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修习《首楞严王三昧》的特点,就是道心不退!


                       净界法师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这一段是请佛加被:阿难尊者他只是悟得清净的法身,他还未证得,所以他再次请求佛陀开示。

    大雄是佛陀的法身;大力是依止法身所产生的智慧,它能够破烦恼障;大慈悲是依法身所生的慈悲心。

    阿难尊者这时候,他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消灭他微细的烦恼。

    在蕅益大师的判教,阿难尊者他这时候觉悟了清净法身,他的阶位是圆教的初住位断见惑,他知见的烦恼破坏了,但是他还有爱取的思惑。

    在《楞严经》佛陀说:阿难尊者你已经觉悟了清净的法身,你也知道妄想是不真实的,是外境的刺激产生的,你现在慢慢的能够不为烦恼所扰动,能够成就不动尊,但是你无量劫来在六根门头中累积很多的习气,这个都要消除。

    微细惑就是要经过二十五圆通,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从六根门头当中,去洗刷我们过去所残余的烦恼习气。

    这段经文等于是承先启后,把前面三卷的观念作一个总结,又带动下一段二十五圆通的修行。

    所以他说希更审除微细惑,等于是再一次的请法,使令我能够早一点把六根的烦恼洗干净,而成就无上菩提,到十方界去广度众生,这是请佛陀更进一步的加被。

    第三段是说明道心不退:

    舜若多性可销亡  铄迦啰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修习《首楞严王三昧》的特点,就是道心不退。舜若多就是虚空的意思。虚空是无形无相的,我们看到树木被台风一吹倒了,房子也被台风吹倒了,但是我们没看过虚空被破坏了。

    这段的意思是说:即便虚空是可以破坏,即便铄迦啰(金刚),是可以破坏,我的心还是不动转。

    这段的经文可以看出《首楞严王三昧》它的理体,它所根本的思想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不变跟随缘二种观念。我们这一念心跟这观念接触了以后,产生一个修德。这样的修学有什么好处呢?

    从自利的角度能: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破除我们的颠倒想,从利他的角度,我们能够产生坚固的誓愿: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首楞严王》的殊胜,它能够从这地方来加深我们自利利他的功德。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整个《楞严经》的观念,就是在发明怎么样的随缘不变!


净界法师


    当然我们现在离我们的本性很遥远,所以到底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呢?


    蕅益大师说:我们的本来面目,有二个相貌:


    随缘不变,融四科而惟是本真。不变随缘,妙七大而各周法界。


    我们原来的面目有二个面目:


    一、不变性,二、随缘性。


    我们凡夫就是失掉这个不变,二乘人失掉随缘。


    我们简单讲一下:


    凡夫的心是变来变去的,到处乱变,你看我们的心跟如意的环境接触产生一个乐受,产生贪爱的想法,我一定要越多越好;我们接触的环境是我们不如意的,我们不喜欢的产生苦受,我们就跟着这个感觉走,我们就产生嗔心,这个东西对我越少越好;我们产生一种不苦不乐的感受,我们产生愚痴,我们产生情执,产生愚痴的想法。


    我们的心是变来变去的,一下子起贪,一下子起嗔,一下子起痴。怎么会这样子呢?我们就是被感觉、被这个受,心随妄转被它带着走。


    所以我们凡夫变到最后连自己是什么相貌都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完全被感觉、被感受、被外境来牵动,我们凡夫失掉不变的理体。


    在整个四科(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到经文都会详细说明,简单的讲就是身心世界,就是色心二法。总而言之,你要在身心世界当中找到一个不变的理体,然后从不变当中,再从七大而显现种种的清净法界,种种的庄严。


    二乘人失其随缘之用,二乘人是完全不变、完全不动,就失去了积功累德的机会,所以《楞严经》讲随缘讲得很清楚。


    你看《楞严经》讲空性,讲发明不变的体,讲得很清楚,它讲因缘观假观讲得更清楚。


    讲因缘法是怎么样?


    循业发现。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因缘当中;你有你的小因缘,它讲到共业跟别业,而我们又有一个大因缘。而我们的小因缘又在大因缘中绕转。


    那这怎么办呢?


