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明藏性即水大性(二)



净界法师


    壬二、显理性   
                  
    这一科讲到明藏性即水大性,前一科是先破妄执,也就是说我们一般凡夫的心都是心外求法,而心外求法的结果,会产生二种情况:第一个我们认为一切法是因缘生,外在的因缘创造了宇宙间的诸法,或者说是自然而有,宇宙间是没有理由的,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它是自然而生也自然而灭。所以我们向外攀缘的结果就只有二个,一个诸法因缘生,第二个是自然而有,这二个最大的错误都是没有把生命的根源找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痛苦永远不能消失,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痛苦的根源在哪里,所以佛陀必须先破妄执。说一切法因缘生,是四大和合产生种种的变化,身为一个和合的东西,它每一个东西都应该有一个能生的自体才对啊!但事实上这个水,它也不是从月亮而生,也不从水精珠而生,那构成和合的自体都不能生,合起来怎能够生呢?所以这不合道理的。我们应该只是说,假借月亮跟水精珠的和合,把水显现出来,不能够说把它生出来,因为它本来就无生,它只是因缘的显现,是这个意思。

    破妄以后接下来要显真,开显真实的理性。这水是从什么而来的呢?

    性体圆融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水大之体性,是从哪里来)阿难!你尚且不知道,这水大的体性是我们的一念心性当中本来具足。怎么说呢?从二个角度来说:性水真空,心性中的水大是本自真空的,它是一种空如来藏,虽然空,但性中真水,在真空的心性当中,又具足十法界染净的水大之性,有不空如来藏。我们这一念心虽然是真空,但是又具足了十法界的水大之性,虽然具足水大之性,可也本是真空。这是讲到性具的思想,性具是建立在无生的基础之下而安立的。

    (性体) 清净本然水大之相是离一切相的,为什么要离一切相呢?因为水不能有固定的形相。你说它一定是像海浪一样的波涛汹涌,若它固定了,波涛汹涌这水就不能产生平静的相状,所以水有无量相,有无量相所以我们只好说它是离一切相,它没有固定的相状,但它可又是周遍法界,你看天堂也有水,地狱的众生他也有他热恼的水,各式各样的水都有,周遍十法界。它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这地方讲出水大之性,是心性本具、是清净本然、是周遍法界的。

    相用个别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水大之用)水到底是什么因缘显现?有三个因缘:第一、我们心性的迷悟,你对事情的看法迷悟的浅深;第二、你产生什么样的一个染净正反二面的思想;第三、你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善恶业力而显现出来。

    也就是说,众生随在一处来执持水精珠,就有一处水显现出来;若众生在整个法界当中来执持水精珠,那么整个法界就显现出水出来。既然能够遍满整个法界流出水来,那这个水怎么有固定的处所呢?它完全只是我们的心量跟业力的显现而已,你哪一个地方有业力,那一个地方就显现,天堂有这样的业力就在天堂显现,你到地狱去就由地狱显现,它没有固定的方所,完全是由业力决定的。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当我们今天去找水大的性相的时候,你向外攀缘的时候,缺乏回光返照的圆顿止观的时候,那我们就会认为是因缘而生,是自然而有,其实都是向外攀缘的分别心的计度,而这样的结果,只有言说的相状,你都找不到它真实的义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内心改变,外境就改变,心境决定处境!





净界法师


    水从哪里来?主要的就是你的思想,我们说业力,其实这是很粗糙的,就是你的一个思考模式而创造了你的生命。所以你最初的灵动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的心量,你的智慧的判断力,然后影响你整个生命的现状,我们讲心境决定处境。

    师父要讲一只小蜘蛛的故事:

    有三个朋友在花园中散步,看到一个房子,这房子的墙角下有一只小蜘蛛,这只蜘蛛因为肚子饿要去吃东西,就由墙角要往屋顶上爬,爬到中间的时候,有一片潮湿的墙壁,所以它爬到那个地方就掉下来,每次爬到潮湿的地方就掉下来,蜘蛛又往上爬,一次一次的周而复始。

    这三个人看到这蜘蛛的相貌,想到个人的生命,就回光返照,照到自己的生命。第一个人他的心跟境接触的时候,他深深的叹一口气,唉呀!这个蜘蛛就跟我一样,一生充满了挫败,你看前面墙角的潮湿是如此的明显,一生当中劳碌无功,我空有无量的才华,能力与精神体力,但是被挫败所障碍。所以他看到了这件事情产生了自暴自弃,反正努力没用,你蜘蛛再怎么爬你也爬不过去,你倒不如放弃,反正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挫折,充满了失败,所以我只好选择自暴自弃。

