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佛法不是破相,是破执着!




净界法师


    我要讲一个禅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

    禅宗平常都是打坐、观想,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来到这地方之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找到生命的根源。平常各自用功,有一天老禅师就考试了,把所有禅师集合在大殿,大家入座的时候,这大殿的正中央放一个脸盆在中间。

    禅师考一个题目:这个东西不能叫做脸盆,大家道一句,这个叫什么?有人说:这个不能叫脸盆,那叫大斗碗;有人说这叫大的盆子。大家就开始讲话了,后来有一个禅师看到大家都讲了差不多了,他就站起来,向老禅师顶礼以后,面对这脸盆脚一踢,就把脸盆踢走了,踢走了以后再跟禅师顶礼再入座。
  
    禅师说:这个人答对了。

    为什么答对呢?

    因为我们习惯性被自己的名言思想带动,而看到脸盆的相状,没有看到它的体性是遍满的。那么这个禅师他一来,把这相状给踢走以后大家回光返照,哦!原来这个脸盆,是一个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一种即空、即假、即中的影像而已,你有因缘它就显现,没有因缘它就消失。但是我们被脸盆这二个字产生很多的想像,这个可以干什么、干什么…,而忽略了脸盆的本质是从哪里而来。所以这禅师脚一踢的时候,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

    我看这个公案有一种个人的想法,我觉得这个禅师,他从大乘角度要圆满一点,他把它踢走以后,最好再把它拿回来再放着。

    为什么?我讲个道理,让诸位听听看:

    佛法不是破相,是破执着,那把这相破了以后,你还是要假借这个相借假修真。

    你说六根是觅之了不可得,但是你念佛难道不需要六根吗?你拜佛不需要六根吗?你要创造来生更大的功德,你还得靠你现前的六根。所以诸位要认清楚,我们是破除心中的执着,不是破除相,但除其执,不除其相。你说六根你看它也不是自生,也不是它生,也不是共生,那我从现在开始,我也不吃饭了,也不照顾它了,让它自己败坏,那你也完了!你没办法修行。

    诸位要知道相妄,虚妄的意思不表示它不存在,虚妄的意思就是它是暂时存在的,你只能够借用,你可以借用它,但是你不可以认为它是经常存在的。虚妄是说你可以借用你这个身心世界来积功累德,但是你要有心理准备,它因缘到的时候,它消失的时候,它不告诉你,它不管你的,它要走就走,你没办法控制它的,觅之了不可得,因为它来无所从。你现在的身心世界是有一个地方来的,那就不会改变,这永远就是你的,你今生是这样,你来生也是这样,事实上不是这个意思。

    你今生所有的因缘都是暂时借你用的,所以你现在就是跟生命在…看谁比较快,我要赶快利用这因缘,既然是假,但是你要借假修真,你用这个因缘来积功累德,来拜佛、念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然后你这因缘结束了,你一个新的心态,新的业力又创造一个好的六根出来。

    那这好的六根从哪里来?它本来就存在。它本来就存在,那为什么你之前不会显现呢?因为你过去没有这个业力。

    诸位要去体会体性是遍满的,相状是因缘显现的。

    佛陀在前面的三卷,一再的重复这个观念,这是整个修《首楞严王三昧》的基础。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你有什么样的心量,你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净界法师



    壬三、显理性。将六根的体跟用作一个总结。

    性体圆融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体性)阿难!你从来不知道这六根的体性,其实就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本来俱足。怎么说呢?因为性见觉明,见闻觉知的体性是本自真空的,本自真空这觉精明见,这真空的体性又俱足十法界染净六根的体性,这叫性具的思想。它本来就存在我们一念的广大遍满的心中,而这个心,是清净本然是周遍法界,是离一切相,是即一切法。

    这地方是说明六根的体性,是本来就存在的,这个部份你不用去费心,它本来就存在的。这部份不是我们该用功,该用功的是第二段。

    相用个别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周遍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相用)好的六根,不好的六根都存在,为什么有些人出现好的六根,有些人出现不好的六根呢?