    从《楞严经》的观念主要就是修六个字:


    明相位、立德业。


    首先我们要在因缘当中,找到相状,这什么样的因缘,然后找到自己的定位 。


    我们一个人很容易犯错,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站错位子;你看我们出家众有三个阶位,刚开始净罪集资,第二阶段积功累德,第三安养进修。每一个阶段都有它应该做的事情,你应该进修的时候跑去弘法,你现在的因缘该弘法的时候,你跑去进修,这个都是找错了定位。乃至于我们在整个僧团,在整个佛教界都有自己的定位,因为我们深受过去业力的影响。


    我们在佛法修学不能否定过去的业力,叫做循业发现。我过去有一股很强大的业力,虽然我们知道一切法是空性的,但是在不变当中它会显现身心世界,而每一个人深受你过去业力的影响。但你不能离开因缘,《楞严经》说你要就路还家从因缘当中回家,所以你要找到你的定位。


    第二个更重要:立德业。在你的因缘当中去修学。


    其实整个《楞严经》的观念,它就是在发明怎么样的随缘不变。


    第一先成就自利的功德, 然后告诉你怎么样从不变当中,来随缘积功累德。


    整个十卷的经文就讲这二个观念,一个从假入空,一个从空出假。


    它的经文讲得非常的详细,佛陀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他一定有办法让你懂。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楞严经》是就着因缘来发明真理,没有离开你的身心世界!


净界法师


    喻冰水之始终。惟是湿性。譬太虚之群相。不拒发挥。


    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我们发觉冰相状是坚固的,这表示一个人的恶念;水是柔软的,表示一个人的善念。其实不管恶念善念,它的体性都是湿性,它的体性都是清净本然不变的体性。这是发明它的不变之体。


    譬太虚之群相,不拒发挥。


    当我们从空出假的时候,你看虚空是很大,它本身没有形相,但是它又不障碍所有的形相去发挥,你要盖房子也可以,你要种树也可以,这是说明它随缘的妙用。


    十界一心事造与理具,遍摄遍含,一境三谛横辨与竖历非并非别。


    整个十法界(四科,七大)就是我们的身心世界。


    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楞严经》讲得很多很多,海公在讲《楞严经》他讲一个观念:所有《楞严经》的经文,没有离开你当下的身心世界,不管它再怎么谈玄说妙,都是在讲你现在的身心世界。《楞严经》是就着因缘来发明真理,没有离开你的身心世界。


    十法界就是你的身心世界,而身心世界从内心来说,它是事造理具;事造是讲随缘的作用,理具是讲不变。从外境来说是横辨竖历;横辨就是随缘,讲到差别相;竖历就是不变,讲无差别相,它是非并非别。


    《楞严经》的真如理,我们看它经文的结构,它要你先发明内心的真如,你的心先调整好,你的心先找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然后再找外境,哦、原来外境,你的身心世界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一切的外境也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是第二个,第三它告诉你,你内心的真如跟外境的真如是怎么样的关系,你怎么用内心的真如来带动外境的真如。


    《楞严经》讲真如理讲三件事,第一讲内心的真如,第二讲外境的真如,第三讲内心的真如跟外境的真如有什么关系。这三个主题讲了三卷半。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你整个修学观念的最高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净界法师


    丙一、约经题明性修二德。


    蕅益大师先解释经题的含义,经题当中先解释《大佛顶》,这《大佛顶》是整个《楞严经》修学的观念。


    你整个修学观念的最高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就是保持随缘不变跟不变随缘,在不变跟随缘当中达到平衡的状态,这就是《大佛顶》。


    《大佛顶》有什么好处呢?它会成就自利的功德跟化他的功德 。


    自行化他:


    依此成自行因果,故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依此为化他因果,故名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前面《大佛顶》是个道理,一个修行者,我们这明了的心,当我们顺从这道理去思惟,顺从这道理去修行的时候,它可以成就自行的功德,就是《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我们前面说的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破除我们不必要的妄想。


    第二、我们顺着这个道理去思惟,能够成就化他的功德,能够《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能够强化我们的菩萨愿望,使令我们的愿望不退转: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涅槃。


