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十)

净界法师

    卯二、显是


  正式的显示耳根圆通它是适合娑婆世界的末法众生,以及适合当机的阿难尊者根机。蕅益大师以七大来发明赞叹耳根法门的殊胜。


  (分七、辰一、泛明此土入道所宜。辰二、的明离苦得乐人法。辰三、正明观音所修法门。辰四、诲敕当机谛听学行。辰五、叹美法胜以寓劝修。辰六、述成佛意结示简选。辰七、顶礼请加以明真实)


  辰一、泛明此土入道所宜


  拢总的说明,娑婆世界依止耳根是最适合的方便。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我指的是文殊菩萨。我文殊菩萨现今如实的禀告世尊,释迦如来是出现在于五浊的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特色是什么呢?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佛陀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真实道法,依止这个道法成就广大的功德,而这种真实的功德它必须要真教体,真实的教化之体。这种真实的教法之体,这种清净的功德是要寄托在音闻当中,包括音声跟耳根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佛陀以音声来诠释道法,众生依止耳根来吸收道法。


  我们要成就大乘的《首楞严王三昧》的道理亦复如是,实以闻中入,应该从耳根来下手修学,是最为简单方便。


  蕅益大师他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这一句话,是针对佛世的时候说的。


  佛在世的时候,众生在得度只有音声,那时候的人根机特别利,他一听到佛陀讲四圣谛就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佛陀讲《法华经》《华严经》,就发起无上菩提心。所以佛世的时候的真教体,主要就是靠音声。但是佛灭度以后,这真教体产生变化,因为根机羸弱必须要有文字的记载,我们不可能听一次就开悟了,我们必须用文字每天不断的去读诵。


  我们现在叫做什么?叫做积集资粮,为以后的开悟先把这个善根种下去,一入耳根,永为道种。


  所以佛灭度以后,除了音声以外,蕅益大师讲文字相也是个教体,其次,法尘也是个教体。你听完经典,看完经以后,你眼睛一闭,在心中如理思惟,我们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你慢慢慢慢用空假观三观来观察人世间,这时候你心中生起一种独头意识,来观察心中的影像(法尘),这样也可以开悟。

所以到了末法众生,根机羸弱,它的教体就三个,一个音声、一个文字、法尘三个都有。佛在世的时候根机比较利,那只有靠音声,因为那时候也没文字记载,完全靠上师的口耳相传,众生就能够开悟。


  这一段是总说,举佛陀在世为什么用音闻来作引证,从这道理中,你修三摩地也应该从闻中入,从这样的对比来说明。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十一)

净界法师

    辰二、的明离苦得乐人法


  前面以佛陀的教化,这里以观世音菩萨自己的心路历程,他的成就包括他自利与利他的功德,跟耳根跟音声完全脱不了关系。举出一个实际成功的例子来勉励我们。


  自利功德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赞叹观世音菩萨他的身心世界有二种功德:


    一、离苦。观音菩萨他的身心能够离开分段变异二种生死。这是一种功德,所有的痛苦都跟生死有关系。


  二、解脱。他身心有无量无边的解脱功德,三明、六通、八解脱,有无量无边的解脱功德。所以赞叹:良哉观世音!良哉,赞叹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这样讲:良哉得离苦,良哉得解脱,赞叹离苦、解脱二种功德。这是偏重在自利这一部分。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与漏尽明


  利他功德

悲心普遍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是什么相貌呢?于恒沙劫中,他有这么长的时间,大悲心是没有所谓时间的限制,入微尘数佛国土,这指的是空间的广大。这一段是赞叹观世音菩萨的悲心是时空无量的。


  自在护生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依大悲心所做的事业,他能够做什么事情呢?