    这种人一辈子没有希望,来生也是没有希望,因为你的思考模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你有这种思考模式,你这种人大概在世间上,上等、中等、下等都是属于下等人,一辈子就是抱怨,怨天尤人,就是这样子。因为你思考模式不能改变,你业力不能改变,你生命的显现就不能改变。

    我们要知道一观念,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很公平的,你给它什么讯息,它就怎么显现,心境决定处境。

    第二种人,他看到这只蜘蛛,他得到一个启示,这个蜘蛛跟我一样,生命中充满了挫折,但是其实这墙壁的潮湿只有中间这一块,它要转个弯的话就过去,你不一定要直走,要从这边走,其它的路可以走,退一步海阔天空,什么事不一定要硬着干。

    所以他从蜘蛛的挫折当中,看到了生命的转机,原来人生是可以有无量的可能性,我可以选择往东往西,可以善巧方便来面对我们生命的逆境。所以他从逆境当中看到了转机。很多事情不要直来直往,等待时节因缘是很重要的,这是第二种人,这种人大概是中等人,他慢慢有一些方法,来处理生命的逆境。

    第三种人是高等人,他看到这蜘蛛以后,他回光返照。他说身为一只蜘蛛,尚且不屈不挠,我今天贵为人身,我有多大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人定胜天,我有无量无边的潜能,只要我不放弃,这些逆境是算不了什么。他能够从外境找到内心中的潜能,上等人,生命是操之在我,我只要愿意改变,我的内心改变,外境就改变,心境决定处境。

    所以我们看到同样一个蜘蛛,去做一件事情遇到了逆境,三个人解读不同。第一种人把逆境是当作是生命的挫败,而自暴自弃,这种人一辈子跟失败是画等号的,他那个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的业,那个生命体不会太美好。第二种人是从挫败逆境当中看到了生命的转机,它开始去化解问题。当然他还是被动,但他能够从被动当中去处理障碍。第三种是化被动为主动,从生命的潜能来化解逆境。

    所以我们要知道,其实你今天的生命现象,我们不要说是从业力而来,这样讲是很粗,就是你的思想。所以你平常日常生活你看到事情,你要经常注意你是怎么想的这很重要,影响到你的来生。生命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创造出来的,你有什么想法,你来生就会现出什么相貌出来。

    《楞严经》讲得很清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你有什么心态你就有什么生命。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读圣贤书?

    就是学习圣人的思想,你要他的思想,你就会产生他的行为,你未来就会产生他生命的现象。我们这一念心很公平,你怎么去薰习它,它就怎么显现出来。你的思考模式不改变,你的生命不会改变,因为它是根本。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了解这个道理,什么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圣贤之书,明白圣贤之道,提升自己的见地,你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明藏性即风大性(一)



净界法师


    辛四、明藏性即风大性。

    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当下具足风大之性,风大之性是我们心性本具,风大之相是假借因缘而显现出来。一个是理具,一个是事造;性是理具,相是事造。不管理具,不管事造,都不离开我们一念心性当中,这才是生命的真相。

    分三:壬一、破妄执。壬二、显理性。壬三、斥迷惑。

    壬一、破妄执。破除凡夫外道的和合跟不和合的二种妄执。

    总标风性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风大之体)阿难!风大是没有真实不变的体性。怎么说呢?因为它动静不常,风有时候动态的吹来吹去,有时候是静态的就没有吹了,所以它没有一定的常态,有时候动,有时候静,动静不决定。这是风大的体相,而风大的相用要假借因缘而显现。什么因缘呢?比方说,阿难!你平常有时候整理穿着衣服,而入于僧团的大众当中,去做早晚功课,你穿僧伽梨(三衣当中的大衣,一般是九条的,最多到二十五条,假设是九条衣)。你穿大衣在大众当中做功课的时候,当拜佛拜下去的时候这衣角会震动,衣角震动就会产生风去触动旁边的人,旁边的人就会有感觉微风吹拂他的脸面。你拜佛拜下去的时候,旁边的人就感到有一种风出现来吹他的脸。这是讲风大之相,是假借因缘而显现。

    征问原由  

    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风是从哪里来呢?你说袈裟的震动才产生的,是袈裟的衣角产生的?或从虚空产生的?还是这个人的脸自己产生的?