    因为随着众生的迷悟,它的染净的思想,它所产生的善恶的业力,而个人循业发现。

    比方说,我们六根当中的其中一个见根,能见的见性是周遍法界的,乃至其余的听(耳根)齅(鼻根)尝触(舌根)觉触(声根)觉知(意根),整个六根的体性,都是俱足微妙不可思议的功德,就像白玉一样的清净光明,它周遍整个十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有固定的方所?哪有说一定佛陀有殊胜的六根,而我们没有殊胜的六根?其实所有殊胜的六根到处都是,你有这个业力,你就可以显现,你没有这个业力,你到哪里都一样,它没有固定方所,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种道理前面都说过。

    我们从六根的相状来看,我们的确看到每一个人的六根不一样,你看有些人眼睛很好,看得很远,有些人的眼睛只能看近。你看阿罗汉的眼睛,他一入定的时候,看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看手中的一颗槟榔果一样;菩萨能够观察百千大千世界,佛陀能够观察无量无边的世界。

    为什么六根的差别差这么多呢?答案很简单,你有什么样的心量,你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我要讲一个小故事,诸位体会一下:

    在非洲地中海的南边,有一个国家叫阿尔吉利亚,这个国家的乡村种了很多稻米,稻米到快要收成的时候,农夫辛辛苦苦一段时间,要期待收成的时候,来了一群的猴子,猴子就把这些稻米比较好的都拿走,剩下都是一些比较差的。这些农夫就感到非常无奈,也非常的生气。

    后来在一个村庄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者,他就想一个办法要来对治这猴子,他做一个铁器,这铁器就像花瓶一样大,这铁器的瓶口小小的。关键在这个瓶口,你的手是放松的时候,你的手刚好伸进去,但是你的手要把它握成一个拳头的时候,你的手就拿不出来。它那个瓶口就刚好你的手可以进去,拳头就不能出来。

    然后这些农夫们晚上,就把瓶子放了很多新鲜的白米在里面,再把这铁罐绑在树上。结果第二天看到好几只的猴子,手上抓着白米不放,它昨天一整个晚上就跟它瓶子在较劲,它就是不肯把手上的米放了。不管这个村庄经过了几十年,几百年代代相传,几百年过去了,从来没有一只猴子,愿意把手上的米放掉,没有一个猴子做得到。结果这些猴子因为抓住手上这些白米,失去它一生的自由,被抓到以后,被卖到动物园去,甚至有的牺牲它的生命。

    这个道理当然不只是发生在猴子身上,其实众生的心态都是这样,为什么我们一辈子都做凡夫呢?问题在哪里?为什么文殊师利菩萨,他就能够做文殊菩萨呢?

    我们讲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宗喀巴大师说:我们今生都是为了自己来谋福利。结果我们得到什么?我们从早到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着想,结果我们得到一个非常卑贱的六根,生生世世都没有改变,就像这个猴子一样。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所做所为都是为众生,他产生广大功德的六根,神通变化的六根。

    那你会问说,那我的六根从哪里来呢?文殊菩萨的六根从哪里来?其实讲实在话,我们每一个人六根来的地方都一样。你说从哪里来?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宁有方所,本来就存在。

    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心态,我们的生命就不断的这样下去嘛!这不是上帝创造的,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是生命一种不能改变的轨则,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所以,你看所有的修行者第一件事情发菩提心,先把你的胸量放大。当然你说那菩提心怎么发得起来呢?先明白道理。你要把人生参透了,你能够彻底的放下,你才能够彻底的承当。

    所以蕅益大师说:你没有高超的品德,你不可能产生广大的胸量,不可能有殊胜的修行。

    你看佛陀到现在怎么修行都还没有讲,讲了三卷的经文都在讲这个道理,你从什么地方来?十法界的众生从什么地方来?这个道理非常重要,你要从这个地方开悟了以后,你才能够知道怎么修行,是这个意思。

