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明鼻识界即藏性(二)



净界法师



    非因香生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

    (非它生)假设我们鼻子的了别性是从香尘所生,如此一来,鼻识就应该以香为它的根本。如眼有见,不能观眼,譬如眼根产生见的功能,它可以向外看到山河大地,看到花、看到佛像、看到灯光等等,但是你的眼根不能看到你自己的眼睛,因为识不能见自己,自己不能见到自己,眼不自见,自己可以看到别人,但是你自己不能看到自己,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因香有故,应不知香。

    既然鼻识是因香尘而有,那鼻识跟香尘已经变成一体的东西,那就不能够去齅闻香尘才对阿!因为你自己不能了别你自己。

    这地方有二个问题:

    一、知己非生。你说我鼻识能够了别香尘,那表示你的鼻识非香尘所生,因为香不自闻,你可以闻得到香,表示鼻根跟香二个是不同的东西,才能够产生能所的作用,所以知的话,表示鼻识非香尘所生。

    二、不知非识,说我的鼻识不能了别香尘,那你不能了别香尘,身为一个识最大的功能就是了别香尘,你这识产生以后不能了别香尘,那你根本就不是一个识了。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

    你说你的鼻识不能了别香尘,不但连鼻识不能建立,连香尘都不能建立。为什么?因为香非知有。身为一个香尘,它本来就是无情的物质,它必须假借齅闻的功能,才能够把香气显发出来,你现在鼻识既然不能齅知香尘,那连香尘的界都不能建立。

    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

    (总结)既然鼻识不能了别香尘,那鼻识绝对不是从香尘所生,是不能它生的。

     非因共生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

    (非共生)我们前面讲过很多次,鼻也不能生,香也不能生,鼻跟香合起来当然更不能生,因为中间的界限是不能成立的。你不能够说一个有情的鼻根跟一个无情的香尘创造一个鼻识,这个鼻识一半是有情一半是无情,那根本就不合道理,这个体性不能安立,所以这个中间是不能建立起来的。中间既然不能建立,那内在的鼻根外在的香尘也不能建立,鼻识所产生的闻性,其实它是一个虚妄的相状。

    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结论就是无生。为什么无生呢?

    因为它因缘生所以它无生。那是因为你有这个业力,所以你跟这个外境碰撞的时候,会创造一个假相的味道,当你把这福报弄尽的时候,这味道就消失了。其实你在吃东西很香,你不要以为那个东西真的很香,你不要这样想,那是因为你有福报。一个菩萨要知道,你把吃的福报花完的时候,你吃什么东西都不香了。

    这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要把它参透,你才知道怎么修行。你要是一天到晚心外求法,说这个东西真的能够产生香气,那你就完了!你一天到晚心外求法,你一辈子找不到你的家,你没办法回家的。

    即空、即假、即中,为什么说我们今天遇到一个外境,你透过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就能够把它转成如来藏妙真如性。

    家在哪里?

    每一个法都是你的家,每一个法也都不是你的家。

    大乘佛法就是这么妙,每一个法都是颠倒的,每一个法也都是成就的。你的心颠倒,什么东西都是颠倒的,你看到佛像也颠倒,有些人看佛像看到着魔。诶!佛像开始对我笑了,那就完了!佛像没有错,错在你那一念颠倒攀缘的心。

    外境永远没有所谓的对错,你要是对,所有东西都对,你要是错,所有东西变成错误。所以我们看到外境有问题的时候,你要赶快知道是你内心出状况,你起颠倒了。

    《楞严经》处处在讲这个道理,其实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它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只是一个幻妄称相,但是你也不能离开它,因为它的体性,其性真为妙觉明体,要把它参透了你就能就路还家,你要参不透你就继续流转。世界上就是这个道理。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分因缘非自然性。

    从因缘即假的道理来说,依止内在的鼻根去攀缘外在的香尘,而产生一种了别的鼻识,的确是有它业力所显现的假名假相假用,菩萨也不能忽略这个道理;但是三处都无,它的真实体性都不可得,都是缘起性空的。鼻跟香尘跟中间的鼻识,其实它都是非因缘非自然,都是空有同时,空有无碍,都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即空、即假,这二个都是缺一不可!



