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好不好是你决定的,不是它决定的!



净界法师


    五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意思:古人有一句话: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当我们迷惑颠倒在做梦的时候,我们真的感觉到我们真的有一个五蕴身心存在,我们有一个色身,有一个感受想法,有一个造作的功能,有一个了别的心识,真的是有。

    梦表示我们是随顺攀缘心的时候,我们真的感觉得到五蕴在障碍我们,但是醒后空空无大千,当你回光返照整个五蕴,你从什么地方来的时候,我们发觉到五蕴的本来面目,其实它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本来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当我们回光返照的时候,五蕴再也干扰不了我们,我们反而可以利用我们的五蕴身心来忏悔业障,来积功累德,来求生净土,它变成一种修行的妙用。

    所以五蕴到底对你是障碍,到底是一个修行的妙用,关键不在五蕴,关键在于你自己,是你决定的。你要向外攀缘五蕴就变成障碍,你要回光返照,五蕴变成一种清净的妙用。

    所以,五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我们知道一个人生的真理,就是生命当中:但除迷情,不除其法。你不要去改变外境,你不要去改变那已经出现的因缘法,你改变它都没有用,你改变你的观念比较重要。问题不是它障碍你,是你自己产生执着,自己障碍自己,所以讲但除迷情,不除其法,问题是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够觉悟那个道,而不说我因缘法怎么样,我业障深重,讲这个都没有用,对你都没有帮助的。

    我希望从这一段,你要训练一种思考模式,其实《楞严经》就告诉你,你遇到事情怎么思考;比方说病痛,修行人每一个人都有病痛,我们过去都造过杀业这很正常,有这个业力就循业发现。

    病痛本身不可怕,问题是你怎么去面对它?你说病痛是障道因缘,那就完了,那病痛果然对你产生障碍,因为你把它定位这是障道。

    蕅益大师他对病痛的看法是,病是无备良药,消除我无始的妄想,看破此生虚妄,深达苦空无常无我观门。

    蕅益大师将病痛当作一种增上的功德,他说:病是我的良药,我因为有病痛才消除我的妄想,我要不生病的时候,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打很多妄想,这个比修止观更有用。

    第二、看破此生虚妄,有病痛我就知道这个色身是暂时的靠不住,我要赶快寻求解脱,有病痛就有死亡,所以从病痛当中就是一个警告,我有一天要面临死亡,然后我们对色身的执着会降低。

    第三、深达苦空无常无我的观门,增长你苦无常无我的观照智慧。破除妄想,舍离身见,增长观智,这三个功德哪里来?皆赖有病进尔,因为有生病的关系。

    小乘佛法习惯性把某一个东西定位说这个是好,这个是不好,产生法执。大乘佛法习惯性不这样子,大乘佛法说好当中有不好,不好当中也有好,关键在存乎一心。你想的对,它就对你产生好,你想的不对,它就产生不好,好不好是你决定的,不是它决定的。

    我讲实在话,外境本身没有好坏,它是如实把你前生的业显现出来,它对你产生障碍,它对你产生帮助,是你的心决定的,你要是颠倒了,那所有都构成障碍。梦里明明有六趣,但是你要是觉悟了,在这当中产生它的道,醒后空空无大千。

    我一再强调,五蕴当中最重要就是想蕴。

    我们为什么要花很多时间研究教理,诸位知道吗?

    研究教理不是增长你的知识,是改变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思考模式。就是佛陀遇到事情他是怎么思考,我们养成他这种思考模式,因为他之所以成佛,他就是有这么一个美好的思考模式。

    你想要做王永庆很简单,你先学会王永庆的思考模式,他怎么想?你想变成一个阿罗汉也很简单,你就看看《阿含经》,阿罗汉遇到事情他是怎么想的,你以后就变成阿罗汉。那我们想成佛也是这样,你要想看看佛陀这个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他是怎么个思考模式,这个天台宗说,你要先成就大乘的种性。

    种性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的思考模式,你没有这种思考模式你怎么可能成佛?你说你的种性是小乘的种性,你拿苹果的种子去种,种一辈子种不出葡萄出来。你的思考模式是小乘的思考模式,你就是做再大的功德,一辈子也是小乘的果报,因为你的种性是这种种性。

    所以我们研究大乘经典,就是去学佛陀是怎么想事情的,他面对五蕴,佛陀也是有五蕴,五蕴是通十法界,佛陀面对五蕴他怎么思考的。所以我们先成就大乘种性,是这个意思。

    古德说:观相缘妄,观性缘真。相是妄,但是它背后的道是真实的,你要将这个道参透出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净界法师


    当我们在研究一经典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你要掌握它的修学宗旨,修学宗旨从总相来说,每一部经都是要破恶生善,但从别相来说,每一部经所破的恶跟生起的善是不一样的。

    那么本经到底它的修学法门所破的恶法是什么?

