治之症;这个女孩子在临终之际,向她那身为首相的父亲提出一个问题,她说:

  ‘爸爸!我知道我就要死了。但是,就这样死去,我实在不甘心。尤其是,有一个问题我始终不知道,我更不甘愿这样死去。’

  ‘你有甚么问题?尽管提出来好了。’父亲陆奥中光说。

  于是,这个小女孩就问道:

  ‘爸爸!我究竟是从那儿来的呢?现在我即将死亡,死后我又到那儿去呢?’

  这位一向雄才大略、智足多谋的首相,经十二岁的小女儿这么一问,一时竟瞠目结舌,无法回答这个有关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生命绝对不是忽然产生的。那么,我们的生命究竟从何处来?将来又要往何处去呢?

  生命的过去,就是每个人的历史。

  我们在求学的期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每个阶段都学历史;由于有一部‘中华民族史’,我们才知道自己原来是‘龙的传人’。

  如果我们能知道自己生命的历史,我们就能知道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不光是生命的过去,更大的价值是生命的未来,因为未来就是每个人的希望。

  我们在播种之时,必然希望有所收获;太阳下山了,我们希望它明朝依旧爬上来。人,因为知道有未来的幸福可期,所以,现在无论怎样艰苦、怎样困难,对于现在他都能够甘之如饴。

  有人说:‘现在最要紧,现在这样很好。’也有人说:‘过去比现在更美好。’其实我们应该这么说:‘未来比过去,比现在更辉煌。’总之,我们不仅要认识现在,对于生命的过去和未来,都必须追溯和探讨。

  有一些人,为了追溯自己的过去,于是扶乩、关亡、跳童来问过去的因果,只是为了要了解自己。

  更有一些人,为了探讨自己的未来,于是去求神、问卜、算命、看相,以求预知那渺不可知的未来。

  今天,我要和诸位谈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可以说是‘生命学’。这‘生命学’也可以说是‘不死之学’,它告诉你如何去求得一个‘永恒的生命’。我分四点来向各位说明。
  

一.生命的起源



  每个人都有生命,但这个生命从那儿来的呢?

  于是,历史学家就说:‘生命是从父母那儿来的。’


  但是,父母又从那儿来呢?


  历史学家又说:‘父母当然是从祖父母那儿生养而来的。’


  那么,曾祖父母又从那儿来呢?


  这样追溯下去,于是,历史学家就说:‘人类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


  但是,猿猴又从那儿来呢?难道像传说中所说孙悟空是由石头里蹦出来的吗?如果我们追溯至此,人类历史学家也答不出来了。


  如果我们问生物学家,他会告诉你‘人是从爬虫类动物进化而来的。’你再追问爬虫类的来源,他会说是由微生物进化而来的。


  那么,微生物是怎么来的呢?是细菌变来的。


  细菌又是怎么来的?他会说是由细胞结合而成的。


  那么细胞又是怎么来的呢?生物学家至此只得亮起了红灯。


  至此物理学家就说了:‘人是从物质进化而来的。’从某些固定的物质,譬如海水,或是从原子、分子进化来的,甚至从核子、中子而来。那么原子、分子、核子、中子又是怎么来的呢?


  哲学家有这样的说法:‘生命是从生机化合物质来的,生机化合物质能产生感觉,由感觉而能吸收知识,而后才有思想。’这和我国古人所说由‘气’而来之说大同小异,亦即如易经所说,由‘生生不息之流’而来。但是,这‘气’、‘生生不息之流’又从何而来呢?


  宗教家对生命的来源有甚么说法呢?


  印度教说,人的生命是从梵天那儿来的──上等的婆罗门是从他的口里生出来的,次等的刹帝利则由其鼻子生出,等而下之的吠舍来自其肚脐,至于最下等的首陀罗,则来自梵天的脚下生的。但是,请问梵天是从那里来的?


  我国的道教说,生命是阴阳两仪变化而来的。那么阴阳两仪从何处而来?


  ji 督教说,生命是上帝创造的,那么请问上帝是谁创造的呢?


  关于生命的起源,从以上任何宗教和学说追究起来,都很难有个圆满的结论。


  那么,我们看看佛教对生命的起源有甚么说法。


  佛教说:生命是由因缘而来的!