净界法师


    鼻识主要了别的是一个香尘,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在高僧传里面讲到一个印度来的法师,他的鼻根去碰撞外尘产生的鼻识的时候,他的了别性特别强。一个印度来的法师他不懂得中文,但是你拿春秋战国的书给他闻,他闻后说:喔!这里面有血腥的味道。他能够把味道闻出来。你拿易经给他闻,他说这里面有玄妙的味道。照理讲这是眼识所缘,但他鼻识能够闻得出来,表示这个人过去有些禅定的善业。

    在《楞严经》后面会说,一个圣人他证得我空法空的道理以后,他六根互用,他的界全部打破了。眼根一定要对色尘产生眼识,这是对凡夫障碍的人说的,一个初地的菩萨他的眼睛可以看色尘,他眼睛也可以听声音,他眼睛也可以闻香,所以讲即空、即假、即中。

    如果说眼识是真实的,那就不能改变;既然我们可以透过修行,透过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改变,那表示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就构成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即空是菩萨的一个安住跟解脱;即假就是告诉菩萨你要多多的积功累德,你才能够从一个凡夫的假相,变成一个菩萨的假相,最后变成极乐世界的假相,最后变成一个成佛的假相,成就诸佛万德庄严的假相。

    假相你也不能说它不好,它可以摄受众生。所以一个人完全不重视假相,你就没办法修大乘佛法,但是你不重视即空,那你就苦恼很多,一个苦恼的菩萨你也走不下去。所以即空、即假,这二个都是缺一不可。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明舌识界即藏性



净界法师


    子四、明舌识界即藏性。

    当我们内处的舌根,去接触外处的味尘,这二个东西相互碰撞的结果,产生现前明了的分别功能叫作舌识。菩萨怎么从这样的一个假相当中,去把它会事入理,把这生灭的因缘转成我们的真如佛性呢?应该怎么去观察它,从相里面回家,就路还家。这明明是个相状,菩萨是怎么从相状当中悟入真理?

    总标三界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阿难!又如过去你所能够明白的道理。我常常说:依止内处的舌根去攀缘外在的味尘,这二种因缘的作用,而产生舌的了别性,叫舌识。

    这段正是说明这段经文我们所要观察的对象是舌识,也正是说明舌识是因缘所生法,是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佛陀先标出这个道理再详细说明,说它为什么是因缘所生法。

    我们先做一个相反的假设,说这个舌识不是因缘所生,它是有真实体性的,那这个体性是舌根所生,以舌根为根本?还是它是味尘所生,以味尘为它的根本?

    佛陀先提出二个问,再一一的把这样的假设破掉。

    妄相无体

    非因舌生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非自生)阿难!若舌识是有自体的,那这自体是从哪里来呢?是舌根把它创造出来的。舌识因舌根所生,如此一来舌根本身就产生了别酸甜苦辣的味道。这样子讲的话,世间上的那些物质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等等,那都变成不需要有味道了;甘蔗是甜味、乌梅是酸味、黄连是苦味、石盐是碱味、细辛、生姜、肉桂都是属于辣味。那你舌根自己可以创造了别味道的功能,那这些味道就不需要了,不需要来当作助缘。

    既然如此,你可以根据你的舌识来尝尝你的舌根,它是甜的还是苦的呢?你舌根创造了舌识,那你舌识可以反过来去尝尝你的舌根,假设你舌根的体性是苦的(包括甜的,有味道的情况),那到底是谁来尝舌根而知道苦呢?因为舌识由舌根生,那舌识跟舌根变成一体了。要二个东西相互作用,一定要有个能所,才能够尝一个味道,二个变成一体,你根本不能够去尝,不能够自己尝自己,这不合道理。