    我们从前面的序分可以看得出来。阿难尊者为了托钵的因缘,结果遭受到摩登伽女的咒术之难,这时释迦牟尼佛就派遣文殊师利菩萨将咒往护。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将邪咒破坏以后,就将阿难尊者跟摩登伽女带回到精舍来。这时阿难尊者非常的悲痛,也非常的后悔,自己出家了十二年,竟然不能抗拒外道的邪咒,而生起贪爱的烦恼。这时阿难尊者就跪下来跟佛陀请求,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十方诸佛之所以成佛,到底他是修习什么止观而成就的?

    我们看得出来佛陀并没有马上回答所修的法门,佛陀先抓他的病相。

    佛陀说:阿难!你当初在我的法中,你是什么因缘出家的?阿难尊者说:我眼睛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内心很感动很欢喜,所以我出家了。从这个地方佛陀就说:你这样的出家是依止攀缘心出家的,你因为六根攀缘六尘,然后攀缘整个外在的因缘。

    攀缘心从本经来说,它是整个烦恼跟罪业的根源,整个《楞严经》一言以蔽之,它所对治的就是攀缘心。那它有修的法门,到底能对治的法门是什么呢?

    三观,观察整个生命的相貌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以空假中三观来破除攀缘心。所以本经所要修的法门就是三观的智慧,所要对治的就是无始劫来在六根门头跟六尘接触的当下产生的攀缘。对治攀缘心我们必须先明白道理,所以佛陀就先讲圆三谛理。

    壬二、明六入性

    这一科是说明六入的真实体性,六入简单讲就是六根,因为六根能够摄入六尘,产生见闻嗅尝觉知六种的功能,所以叫做六入。这段经文主要就是说明,佛陀从整个六根功能作用当中,从它表相的作用,去发明它背后真实的体性是什么,所谓的会事入理,从事相的作用,来回归到它的真实的理体,从理体的觉悟,我们才可以破除我们对六根的攀缘。

    分二:癸一、总征。癸二、别释。

    癸一、总征。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地方佛陀提出一个问题,说为什么六根见闻嗅尝觉知的功能,它的本质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它当下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呢?

    这一段古德说:从六入的差别,产生四种的相状:

    凡夫的六入:凡夫的六入是入于整个三界六尘的相状,所以它产生的是一个生死轮回的果报,因为它入在六尘的相状。

    二乘人的六入:二乘人的六入是入于整个六尘的空性,所以他入偏空涅槃,他能够观察六根六尘接触是当体即空。

    菩萨的六入:菩萨依止六入,他在观察六尘的时候,他能够观察这整个因缘是即假的,所以它能够成就菩萨的功德庄严。

    佛陀:佛陀从六入当中,去观察六入的时候,能够入于中道的不二法门,所以观察整个因缘是当下即中,而生起广大无穷的妙用。

    所以即空、即假、即中,我们能够观察的即空,是成就一种出世的涅槃;从即假当中成就菩萨的庄严;从即中当中成就佛果的无上菩提。这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三个内涵所成就的差别功德。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明眼入即藏性!



净界法师


    癸二、别释

    分六:子一、明眼入即藏性。子二、明耳入即藏性。子三、明鼻入即藏性。子四、明舌入即藏性。子五、明身入即藏性。子六、明意入即藏性。

    子一、明眼入即藏性。

    眼根当中一种能够见的功能,叫眼入;因为它能入于色尘之中,它能够摄取色尘,为自己所受用。

    迷真起妄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阿难!就在前面的目睛瞪发劳者。这地方是扣着前面五蕴当中色蕴的文而来。前面色蕴说依止清净目,来观察清明之空,这时内心迥无所有。

