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

净界法师

    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主要有二个方法:一、理观,二、事修。

  理观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在修三昧的时候,跟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你内心要生起一种观照的智慧,所谓的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这句话就说明整个修学三昧的空假中三观。你跟外在的六尘接触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句话念念照常理,我们不能被外在的假相所迷惑而产生执着,你要观照那种不变的真理。这时候我们对真理慢慢地安住,心心息幻尘,对这种尘相的执取,慢慢慢慢心中那种我相、人相的对立性慢慢地消灭掉,这时候内心当中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人生是一场如梦如幻的缘起而已。

  我们在楞严经的调伏烦恼,它是一种从根本上的对治。你看我们过去用不净观来对治贪烦恼,那是枝末上的对治。真正的烦恼,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遍计执,一种对立性,我们有我相、人相的对立就有烦恼。那为什么会有对立呢?因为你对假相产生的执取。所以我们知道烦恼的根来自于对假相的执取,执取产生对立。所以你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你就是要慢慢慢慢脱离外在的尘相,安住在真实不变的真理当中。这是理观的部分。

  事修有二个:一、严持净戒,二、结坛持咒。

  持戒前面讲过了,在结坛当中前面讲了很多。要结一个楞严坛,结坛有二个目的:一、主要就是恭敬三宝,从三宝的加持当中能够远离魔境。二、我们从坛场的施设当中,能够借事显理。这一点在蕅益大师的《楞严文句》很强调,比方说你看到坛场的莲华,你知道我们要安住在不生灭心,你看到莲华外面的圆镜,就表示依不生灭心所生起空假中三观……乃至于整个香炉都是表法的。所以你在进入坛场以后,你看到坛场,你的心就能够慢慢慢慢从有相的分别,慢慢慢慢它会引导你趋向于空假中的真理当中,坛场有借事显理的效果。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方法(一)

净界法师

    前面坛场,包括内外的庄严都安置好以后,我们正式来说明它修学的方法。

  子二、明修法

  说明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方法(分三:丑一、正示行法。丑二、简其不成。丑三、明其获益)

  丑一、正示行法

  正式说明修学三昧的方法(分二:寅一、三七行道。寅二、忏后正修)

  三七行道主要是破障,破除我们烦恼跟罪业的障碍,在密宗叫道前基础。其实它真正的修学在第二段的忏后正修。

  寅一、三七行道

  三七行道有三个重点:第一个七修忏悔,第二个七主要是发愿,第三个七才是持咒。忏悔的意思就是说,当然我们一般人没有修行,你就不感觉到你业障重,因为你每天跟业障在一起。但是修行者,你开始专心的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你内心当中开始有一种清净的功德进入到你的内心当中。我们知道真妄是不二立的,所以你清净的功德会把你的罪障逼出来,逼出来会有二种相貌:第一个、修行人躁动不安,你看到这个人平常在家的时候、放逸的时候很正常,一到道场就躁动不安,这个人的过去生或者今生肯定有重大的杀盗淫妄的罪业没有忏干净,他那个罪业本身就是躁动相,所以这时候要勤加忏悔。第二种情况、心思暗钝,他一坐下来内心就是一片黑暗,所缘境佛号、所缘境持咒、所缘境……全部提不起来,一下子就昏沉,这种也是罪业之相。你不忏悔的话,你根本没办法去修行,因为罪业产生遮障。

  修行方法

  礼  诵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你感觉到你在修学过程当中,包括你躁动不安,包括你心思暗钝,这个都应该勤加忏悔。怎么办呢?

  在第一个七天当中,你要很真诚,你要很专注、很虔诚地顶礼十方诸佛如来,乃至于诸大菩萨跟阿罗汉的圣号,这是第一个忏悔的方法。

  第二个、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一方面在六时当中(一天当中有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为二个小时),你诵持神咒,一方面经行围绕着坛场,在每一个时辰当中,要持楞严咒心一百零八遍。

  楞严咒心,下面再说明。这地方的忏悔有二个,包括身业的礼拜、口业的持咒、内心至诚恳切,内心这种皈依的心,仰仗佛菩萨的加持,来灭除修行者的罪障。

  发  愿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

  忏悔主要是针对过去,发愿是针对未来。忏悔就是我们对于过去已经造作的罪业,一种内心的追悔,发愿是对未来生命的一种防护、事先的一种防护。

  这时很专心地发愿、发菩萨愿,在二六时中,心无间断。在大乘的戒律,先有愿教,所有的修学佛法都是以愿导行,有愿才有行。愿教指的是《梵网经》的十大愿王,或者是普贤十大愿王……等等,都是属于发愿的内含。