    舌不自尝,孰为知觉;既然舌识不能去尝舌根,味道这个知觉又怎么安立呢?所以说你尝到舌根是甜是苦,根本自相矛盾。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假设你舌识去尝舌根的时候,是完全没有味道的,那表示你这个舌识的了别味道的功能,根本不能建立起来,那么舌识跟舌根的界要怎么安立呢?因为身为一个舌识它就是了别,了别外在的酸甜苦辣,你了别的结果是什么味道都没有,那你这个舌识根本不能够安立,所以从根而生不合道理,不能自生。

    非因味生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非它生)若我们舌头能够了别酸甜苦辣是外面有味道而生的。说你为什么能够产生了别呢?是味道产生出来。如此一来,我们的舌识就变成酸甜苦辣的一部份了,这样子就如同前面舌根的道理,你自己就不能去尝这个味道一样,你自己不能尝自己,那你怎么又能够了别这个味道,是有味还是无味呢?既然你舌识是从味道创造出来,你就不能去尝味道了,自己不能够了别自己的。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

    又世界上一切味道,所谓的酸甜苦辣它并不是单一的物质所生,味道是多元化所生的,那你所生的识体也应该多元化才对啊!

    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既然所生的识是一,那表示这个味尘也应该只有一才对;所生的识是一,能生的酸甜苦辣的体性也应该只是一才对,那表示咸淡甘辛,这种味道又变成同一个味道,就没有分别了。

    咸淡甘辛,它的味道的产生有三种情况:

    一、俱生,与生俱来就有这种味道,譬如甘蔗与生俱来就是甜的,黄连与生俱来就是苦的,这叫俱生。

    二、和合生,是经过二个以上的东西和合,比方说黄豆跟盐巴跟面粉加以和合而产生了酱油,这个味道的产生,是经过二个物质以上的和合产生的。

    三、变异生,经过成熟的过程而产生的,比方说水果,它还没有成熟之前是酸涩的,成熟以后变成甜的,这叫变异生。它有和合生味,俱生味跟变异生味。

    既然它所生的自体是一,那它能生的味道也是一才对,应该没有分别才对。酸甜苦辣既然没有分别,那识就不能构成识了,因为你尝什么味道都是一样,那么怎能够叫做舌识呢?识就是要产生差别了别,那舌识界又怎么说以舌根相对,味尘产生舌识呢?这三个皆不能安立,所以我们不能够说它生。

    非因空生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

    (无因缘生)因为虚空是无情的,你不能够说一个无情的虚空,来产生一个有情的舌识,这个是不合道理的。

    非因共生

    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

    舌根跟味尘二个和合。我们前面也讲过很多次,一半是有情一半是无情,所以体性掺杂混滥,所以中间的体性根本不能建立起来,所以怎么能够产生一个舌识界的功能呢?这是不合道理的。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从因缘即假来说,依止舌根去攀缘味尘,而产生一个舌识,从当下的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从过程来说,每一件事情的过程,我们的确要承认它有它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从它的真实体性来说是三处都无,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去无所至,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我今生来不是来求生怕死的,我是来做我该做的事!


净界法师



    身为一个菩萨,对于空有的二种相貌,应该要保持非因缘非自然,即因缘即自然,空有无碍的中道实相的观察。这样子你就能够把这种虚妄相,把它拉回到真如本性。任何一件事情你要能够正确观察,每一件事情都是回家的路,都是趋向于返妄归真的道理。

    不迷、不取、不动,我们一再强调关键在不迷,其实这不迷、不取、不动,也不是佛教专有的,我们看看孔夫子的一生你也看得出来,他的修学也是以不迷作根本,才能够产生不取、产生不动。

    有一天,孔夫子带着学生到处游学,来到陈蔡中间一个叫匡地的地方,结果被军队团团围住,当时的情况非常紧张,马上就会招来杀身之祸。身为大弟子的子路就带着学生拿着刀剑,到处跑来跑去做一些防卫的工作。正当子路忙来忙去的时候,看到孔夫子弦歌不辍,在那边弹弦,而且悠悠自在。

    子路非常紧张说:孔夫子啊!这都是什么时候了,你老人家还弹琴?