    一个健康的人,他依止健康的眼睛,去观察晴朗的虚空,突然间产生一种瞪的功能;瞪,眼睛专注不动,也就是说他突然间产生一种向外攀缘的心态,而产生专注不动的眼睛。这种专注的状态久了以后,就产生疲劳之相,就看到整个晴朗的虚空出现了狂华。他本来是以清净的眼睛观察晴朗的虚空,是没有能所对立的,所谓的平等法界,这时一念的妄动以后,产生了能所,就产生一种能见的心法,跟所见狂华的外境。这时兼目与劳,目,指能见的眼入;劳,指的是虚空中的狂华。这种能所都是菩提心性当中的一种疲劳的相状。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回归到真如本性的时候,是没有眼入可得,是没有这种狂华可得的,那是一念妄动而有的。所以这个地方就讲到一念不觉而产生的三细。以下说明外境的刺激而产生六触。

    妄相无体

    托尘妄现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前面讲三细,这地方讲六触。前面是一念的妄动,产生能见的心跟所见的境,这时心境产生交互的作用。古德说:这段经文讲到二种情况:一者、由境迁心,二者、由心起境。

    由境迁心:因为外境明暗虚妄的二种尘境,就迁动了我们明了的心,而引发六根见的功能,而居在于胜义眼根当中;胜义眼根基本上在本经当中它是色心的和合体,它产生的因缘是外境去迁动内心,色心的和合产生了胜义眼根。

    吸此尘象,名为见性。

    前面是讲由境迁心,这地方讲由心去取境。

    这时再依止能见的眼入,去吸揽外尘明暗的尘相,就产生能见的见性,眼入当中能见的功能就出现了。眼入见的功能是由境迁心,由心起境,心境的交互作用产生的。见的功能其实离开明暗二种尘相,是没有自体的,因为它是有境的牵动才有的,所以假设离开明暗二种相状,它那种能见的功能也就不能存在。有外境才有内心,你把外境拿走了,这时它能见的心也消失了。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眼根它不是从明相暗相而来,也不是从胜义眼根而出,也不是从虚空而出。

    非明暗来,指的是它不是它生;非于根出,指的是它不是自生;不于空生,不是无缘无故从虚空而生。是说明它非因缘生,简单的说它是无生。

    这是地方是一个总相,把见的功能它生起的因缘作一个总标。以下是探讨见的功能是从哪里来。

    非从尘来

    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

    假设它是它生,是从外境而生。说为什么你有见的功能呢?因为有明暗的刺激,所以从明暗而来。假设眼入是从明相而来,那当暗相现前的时候,你眼根见的功能就应该消失了;因为你从明相而来,当暗相现前的时候,你的明相也就消失了,明相消失了,你见的功能也应该消失才对啊!这时候你就看不到暗相,但事实上跟实际相反,我们是明来见明,暗来见暗,所以从明相来不合道理。

    反之,假设眼入是从暗相而来,这也有问题,当明相现前的时候暗相消失,那你见的功能也随暗相而消失,那你就应该见不到光明,这也不合道理。

    我们能见的心,是从外境而来,是从它生,这是不合道理。

    非从根生  

    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

    (自生)若见的功能是你自己生起,你自己的胜义眼根,产生一个明了的功能这叫作见,那这个有问题,假设它是从自己胜义眼根而生,如此一来,你就不需要假借明相暗相的刺激。但事实上不然,我们离开外境,我们能分别的心也就不能活动,心境是缺一不可的。你说你自己可以生,那你自己可以生的话你就不需要外境,但事实上不然,当我们离开明暗二种相状,我们能见的功能根本产生不了作用,所以自生是不合道理。所以能见的功能是没有真实体性的,它是因缘生,所以自生也不对。

    非从空出

    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无因缘生)若你眼根见的功能是无缘无故是从虚空而生,这样子讲,当你观看前面的尘相,观看完的时候,那你眼根见的功能应该回到虚空啊!因为你从虚空而来,你跟虚空假借的,那你看完事情以后,你这见的功能应该又回到虚空,当你回到虚空的时候,那你应该看得到虚空本身才对啊!你从虚空而来最后你又回到虚空,那你应该看得到虚空,其实是不合道理的。
  