  发愿主要的就是菩提心,发愿在修学当中有二个主要的目的:第一、启发修学的动力,以愿导行。你看我们在打佛七的时候,佛七也是一种加行,有些人打佛七他无所谓,他就是没有愿望,有些人是有备而来,他打佛七是为了要破除障碍,要成就往生的,所以他在念佛的时候,他那个心力特别强,所以愿望能够产生一种修学的动力。

  第二、发愿能够扩大你的胸量。因为我们一般的所缘境只管到自己的身心世界,我们能够为利有情愿而成佛,我今天打佛七,我为一切的有情而打佛七,这时候你念这句佛号的功德就不太一样。为什么要刻意去发呢?因为我们没有发愿,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注意自己的身心世界,说:你为什么持咒呢?我只为自己忏悔业障。你这样持咒的功德就很小,因为你心量太小,你能够发起广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为利有情愿成佛,就把这胸量先扩大。

  诸位你去看忏悔法门,研究忏悔法门,其实忏悔跟发愿这二个是不可分割的。很多人只有忏悔没有发愿,这个你只是功课做一半,因为你忏悔是把过去的过失解决了,但是未来怎么办呢?你没有任何的规划。所以在正式修学之前,忏悔接下来一定是发愿,这二个是不可分割的。

  这地方我们可以再做简单的说明,这个地方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实际的操作应该是有困难。我们从合理的判断,这段经文应该是简略了,因为我们不可能七天当中都在发愿,因为从止观的角度来说,不能一路修观的,那心中会躁动不安,应该它这个地方也包括了持咒当助行。为什么这样讲?我们前面很清楚,我们为什么结坛?结坛的目的是为了要持咒,所以前面是一半的时间是礼拜,一半的时间是经行持咒。那第二七当中,应该也包括了发愿,也包括了持咒,这样才合理。咒语大概在整个三七当中都没有间断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方法(二)

净界法师

    持  咒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

  前面的二个七,第一个七还加上礼忏,第二个七加上发愿,到第三七的时候忏悔发愿的法都圆满了,这时候你内心当中就是、全部都是专心地持般怛啰咒。般怛啰咒应该加上一个摩诃就比较圆满,摩诃般怛啰咒、大白伞盖咒,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楞严咒。

  我们从经文来看,其实三七的主修,是诵持楞严神咒,但是它以忏悔跟发愿来带动咒的力量,让咒的力量表现更加的清净、更加圆满。

  罪除之相

    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光交处,承佛摩顶。

  这地方的第七应该指的是三七当中的最后一天,第三个七的第七日,第二十一天。这时十方诸佛就会同时现前,在什么地方现前呢?在镜光交处。前面我们在安立坛场的时候,莲华外面那八面的圆镜,上下相交接的处所,那个地方佛菩萨现前,这时这修行人承蒙十方诸佛的摩顶加持等等。

  这地方有二个重点值得我们注意:古德的批注当中,对三七日,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把这三七,包括蕅益大师也认为这三七的主修就是皈敬三宝。所以我们刚开始所有的事修,你在理观之前,虽然理观皈依的是我们讲内在自性三宝,但是刚开始一定是要假借外相的三宝,所以你一定要安置佛像,要有口业的称念,有意业的皈依。所以你看我们修学都是从外相三宝,然后再入自性三宝。这地方主要所修的是外相三宝,这是第一点,它主要的是包括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包括意业的皈依,三业皈依,求佛菩萨加被。

  第二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三七二十一天,所谓的诸佛现前。

  蕅益大师说:诸佛现前的关键点在镜光交处这四个字,也就是有些人在修学当中,他很容易跟佛菩萨感应道交,有些人有困难。当然关键点不在佛菩萨,佛菩萨的心是平等大悲。也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你必须真实地去观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你内心中有这样的信心: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的心跟佛的心是能念所念性空寂的。你要把你心中的自我意识慢慢地放下,然后佛菩萨的光明才能够照进来,如果你一天到晚把自己的自我意识坚固执着,就像一个房子,你把门关起来,窗户也关起来,就算外面有太阳也照不进来。

  所以蕅益大师一再强调,这个地方一定要生起理观,才可能真正蒙诸佛的所谓镜光交处,所谓的感应道交。

  这地方表面上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意业的皈依,这都是修学外相三宝,都是属于事修,但是其实都有理观的成份在里面,才能够到最后三七的时候十方诸佛现前。这地方值得注意,这是一个成败关键。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方法(三)