    别破妄执

    破从衣生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阿难!假设这风有一个来的自体,这个自体是从袈裟的衣角而出。

    先提出这样的假设,这以下从二个地方破:

    一、若风是从袈裟而出,那这样子会有什么问题呢?汝乃披风,那你的袈裟当中就具足风大,所以你披衣服的时候就等于披上一件风一样,因为衣跟风是合为一体,风从你袈裟而出,那你披衣服的时候就等于把风披在身上一样,因为衣跟风已合为一体。这时候其衣飞摇,风大跟衣服合为一体;我们知道风的意思是一个摇动的,所以你的衣服也变成摇动的。这样子应离汝体,你今天的衣服是跟风合为一体是摇动的,那么你把衣服穿在身上,这个衣服应该摇来摇去,最后应该飞离你的身体才对啊!为什么你衣服还在你身上呢?你看我们风吹过来吹过去,风是来来去去的,那衣服在你的身上也应该来来去去才对啊!事实上不然,我们衣服穿上去,这衣就安住在我们色身上。所以你不能说衣服跟风是合为一体的,不能这样讲。

    二、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

    阿难尊者产生执着,认为风跟衣服是一体的没有错,只是风有时候动,有时候静,它动的时候就出来,静的时候就隐藏起来。他提出这样一个反向执着,佛陀就开始破。

    佛陀说:好!风跟衣服是一体的,它有动的时候显现出来,它静止的时候隐藏起来。那你应该要去看一看,我现在讲堂当中说法,我穿着九衣,我的衣服在法会当中垂下我的衣角,那你们看一看我这九条大衣,里面藏着风,你们找找,从上到下找找看,这风到底藏在何处?不应该说衣当中还有藏风的处所,你就是整个衣服看遍了,你也看不到藏风的地方,所以你不应该说它静止状态的时候是藏在里面,不可以这样讲。所以风从衣服中出来,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你找不到风的地方。

    破从空生

    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若风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这地方也是从二段来破:

    一、汝衣不动,何因无拂?

    风既然是从虚空产生,那你就不需要假借衣服的震动,但事实上我们衣服不震动,我们不去拜佛的时候,那为什么没有产生风来吹拂对方的颜面呢?只有我拜下去的时候,才会产生风来吹拂对方的颜面呢?所以既然要假借衣服的震动,就不能说它是从虚空而生。

    第二段、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

    既然虚空是恒常存在,那风也应该经常的吹动才对。既然虚空跟风大是合为一体的,那风没有的时候,有时候是静止状态;风跟虚空是合为一体的,有虚空就有风,有风就有虚空。这样子讲,假设没有风的时候,那虚空也应该要消失掉,因为这二个合为一体,没有风就没有虚空。

    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我们在没有风的状态,我们尚且可以感觉得到这时候没有风,但是又有谁能够看到虚空消灭的状态呢?虚空是无形无相它怎么能够消灭呢?假若虚空是有生灭的相状,那它就不能叫虚空,因为虚空是不能有生灭变化的相状才对的!既然名为虚空,它就不能生起风大,因为风大是有来有去,有时动态,有时候静态,是变化的,但是虚空不能变化。所以你不能够说虚空跟风是一体的,所以我们说虚空产生风大,这不合理的。因为一个是恒常存在,一个是有来有去,这二个性质是不相符合的。

    破从面生  

    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若风大是生自于被吹拂的脸面,跟一个人的衣服有没有震动是没有关系,这个人的脸自己产生风大,跟别人的衣服没有关系的。既然对方的脸可以产生风大,那他的风应该吹到你的脸才对啊!你跟他对面站的时候,他的脸产生风,那他的风应该吹到你的脸才对啊!为什么反过来,你整理衣服的时候,是你产生风去吹到他的脸呢?那跟事实不符。他能够产生风,应该是他产生风来吹你的脸,而我们反过来是我们整理衣服的时候,风去吹他的脸,这跟事实不符。

    总破直审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我们应该要很深入的去观察风大从哪里来!比方说你看我们整理衣服的时候,是从我们这个地方生起的。你看你跟他的互动,你在整理衣服,你在拜佛产生了震动。这个脸是对方的脸,虚空是永远寂然不动的,它根本没有在那边流来流去的相状,这三个东西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你的衣服、一个是对方的脸,中间有很多的虚空,那么到底风从哪里来呢?我们可说风空性隔,风大跟虚空的体性是完全不同的,风是动来动去的,是一个动态的,虚空是永远保持一种不生不灭的相状,而风大是有生有灭的相状。这二个体性根本是相违背的,它既不会互相的掺杂和合,也不可能上下结合,那么风大从哪里来?