    阿难尊者也即将开悟了,再一科,阿难尊者就要开悟了。

    我们大概最难的《楞严经》快要结束了,前面三卷最难,后面都简单了。你这三卷的道理了解了,后面都在运用,它开始在运用,为什么它会做一只蚂蚁、为什么它会变成一只鸟、会变成一只狗、会变成一只马,都有它的因缘,都是相妄性真,各有各的因缘。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明藏性即识大性(一)

                      净界法师

    辛七、明藏性即识大性。

    藏性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当下俱足识。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的了别性。六识其实是我们一念心性,当下俱足的,六识的作用,是假借事相的因缘而显现的,所谓的相妄性真。

    分四:壬一、破妄执。壬二、明大均。壬三、显理性。壬四、斥迷惑。

    壬一、破妄执。

    总标识性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先说明根跟识的关系:六根是五俱意识的第一刹那,它是一种自性的分别不带名言,所以它得到的是诸法的相状。六识是五俱意识第二念以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产生一种名言分别,产生很多的思想。看到这个花,这个花很漂亮,开始就着这个花,产生很多很多的名言妄想,这个就是所谓的计度分别,一个是带名言,一个是不带名言。

    (六识的体性)阿难!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识,它的体性是没有一个根源,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没有根源简单的讲就是遍满的意思,它是周遍法界的,它没有固定的处所。它必须假借六种的根跟六种的尘,六根去攀缘六尘的相互作用,这中间才创造了六识的了别出来。

    根尘的相互作用创造六识的关系,以下就详细的说明。

    比方说你在这《楞严》法会当中,你用你的眼睛去普遍的观察,诸位参加法会的圣众,遍观正是讲能见的根,此会圣众是所见之尘,根尘的作用就产生一定的效果。

    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我们刚开始依止眼根循着次第一一的观察,在我们眼睛的范围观察,我们看到很多很多的圣众,这些圣众就好像镜子当中显现的一种影像,而我们能够对这个影像有所了知,但是不能产生一种名言的分别,不能带动名言,不能带动种种的思想,只有了知它的形相。

    然后慢慢的汝识于中次第标指,等到根尘的作用,第二刹那以后,就带动了所谓的六识的产生。六识就能够对于这所观境一一明白的指出:这是文殊菩萨、这是富楼那尊者、这是目犍连尊者、这是须菩提尊者、这是舍利弗尊者…。我们就能够把这些影像,加上很多很多的名称,对这个名称去思惟它的功德: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等等。这种思惟的功能就是六识,只是取它的相状的是六根。

    征问原由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眼识产生了别的功能,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呢?是从眼根的见产生?还是生于外在的尘相?还是生于虚空?还是没有因缘突然而有呢?

    先做一个假设,说六识是有自体的,有自体就有地方来。

    别破妄执

    破因根生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阿难!假设我们眼识的了别性,是从眼根而生(这等于是自生),眼根创造了眼识。但事实上没有明暗色空这四种尘境的刺激,在没有四种外尘的情况之下,我们能见的根都不能生起作用。能见的根尚且不能生起明了,又怎么发动这了别的识呢?没外境,连根都不能生起,更不要说识,所以说自生不合理。

    破因尘生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

    假设我们这眼识的了别,是从外相四种的尘相所生,不是从见根而生,如此一来,在缺乏能见的眼根的情况之下,我们既看不到明相,也看不到暗相,明相暗相都不可见,乃至于一切的色法之相,一切的虚空之相都见不到,种种的尘相尚且见不到,那么眼识又怎么发动呢?眼识的目的就是了别这些尘相,结果你连尘相都看不到,要怎么了别呢?所以不能够说从尘生。

    破因空生

    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说这眼识是有自体的,是生于虚空从虚空而来,这种情况叫非相非见,既然它从虚空而来,它不须假借外在的尘相,又不必假借内在的眼根,这叫非相非见。那么在非见的情况下,没有能见的眼根之下,我们事实上是不能辨别明暗色空之相;在非相的情况之下,没有所见的明暗色空之下,这非相缘灭。如果没有所见的明暗色空之相,那它的因缘也就消失了,见闻觉知也就不能安立了;没有所见的尘相,那所缘的尘相消失了以后,其实能见的眼根也没办法存在。