净界法师

    寅二、忏后正修

  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正式说明罪灭之相:

  这位修行者经过前面三七,包括忏悔、发愿、持咒,他即于此道场修三摩地。

  蕅益大师的批注当中说:三七日修学完毕以后,坛仪应辍,场地乃存。

  你那时候,坛场的仪式要停止了,什么叫坛场的仪式要停止?你不能再礼拜了,你不能再发愿了,也不能在那个地方经行走来走去。但是你坛场的场地还在,你还是坐在坛场的前面,它能够帮助你借事显理,你还坐这个地方,所以叫作即于道场。道场没有变,但是修学的方法不同了(后面会讲到),从一个动态的礼拜、经行,要改成坐姿、坐下来,你要赶快寂静下来修三摩地,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因为你前面整个三七的所缘境是外相的三宝,你缘的是墙壁上的佛像,你听到的是你所创造出来咒语的声音,你表现一种皈依的心,这时候你心是向外的,向外去缘三宝的境。但是一旦修三摩地的时候,你的心开始收摄回来,我们讲念念照常理,开始安住在这一念不生不灭的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开始要把心收回来,因为这个时候是正修了。

  在正修的时候,因为透过前面的忏悔,能使令末法的罪障众生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明指的是能观的智慧,净指的是所观之境。也就是说,忏悔以后你内心当中,你的整个身心的烦恼障、罪障被消灭了,所以你内心非常的安定,可以说是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这时候讲出一个譬喻:像琉璃一样,内外明彻,光明通达。透过忏悔以后,把前面那种躁动不安的相状、昏昧暗钝的相状就完全消灭掉了,变成一种身心明净,犹如琉璃,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行状态。

  诸位不晓得有没有看到:它前面讲到整个修学当中,都是要至诚恳切、一向专心,它很强调心地法门,你在修学当中那种心念的专一。其实拜忏,你内心当中的专一是很重要,我们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讲一个山羊的故事大家体会一下:

  有一只山羊早上起来的时候,牠想要到田里面去吃小白菜,跑着跑着,跑到田里的时候,要吃之前,诶!早上的太阳斜照牠的身体,哇!牠的身影特别的高大。牠说:原来我身体这么高大,我不应该吃小白菜,我应该吃树上的水果才对。牠又往森林跑过去,跑着跑着,跑到森林要吃水果之前,诶!太阳已经日正当中了,所以牠照下去的身影特别的渺小。牠说:原来我这么渺小啊!我哪有资格吃树上的水果呢?我还是吃我的小白菜好了。牠又往田里面跑,跑到田里的时候黄昏了,黄昏的时候夕阳又斜照身影又特别大,牠想我还是去吃森林的水果。结果牠今天当中跑来跑去,什么都没有吃到。

意思就是说:你在修忏也好,当你设定一个所缘境的时候,你持楞严咒,你就专心地持楞严咒,你要是修念佛三昧,你就专心念阿弥陀佛。修行的大忌就是你更换所缘境,换来换去,今天念阿弥陀佛,明天持观世音菩萨,后天持地藏王菩萨,那就完了!因为你这样子三昧难成,你没办法把这个法的功德真实地深入。我们有志于修忏的,一定是要很专心地深入一个法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方法(四)

净界法师

    丑二、简其不成

  前面讲到如法修学的成功之相,所谓的身心明净、犹如琉璃。第二段是说明,有些人忏悔以后,还忏悔没有成功。为什么呢?举出二个原因: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若此比丘,这个此比丘指的是:因为这个坛场一决定以后,它是有很多比丘包括居士在共修的,但是领众的法师,他的本受戒师是不清净,也就是说他受戒不如法,这也会影响到整个修忏的功德,这是第一个——他的本受戒师是不清净。第二、在整个坛场当中的同参道友,十比丘等。

  蕅益大师说:所有的修忏的仪轨不能超过十个人,以十个为原则。

  所以这等就是说,也可能是八个,也可能是六个等等。这个地方,整个修学的同参道友,其中有一个有重大过失的,也就是说他四根本戒不清净,这样子整个坛场修学的功德完全受到影响。

  这一点,蕅益大师有比较多的论述,他说:你在共修当中,你如果找不到如法的同参道友,你宁可少,不可草。

  我过去曾经听到莲因寺的一位住众跟我讲说:以前忏公师父盖莲因寺的时候,他请建筑师来规划,一开始建筑师规划的道场非常大,忏公师父看了以后非常生气,他说:这个道场这么大,没办法修行。