  所谓因缘,因──就是生命的根源,缘──就是生命赖以存续的条件。生命不是突然有的,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由许多许多条件相互依存而产生的。


  因缘说和一般的生命起源说不同。一般的生命起源说是直线式,因缘说是圆的。


  常有人喜欢问一个问题:‘先有鸡或先有蛋?’你若说先有鸡吧!但是没有蛋,用甚么孵成鸡呢?你若说先有蛋,但是没有鸡,怎么生得出蛋呢?你先存一个‘先─后’这种直线式的思想方式去想天下事物,是很难有结果的。


  因缘说是圆的,譬如时钟,从○点开始走到十二点,走回原来的地方,在钟面上你很难看出它究竟是甚么时候开始走,什么时候结束,这种环形的时空观、人生观,这叫做‘无始无终’。我们的生命,在过去是‘无始’,在未来则是‘无终’,因此我们的生命是‘无始无终’的;换句话说,我们的生命是不死的。


  因缘的主要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衣靠存在,而没有能独自存在的东西。譬如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吃饭、穿衣、居家、坐车,都有赖于农人、工人、商人们的努力,才能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我们的生存,要茶、要水、要住所、要别人的关心,那个人离得了别人,离得了‘因缘’二字?如果一个人不能领悟到因缘的道理,他也就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大智慧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悟道,他悟到甚么呢?那就是──因缘、缘起。

  生命本来就没有甚么起源,生命只是随着因缘而有所变化,随我们的业力而相续不断。下面,我们接着就要讲‘生命的转递’。

  

二.生命的转递



  人的一期生命不过数十寒暑,当一期生命结束后,又往何处去转生呢?有人以为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好像油尽灯枯一般;其实灯虽熄了,但电源还在,只要换上一个灯泡,电源一闭,灯仍会亮,所以我们认为人的生命结束后,或升天、或做人,或在其他五趣六道中流转;总之,这个形体消灭了,又有另一个形体复活。譬如以柴薪取火,柴薪一根根地烧完了,但火始终不断。我们的生命之火也是这样相续不断。

  人死后转生他道,或为张三、或为李四,形体虽有不同,但其生命却和过去相续不断。

  譬如一颗种子,放着不播种,它仍只是一颗种子;但是,只要将它放在条件充足的环境中──有土壤、阳光、水份和肥料,它仍会萌芽成长。

  有人认为:‘人死了以后,来生应该还是个人。’不错,人死后是有做人的可能,但不是绝对的。有人认为:‘人死后必定是鬼’这是最大的谬误,因为人死后不一定做鬼,你看至亲如父母,死后却有一些儿女畏惧父母的尸体,以为父母死后就是鬼了,甚至诵经超度,也以为父母在地狱或鬼道中需要拔济,世上儿女最大的不孝,莫过于此了,为甚么要以为死去的亲人一定是做鬼去了呢?做鬼有做鬼的恶因,好人不但仍然可以做人,还可以做个更好的人,甚至还可以成为圣贤,成为诸佛菩萨。

  我常喜欢拿‘换衣服’来比喻人的死亡;一件衣服破旧了,就换一件新的;这个躯壳老朽了,当然要换一个新的身体。我也常以‘搬家’来比喻生命的转递,这个房舍破旧了,就搬到新房子去住。问题是,你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如果你有钱,你可以换一件更美丽的衣裳,或是你可以搬到更豪华的高楼大厦去住。这‘资本’就好比是人的‘功德’;如果你没有资本,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积那么多的‘功德’,就好比你把原来的衣服当了、把原来的房子卖了,那么你只好换一件更褴褛的衣服穿、更简陋的房子住了。

  人死后,生命的转递是怎样的情况呢?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提到,人的生命转递,有如乌龟脱壳一般。乌龟脱壳是非常疼痛的,人的生命即将由此体转到彼体也是如此。人将断气时的种种可怖,所谓‘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从省庵大师的话中,可知生命转递情况的一斑。

  当生命初出生时,也是一种痛苦。婴儿呱呱坠地的一刹那,受到世间寒风的侵袭,其痛苦有如千刀万箭刺身一般。婴儿来到世上的第一句话,不就是‘苦哇──’的哭声吗?