  他能够成就广大的自在力,这个地方的自在力指的是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化身,应于何身得度,则现何身,给众生种种的安乐,这种大自在的威德力(与乐)。


  无畏施众生,观世音菩萨以十四种无所畏,来拔除众生身心的种种痛苦。


  大悲心所做的事情,主要是与乐跟拔苦这二种誓愿。


  音备众美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菩萨度化众生有四种方便:


    一、妙音。菩萨在度化众生离苦得乐他用什么方法呢?1、演说妙法,2、宣说神咒。


  二、观世音。他除了演说妙法、宣说神咒的时候,菩萨他的耳根经常能够观察众生的音声,而寻声救苦。所以他在度化众生,众生跟他感应主要要靠音声,观世音,观察众生的音声,而寻声救苦。


  三、梵音。梵音有二层意思:一个菩萨在说法或说咒的时候,他是不染着世间的有为诸相,从菩萨这一部分来说叫梵音。其次从众生的角度,众生听闻菩萨的说法跟咒语,能够破除心中的三毒,而成就清净的梵行,这也叫梵音。


  四、海潮音,菩萨度化众生皆能够随机示现不失其时,海潮它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退潮,是非常的准时,绝对不会有所耽误,菩萨能够实时的显现救拔。


  菩萨有这四种的方便力来度化众生。


  恩被凡圣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总结)菩萨的功德在利他这一部分,一方面能够救拔世间的痛苦,成就世间暂时的安乐,也能够成就出世间的功德,使令成就大般涅槃的究竟安乐。离苦得乐有二种,一种是世间的安乐,一个是出世间的安乐。


这一段是要发明耳根跟音闻殊胜之前,举出观世音菩萨做例子。值得赞叹的是他的方便力特别殊胜,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这里值得我们提的是妙音。


  妙音的意思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萨发菩提心以后,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积功累德,不像阿罗汉,你看阿罗汉几十劫,把心中的见思烦恼断了以后,他就大事已办;菩萨不是,菩萨要到众生的世界积功累德。


  那么他们这么多功德是干什么呢?一部分是自受用,常乐我净是自受用,但是一部分是他受用,是用来救拔众生用。


  这地方有个问题,佛陀的无量无边功德庄严,都是在一念的大般涅槃的心中,这是一种无相的境界。我们凡夫的心只能够在有相的因缘中分别,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的心跟佛的心,中间必须要有个桥梁,我们常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你要找到门,诸佛菩萨的功德之门,所以佛菩萨留下他的名号,留下他的咒语。当我们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或持咒产生一个音声,这个音声就代表我们众生心跟佛心之间的,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这个非常重要!


  如果这个世间上,所有佛菩萨的圣号完全消失掉,大悲咒、往生咒、楞严咒……的传承都消失掉,那我们跟佛菩萨之间没办法感应道交,所有的桥梁全部断掉,那就完蛋了!那这是一个黑暗时代的到来。


  在整个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当中,最重要就是妙音,佛菩萨的圣号,佛菩萨的咒语,这种微妙不可思议的音声,可以引导我们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一点对我们凡夫很重要。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十四)

净界法师

    辰四、诲敕当机谛听学行

  文殊菩萨教诲敕令阿难尊者这个当机众,应该好好的谛听,好好的学习,乃至于如法的修学。

  (分三、巳一、示其合机。巳二、劝其善修。巳三、结其真实。)

  巳一、示其合机

    显示耳根是适合末法众生的根机

  此方教体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便:

  释迦牟尼佛在教化娑婆世界的时候,他的特点是声论得宣明,是以音声来论说妙法,才能够使令微妙的义理,在众生的心中能够宣畅明达的表达出来。

  佛心的道理要转到众生的心中,要靠音声透过耳根来作桥梁。这当中有什么问题?有正反二面的问题。

  众生通病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反面问题:

  佛陀在传递音声的时候,有一种人是循声流转的。众生因为长时间迷失了我们本俱的闻性,所以我们在听音声的时候,我们习惯一昧的循求音声的声相而分别它的音声,而产生流转生死。比方说,阿难尊者他无量劫来能够摄持十方如来恒河沙的种种的秘密法门,但是到了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他还是不能免于摩登伽女之难,而落入邪思当中,为外境所转。

  邪思一般字面的解释,摩登伽女之难叫邪思(邪恶的念头)。

  蕅益大师对邪思有比较深入的解释,他说:阿难尊者这个邪思,讲的深一点就是认妄为真。他依止缘影之心来当作本来面目,以为缘影之心是能听闻,其实缘影之心它只是我们所听闻的一个影像而已。就是认妄为真,把妄想当作我们真实的心性,这叫邪思。

  我们在听到佛的音声的时候,第一种过失就是,循声故流转,那应该怎么办呢?

