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二十五圆通之十 余习观身(二)
净界法师


    入空得果

    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

  摄念指的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智慧现前。

  他发现二个感受,一个知道疼痛,一个是没有疼痛。那他找的是谁?找的是那个没有疼痛的是谁。因为你疼痛那是你随相而转,那是一个因缘所生法。他找的那个是离一切相的,没有疼痛的感觉,到底它是谁?

  所以他就观察,疼痛所不能到达的那个身的感受到底是谁?他顺那个方向观进去的时候,根身识心,突然间就空亡而不存在了。在三七日中诸漏虚尽,一切的见思烦恼都消灭穷尽,证得我空的真如,成就阿罗汉果。佛陀亲自印证,成就小乘的无学。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的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纯觉遗身,我依止身根的觉了之性,而消灭根尘识的障碍是最为殊胜。

  他从慧相入性,从有感觉的疼痛,进入到没有感觉的疼痛,最后回归到一心真如。

  在这个地方值得一提,就是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恼都要修空观。但是小乘的空跟大乘的空观的确是有所不同,他们在思考模式有所不同,造成不同的结果。

  小乘的空观,古人的形容叫灭色起空,他是从无常无我切入。我的色身会变化、会死亡,所以总有一天我会消失、总有一天,叫灭色,当色法消灭以后,它显现空的真理出来。灭色起空的道理,他是从无常切入,有个问题,就是说,小乘的空观他是从作用上来空,所以他空了以后他出不来,小乘一旦是假相因缘回归到偏空涅槃以后,他就跑不出来了,他是单向的思考。他可以从假相到空性,但是他不能从空性又回到假相,所以小乘的教法,没有从空出假这四个字,没有这四个字,他的思考是单向的。所以你看《阿含经》他的思考模式就是无常故苦。

  为什么是苦呢?

  因为我们身心世界是变化的,所以我没有安全感。我没有安全感,我经常感到忧虑不安,所以这就是苦。苦即无我,为什么苦呢?那表示我不能主宰我的身心。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痛苦,但是我痛苦就是不断的出现,表示我没办法控制我自己的身心世界。没有一个自我来控制它,是业力控制,所以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即空。他从这个地方切入空性,但是这样的空切入以后有一个问题,他这样的思考是单向的,他出不来!

  大乘佛法的空,叫缘起性空。它是缘起无自性,因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他是从体性上,他不是空它的作用、相状,他空它的自体。所以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是不坏假相的,他把假相保存得非常好,然后从体性上空。他是从假入空以后,再从空出假,这个假相从空出来以后还可以再用,还可以依止假相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依止假相积功累德,求生净土。

  小乘佛法是破坏假相,灭色起空,他对因缘所生法的身心世界是,你看小乘的经典是全盘否定,没有价值。在小乘的观念,人生没有价值,一个阿罗汉大概证得涅槃以后,他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等待涅槃的到来,就这个想法而已,他不会主动的为诸众生不请友、广泛的度众生,他没有这种事。所以基本上他比较悲观,他对人生的认为,他认为这人生是多余的,早一点离开早一点好。

  大乘佛法对人是双向思考,他认为我不能够执着这个色身,但是我也不能没有这个色身。他是从假入空,这是一个思考,我要跟色身保持距离,身心世界靠太近,你会被它的因缘所生法所系缚,但是你不能靠太近,你不能没有它,没有它你用什么来拜佛念佛?你还得要借假修真。

  诸位要好好体会,灭色起空跟缘起性空的差别,灭色起空是单向思考,缘起性空是双向思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位你看大乘经典在讲话,很少讲一句话的,除非佛陀在对治你。犹如莲花不着水下面一定有句话,亦如日月不住空,佛陀基本上讲话是空有双照的,大乘佛法你翻开经典,基本上都是二句话、二句话的。

  这是训练一个菩萨,你的思考模式是双向思考,你不能过分喜欢它,但是你也不能没有它。当然这跟我们的凡夫思考的有关系,因为我们习惯单向思考,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要慢慢训练自己双向思考,不即又不离,不取又不舍。初学大乘佛法会觉得,哦!这心你很矛盾,不取又能不舍,但是你习惯了以后你就知道,哦!原来佛陀的意思就是这样,是中道。

