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太上感应篇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第二百四十集)

太上感应篇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第二百四十集)

太上感应篇


(第二百四十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这几天从中国、台湾、海外各地来的同学很多,看情形往后的人会愈来愈多。大家到这边来,我能够帮助诸位的,实在说非常有限,但我们要认清现在自己生活的环境,要怎样在这里面真正得到解脱,这个意义就很大了。没有接触佛法,对于这个事实真相比较不容易接受,对佛法稍有涉猎,稍有功夫的人,都肯定人不是这一生,我们有过去世,还有未来世。世出世间的圣贤,无不是告诉我们,生命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佛法称不生不灭,叫大般涅盘。大般涅盘是印度话,意思就是不生不灭,佛要我们去证明,你要证明了,证实这是真正存在的事实,这个人就叫成佛,就叫证道,证果了。

生死是怎么回事情?生死就是身有生死。这身不是我,身是我所,就跟衣服一样,衣服脏了,脱掉换一件;这个身体坏了,丢掉再换一个新的。舍身受身,就像换衣服一样。这里头告诉我们,真正的我没有生死,所以我们要替真正那个我去着想。你要修善业,你将来换的这个身体,愈换愈好,愈换愈殊胜;你要是做恶事,这个身体愈换就愈差了。你看人身,人要换成畜生身,就低了一级;再换成鬼身,那比畜生又要矮了一半。你要想换好的身相,你就得修善;你要作恶,你的身相一定是一世不如一世。这是真实的道理,也是真实的事相。因此佛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告诉诸位,佛法也是有为法。佛法要不要学?要学,要会学。你不会学的,你学了满肚子佛法,那个佛法不起作用,你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你还是一世不如一世,所以你要会学。

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是戒定慧,这是真正的佛法。戒定慧在不在书本里头?不在,书本里哪有戒定慧,戒定慧是在你心里头。书本是个说明书,我们读了书,懂得我们自性里头有圆满的戒定慧,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有,怎样把戒定慧拿出来?这是真学问、真功夫。我们现在戒定慧为什么没有?戒定慧变成了烦恼,变成贪瞋痴。戒变成贪,定变成瞋恚,慧变成愚痴,变质了!佛给我们讲,贪瞋痴就是戒定慧,现在如何把贪瞋痴让它恢复变成戒定慧,我们的佛法修学就功德圆满了。关键在哪里?关键在迷悟,迷了,我们自性的戒定慧就变成贪瞋痴;觉悟了,现前的贪瞋痴就转变成戒定慧,就这么回事情。如果诸位懂得这些原理原则,你要深信不疑,我们就会用功了。为什么?我们已经抓到修学的目的,真正搔到痒处,于是我们就知道怎么学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有办法把贪瞋痴再恢复成戒定慧。不能贪多,什么都想学是贪心,贪心断不了贪心,迷不能破迷,觉才能破迷,大家要懂这个道理。首先我们要把脚跟稳住,决定不堕落,决定不滑倒,这个重要!我们看自古以来,多少人修行失败了,堕落了,滑倒了。什么原因?用的是贪瞋痴的念头来修行,用自私自利的念头来修行,这怎么能成功?稳住脚跟的办法,就是一门深入,在一门里面成就戒定慧,这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慧开了以后,才广学多闻。

所以四弘誓愿,是佛教我们修行的一条道路,我们要循序前进。第一个要发愿,实在讲今天修行人没发愿,所以你什么都不能成功。你没有发愿,佛的门你没有进去。发什么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句话怎么讲?众生无量无边,我要发个誓愿为他们服务。你们有没发这个心?为一切众生服务,舍己为人。跟人家往来,心里头还想着,怎么样对我有好处,对我有利益,错了!你迷了,你怎么能学佛?你怎么能入门?你看看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乃至于声闻、缘觉,人家发的是什么心?跟一切众生往来,想到我对他有没有好处,绝对不会想的是他对我有没有好处,不想这个。我对他有没有好处,我对他有没有贡献,这叫「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愿,你学什么佛?学得再多,你还是六道里头的众生,佛的门你没有进去。你要想进佛门的话,就要学佛,佛是舍己为人。《金刚经》大家念得很熟,诸佛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片真诚慈悲,为一切众生服务,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苦难。苦难里面有根,苦难的根是什么?根是迷惑。因此帮助众生服务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帮他开悟,破迷开悟,他自然就离苦得乐。永远离苦,永远得乐,这是服务无量无边项目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就是做这个服务工作,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明白这个之后,理明白了,事搞清楚了,才晓得「一门深入」的重要。一门深入学什么?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就是我刚才讲的把贪瞋痴转变成戒定慧,就干这个工作。一本《无量寿经》,或者是一本《阿弥陀经》就够了,你搞那么多干什么?古大德有给我们做榜样,一生就讲一部《阿弥陀经》,讲三百多会,这是给我们现在人做好榜样。人家要请他做别的,我不会,我只会讲《阿弥陀经》,我只会念阿弥陀佛,其它的我都不会,你请教别的法师去。他成功了,他心是定的。他是不是其它经都不会讲?他什么经都会讲,他不讲,就是做一个好榜样,指出大家一条明路,脱离六道轮回,了生死、出三界的一条明路,一门深入,专修专弘。你喜欢讲《无量寿经》,你一生就讲这一部经;喜欢讲《弥陀经》,一生就讲《弥陀经》,不要搞多,贪多嚼不烂!搞太多搞太杂,你心是乱的,你戒定慧统统都没有了,所以要专精。