  应病与药

    其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这难道不是说我们只是随顺所听到的音声,而产生轮转吗?

  那应该怎么办呢?

  旋流获无妄,应该旋转耳根的闻性,而反闻闻自性,才能够破除虚妄,回归真实。

  这段的意思:佛陀以音声来宣扬真理,这个地方产生二种效果,一种产生多闻之人,一种产生反闻之人。

  有些人他只是注意佛陀的名相,你看很多学者是这样子,他站在一种考据的角度来研究佛陀的教法,一考据下去,这本部经的初注是什么,是谁说的,考到最后,结果大乘非佛说,整个信心都破坏掉了,佛陀的音声对他来说变成一种障碍。当然佛陀没有错,问题是他的心是向外攀缘,他没有注意音声里面的道,所以多闻产生的结果就是,循声故流转。

  反闻不同,反闻是当我们听到这个音声以后,我们去思惟里面是什么道理。一个宗教师他在修学佛法的心态是不同的,他注重佛陀到底想要诠释什么。从音声当中而产生道理,而能够反闻闻自性,结果旋流获无妄。

  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多闻比不上反闻。它后面会讲到,说你阿难尊者你无量劫来,你受持的十方如来秘密的法门,你比不上一念之间的反闻闻自性,因为你方向错误了。这地方说明了,我们在听闻教理当中二种不同方法,有二种不同的结果。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首楞严王三昧》的三种功德!

净界法师

    巳二、劝其善修。

  劝勉阿难尊者应该从多闻要转到反闻,对你会比较好。

  显名叹德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文殊菩萨很慈悲的教诫阿难尊者。他说:

  阿难尊者,你现在应该要好好的如实谛听!我文殊菩萨承蒙佛陀的加被,才有能力来宣说这个三昧的(《首楞严王三昧》)。《首楞严王三昧》这个地方提出三种的名称,也诠释了三种功德:

  第一、金刚王,《首楞严王三昧》它依止的是不生灭心,所以在修的过程当中它不会受无明妄想的干扰。我们常说烦恼障,的确烦恼会障碍我们,但是有时候烦恼也不构成障碍。如果你依止生灭心来修学,烦恼对你的确是干扰,你有烦恼的时候你佛号提不起来。

  大陆有一个金刚上师,他讲到临终十念,他说临终十念往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他说你要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才有办法临终十念,否则你临终的时候烦恼这么多,你没办法十念往生。也就是说,你一定是在念佛当中,另外有一个《金刚王的三昧》,就是要依止不生灭心,不随妄转的这种功力。

  我们常说禅净双修,禅净双修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你这个佛号提起来的时候有一个《金刚王三昧》的保护,烦恼不会干扰你,因为你这个佛号是依止不生灭心发动出来的。所以同样的烦恼,有些人不构成干扰,有时候构成干扰,这是每一个人的智慧善根不同。你修习《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

  第二、如幻不思议,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种如梦如幻的修学。

  怎么说呢?它是虽断而无能断所断,虽修而无能修所修,所以是不可思议。

  这句话怎么说呢?虽修而无能修所修,虽断而无能断所断?

  我们没有学《楞严经》之前,我们会怎么面对烦恼?我不知道诸位对烦恼的态度是怎么样?一般人会认为烦恼是真实的,譬如说,我不是不想住下去,而是烦恼逼得我不得不这样子做。他把所有的过失都推给烦恼,我已经很努力了,我每天该拜佛也拜佛,五堂功课也做了,但是我还是做不到。为什么?