  不过,也有人生命转递时不会有痛苦的情形,例如往生佛国净土,莲花化身,当然就不会痛苦了。另外一种如突然死亡──好比车祸,刹那之际‘轰’地一声,他已粉身碎骨──但他并未察觉自己已经死亡。‘读者文摘’杂志上曾记载过一篇文字,有些研究灵魂的专家们指出,人在遭到车祸意外死亡时,其本人并不自知,他看到了破碎的尸体和相撞的车子,但他并不以为那个尸体就是他本人。这时来了许多抢救及看热闹的人群,这个‘死人’他在一旁也热心地插上一脚,告诉他周围的人说:‘我知道这桩车祸的发生情形……’,但是没有人见到和知道他的存在──所谓‘阴阳相隔’,他看到没有理他,十分气恼别人的无礼,但是他喊得再大声也没有听到。所以神识或性灵的活动,就是离开了形体,也仍然可以活动。

  当然,也有人知道自己死后将往生何处,例如在佛教里修证圣果的人,就可以预知未来,xi zanglamahuofo,佛临死前便知道自己来生将生于何处,‘呼图克图’的尊号就是转世的意思。

  人要转生,最快的只在一念之间,如弥陀经形容一个念佛净人,往生时就是‘于一念顷,即生彼国’,次之要一个星期,再慢要十五天,最慢的要七七四十九天。

  弥兰王曾问那先比丘,转生要多少时间?

  那先比丘反问道:‘譬如一人欲生印度迦湿弥罗国,一人欲生梵天,请问谁快谁慢?’

  弥兰王回答说:‘当然生迦湿弥罗国快,生到梵天比较慢了。’

  那先比丘解释道:‘大王!你说错了,生在天上,或生在人间,其快慢都是一样。譬如两鸟栖枝,高低不同,但影子谁先着地,两鸟是一样的。往生他处,或七日,或七七日,或一念之间,就是这个道理。’

  转生天上,转生人间,或是转生地狱饿鬼畜生,各种情况不一,例如该坠入八热地狱的亡者,最初必觉奇寒无比,感受到冰冻霜雪之苦,渴望到有温暖的地方,于是就会坠入了八热地狱。反之,如果他是该坠入八寒地狱,最初必觉浑身如火炎炙烤,渴望清凉,于是即坠入八寒地狱。

  假如他将转生人间,业感应生为男子,当父母在相爱之时,他将对母亲产喜爱,而对父亲生出嫉妒之心,那么出生时就成为男婴;反之,假如他将转生为女子,在父母相爱时,他将对父亲产生喜爱,想取母亲的地位而代之,那他出生时就会成为女婴。

  讲到这里,想到迷中生命转递的经过,可说是极可耻、可悲的事。所以,佛教希望人人都能了生脱死,因为‘生死’实在是痛苦之事。人在五趣、六道中轮回转递,并不见得一定是再做人。人能再转得人身的机会,《法华经》中举喻说,好像一只瞎眼的乌龟,漂流在茫茫大海中,这时大海中只有一块木板,这只乌龟想找到这块木板寄生,而又要能穿过那块木板的小孔,登上木板就是那般困难。因此经上说:‘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

  吾人如果能够明白生死转递不过如换房舍般的这个道理,自然在立身处事上能有所遵循的法则;因为,当吾人一期生命结束的时候,或者因油尽灯灭而死也好、或因意外事故而死也好,或因为身体机能发生故障以致于生命不能持续下去也好,都无关大碍。因为,不管身体如何变迁,其生命之火是永远不熄的,其生命之流也是永远不断的。

  人的‘生’与‘死’的关系,就如同‘冰’和‘水’般互相转递,水可以凝结成冰,冰也可以溶化成水;死了以后可以再生,生了之后还是会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我们在生死轮转之中,其实我们的生命永远不死。耶稣教说:信上帝者得永生。其实不信上帝,人的生命本来都是永生的。

  所以人生在世,既然知道生命是永恒的,那就应该修心养性。立功立德,因为,我们可以以今生累积的功德,让自己在来生中换得一个更美好的报身。生命转递的主要依据,就是我们自己所造的业力及功德。现在,我们继续谈到‘生命的维系’。

  

三.生命的维系



 
 我们的生命能从过去延续到未来,这期间,究竟有甚么东西像一根线般地将它维系住呢?我们千万不要想‘我过去也不知道,管他!’曾有个人,偷吃了别人一个椰子,主人将他告到警察局里去,说道:‘这个人偷吃了我的椰子。’警察就问他:‘你为甚么要偷他的椰子吃呢?’这个人回答得很妙,他说:‘我没有偷他的椰子。他的椰子是种在泥土里的那颗,我吃的是长在树上的那一颗。我吃的椰子和他的椰子有甚么关系?’