    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你不能说这个风是没有因缘自然而生,你不能这样讲。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不了解道理,生命由不得你规划,生命帮你规划!



净界法师



    这地方,在禅宗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公案:

    六祖大师有一天去参加一个弘法的法会,这时候吹来一阵风,风吹动了幡。有一个禅师说:是风先动,才带动了幡动。另一个禅师说:不对,幡先动,才产生风动。风动产生幡动,或者幡动产生风动,六祖大师说:通通不对,仁者心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其实这三个人讲话,当然你也可以说他们三个都对,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我要分析一个道理给你听听看:

    说因为风动产生幡动,他也没有讲错;说幡动产生风动,也没有讲错。错在哪里?诸位你知道错在哪里吗?错在这二个心外求法,他看到生命的现象。

    六祖大师讲:仁者心动。他看到了整个生命的根源,问题在这个地方。这个都是表相,你心不动,风也不会动,幡也不会动。

    所以,我们一个人总会习惯说外境跟我内心是没有关系的,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遇到了一个逆境,我遇到了挫败,我们的心本身会认为逆境本身是真实的,挫败本身是真实的,我们不认为它是从内心而来,我们不这样认为。所以我们永远没办法改变它就在这个地方。你看我们一辈子有多少痛苦,有多少挫折,我们都没办法改变,因为我们认为它跟我们的心没有关系。所以你不从内心改变,它就永远不断的出现。

    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你一定要去彻底的看到,你的生命到底是从哪里而来,你才有办法改变它,否则你一辈子也改变不了它,你就被它牵着走,你永远是被动。你不了解生命的真相,你就被生命牵着走,它要你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你了解生命的真相,是我要怎么样,你自己可以设定一个目标,我希望来生变成怎么样,你变成一个主动。这二个完全不一样,转被动为主动。

    你一个人不了解生命的道理,那你的生命只有一种情况,那叫做天定胜人,你的生命上天安排的好好的,你一点都没有办法,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就是你生命的写照。你了解生命的道理,你是人定胜天,生命是你自己决定的。我希望变成一个极乐世界,我内心当中开始去培养生起极乐世界的思想模式,我开始去发愿,产生对净土的信心,对阿弥陀佛的皈依,极乐世界就显现了。

    你了解道理以后,生命是可以规划的,你不了解道理,生命由不得你规划,生命帮你规划,你只好被动的配合。所以我们讲明白道理跟不明白道理差在哪里,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差在这个地方。

    所以我们看六祖大师讲仁者心动,六祖大师他开始在主导生命了,讲风动、幡动的人都被生命所主导,差在这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明藏性即风大性(二)



净界法师


    壬二、显理性。

    性体圆融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风大之性,它从哪里而来?它不是从衣服而来,也不是从虚空来,也不是从对方的脸中产生,其实它是从我们一念如来藏性而来,也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而来,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心性中而来。怎么说呢?因为性风真空,风大之性是本自真空的,它是一个空如来藏,所以我们会找到觅之了不可得。

    性空真风在真空的心性当中,又本自具足十法界的染净的风大之性,它是不空如来藏。在一念心性当中具足了空跟不空二种如来藏,在一念心性当中法尔具足,你说它有,你找不到它的存在;你说它没有,它又有这样一种潜伏的功能,存在那个地方。

    所以说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本身是离一切相,所以他有无量相的可能性,它不但是有无量相的可能性,而且周遍法界,它周遍整个十法界,它可能会显现出天堂温暖的风,也会显现地狱的暴风。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都在我们心中同时具足。

    它到底是怎么显现,是好的,是坏的呢?

    相用个别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身为一念心性,它具足这么多无量可能性的风大,它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条件:第一、你内心迷悟的差别,一个不相信因果的人,这风大显现出来就很可怕了,非常可怕!一个相信因果的人他的风大就比较温和,一个能够培养极乐世界心情的人,他就出现极乐世界的微风;你有各式各样的思想,这世间上就出现各式各样的风出来,跟我们内心的迷悟的思想是有关系的。

    第二、跟你所造的业力有关系,你有什么思想,遇到什么因缘就会造很多很多的业。这时候就把你心性当中本具的风大,就把它表现出来。

    所以佛陀说:阿难!你一个人去震动衣服就有一个处所产生微风出现,假设法界当中都去震动无量无边的衣服,就有无量无边的风在国土当中吹起。所以风大之性是周遍整个世界当中,哪有它固定隐藏的处所呢?你说它从哪里来,它就从法界中来,从无量无边的一念心性中来。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一个愚痴的凡夫跟外道,他根本缺乏大乘的观照力,所以心外求法,就把它当做因缘而生,或者自然而有,都是虚妄的分别计度,只有言说相,没有真实的义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你把《楞严经》读通了,世间法就是佛法!