  他说:我就是烦恼太重、业障太重。这样讲我们可以理解、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你如果经常保持这个心态,你就是很难修行、没办法修行,因为你很难摆脱烦恼对你的掌控,你把它当真实想,那就完了!烦恼不可怕,但是你认为它是真实的时候,它变得非常可怕!因为你认为它真实的,你一辈子跟它纠缠不清。所以你看有些人他一生当中,不要说断恶修善,他所有的修学面对烦恼就差不多了,他哪有时间去念佛、念法、念僧,去增善断恶更不用讲。

  如幻不思议是说,刚开始一个大乘菩萨你要相信一件事,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来就没有烦恼!如果你研究《楞严经》,你听到这个地方,这句话你还不能承当,那你这一部经叫做结缘。你的功德今生表达不错,但是没有失掉,你的来生这个善根还在。

  《首楞严王三昧》的根本思想叫称性起修,就是你一开始你要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整个修行的角度就是告诉你自己我是本来无一物,我本来是没有烦恼的,那是一念的妄动后来才有的,这个很重要!你的本来面目是没有的。

  如幻不思议是说,本来就没有烦恼好断,它是用如梦如幻的法门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如此而已!你若能产生这样的思考模式,那烦恼对你来说就不是那么的可怕了。

  所以我们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你怎么去想象烦恼它就变什么样,你想成它是真实的,它就很可怕了,你说本来就没有,那它对你就不构成干扰了,如幻不思议它是以一种不生灭心为起修,所以是如幻不思议。

  第三、佛母真三昧,他是十方诸佛之母,也就是说,十方诸佛都是依止首楞严王三昧的如幻三昧而能成就佛果的,没有一个佛陀是例外的。没有一个佛陀是依止生灭心而成佛的,没有这回事情。

  这地方是把《首楞严王三昧》讲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跟佛母真三昧,来赞叹果地的功德。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首楞严王三昧》的修学过程

净界法师

    不修成过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正式诃责阿难尊者在修学佛法的过失:

  阿难尊者!你过去曾经亲近过微尘数的诸佛,当然也听说了诸佛所宣说无量无边深奥的秘密法门。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阿难尊者多闻强记,过目不忘,一听到以后马上记住。但是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你听到佛陀的经典以后,你没有好好的产生回光返照,没有好好的去对治心中的烦恼,只是一时的多闻而没有产生内心的观照,变成一种修行的过失。

  蕅益大师说:这种过失是产生生死流转的过失。那应该怎么办呢?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你既然能够依止耳根里面的闻性,来受持佛佛;第一个佛指的是十方诸佛,第二个佛指的是佛法。你既然能够用耳根的闻性,来听闻受持十方诸佛的秘密法门,你为什么不自闻闻?第一个闻是能闻的耳根,第二闻是我们的闻性、本来面目。你为什么不从耳根当中,反闻闻自性呢?

  我们前面说过,多闻的结果是:循声故流转;反闻的功德是:旋流获无妄。这个地方正是要提醒阿难尊者,你的心不要老是向外攀缘,应该回光返照,耳根没有错只是一个方向的问题。

  修学方法

  脱离情界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首楞严王三昧》修学的次第:首先我们要突破的是个人正报的身心。

  闻非自然生,能闻的耳根的功能,它是要假借动静二种的声尘,才能够产生闻的功能。所以因声有名字,要假借音声才有耳根的名称、耳根的功能。旋闻与声脱,但是如果你能够将能闻的耳根回光返照,那么外在的声尘就脱离了。既然所闻的声尘脱离,能闻的耳根当然也就失去这样的功能,就脱离根尘而恢复一念心性,我们讲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因为你的根攀缘尘才产生六识,那你能够回光返照就脱离根尘,当然你识的功能就消灭掉了。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你刚开始是从耳根下手,那么耳根能够恢复到一念心性,那其它五根的障碍也同时就解脱了,解脱了五蕴的障碍。

  先从自己根身正报而成就解脱。

  超越器具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依报解脱:

  见闻如幻翳,见闻包括整个六根的功能,见闻嗅尝觉知。这种功能就好像我们眼睛当中有一种翳病,一念心的妄动才有六根。

  我们要知道,六根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一念的妄想以后才有的问题。

  三界若空华,因为有六根的翳病,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整个六尘的各种各式各样的华。虚空没有华,那是你眼睛有毛病才看到华,因为我们有六根才看到六尘。