  各位!你们可以想想看,树上的椰子虽然不是土里的椰子,但是,树上的椰子是从土里的椰子来的,如果没有土里的椰子,又怎么能有树上的椰子呢?所以,你不能说它们彼此之间没有关系。我们的生命亦然,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你不能说它们彼此之间没有关系。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木柴虽然一根一根地烧完了,但是生命之火却永不熄灭。那么究竟是甚么东西,犹如那木柴一样,把我们的生命都维系起来了呢?我们分几点来说明:


  (一)识

  第一是心识的力量。心识是生命的主体,是生命的根源。一般人喜欢谈心理、谈超意识、谈超灵觉、谈第六感,或者‘心有灵犀一点通’、‘神通’、‘灵感’之类的,一般心理学只讲到‘心’,我们现在要讲的,是比‘心’还要更深入的‘识’。

  佛法将‘眼耳鼻舌身’说为前五识,‘心’解释为‘第六识’,‘意’是‘第七识’,‘识’才是真正生命所依的第八识。我们的第六识‘心’领导著「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去从事种种活动,这前五识造下了种种业后,将由‘第七识’传送给‘第八识’,第八识叫‘阿赖耶识’,又叫‘藏识’,它将人所造的善业恶业全都贮藏了起来。这第八识是生命中的主人,八识规矩颂说:‘去后来先做主翁’,人死时,眼耳鼻舌身皆不发生作用,但‘识’要最后才会离去。人入胎时,眼耳鼻舌身均已长成,但要等到‘识’发生作用,才能了解世间。

  ‘识’是我们生命的主体,它是永不毁坏也永不遗失的,是一只无形的储藏库、保险箱。各位!在你的储藏库、保险箱中,你打算储藏些甚么样的东西呢?等于你种的一块田,你要在田中播下甚么种子呢?


  (二)中阴身

  维系着我们生命的第二种东西,叫做‘中阴身’,又叫‘中有身’。

  人生自百年以后,旧房子似的身体已毁,新房子似的躯体尚未迁入,中间这段过渡时期的生命的主体便是中阴身,或叫中有身。中阴身非精血和合而成,非血相连之躯,它介乎生死之间,所以叫‘中有’,它是一个约一呎大小的形体,你可以说它是一团气或一片影子,大约就是这类东西。中阴身以识为依,以香为食,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它的归宿,亦即经云‘善寻当生之处’。其归宿是否容易找到,还视其根器而定,如《涅槃经》说:

  上根者转生,只在一念之间。

  中根者转生,要十五天。

  下根者转生,则要七七四十九天。

  民间习俗中,有为鬼做‘超渡’、‘头七’、‘二七’、‘七七’等仪式,就是这个道理。

  中阴身见男女交合,对未来的母亲生起强烈的爱念,出生后即为男孩;对父亲生起需求的爱意,出生后即为女孩。生男生女,中阴身的入胎出胎,就因此而形成。如果堕入地狱,中有自身先感受风寒霜雪的逼迫,见到热地狱的火焰,生起暖想爱触,以身投去,即会堕入八热地狱;若是为热浪盛火所逼害,见到寒气,欲想获得清凉,以身投入,即会堕入八寒地狱。

  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所合的报身;人,不知前生的所作所行诸事,就是因为隔了身体,所谓‘隔阴之迷’。中阴身,可以说分开了前生与今世,但也连系了今世与前生。


  (三)业

  维系生命的第三个力量,就是业力。业力,有‘润生’及‘发芽’两种力量。譬如我们所播之种子,还要予以浇水、施肥才能生长,而这‘业力’就是生命的水分及肥料。所以,有了业力,生命才能继续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身体所做的、口中说出的、心里所想的,都会成为业。身、口、意三业有善有恶、有好有坏,尽管业报各有不同,但有业就有报是不会讹错的。

  人生于世,当然都会有善恶诸业,但人死转生,究竟先受何种业报?