净界法师


    到了大乘的佛法,破因缘、破自然。我希望我们在破的时候,你要知道它所破的不是它的理论基础,是破它的自性执。因为因缘自然,在日常生活我们有时候也会善巧运用,比方说我们中国的文化,在佛教没有传到中国之前,华人社会的立身处世之道,其实就是二个观念,一个因缘,一个自然,二种而已。

    因缘的思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家的孔孟之道。有人跟孔子讲一句话说:孔夫子!我讲实在话,你提倡周礼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合时宜,你不可能成功的。春秋五霸每一个人要的就是把军队弄大,版图弄大,追求的名闻利养,每一个人都想称霸天下,你这种遵守礼法的礼节根本不可能实践。孔夫子说:我知道不能实践,但是我知其不可而为之。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孔孟之道是强调因缘的,他强调世间上要有所作为。因缘就是有所作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你看到整个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它都是从因缘当中去建立他的人生观,有所为。

    道家老庄的思想,是完全相反,他强调无为。你看老庄很强调自然之道,人不要去想那么多,做下去是多余的。他讲出一句话说:天道有常,不因尧存,不因桀亡。天道明明当中它一定的规则,你不要多事,他不会因为尧,一个贤圣的君王出世而存在,它也不会因你一个桀而毁灭。你该怎么样,你就会怎样,你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用的。老庄的思想就是你生命当中只要做一件事情,顺其自然就好。生命的可贵就在于生命的自由自在,你去做这么多事,给自己弄这么多痛苦,结果你也很痛苦,别人也很痛苦。

    这二种思想当然在我们华人社会,就构成一个有所为跟无所为的道理。这二个思想你不能说它错,你看我们有时候,你看我们处理人事,你看身为执事,学院出了事情你怎么办?你只有二种选择,第一个有所为,马上办。但是有些事情你不能处理,越处理越糟糕。你干过执事你就知道,有些事情不处理比处理还好,因为时节未到,所以你必须忍而未发,待其时也,等待是一个很重要的智慧。因为因缘没有成熟,你越处理,它事情来是一分变成三分。所以你不要以为无所为不重要,很多观念都在无所为当中,把事情让它自然化解掉。那到底事情是要无所为,还是要有所为?那就是看着办。

    这二种思想错在哪里?错在心外求法,他们二个没看到生命的真相,是错在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一句话很重要,说你:妙答无生,你讲空也可以,讲有也可以,空有皆是方便。

    你今天把《楞严经》读通了,你看儒家思想,看老庄思想,通通是善巧方便。你看顺境的时候有所为,君子要能够把握你的好时机,开创未来;处逆境要安住不动,要以无所为,这个时候少动,多做多错。你身心状态已经不对了,讲实在话,你不要讲话,一个人情况不对了,你讲话就得罪人,少讲话让它这段时间赶快过去。

    其实你不能说因缘错,也不能说自然错。所以你看佛陀他诃责因缘,诃责自然。不是诃责这二种善巧方便不对,是这二种人没有看到生命的根源,心外求法产生自性执。你执着一定要因缘,执着一定要自然,是错在你一定要这样做,错在那个一定。你要知道一切法是无生,有时候因缘,有时候自然,这都是生命的善巧,你就通通是对,对跟错是一念之间。

    所以你要是会读书的人,你把《楞严经》读通了,世间法就是佛法;你要是不会读书的人,什么东西都是世间法,你讲的话全部都是世间法跟道不相应。

    那么问题点在哪里呢?

    问题点你要知道生命从哪里而来,你知道这个根本以后,那你在整个生命过程当中,你就知道你有一个目标,在这过程当中,任何人的智慧圣贤之道,都是你一个善巧方便的法门。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根本问题参透,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关键参透了,所有世间的学问你都可以善巧的运用。妙答无生说空说有皆是方便,说因缘说自然皆是方便。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