    孔夫子说:来来来,吾语汝道。我跟你讲个道理,你先不要紧张,你坐下。

    孔夫子说:子路,我这一生,避穷久矣。我一生当中都在逃避这穷困的因缘,但是我逃得掉吗?穷困还是现前,这是我命运如此。

    孔子又说:我一生当中,求通亦久矣。追求通达也追求很久,但是我通达现前吗?也没有,这是我时运不佳。

    孔夫子说:身为一个仁人君子,在大环境小人当道,礼崩乐坏的时代没有个人的亨通可得。我今天既然能够传承文武周公这种圣贤之道,我自然知道我自己的定位跟我的因缘,只要上天不毁灭我,我就不会死亡;因为我的定位很清楚,我传承是圣贤之道,外在的因缘你不要去紧张。

    这时子路说:孔夫子你这勇气是怎么来的呢?

    孔夫子说:要说世间上的勇气有三种:

    一个是匹夫之勇,暴虎冯河匹夫之勇也,一种人他能够单手去跟野兽抗拒,这是匹夫之勇,也不简单。

    二者是将军之勇,大将军率领大军在战场当中无所畏惧的杀敌,这是将军之勇。

    三者是圣人之勇,圣人在传承圣贤之道的时候,遇到穷困的因缘,他能够固守贫穷之道,无所畏惧,这个是圣人之勇。

    孔子说:我安住的就是圣人之勇。

    子路问:为什么一个君子老是遇到穷困呢?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面对因缘,他也面对很多障碍,只在障碍当中它能够安住不动他的心,小人遇到障碍就乱动,就差别在这个地方。

    这段孔夫子的开示,他主要是在强调圣人之勇,面临危险的时候能够无所畏惧。

    孔夫子之所以无所畏惧,来至于他的智慧,他对天命参透,他知道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才能够无所畏惧。生命就是一个过程,生命是没头没尾的,但是没头没尾的生命你也不能完全放弃,放弃你就丧失一个积功累德的机会。孔夫子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我今生来不是来做官的,我今生来也不是来求生怕死的,我是来做我该做的事。

    我们如果把生命的头切掉,尾巴也切掉,剩下过程,你就不会把成败看得太重。我们为什么把成败看得太重呢?因为我们看生命是整块的,有头有尾的生命,那你就会把成败看得很重,把死亡看得很重。如果你把生命当做你每一个成佛之道的过程,那你就会无所畏惧,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我觉得孔夫子的圣人之勇,他所要强调的跟我们《楞严经》的观念是不谋而合,就是菩萨的不迷,不取、不动,重点在他能够对人生正确的观察,才能产生这种力量出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如果我们不知道破障法门,可能就是前功尽弃!






净界法师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它对我们身心世界最大的作用简单的讲就是破障,破除我们身心世界的障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本经的序分,乃至于正宗分可以看得出来。序分的时候,是阿难尊者遇到摩登伽女的zai 难,而请佛开示圆顿止观的法门。到了正宗分的二十五圆通乃至于整个五蕴魔境,佛陀都是着眼在破障的法门。

本经的障碍其实是有三个障碍要破除的:第一个是烦恼障,第二个是业障,第三个是鬼神障。烦恼障跟业障是属于我们内心的障碍,鬼神障是属于外在的障碍。外障是比较容易破的,本经是持《楞严咒》,以诵持神咒来破除鬼神障,其实它的重点还是在破除内障,因为本经的内涵跟意思是说:内魔不起外魔不生,内心的烦恼是根本。

破障的意义也就是说,比方说我们今天开一部车子要到高山去,虽然我们这车子的力量很大,我们的方向也很正确,但是在道路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石头,你就开不过去了,你最后只好无功而返。我们在大乘的菩提道当中,虽然我们内心有很强烈的菩提心,也找到一个正确的法门,但是如果我们身心产生障碍,如果我们不知道破障法门,可能就是前功尽弃,乃至于堕入于天魔外道,最后就失掉了菩萨种性,所以破障法门是极度的重要。

从本经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心中产生强大的烦恼,或者重大的业障现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你说你念佛,你说你持咒,其实这个都是表面的对治。从本经的学习我们知道,当你认为身心状况不对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正念真如,你透过即空、即假、即中的观照,赶快把心带回家。当我们障碍现前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你在障碍的过程当中产生迷惑颠倒,产生了坚固的执着,然后产生身心乱动,那就完了!