  那怎么办呢?闻复翳根除,假设耳根当中的攀缘的毛病消灭了,而恢复本觉圆满的心性,那么犹如空华的依报三界的环境,也就自然消灭了。也就是说,你那根身器解脱,器界随之消灭,我们讲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当我们能够脱离根尘识以后,它是什么相貌呢?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摄用归体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当我的根尘完全脱落以后,我们这时候的心中的光明是内外通达,遍照法界无有障碍。净,当寂静讲,你一回光返照,到生灭既寂,寂灭现前,寂灭再进去以后,心光就显现,灵光独耀,约本质。

  约量

  寂照含虚空

  我们一念心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心的量是含裹虚空遍十方界。所有的世界依虚空而住,你连虚空都能够含裹了,那其他的世界当然在你一念心中,都能够了了分明。(摄用归体)

  依体起用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依止净极光通达的心性,再来观世间的万事万物,那是犹如梦中事,如梦如幻,从如梦如幻当中开始积功累德。

  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什么叫摩登伽女呢?从一念心性来说,他只是你作梦当中的一个影像,是梦中的境界,一个梦中的境界,又怎么能够障碍你梦境以外真实的心性呢?

  摩登伽女之所以对你产生障碍,是我们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你要不取着它,它只是一个梦中的影像,它怎么能够障碍你的真实心性呢?因为自心取自心,所以才产生了障碍。

  这地方等于是讲整个《首楞严王三昧》的一个修学过程,脱离根身器界。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十五)

净界法师

   举喻说明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比方说世间有一个很巧妙的魔术师,魔术师指的是我们真如随缘的妙用。这魔术师他有什么功能呢?幻作诸男女,他有种种的幻术,幻术指的是我们无明的妄想。依止幻术他能够变化种种男女之相,变现阿难尊者的六根,变现摩登伽女的六根,各式各样的六根,六根都是无明妄想变现出来的,幻术变现出来的。

  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

  虽然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男女六根,有各式各样差别的作用,事实上它主要就是一念的幻术,一念无明妄想的动。所以我们常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的妄想在动。你看所有的事情事出必有因,佛法讲,你一个人有问题都有他的根,你要把这个根找出来。所以说虽见诸根动,表面上我们看到六根在动,其实要以一机抽,就那个机,无明妄想在动。所以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当我们能够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息灭无明妄想,六根就恢复了寂静,乃至一切三界的果报相也随之消灭,种种的幻象全都消灭。所以我们常说:梦里明明有六趣,生死凡夫看到三界的果报,但是你返妄归真以后,醒后空空无大千。

  为什么?因为三界的果报正是我们一念无明妄想变现出来的。你看魔术师他拿一条手帕就变现一只兔子,是没有兔子,而你看到是有兔子。你看手帕可以变现出兔子、也可以变现出苹果、可以变现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各式各样都可以变。那这些影像是怎么来的?是手帕来的,你只要把手帕拿掉了,那些东西都消失掉。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问题在这个地方。

  这比喻什么呢?

  法合劝修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众生男女六根的差别作用亦复如是,元依一精明。为什么有六根呢?无非就是一个精明之心,精明之心指的是我们的阿赖耶识,根本无明。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以后,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那个阿赖耶识,那个明了的心,那个很微细、很微细的精明之心。因为有阿赖耶识,当然就产生六根六识的作用,所以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只要在一根当中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则六根向外攀缘的功能作用也就消灭了,这时候外在一切的三界的幻象,也就随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圆明净妙之心。圆明净妙,四种功德。

  圆明净妙就是我们一念的清净本性。

  结叹究竟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果位差别

  假设我们在回光返照的过程当中,无明妄想还没有断尽,那么居在有学之位(大乘有学),如果断尽无明,那就是成就如来究竟功德。

  这地方把整个返妄归真的过程,先要阿难尊者从多闻到返闻,返闻当中,先成就六根的清净,再成就整个三界果报的清净,最后成佛。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蕅益大师说:净极光通达,其实它是有六即佛,有名字位的净极光通达、观行位净极光通达,乃至于相似位、分证位、究竟位,是有它的差别次第。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