    所以处此二非,在此非相非见的二非当中,空者同无,有非同物这种情况,你说虚空能生起眼识,那么在非见非相,没有见也没有相的情况之下,那虚空就好像跟无一样,又怎么能够发动识呢?有非同物,即使你说虚空是存在的,但虚空又不像万物一样有种种的形相,它是无形无相,它创造识,它纵然能够发动识,又能分别什么呢?因为虚空是处在一种非见非相的情状之下,就算它发动识,又有什么作用呢?这个识就是要来了别尘相的啊!结果它的尘相消失了,你发动这个识又有什么作用呢?所以这空产生识不合理。

    破无因生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说眼识是没有因缘的。那是怎么有?是突然之间冒出来的,没有任何理由。

    那佛陀就反问了:那么为什么你的眼识,你不在面对太阳的时候,突然间去看见晚上的月亮而生起了别呢?因为你说无因缘,你为什么不面对太阳去看到月亮呢?不可能嘛!你面对太阳你只看到太阳,你面对月亮你只看到月亮,你因为太阳的因缘而看到太阳,你因为月亮的因缘而看到月亮,这个都是要因缘,不是说没有因缘就可以出现,如你要拜佛,你也要有个佛像,什么东西都是要有因缘,所以无因缘生是不合理的。

    总破直审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我们应该在这样的一个六识的因缘当中,好好的详细的深入的观察!能见的眼根是寄托在眼睛之内,而所见的尘相是属于外在的境界,一个是内一个是外。凡是有形相是属于色相,而没有形相的就是属于虚空,所以能见的眼根所见尘境,色相虚空,各各不同。在这四个不同的因缘当中组合之下,创造了你的眼识,这眼识是被四个不同的东西创造出来,那你说它从什么地方而来?

    识动见澄,眼识是动态的,它是一个了别的,六根的明了,这根是静态的,根它是不能够带名言,这二种体性不同,所以你不应该说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它们既非是一种互相掺杂的和合,也非上下的结合,其余的闻听觉知的五识,亦复如是,它们都不是和合而生,当然也不应该说无因无缘自然而有。

    这地方等于破除六识它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它的结论是本自无生。本自无生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虚妄相状,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是一个即空、即假、即中的生灭的相状。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从哪里来?


                      净界法师

    这地方等于破除六识它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它的结论是本自无生。本自无生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虚妄相状,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是一个即空、即假、即中的生灭的相状。  

    因为它有一个来的处所,那这个东西就永远不会消失掉。

    永远不会消失其实对我们是不利的,非常不利!如果你的身心世界是有实体的,前生的你跟今生的你完全一样,来生的你跟今生的你也长得一模一样,思想也一样,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生命都不能改变,你怎么做都不能改变,这样子就麻烦大了!你永远是你,佛陀永远是佛陀,那么这业力就没有关系了,就不能所谓的循业发现,那你修行干什么呢?修行不能改变生命,那修行干什么?所以说一定要它没有真实的体性,所以你的修行才能够改变。

    你今生的想法跟前生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前生有可能是一个做生意的,做生意的价值观,跟你出了家以后思想是完全不同,你来生如果没来到极乐世界,你变成一个天王,你的想法又不一样。所以我们常常说,换一个位子就有不同的想法,这是事实。

    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实体,它没有实体所以它随因缘变化。

    这地方是说明无生,破除我们对相的执着,它只是一个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一个暂时的相状。当然这个相状我们也不应该排斥,我们要假借六识来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来产生我们一种往生的愿望,借假修真。

    三卷半以后,整个《楞严经》的基础就讲完了。后面的半卷的广破余疑,其实是从这观念发挥出来的。

    我希望大家把相妄性真的观念好好的体会一下,譬如你持《大悲咒》、持《楞严咒》,这《大悲咒》的功德从哪里来?你说功德从《大悲咒》来,不对!《大悲咒》能找到功德,那不用你去持,你放个录音带就好。你说从你的心中而来,那你干嘛持《大悲咒》?你自己的心就能发挥功德。

    答案是《大悲咒》功德是周遍法界,清净本然,你因为持它的关系,把它的功德显现出来,一处持咒,显现一处的功德,十方持咒,显现十方的功德,这个就是所谓的相妄性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说开悟的《楞严》,那你悟到什么东西呢?