本经的意思就是说,你障碍现前的时候,你记住不要乱动!为什么不要乱动呢?你不能取着。那怎能够不取着呢?你就是要有智慧的观照,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当我们业障现前的时候、烦恼现前的时候,你安住在不迷、不取、不动,你可以把所有的障碍降到最低,那暴风雨够把它降到最低。

这时候我们知道烦恼障、业障它是生灭法,烦恼障跟业障有一个最大的天敌就是时间,它熬不过你的时间,你只要不动,它很快就消失掉了。我们修行最大的忌讳就是乱动,盲目的乱动,为什么会盲目的乱动呢?因为你没有智慧。所以我们不断的学习本经来加强自己的观照,使令我们达到不迷、不取、不动,这养兵千日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用得到,也可能是你临终的时候,那一个烦恼现前,也因为《楞严经》的不迷、不取、不动,而把你保护住了。所以我们的确是要在平常加强不迷、不取、不动的能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明身识界即藏性



净界法师


    子五、明身识界即藏性。

    当我们依止内在的身根去攀缘外在的触尘,而产生身体的了别功能叫做身识。当然身的了别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事相是生灭的,但是它的本性却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相妄性真。我们不要被相状所迷惑,一定要安住在它的体性,你才能够不乱动的。

    总标三界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阿难!又如你过去所能明了的道理,我们依止内在的身根来碰撞外在的触尘,根尘的因缘作用,就产生现前的明了身识,我们产生冷热涩滑的感受。

    这地方的所观境是身识,佛陀这道理已经讲很清楚,说这身识的产生,基本上是不自生也不它生,而是因缘所生的。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一切浮尘,诸幻妄相。把浮尘幻妄相的生起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是我们业障凡夫有需要再加以详细的开显,让它更加明白。

    佛陀说:这身识到底是从哪里而来,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对身体接触的一种感受跟了别呢?假设这个身识它不是因缘所生,它是有自性的,而有自性它就一定有一个来的处所。假设它是身根所生,从身根而来,那它就应该以身根来当作它的界限,身根到哪里它就应该跟到哪里,以身根为界限,或者是以外在的触尘所生,就以外在的触尘为它的根本,以它为界限。

    佛陀提出二个问,来做这段经文的总标。佛陀要告诉我们去观察,其实这种身识了别的妄相,相状是有,但是它的体性是空的,妄相无体。

    妄相无体

    非因身生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非自生)阿难!假若这身识是有自性的,而这身识是从身根所生,那这样子就有问题,事实上的情况,如果没有合离这二种触缘:合就是冷热涩滑跟我们身体相合,离就是冷热涩滑的因缘跟身体相分离。身为一个触尘,如果没有跟我们一种合离的作用,来当做我们身根所观的境,那么我们的身识怎么能够生起了别作用呢?没有冷热涩滑合离的触尘的作用,来产生我身根的觉观,我们又怎么能产生身识呢?这个是不合实际道理的,所以说身识是从身根所生是不能建立的,不是自生。

    非因触生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非它生)若身识是单独从触尘所生,但实际上,假设没有身根的这种取境明了的作用,世界上又有谁能够不需要身根的明了,而能够去了别外在触尘的这个合离状态呢?你说这一阵风吹过来很冷,你连身体都没有,你怎么会知道很冷呢?你一定要有身根在这个地方,然后有风吹,跟你的身体一接触,你才感觉得到很冷,所以没有身根的取境明了,光有触尘是不能构成身识的,这从实际的生活我们也可以感觉得出来,所以也不能它生。