    《大佛顶》的道理对于我们自利利他是很有帮助的,这讲到它的修德;修包括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包括成就利他的功德。


    总结、性修不二:


    因果妙修,全归性具,化他力用,宁隔体宗。


    因果妙修,就是修是一种造作,你要去造作,你要去思惟;这种自利利他的因果的修德,其实是从性德而来的。如果佛陀不跟你讲这种观念,你也不能够成就《修证了义》,你也不可能修万行成就《首楞严》,所以它是由性德所引生的。


    但性德化他力用,宁隔体宗。因果妙修讲修德是由性德而起,但是这性德也没有离开修德,所以讲,化他力用,宁隔体宗。


    依止性德而生起修德,而修德还能够开显性德,称性起修,全修在性。


    我们刚开始是根据一个很粗略的观念来开展出自利利他,自利利他以后,我们对这观念更清楚了,更清楚以后我们就开展出一个更大的自利利他,那这自利利他又使令我们的观念更清楚。


    所以理论来帮助我们修学,而修学又让我们更加了解理论,所以到最后是性修不二。


    理论上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性德是这样子的,但实际在操作的时候,我们看《楞严经》的整个次第,它实际在修德的时候,它刚开始偏重在不变;你在变化当中,先把那不变的清净本体找出来,它很强调这个。


    《楞严经》的经文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经文在成就不变,发明随缘的部份少,它很强调自利的功德,虽然它理论上是,不变跟随缘,但是它成就的过程还是有它的先后次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真心跟妄心,我们凡夫永远是混在一起



                         净界法师


    丙二、示经要并称叹法益(一、经文要义。二、称叹法门殊胜。)


    蕅益大师在讲《楞严经》的正宗分,其实是有六大科,而这地方分成五部份,少一个部份是解释经题,因解释经题前面解释过,所以剩下五大科。


    一、分别真妄:二本明而金沙立辨。


    《楞严经》刚开始佛陀花了三卷半,来分别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


    佛陀对烦恼刚开始都没有加以说明,他只告诉你反正你所有的烦恼都有一个根本,所有的功德也有个根本,这叫二种根本。


    佛陀刚开始的时候祂并没有在枝末上、在作用上做分别,祂只告诉我们说:一切法因缘生。


    而有二种的因缘,一种是杂染的因缘,所谓的烦恼障、业障、报障,这种惑业苦流转的因缘;另外一个因缘是法身般若解脱,产生无量功德庄严的因缘。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启动它的内心,创造很多的功德,有些人会启动它的内心,造了很多的烦恼,招感很多的业,而成就生死轮回呢?


    佛陀说:因为我们的根本错误。


    这二种根本就是一个常住真心,是清净的根本,而攀缘心是杂染的根本;二种根本一个是常住真心,一个是攀缘心。


    这二种根本讲出一个譬喻,就像金沙立辨。我们加以说明:


    我们今天看到一个金矿,我们知道它不是完全是黄金,它也不是完全是泥沙,它是黄金跟沙的和合。但是它本来是黄金,金矿刚开始是只有黄金,而后来风吹雨打日晒,慢慢慢慢这泥沙就进来了,到最后黄金跟泥沙就混在一起。混在一起没关系,黄金的本质没有改变,我们只要加以陶冶,把沙去掉,黄金的本质迟早又显现出来。


    这地方的意思是说,真心跟妄心,我们凡夫永远是混在一起。


    我们现在修行人的问题在哪里?


    有时候我们安住在真心,生起戒定慧的功德,我们有时候安住在妄想,产生很多的贪嗔痴。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别,先把它分清楚,先搞清楚什么是主人,什么是贼,你还没抓贼之前,先产生判断力。


    古德说:妄想跟真心的判断,妄想是离尘无体,离开了六尘的境界它没有自体,而真心是离尘有体。


    我们加以说明:


    我现在生起一个想法,这东西很好吃,这是一个想。那你要知道这个想到底我是要随顺它让它增长广大,还是这个想法我应该把它消灭,它是个贼我应该把它消灭。


    首先你要看它,你觉得这东西很好吃,这想法是怎么来的,你要找它的根源,它有没有根源。


    是因为这东西你跟它接触,产生一个欢喜的感受而产生的,当你这样的外境拿掉以后,这心就消失了,这是标准的攀缘心;因为它的根源是在外面,它生起的根源是从外面来的,这就是贼,因为它会破坏你的功德,这种想法你要赶快把它消灭,对你是障碍。


    我一定要好好的拜佛,这也是个想法,这想法是怎么来的?