净界法师


   在本经的正宗分开始的时候,阿难尊者是请佛陀开示《首楞严王三昧》修学的法门。佛陀是花了三卷的时间,来详细说明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对生命有正确的了知,才能够生起正确的观照。

    前面三卷的经文,我们可以会归成二个重点:

    第一、相妄性真。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经常提到说观相原妄,观性原真。

    相的意思就是我们整个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只要你看得到的,听得到的,摸得到的东西,都是虚妄的,都是生灭变化的。在这种相状当中我们很容易产生我爱执,产生一种颠倒想,而产生了起惑造业,乃至于生死的流转。

    佛陀其实前面三卷的经文就是在破除这个虚妄相,把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个虚妄相经过我空、法空的智慧,我们修不迷、不取、不动,把虚妄相破了以后,显出了现前一念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就是真实的,就是诸佛所证、众生本俱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才是不生不灭的一个真实的功德。

    所以我们一个大乘的佛弟子,在看生命的时候,是二个方向:

    第一个、当我们把生命摄用归体的时候,把整个身心世界回归到真实的时候,那就是一念的心性。当我们依体起用,我们一念心性受了业力的薰习,就会随缘而显现种种的五蕴身心,一个男人的身心,一个女人的身心,所以这就是一个体用的关系。

    比方说一个大海,这大海就是一个法性的本体,业力风一吹的时候产生一个水泡,当然这水泡有各式各样,有大水泡有小水泡,这水泡就比喻我们的身心世界是生灭变化的,这个身心世界最后结束了,又回归到大海。

    所以当有人问我们说:你从什么地方来?

    答案只有一个,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是从我们的真如本性而来,从现前一念心性而来。你死掉以后,经过几十年以后你的身心世界消失了,你又将往哪里儿去呢?你还是回到现前一念心性。

    生命就是这样不断的变化,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而我们的一念心性本来就无生,也就没有灭,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它是不生不灭的,它也就是我们整个修行当中,所要找到的本来面目。

    我们讲《大佛顶》就是讲这一念心性,你把《大佛顶》找到了,你才能够成就《如来的密因》,你才能够依止修学成就《诸菩萨的首楞严王》,它是整个《楞严经》的核心思想。

    说开悟的《楞严》,那你悟到什么东西呢?

    你就悟到了整个生灭的因缘当中,你从生灭的假相当中,找到不生灭的心性,这个就是明心见性。
  
    观相原妄,观性原真,这个就是所有大乘佛弟子,在修学止观的一个根本思想。你绝对不能依止相而修,依止生灭的相而修,你不可能成就不生灭的果,不可能!所以着相修行是不能成佛的,你一定要找到你的本性称性起修,以真实的因地,才能够成就真实的功德。

    我们在三卷的经文,我们可以知道相妄性真的道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更进一步要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其实佛陀刚开始是把真跟妄作一个很详细的分别,真实的心性是不生灭的,虚妄的相状是生灭变化的。但是佛陀到最后的时候,他告诉我们,生灭中有不生灭,不生灭中也有生灭,相中有性,性中有相,波浪当中是有大海的,大海当中也有波浪。

    这个是告诉我们什么事呢?