  所以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从身根当中它会产生一种觉了的功能,这个觉了的功能当它向外攀缘的时候,带动了根尘识的因缘和合,当它回光返照的时候,就回归到一个清净本然的觉性。这个就是双向,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只就是一份的觉,同样一个东西,你用得好你就是解脱,用得不好它就伤害你。所以问题不在色身,问题是你的观照力有没有现前。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十一 须菩提观意(一)
净界法师


    壬五、须菩提观意

  宿命知空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离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须菩提尊者他所观的是意知,见闻嗅尝觉知,知的功能。须菩提翻成中文叫空生,因为他出生的时候,他家中的财宝突然间瞬间消失掉,等到他出生不久以后,财宝又再出现,因为有这样的瑞相,所以取名为空生。

  尊者在这时候,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说:我多生多劫以来,我这一念第六意识的心是很特别的。为什么呢?因为心得无碍,心指的是第六意根,我第六意根去分别种种心中的法尘善恶的时候,我就了知这一念分别的心,是本自空寂,所以对一切法尘所产生的假相,我是不生取着,无障碍的。(这个地方就是有空观的意思。)

  自忆受生如恒河沙,这是空观的智慧产生的宿命通。而且我自己能够悟知我每一次受生的种种的状态,我到天上受生,我到人间受生,我到各式各样的因缘受生,他都能够很清楚的去预知。就着今生来说,我今生初在母胎的时候,我就知道五蕴身心本自空寂的道理。(这个地方古德的解释是一种我空的智慧现前。)

  如是乃至出胎以后,我能够了解这外在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依正二报的世界,也是当体即空的。(古人解释这一段是法空。到这个地方是二空自调,以我空法空的智慧调伏自己的见思烦恼,这地方讲大悲利他。)

  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而且我能够有善巧的方便来开导众生也能够悟入空性。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说:是在般若会,佛陀要须菩提尊者来转教菩萨,来破除菩萨的法执。

  蒙教证果

    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今生承蒙如来的种种慈悲的教授发明,发明二个道理:第一、性觉真空,觉指的是第六意识觉的功能,我能够了解我现前一念觉知之性,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所以我知道我这一念心是,心即是空,从这一念心而明白我空法空的真理,从假入空。第二、空性圆明我也知道,空即是心,空性当体就是我一念的觉知之心。他能够知道这一念心当体即空,又知道这空性的真理,当体也能够衍生这一念心。他能够因为这样子的因缘,在迹门当中成就阿罗汉果,从本门当中能够顿入如来宝明空海。

  宝明空海就是大乘的第一义谛空,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大乘的空是能够显现妙用的,我们前面讲过,大乘的空性现前,是不坏假相的,跟假相在不在没有关系,它是体空观,它是性空观。小乘的空观是不容许假相的,所以小乘的空观现前,不容许有因缘所生法的假相存在,不可以的!小乘的空观是汉贼不二立,有色就没有空,有空就不能有色。

  大乘佛法的空叫作宝明空海,是一种第一义谛空,所以能够同于佛陀的知见,印成小乘的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在空性当中得到入、住、初的这种自在,这是最为殊胜无上的。

  须菩提尊者对于空性,是有很深很深的体验,看过去的因缘就知道。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须菩提的空他的切入点是从意,第六意根切入的。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的方便门,正如我所修、所证,是诸相入非,非所非尽。

  这一段蕅益大师解释是说明:诸相指的是因缘所生的我相、法相,入非它能够入于非相,非相就是空性,把假相的因缘回归到我空法空的体性,乃至于非所非尽,非指的是能观的智,所非指所观之境,乃至于能所双亡,诸相颇得,唯是一心。

  蕅益大师说:他把因缘所生的我相法相,回归到一念清净本然空性的心性摄用归体。

  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又能够把这一念,缘生无性的心当下承当,它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斯为第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十一 须菩提观意(二)


净界法师


    这地方我们解释:

  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一心为根本,他这个观法跟大乘起信论非常接近。大乘起信论的观法它是以一心为中,所以它叫一心真如,它的真如在一心中表现出来。

  这个观法其实非常好用,你不管看到什么事情,你就观想它是唯心所现,思诸法如梦,外境都是一念心显现出来,外境是空,先把外境空掉,然后再观,观心性无性,能分别的这一念心,最后也觅之了不可得,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第三段再肯定,这一念清净心,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先否定再肯定。

  诸位你看大乘经典,你看佛陀对心的描述,你说:诶!佛陀讲话怎么一下讲这个,一下讲那个,一下说心是罪业的根本,你不能随顺它;一下子又说,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是一样的,要肯定!