    因为拜佛能够消业障增福慧。我们是从内心道理的思惟而产生的,离开六尘的境界,它本身有一个自体的,它的自体是从内心生起的。


    妄想的根是从外来的,外境的刺激产生感受,真心的根是从你内心道理如理思惟而产生的。


    所以你只要找到它的根源,你就知道它到底是个黄金是应该保留,还是一个矿沙,应该赶快把它消灭。


    佛陀讲这观念讲了三卷半,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楞严经》在破除虚妄,开显真实的时候,它很强调你一个人不要跟着感觉走,要跟着道理走,你不要老是做我喜欢做的事,那就完了!要做你应该做的事,你整个行动要从理性的思惟产生。


    这段是分别真心跟妄心的相貌,这是第一段,讲了三卷半。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首楞严王三昧》有二个助行:一、持戒清净;二、诵咒保护自己


                         净界法师


    助行有二,修《首楞严王三昧》有二个地方要注意:


    第一、四种的清净明诲


    一、明诲殷勤,戒乘俱急。


    这是三世诸佛一种很明确教诲。佛陀的戒法有性戒跟遮戒。遮戒有时候是因时制宜,哪一尊佛到这个地方,他有时候有制,有时候没有制,因为环境不同、根机不同,但是杀盗淫妄是四根本重罪,三世诸佛出世一定会制的。


    四种明诲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这是三世诸佛很明确的教诲,这一定要遵守的。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守四根本重罪,这是第一个助行。


    二、道场安立,显密互资。


    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有一个道场,要有一个清净的环境要结界,而且要持咒。


    为什么要持咒呢?为了要防止鬼神障,因为我们无量劫来,有时候冤亲债主,刚好到鬼神界去了,这时候你要持咒保护自己,因为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首楞严王三昧》有二个助行:一、持戒清净;二、诵咒保护自己。


    这到经文都会说明他正行助行,而这二个修行之前的前方便就是,第一、了解你的目标在哪里,你为什么要修习;第二、你今天所对治的什么?是六根门头的习气。这就是整个《楞严经》讲了三卷半,所谓返妄归真的方法,这是讲到修行。


    三、修行位次,修行当然有它的过程


    无渐次而立渐次,能历之正助圆彰。


    在修行当中有一个能历的心,也就是能念的心,我们这一念心从它不变的体性,它是没有渐次的,真如的清净法身,没有所谓的前后好坏的渐次;从本质上是没有渐次,但是从它的数量,从它随缘的作用来说,就安立了渐次。


    意思是说我们要把心带回家,但每一个人对家的感觉,是相同也不同,是不同也相同。


    这句话怎么说呢?你看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光明是一样的,但这二个数量不一样,有大小的差别。所以说你今天把心带回家,虽然大家的所缘境都是清净的本性都是家,但是它的数量还是有它的差别,所以在没有渐次当中勉强安立渐次,这时你就是正助圆彰,正行就是正念真如,助行是持戒诵咒。


    即位次而非位次,所历之转依如幻。


    那么你所建立的过程也是一样,它数量的确是有位次,但它的本质也的确是没有位次。所以转依如幻,转我们的妄想,转我们的攀缘心,而依止常住真心。


    你每一个修学都要让你的妄想慢慢减少,要知道这是妄想,然后慢慢让它减少,所谓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转烦恼而依止真如。


    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


    《楞严经》在经文当中没有讲到一个断除烦恼,没有这句话,这是本经跟其它经典不同的地方。它认为烦恼就是真如,你不要断它,你不随它转;你知道它是烦恼,你不要跟着它转,它自己就变化,你看着它,它自己就变化了,你不要把它消灭掉,你只要保持觉悟就好,这地方的重点在心常觉照。


    古人说:主人翁,你要醒一醒啊!就是这个道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