    非因共生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破根尘共生)破,分为二段。第一段先说明,所生的识是没有兼带的。

    (总标)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

    阿难!外在的物质是不能离开身体而有触知的功能,单单只有外境不能构成触知,必须假借外境跟身根二种的作用才能产生触知。

    这段经文先把触知做基本定义,为什么我们会感受到冷、感觉到热,必须有二个法交互作用,不能一个也不可以有三个,就是根尘识,只能够有二个,要嘛根跟尘,要嘛根跟识,不能有三个,也不是只有一个,只能有二个。

    所以触知的作用是二个法的交互作用。

    (正式破根尘共生)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

    知是身识,我们身体对冷热涩滑的一种了别功能叫做知。

    当我们的身识去了别身根的时候,这了别的功能是由触尘所生;反过来当我们的身识去了别触尘的时候,这了别的功能是由身根所生。

    譬如说你现在身体在这个地方,你身体当中有一个识的了别,你现在要注意你的身体会感到冷感到热,你那个讯息从哪里来?一定从外境来,你感到我很冷,你一定注意到有风吹,所以知身即触,你能够知道你身体的冷热,一定是假借外尘的因缘。反过来,你要看外面的风大不大,你要知道外境怎么样,你从你的身体,知触即身,你要知道外面的空气到底是怎么样,你一定是从身体的感受去判断。所以说,当我们了知身(身识)的时候,我们是由触来引发的,当我们去了知外境触的时候,是由身根引发的。我们不可能识跟身跟触同时作用,不可能!你要嘛跟身根在一起,要嘛跟触在一起。

    (总结)即触非身,即身非触;

    假设我们身识的了别是由触尘所生,就不能兼带身根,你去注意风你就不可能注意身体,你去注意你身体的冷暖,你就不可能注意外面的风,这是很正常的,所以即身非触。你的了别识去注意身根的时候就不能兼带触,也就是说,你说识是根尘所生,但事实上,识在产生作用的时候,它不能跟根尘共同存在,它要嘛跟根活动,要嘛跟尘活动,根跟尘都在一起了,它们二个怎么共生呢?识要嘛跟根活动,要嘛跟尘活动,它不可能同时跟根跟尘活动,它既然不可能兼带的跟根尘活动,它们二个就不可能在一起,不可能在一起当然不可能共生。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能生无决定。能生的根尘其实它自己的体性都不决定,你自己的体性都不决定怎么能够共生呢?

    (总标)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内在的身根跟外在的处所,所谓内外的处所根本就不决定。怎么说呢?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

    身为一个触尘,外面的冷风热风,冷风热风本来是外境,但是当它跟身体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变成你身体的一部份;当风吹到你身体的时候,感到冷的感觉,外境的冷跟你身体的明了已经结成一体了,我们内外已经分不清楚了。所以当触跟根结合的时候,已经合为一体,没有内外的分别,只要当触(风)离开身体的时候,回归到虚空,这个时候回归到外在的事相,所以它有时候是跟我们一体,有时候又分成内外。所以说内在身根跟外在的触尘,处所根本就不决定,一个能生的内外处所不决定,怎么能够产一个中间的身识呢?你自己的处所都不决定,怎么能够产生中间的身识呢?

    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既然中间的身识产生不起来,那你的内根外尘也就了不可得,那我们的身识将以谁为界呢?既然内外性空,而你的识又由内外所生,内外本身的处所也不决定,那你当然不可能生起,就算你生起你也不可能以谁为界,因为你连能生的内根跟外触,能生的这二个东西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处所。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从前面知道我们身体的感受,基本上是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它的确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身触为缘,生身识界,是讲因缘即假,但三处都无讲因缘性空;虽然它有它的作用,但是它没有真实不变的体性,它的体性是空寂的,它们三个都是非因缘非自然性的中道实相。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