  有时是先从所造之最重业先受报应;有时随忆念受报;有时则先从习气受报,即我们平常的习惯。比方,本来我造了一个重业,该堕地狱;但是,我平常念‘阿弥陀佛’念惯了,随时随地都念‘阿弥陀佛’;你骂我,我说‘阿弥陀佛’;你打我,我还是‘阿弥陀佛’。念习惯了,甚至临死那一刹那,口中还是念‘阿弥陀佛’,就由于这种念佛的习惯,使得我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忆念和习惯对于受生都是很重要的。

  有人说:‘说甚么善恶报应,根本没标准;好人反而遭遇不幸,倒是坏人往往一帆风顺。’但是,各位!看人不要光凭一时,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报应中,有现世报、有来生报、有多生报;就如我们种的花草树木一样,有的是今年生、有的是来年生、有的则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才开花结果。

  有这么一首偈,描写业力: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佛教另外还有一首‘三世因果偈’,将人的前生、今生、来生的因果,作了一番阐释: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业,维系了我们的三世因果,维系了我们过去、现在、到未来的生命。


  (四)十二因缘

  维系我们生命的主要力量,除了‘识’、‘中阴身’及‘业’之外,就是‘十二因缘’了。

  十二因缘,就是生命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所轮转的十二个程序。什么是十二因缘呢?

  无明──因为缘生万法才生,缘灭万法亦灭,一切法无常无我,人们不知如是法的真实相,是为无明。无明是人与生俱来,没有别的法为无明之缘,所以又称做无始无明。无明是总覆一切缘生法的实相,亦即是愚痴之谓。

  行──欲界是善不善的行业,色界无色界的禅定业系为行,行是能造作,能牵引三界的身口意三业的力量为行。性质虽通‘有’,但现在造作潜果未熟之业曰有,现果已熟远推前业曰行,这是行与有区别。

  识──识,通指个人精神统一的总体,由于识的了别,使境增明,使根增长,使思想等有所领导。

  名色──名是受想行识的精神,色是物质的肉体,名色包括了主观的精神与客观的物质。名色亦即五蕴的异名。

  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的内六根,传达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境的机能。

  触──内六根与外六境相接触,主观上所起的感觉作用。亦即根、境、识三种和合曰触,苦乐感情,饥寒痛痒,都是由触觉所领导产生。

  受──受,对不欢喜的境物人事生起苦痛感曰苦受,对欢喜的境物人事生起快感曰乐受,对不欢喜的境物人事生起克服各种苦感和乐感,名为不苦不乐受。

  爱──爱,有爱财、爱情、爱命、爱生、爱执等,爱,又有欲爱、色爱、无色爱,总指对所欲境上渴爱之贪念也。爱为生死的根本,即无明之义,所谓‘贪爱名为母,无明则是父。’贪爱增上则成取,以取为缘表现于行动者为有。

  取──取有四义:一为于五欲或色声香味触等五尘起追求想曰欲取,二为于正理起谬解,如对五蕴生我见、边见、妄计取着曰见取,三为于生活不合规律而有许多禁戒曰戒取,四为于所爱事物起我和我所有执,如我执、我慢、我法、我语等曰我取。总之取是于所有事物上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一切的攀缘追求,因此引发三有业的活动。

  有──有与业的意义相通,佛经常说到业有与生有之谓,身口意对周围环境,表现为喜的恶的活动曰业有,经过一度活动就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着一种力量曰生有,总之不忘因果曰有。

  生──人从母胎呱呱堕地即谓生,色受想行识五蕴我的主体展开对外的活动发展,直至老死,此一期生命曰生。生的本义就必然具有无常逼恼之苦,生是人间的苦相,一切忧患艰难都随着生而俱来。

  老死──人的有为法的生理机能衰退,最后呼吸停止,诸蕴因缘离散,无常变迁的事实终于到来,此即谓之老死,但此老死并非人的全部消灭,老死了‘色蕴’,识却与无明和行天再另一期的生命流转了。