我过去在台中李老师会下十年,我跟诸位讲过,我学五部经,十年只学五部。那个时候不懂得这个大道理,还搞了五部;如果晓得这个大道理,我就搞一部,我就不会搞五部。李老师我跟他那么多年,他没有把这些大道理,给我讲得这么清楚、这么透彻,他老人家说话含蓄,点到为止。因此我们能够体会到,那个求知的欲望放不下。他要像我这种态度,横着心,硬这样说,那我们也只好服从了,哪有不听的道理?一门深入之可贵。因为我们不是修别的,我们是求定求慧。定是枢纽,戒是手段,慧是目的,要开智慧。我在台中学的五部经,给你们说说,你们就晓得分量不多。头一部学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那个经多大?这个纸张六页,不多。第二部经学的是《佛说阿弥陀经》,这你们常念的。第三部学的是《普贤行愿品》,你们也都读过,这个分量比较多一点。第四部学《金刚经》,第五部学《楞严经》。我在台中十年,就学这么一点东西,所以才扎了根。

可是我讲的经论很多,有几十种,讲过的经论有几十种。这些大经大论我没学过,没有学过能讲,在求学当中得一点小定小慧。所以,没有定慧怎么能成功?如果我们今天没有这个能力,那就老老实实一门深入,一句佛号念到底,肯定往生,我们这一生成功了。世出世间法都要放下,莲池大师晚年说了两句话,说得很好,「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你们哪个喜欢去悟,你们自己去悟去,他自己一部《弥陀经》,连佛法都放下了;「八万四千法门,饶与别人行」,你们要修很多法门,你们去修去,八万四千法门让你们去修去,他专修念佛法门。这两句话说得好,不是过来人说不出来的,一卷《阿弥陀经》,一句佛号,稳稳当当,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了。你要搞那么多干什么?

我今天讲这么多经论是为什么?被逼的。如果这个世间还有人讲这些经,我决定不讲,没人讲了。许多法师大德劝我讲一遍,留个录音带给后人做参考,是这么个意思。我决不是喜欢讲,也决不是爱讲,讲这些东西对我自己修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障碍,虽然障碍不大,多少有一点障碍,这就是我跟别的人不一样的地方。你们如果要没有这一点定功,那障碍很大,决定造成障碍。你的心是散乱的,你的心是昏沉的,你的意志思想不能集中,你的烦恼压不住。换句话说,你决定还是搞六道,要说的不好听的话,三途成分很大。

所以诸位同修到这个地方来,时间虽然不长,我贡献诸位的,坚定信心,绝不动摇。我们有师承,有老师,代代相传,决定没有错误。今天在国内、在海外,依照会集本《无量寿经》修行的人,往生的瑞相希有,我们亲眼看到的,这是证明。所以对于会集本要有信心,我的信心十足,丝毫不会动摇,末法时期九千年,广度众生,就是这个会集本,梅光羲大师讲得一点都不错。过去连演培法师也怀疑,他怀疑的是蕅益大师的《要解》,印光大师称赞,说「即使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一个批注,也不能超过其上」。演培法师问我:「印光法师这个话,是不是说得太过分了?」我答复说:「丝毫不过分,他老人家所说的恰到好处。」夏莲老会集的这个本子,就像梅光羲居士所说的,也是恰到好处。我们要有这种心、这种愿、这种行,取西方净土自己有把握,随时可以往生,随处可以往生,丝毫障碍都没有,我们的道业算成功了,这一生的修学没有白费。所以我们对老师的教诲才感恩,我们真得到了,真的把问题解决了。

我们同学在一块修学,跟一般佛学院不一样,他们的课程很多、很杂,广学多闻,我不赞成这个方法。佛光山刚刚开山的时候,办了个佛学院,大概三、四十年之前了,星云法师找我去当教务主任,我在他山上住了十个月,我不赞成他教学的方法。我提出我这个办法,一门深入,他也没办法接受,我们两个就分开了,没有办法妥协。佛学院那种教学法,一个学期学十几门课程,糟蹋人!决定不能成就。我教人的方法是李老师传给我的,这是中国代代相传传下来的,就是学一样。那个时候佛光山有一百多位学生,我跟星云法师说,每一个学生学一部经,一生就学一部经,十年之后他是专家。一部《阿弥陀经》学了十年,他就是阿弥陀佛;一部《普门品》学了十年,他就是观音菩萨。各个作专家,不要作通家,就成功了。他不相信,不能接受,他要多学广学,学了之后什么都不会,学得太杂、太乱了,学了一肚皮的佛学常识,与道不相干。所以我没有办法跟他妥协,我们这样就分手离开了。

在此地办「培训班」,你们同学们在此地有一点体验,我们就一部《无量寿经》,诸位感受不一样。无论是哪一部经,只要你学一样,一门深入,全心全力投注下去,你在这里面得戒、得定、得慧,你成功了。智慧开了之后,你可以博览,你可以多闻。为什么?充实你的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知你还集中在你这一部经上发挥,然后你再看这一部经,字字句句无量义,长说短说,深说浅说,你就得大自在了,这是从一门深入的好处。大家记住这个道理,记住这个方法,来此地一趟,也算是没有白来。我给诸位提出这么一点贡献。好,今天时间到了。

北京同学有五十多个人,你们发心皈依,我们还是《华严经》讲圆满之后,大家到念佛堂里做一个仪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