  我当初也不懂,为什么道场大没办法修行,后来忏公师父又加了一句话,他说:莲池大师、祖师的修行功力尚且只留四十八单,只留四十八个人,末法时代不应该盖这么大。

  这其实跟这一段的经文道理相通,修行的道场只要有一个人烦恼特别粗重,他的磁场特别的污浊,整个修行的功力都会被他拖下去。所以蕅益大师说:你找不到同参道友,你宁可一个人独修,一个人独住。

  这个地方他就正式地提出警告:你的共修当中的同参道友是要拣别,因为有一个不清净,你这个修道的道场都不成就。我们在共修的时候,这都是要注意的,除了戒行的清净,同参道友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丑三、明其获益

  我们如果如法地修学,会有什么样的功德利益?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我们如法地拜忏、发愿、持咒之后,把粗重的烦恼罪业破坏了,这时候开始正修。

  端坐安居。这时候你不能在那个地方走来走去了,也不能礼拜了,静坐下来,而且是要闲居静处,要找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修行一百天的时间,念念之间,能够观察身心世界。你经常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你从什么地方来?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从什么地方来?这地方是很重要的一个参。你说我从前生来,不对!因为我们前生不是长这个样子,我们前生的心态跟今生的心态也不一样,所以你不能说从前生而来。那么你将往哪里而去?你也不是到来生,因为来生跟今生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回光返照以后,观察我们现前的身心世界,它只是一个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一种因缘的假相,这时候慢慢慢慢对假相的执取慢慢地松脱、慢慢地松脱。

  十二因缘里面第一个: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第一个无明就是对假相的执取,慢慢地破坏以后,整个十二因缘生老病死的力量也就慢慢慢慢地消灭。这个就是说,在整个一百天当中,你不断地观察你现前的身心世界是相妄性真。这时候不起于座,得须陀洹,就在一百天的静坐当中成就圣道。

  蕅益大师解释这个须陀洹说:其实这个不是小乘果位,发菩提心又观想大乘的真理,怎么证小乘的果位呢?

  他说这地方实则是二种意思:一、他指的是圆教的初信,举他的一种断德的相应,是圆教初信位。二、从义判来说,是属于大乘的见道位,也就是圆教的初住,别教初地的所谓的法身菩萨,这样才合理。这地方指的是利根的。

  什么叫利根呢?

  就是你这人烦恼很淡薄。有些人他天生没什么烦恼:贪烦恼也很淡薄,他也没什么脾气,瞋心也很淡薄,根性也不愚痴暗钝,烦恼淡薄、善根深厚,这二个缺一不可。

  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钝根。有些人烦恼粗重,善根也不足,他的身心在现世当中不能成就圣道,但是他经过前面三七的修忏,乃至于一百天的静坐修止观,他能够到达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这在唯识学的判教,胜解行地,要以天台的判教,是圆教五品观行位,第一个随喜品,决定自知成佛不谬。对这种真如理性产生坚定不移的理解。

  这是在一百天当中的修学,它是透过先礼拜、经行然后静坐,这个次第是很重要。你看有些人他事情很忙,忙完以后,一到佛堂他就坐下来,这个都是错误的。你到了佛堂第一件事情先拜佛,不是先坐下,拜完佛以后然后经行,经行以后再坐下。在小止观说:你在整个进入到止观之前,一定要有一个道前基础,要有一个破障的基础。你看这个地方的次第都讲得很清楚。

  癸二、总结

  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这一段到底是在回答什么问题?我们回顾一下,看讲义184面,脉络第三段正请道场。

  阿难尊者说: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这个地方阿难尊者针对末法众生去佛久远,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应该怎么去远离魔境,成就不退转的功德?