    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虚空自己去观察外境,假设你说它真的可以看到虚空,那虚空自己看到自己虚空,那跟你阿难尊者有什么关系呢?那是虚空的事情嘛!但事实上,我们的眼入是跟自己的身心世界有关系的,所以从虚空而生是不合道理,所以无因缘生也不对。总而言之,见的功能它不是自生、不是它生,也不是无因缘生,那应该怎么说呢?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作用)眼入见的功能,只是我们过去的一个业力,随顺个人的业力所显现的一种假名假相假用。你看有些人福报大他的眼睛特别好,看得特别远,特别清楚;你的福报比较差,你眼的功能看得就比较近,看得模模糊糊。这个不是从哪里而生,就是业力的显现,业力消失了,你见的功能也就消失,它只是随顺业力所现的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你是一个人的业力,显现出人见的功能;你是一只蚂蚁,你就现出蚂蚁见的功能;你是一个天人,你就显现天人见的功能,所以它只是一时的虚妄之相。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我们一个人为什么愿意向外攀缘?



净界法师


    前面的不自生、不它生、不因缘生,是讲它即空;眼入虚妄,是讲到它即假;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讲到它的体性,它当体即中,它是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它当体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我们看经文它有六段,佛陀主要是发明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但是你可以感觉得到佛陀的重点在即空。你为什么攀缘?因为你认为它就是有实体。

    我们一个人为什么愿意向外攀缘?

    因为你认为那个是真实的东西。但是我们从佛陀的开示,我们看事情,没有看到事情的全部,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释迦牟尼佛把事情分成三段:第一、你从什么地方来,第二、你往哪里而去。第三、它的过程。

    我们一般人看事情看到它的过程,比方说有人赞叹我们,有一个境来刺激我们,用一种美好顺利的境,来刺激我们产生欢喜心;这时我们在欢喜心的过程当中产生执着,然后就乱动,迷惑取着的乱动,就开始造业。有人毁谤我,我们也是在毁谤的过程,在生起嗔心当中,产生迷惑取着乱动。

    佛陀告诉我们说:你要去探讨一下,你这欢喜心是…你从什么地方来?

    你说是它毁谤我、赞叹我才有。

    不对!外境是一个色法,色法不能产生内心。

    你欢喜心结束了它又到哪里呢?

    从本经当中我们要读出佛陀的意思,我们怎么去观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这空观怎么观呢?每一部经都有它的善巧,本经的观法就是你观整个事情的头尾就好,你不要它的过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将往哪里而去?

    古人说: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我们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每一件事情它来的地方跟去的地方,答案只有一个:每一件事情都是从空性而来,从本来无一物而来,最后还是回归到空性;它只是在业力表现出来的时候,暂时的一种假名假相假用如此而已。其实你把它参透了,每一件事情都是从空性而来,也都是回归到空性,它当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它当体就是没有离开我们的真如本性。你能够把这观念参透了,你就知道,其实我们的生命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因缘,不但是眼入如此,一切法都如此。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明耳入即藏性



净界法师


    子二、明耳入即藏性。

    耳入指的是我们在胜义耳根当中一种听闻的功能,它也是一种色心的和合体,叫作耳入。

    迷真起妄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佛陀讲出一个譬喻,我们一个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为什么就有听闻的功能呢?

    阿难!譬如有一个健康的人,这一个人他无缘无故,突然间做出一个很奇怪的动作,他把他二个手掌的手指快速的塞住他耳朵的二个孔,耳朵里面的空气跟外面的空气没办法交流,塞久了以后,耳朵里面就产生一种疲劳的相状,头部就产生嗡嗡的声音出来。本来没有声音,本来也没有一个听的功能,但是你用手去塞住耳朵,塞久了,你就虚妄的出现一种嗡嗡的声音出来。这时能够听到声音的耳根跟所听到嗡嗡的声音,都是菩提心性当中的一个疲劳的相状,如此而已。

    迷真起妄的意思,有二句话要记住:真本无妄,因迷故有。真心是没有虚妄相,那为什么有呢?一念的迷惑而有。为什么有生死?本来没有生死。本来没有生死怎么会有生死?一念的妄心显现出来的。

    我们今天不是说已经有生死了,劳你硬生生把它消灭掉,不是这样子!而是法本来就无生,这观念很重要,譬如说你忏悔业障,你说我真的有业障,你要是真的有业障你就真的忏不干净,是本来没有业障,它只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一个因缘的作用而已。譬如说这个世间上真的可以听得到嗡嗡嗡的声音,那这个声音永远不会消失,你生命不能改变;它本来没有,后来的因缘才有,这个东西可以改变。

    迷真起妄这个观念是很重要的:真本无妄,因迷故有。这在大乘佛法当中,返妄归真,在对治烦恼的时候,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念,法本不生。

    妄相无体

    托尘妄现

    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像,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这时候佛陀还是一样问,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这听闻的功能是怎么来的?真如本性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怎么我就产生一个耳朵能够听呢?