    我们的目标是要趋向于现前一念心性,但是你要怎么回家呢?你还是要用你现在的身心世界嘛!你说:诶!我这身心世界是假的,是暂时的,那我就把这身心世界自杀,我不要我这个身心世界,那你也没办法回家了。你就是要借假修真,你这个身心世界是生灭的,但是你从这个地方观进去,就能够找到不生灭的家。你当初从真如本性流转出来,一念妄动变成这个身心世界,你回家还得要循着这个身心世界,回到你的家去。

    你看看后面的经文讲到二十五圆通,二十五圆通其实就是前面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特别讲到六根,你还得从生灭的六根门头,去悟入不生灭的本性。

    所以我们常说借假修真,你要假借生灭的因缘来成就智慧。你为什么会有智慧?你要听音声,音声是生灭的,但是它所诠释的道理是不生灭的。你还得要假借你的身心世界去拜佛、去修福报,所以你必须假借你生灭的因缘来积功累德,来成就你不生灭的清净的功德。这就是我们在前面三卷经文得到的第二个思想,就是真妄不二的道理。

    你把这二个思想掌握住了,前面三卷的经文你大概就知道了,第一个相妄性真,第二个真妄不二。这是整个前面三卷的思想,也是整个《楞严经》修止观最重要的观念。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明藏性即识大性(二)  




净界法师


    壬二、明大均。

    这一科是讲到识,六识的相状是虚妄的,但是六识的本性却是真实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段是说明七大,大是包括整个七大,均是周遍整个法界,七大的体性是周遍法界的。

    融性合会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既然这六识的识心,六识是一种相状,也是一种作用。只要是相状就是生灭的,本经在发明生灭的法是毕竟空,它主要的思想就是本无所从,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来?说为什么我们有这个了别的心识呢?最后的结论:它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觅之了不可得,它只是一个业力去薰习真如本性,所显现的一种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一个假相而已,它没有一个真实的来处,它没有一个真实的来处,也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去处。

    从六识的自性空,我们也应该了知这六根的了别,所谓见、闻、嗅、尝、觉、知,它的体性也是圆满,也是湛然不动(湛然就是不生不灭),它的体性也是一样没有一个生处,它本自无生。这一段把六根也会归到一念心性(心法)。
  
    (色法)乃至于兼带的像虚空地水火风,这些七大它的体性,都是真实而圆融无碍的,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所显现,而它的本质、它的体性,都是不生不灭的。

    七大的相状是生灭变化的,但是七大的体性,当我们把七大的相状把它破坏以后,看到它本性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就不生灭。这一段等于是相妄性真的意思。

    警令觉悟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这段是佛陀对阿难尊者的一个警策。

    阿难!你过去当中身为一个小乘的学者,你在研究诸法的时候,看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从大乘的角度来说,你这个都是心外求法,可以说是向外攀缘,看到生命的缘生,看到了缘灭。这缘生缘灭到底是从哪里而来?你从来都没有去观照过,所以说是一种粗躁浮动的心思。为什么呢?因为你都是向外攀缘,而你不能真正的去回光返照,去发觉六根的见闻觉知,以及它所发动的六识的了别,它的本性都是一念心性。

    也就是说我们过去只看到因果的思想,造善业召感安乐的果报,造恶业召感了三恶道的痛苦果报。但是这果报是怎么来的没有人知道,是业力创造的。换句话说,我们只是在相上,在生灭的相上打转,我们永远找不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如本性,所以我们就不能够成佛。这地方等于是佛陀对阿难尊者,乃至所有佛弟子的警策。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发明去了解这如来藏妙真如性呢?佛陀这以下告诉一个方法:他说你应该从什么地方去观察这体用的关系。

    你观察这六识的识心是同是异,是空是有,是非同非异,是非空非有。佛陀告诉这四个方便。

    蕅益大师说:其实这四个方便,说穿了就是二个方便。就是我们学了《楞严经》我们以后该怎么去看事情。蕅益大师说:你应该从体跟用,体是不变,用是随缘。

    你说这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的作用是相同还是有差别呢?