  佛陀讲出二个重点:一、四种根本净戒。二、安立道场,诵持神咒。

  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安立道场。

  古德把道场分成内道场跟外道场:一、内道场是包括持戒清净跟诵持神咒,内心要修正念真如之前,先把道场现出来,持戒清净,诵持神咒,二、外道场,安立种种坛场的庄严。

  古德批注的意思,一般来说都偏重在内道场。末法时代你真的没办法找到这么多的香料来制作坛场,其实你还是以持戒清净,很虔诚地持咒是比较重要。

  你看,虚云老和尚他在山中,有一天他中午的时候煮芋头,煮熟以后因为芋头还很热,他想这么热也不急着吃,先坐一下。结果一坐,坐了半个月,半个月以后他的同参道友来找他的时候,用引罄把他敲醒。他说:你们来的正好,我正好要吃饭,结果锅盖打开的时候,那发霉的霉都长得很高了。

  你看虚云老和尚在山中,他也没安立什么道场,他照样能够进入大乘的三昧。

  所以这个地方汝问道场,建立如是。有内外二种道场都要建立,当然这个地方还是以内在的道场作根本。

  【断德。一面断除烦恼、所知二障,和分段、变易二死,另一面即由断而显即二空所显真如法性非安立谛的清净法界。圆教的初住位,不但证悟了自己的灵性,而且得到无生法忍,此时的心便安住在这种真实智慧的念头上,永远不会再退失。五品弟子位(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正行六度)。】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阿难祈请如来,能够再一次地宣说神咒!

净界法师

    辛二、重宣佛顶神咒

  这地方又是另外一个主题。前面的建立内外道场,主要的目地是远离魔境,跟成就不退转的菩提心。这地方是如来重新地宣说佛顶神咒。

  (分三:壬一、阿难述请。壬二、如来正说。壬三、护法述愿)

  壬一、阿难述请

  阿难尊者这一段,他一方面叙述他自己被神咒所加被的过程,另一方面他正式地祈请如来,能够再一次地宣说神咒,包括述跟请二个内含。

  述遭邪禁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

  阿难尊者自己讲到自己遇到摩登伽女zai 难的过程,说:

  我出家以来,仗恃佛陀的憍爱跟宠信。恃佛憍爱有二个重点:一、因为阿难尊者他是贵族出家,所以他有贵族的习气,他本身有憍慢的习气。第二点、因为阿难尊者是佛陀的最小堂弟,所以得到佛陀特别的宠爱,所以他就产生错觉,他认为如来将惠我三昧,不劳我修,所以他也产生这样一种依靠的心态。因为这样子的憍慢跟依靠,他一向以来,虽然作佛陀的侍者,他只是追求多闻。阿难尊者的特点就是他有多闻、强记的功力,我们说是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但是他只有多闻的智慧,没有思慧跟修慧,所以未能证得无为的真理。所以他在托钵的过程中,遭遇到大梵天的邪术所控制,他当时的情况是——心虽明了,力不自由,他内心当中很清楚的知道,他自己是一个出家的比丘僧,但是他没有止观的力量来抗拒调伏大梵天的邪咒。

  我们今天在研究阿难尊者当时摩登伽女之难,要很清楚,阿难尊者虽然没办法克制咒语的力量,但是他心中是很明了的。所以很多古德就说:阿难尊者戒体没有失掉,他内心很清楚地知道他是出家的比丘僧,他戒体未失,他是止观力量薄弱,戒体没有失掉。

  菩萨戒也是这个意思,菩萨戒可以允许你起烦恼,它不允许你起颠倒。因为一个人起颠倒,你菩萨戒体就没有了,那个观照力都没有了。

  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阿难尊者他声闻的戒体还在,他只是止观力薄弱。

  蒙救未闻

    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

  正在危险的过程当中,仰赖文殊菩萨的救拔,才使令我解脱梵行之难,这当中虽蒙如来佛顶神咒,但是整个过程是冥获其力,是冥冥当中获得神咒的加持。换句话说,文殊菩萨到了现场的时候,祂是默诵神咒,祂没有出声,所以阿难尊者当时并没有亲自听闻。

  这一点也就是带动阿难尊者,再一次祈请的重要理由。

  重宣广利

    惟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

  惟愿如来依止大慈之心,重新为我等宣说,并且依止大悲心来救拔,此中法会的修行之辈,以及末法中在三界轮回者,能够仰仗密音(咒语,咒语是诸佛的秘密语言),身心能够得到解脱。

  大众普请

    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阿难尊者祈请以后,法会大众心中充满期待,跟阿难尊者的心情一样,都想要再听闻一次如来的秘密章句。

  这地方阿难尊者的祈请,看这经文可以得到二个结论:一、他希望能够仰仗咒语的功德,使令自己跟法会的大众,能够得到身心的解脱,加被法会大众。二、阿难尊者毕竟是大乘的持法之人,他是整个大乘经典结集之主,假设他没有亲自听闻,他怎么能够结集呢?

  所以他必须得重新再听闻一次,才能将此咒语流通后世,有这二层意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