    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

    前面就是耳朵自己将它塞住了,听到嗡嗡嗡的声音。动静这种声音,这二种虚妄的妄尘,就会引发我们听闻的一种明了的功能产生,由境而迁心。吸此尘像,名听闻性。而后由心再去取境,心境的和合,以听闻的功能来吸揽动静二种的尘相,就产生了一个耳入。耳入就是一个胜义耳根,一个色心的和合体。此种听闻的功能,事实上离开动静二种尘相,是毕竟没有真实体性的,它是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的。

    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如是的听闻功能它不是从动静二相而来,也不是从胜义耳根而出,也不是从虚空而生。

    这是总标,以下我们各别探讨到底是从哪里来?

    非从尘来

    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

    它生,从动静二相而产生听闻的功能。

    为什么听闻的功能是毕竟无生呢?因为假设它从静相而来,当动相出现的时候,那你这听闻的功能就随静相而消失,那你就应该听不到动相,这跟事实不符;从动相而来,当静相显现的时候,你应该随动相而消失,你就听不到静相,也跟事实不符。所以我们这个听闻的功能说是它生,从外境所生,不合道理。

    我们一般人都喜欢讲他生,我为什么生气?因为你刺激我。这不对!他不可能让你生气,是你自己要生气的,是我们自己起颠倒、迷惑,然后创造自己的影像,我们自己去攀缘这个境相,然后依止这个境相自己来刺激自己,是我们自己刺激我们自己,他只是一个助缘而已。

    所以说听闻的功能是从它生,不对!

    非从根生

    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

   (自生)我自己生起,我自己从胜义耳根产生听闻的功能,这是不合道理的,因为你不假借外在动静二相的牵动,你怎么听得到声音呢?闻体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所以自生也不对。

    非从空出

    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

    (无因缘生)我为什么能够听得到声音呢?是从虚空而生。从虚空而生,表示虚空就有听闻的功能,表示虚空已经不是虚空了,因为虚空是一个无情物,一个无情它能够产生听的功能,那变成有情了,那这有情无情岂非体性产生混滥,所以这不合道理。又空自闻,何关汝入?即便虚空能够听,那是虚空在听,跟你阿难尊者的耳入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从虚空而生是不合理的,无因缘生也不对。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



净界法师


    我们听闻的功能,其实只是我们过去的一种善恶的业力,假借外在因缘的刺激,所表现出一种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它的本体当体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当体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真如本性。

    这地方主要要表达的观念是相妄性真。当我们看到外境的时候,业力所显现的外境都是暂时的,但是它背后的体,那个真如本性是真实的,那个道是真实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从空性而有,空性本体的真如是真实的。

    净土宗有一位大德叫夏莲居老居士,他临终的时候讲一个偈颂说:生本无可恋,死亦奚足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

    前面二句是事相的观察,他说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

    生命本来就没有什么好贪恋,人生只是在酬偿业力,我们来到这一生只是来还债而已,没什么好贪恋的,死亡就代表往生,所以对死亡也不要太厌恶,他这个地方代表了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态。这是一种事相的观察。但是从本经比较相应的就是后面这一段,理体观察: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

    要参到这一点就不容易,我们一般的净土宗都是参到娑婆世界是苦、极乐世界是乐这种事相的观察。但是夏老居士他说:本来没有生死。生死从哪里来呢?是我们一念的心性一念的妄动而来,当我们的妄动消失了,生死就消失了。

    譬如你作梦,你梦到很多人很多事,这梦境哪里来?是从你作梦的梦心而来,你醒过来这梦心就没有了。你不能说作梦是完全没有,也不能,它有它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你也不能说它真实有,它要真实有你就永远醒不过来了,说这梦境是真实的,你一辈子醒不过来。但是你在梦境当中你吃什么东西,别人对你怎么样,你还产生一个真实的感受,有苦乐的感受。所以这梦境当体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人生亦复如是,即空、即假、即中。你把这个道理参透了,你才有办法用功。

    这段是讲到耳入它的功能是业力的显现,它的本质是即空、即假、即中,当下就是真如本性的全体大用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