    它的体性是相同,都是一念心性,当你把六识摄用归体的时候同一体性;但是当六识是依体起用的时候,那是个个不同。你看眼识,是看色尘,耳识只能够听音声,所以它们体相同,异作用差别。

    空有它的体性是毕竟空的,但是它的相状的确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有它随缘的作用。

    非同非异、非空非有道理都是一样。为什么说它不是非同呢?因为它同一体性。为什么说它非异呢?作用差别。

    这个观念,你只要掌握体跟用这二个角度。体性,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诸法是随缘不变;当我们依体起用的时候,不变而随缘。摄用归体这时候现出的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依体起用就循业发现,个个不同。

    这个就是整个《楞严经》要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

    前面是破除虚妄相破妄,这以下显真。

    壬三、显理性。

    性体圆融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

    当我们把整个六识,每一个人的思想把它会归到体性的时候,佛陀说:其实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它所俱足的识大其实当体是真空。

    说你现在有很多的想法,你看到佛像想要拜,想要皈依有这个信心,但是这个信心当你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是觅之了不可得。虽然是觅之了不可得,但是这真空的体性又俱足十法界染净的四大功能,虽然觅之了不可得,但是它又有这种可能性。

    当我们把每一个人差别的思想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换句话说,我们这一念心性虽然是毕竟空,但是它却有无量的可能性,它可以去塑造,你遇到好的因缘,你就产生好的思想,你遇到不好的因缘,你就有不好的思想。

    比方说黄金,黄金可以打造成佛像,黄金也可以做成一个马桶,黄金它俱足任何的可能性,我们这一念心也是这样,我们这一念心它本来就俱足十法界的染净的功能,这就是所谓的性识明知,觉明真识,这讲到性具。

   妙觉湛然是讲到性体,妙觉它是寂而常照,湛然指的是照而常寂;妙觉湛然也等于是前面的清净本然的意思,它是离一切相的,这以下寂照来发明,这观念是一样的,这讲到性体。

     (性量)这个心性是普遍整个十法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我们的心性。

    这是讲到把六识的作用,回归到本体的时候,它的相貌是这样。简单的说,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俱足十法界的德能。

    相用个别

    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含指含摄,理具;吐指的是事造。它由业力的造作,它就会显现出十法界的各式各样的心识出来。

    心识的活动,心识的出现,它不可能有固定的处所,它是个人有个人的业力,它就个人显现,这叫循业发现。

    什么叫循业发现?比方说,你前生本来是一个女众,你是一个女众,女众有女众的想法,跟现在的想法不一样。因为女众的思想比较保守,相夫教子,诶!你今出生变成一个男众,你的想法变成一个男众的思想,因为男众跟女众的社会地位不一样。你说:诶!我前生是一个女众,今生怎么转成一个男众,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嘛,就是循业发现。

    你前生是一个女众,但是那个女众只是一时的相状,你用女众的心去造作很多男众的业力,你造了很多各式各样的业力,这个业力去薰习你这个清净的本性,你今生就变成一个男众,因为你造了很多男众的业力。

    你说:诶!为什么他前生是个人,后来变成一只蚂蚁呢?人的思想跟蚂蚁的思想怎么会是一样呢?蚂蚁的思想就是:我就是一只蚂蚁,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把这个东西搬到西边,再把这个东西搬到那个地方去,就听招呼就好了。

    那么他前生是一个转轮圣王,七宝天子,怎么后来第二生变成一只蚂蚁呢?这思想转变是怎么来的?当然就是业力,循业发现。他的体性是清净本然,但是他受业力的薰习,而产生很多的变化,它业力结束的时候,他又回归到清净本性,又再创造另外一个生命。

    当然这地方我们要知道的就是说,这个识是对我们影响很大的。在整个六根、六尘、六识当中,这心识的活动,它主导了整个业力,你造善造恶,是它主导的。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人,在看生命的时候,都很难看到生命的全貌,比如说看到诸法的因缘生,你看到诸法的相状,没有看到诸法的本体,看诸法是自然而有,只看到诸法的本体,没看到诸法的相状。

    我们很难看到生命的不变跟随缘,体用的同时观照,这是很难的。所以当我们去看到因缘生自然有的时候,其实都是落入个人识心的虚妄分别计度,这个只有言说相,我们都不能看到生命的真实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佛,因为不能掌握生命整个全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