  十二因缘中的无明和行,是过去二因;识、明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五果;爱、取、有,是现在三因;生和老死是未来二果,十二因缘的道理,甚为玄妙。这里,我们以两个例子来譬喻十二因缘。第一,如城:十二因缘有如一座城墙,人为城墙所困,虽然有门,但是门口站有许多卫兵,不容易出去。人虽然本来可以跳出十二因缘的束缚,但由于贪、嗔、痴、我执、烦恼的牵引,因此不容易跳出十二因缘的流转。第二如树:十二因缘有如一株果树,果树的种子被种下后,萌芽、长大、开花、结果;果子落地后又长新株,又复萌芽、长大、开花、结果。新生的果实虽不是原来的种子,但是彼此之间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虽然身体在五趣六道中轮回不停,但是生命之流却是前后相续的,其主体是一致的。


四.生命的解脱



  
  今天,我们谈生命的过去、现在到未来,最后要谈的,是‘生命的解脱’。各位今天辛辛苦苦地到这儿来听佛学讲座,不像来听邓丽君唱歌那么轻松;我们不是来求耳目的声色之娱,我们是为了求得‘生命的解脱’。

  解脱者的生命是怎样的一种生命呢?他不用将解脱寄托于未来,也不妄想当下‘不病、不老、不死’。生命的解脱,当下你就可以获得。在这里,我愿意提出四个要点供各位参考:

  (一)生命的解脱,是没有忧悲苦恼的情绪:一个人的情绪,只要有忧悲苦恼,就不得解脱;我们只要对足以让我们忧悲苦恼的事淡然处之,那么我们就解脱了。

  (二)生命的解脱是没有有无得失的念头:人总喜欢患得患失,有则欢喜,无则烦恼;得则高兴,失则悲伤;一心系于有无得失的人,是不能得到解脱的。

  (三)生命的解脱,是没有拘束障碍的困难:这世间加诸我们身上的拘束、障碍,当然很多;以一个解脱者的心灵观之,无论是多大的拘束、障碍,他都不当作是一种困难。过去有一位寒山大师,他有一首诗,说得很好: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由他自干了;
  

他也省力气,我也省烦恼。


  此外的再大拘束、障碍,都不会困扰一个解脱者的心灵。

  (四)生命的解脱,是没有生老病死的感受:任何人都一样有生老病死;不信佛教有生老病死,信了佛教一样有生老病死。但是,信仰者和不信仰者,即解脱者和不解脱者对生老病死的感受不一样。没有信仰者──即没有解脱的人,对生则喜,面临老死时的那种惊惶、死怖、颠倒真是难以言喻;但对解脱者而言,他的感受就会生也不足喜,死也不足悲,生死都是同样的实相。

  譬如过去有一位庞居士,全家信佛。有一天,庞居士及其夫人一起往生极乐世界了,消息传到正在耕田的儿子耳中,他手上还拿着一柄锄头,一听到这个消息,口中叫道:‘哎!他们怎么去得如此之快?我要去追他们!’当下就立化往生了。你看!虽然是死亡,但这种死法岂不美哉!

  从前有一位飞锡禅师,他跟同参们说道:‘人卧着死,你们看过没有?’

  同参们说:‘当然看过。’

  ‘那么坐着死,你们可曾看过?’

  ‘也曾看过’同参们当下说出几个例子。

  ‘那么站着死,你们可曾听过?’

  同参们又举出了‘站着死’的例子──譬如庞居士的儿子。

  ‘那么,头朝地,脚朝天,倒立着死呢?’

  同参道:‘这种死法,未所见闻。’

  飞锡禅师道:‘好!我死给你们看。’说完做个倒立姿势就死了。

  你们看,在笑谈间解决了生死大事,这是何等的豁然、达观,这不正是解脱了吗?
  
    今天我在这儿讲说‘从人的过去、现在到人的未来’,我希望诸位能明白我人的:一.生命的起源,二.生命的转递,三.生命的维系,四.生命的解脱。


  最后,我要奉送诸位四个重点,请诸位带回家去──


  第一点:是将自己净化到美满幸福的世界里去。


  第二点:是将自己净化到无人无我的世界里去。


  第三点:是将自己净化到无量无边的世界里去。


  第四点:是将自己净化到常乐我净的世界里去。


  我们知道生命的主体是‘心’,这‘心’和自己有甚么关系呢?明天,我们将继续谈‘心’。亦即讲说:‘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