  佛陀对心有时候是采取否定的状态,有时候是肯定。这怎么办呢?哪一个是对呢?它这是一个次第的问题,刚开始你要否定,刚开始我们这一念很多颠倒,你一肯定就完了,你肯定你就被它带着走。

  大乘佛法,否定门入,肯定门出,刚开始先否定自己的心,你所有的作用,你内心释放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告诉你自己这都是假的,不要被它骗了!你打你的妄想,我修我的止观。所以刚开始我们对心性是否定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诸相入非,非所非尽,完全否定;但是否定到最后的时候,你要转成肯定,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你要重新肯定。

  大乘起信论它说:观一切法离言说相,离分别相,离名字相,唯是一心。到这个地方,把一切万法回归到一念心性,最后还有一句话很重要,是名真如,重新肯定这一念心性当下就是真如。你看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唯是一心,这个地方是完全否定,然后是名真如,叫一心真如。所以我们在调心的过程当中是否定、否定、否定、否定、最后肯定、肯定、肯定、肯定。

  但是《楞严经》的角度是完全否定,《楞严经》基本上它是从假入空,《楞严经》从空出假讲得很少,它是让你把心带回家。但是真正肯定你的自它不二的本性,开始从空出假,那你要读《法华经、华严经》,都是这样。

  所以你看为什么经典要判教,这一部经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它的定位是什么,有五味,它的滋味是什么?的确每一部经的效果不一样,佛陀讲话的口气不一样,产生的身心世界的效果是不一样。

  《楞严经》它偏重破执,它这一部经的目的,就是在根尘识的因缘当中把你拉回来,把心带回家,《楞严经》就达到目的了。至于你从家里面再出去,那你就研究《法华经》、研究《华严经》怎么样发菩提心,怎么从假相当中建立如梦如幻的因缘,从如梦如幻当中积集如梦如幻的功德,那你得读《法华经、华严经》。

  所以它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把一切法汇会归到一念心性,然后再旋法归无,在一念心性当中来重新肯定,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我就从这个地方成就圆通,斯为第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十二 舍利观眼识




净界法师


    辛三、观六识

  观六识指的是,能观的智是一心三观,所观的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分六:壬一、舍利观眼识。壬二、普贤观耳识。壬三、艳喜观鼻识。

  壬四、满慈观舌识。壬五、波离观身识。壬六、目连观意识)

  壬一、舍利观眼识

  眼识通利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

  这地方讲到舍利弗过去的因缘。舍利弗翻成中文叫鸠子,舍利是他母亲的名称叫鸠,弗就是子。他母亲的眼睛特别的明亮像鸠鸟,所以叫作舍利。

  他这时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多生多劫以来,我的身心世界有一种特殊的功德叫作心见清净。心指的是什么呢?第六意识生起的一种观察的智慧,不是我们这种颠倒的分别心。这一念我空法空相应的妙观察智,依止这个见,见指的是眼识的了别功能。我第六意识依止眼根而产生眼识的作用,因为整个见由观察智的加持,所以看到一切的境,都不为一切的境所染着,叫清净,也因为此的原故,在整个受生的过程当中,我都能够对于世间的,包括六凡法界,出世间的四圣法界,种种因缘的变化,我一见到以后就能完全的通达而没有障碍。

  心见清净就是我们大乘说的空观,看到因缘的变化就等于是假观。舍利弗尊者他过去就有这种境界。

  蒙教证果

    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今生的因缘

  在今生的因缘,我刚开始是跟着外道的梵志出家,跟着外道修学梵志,他跟目犍连二个是师兄弟,都是外道。有一天在路中行走的时候,我遇到佛陀的弟子叫三迦叶,三迦叶三个兄弟已经现出出家相了,他们三个人并肩而行(这个地方有的经典是说马胜比丘)。这时舍利弗尊者他身为一个外道的修行者,他看到释迦的弟子威仪俱足,就过去以恭敬心请示说:你的师父是谁呢?我的师父是释迦佛陀。那你师父平常是怎么样告诉你们怎么修行的呢?这时三迦叶就说明因缘法: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尊者一听到这个道理以后,就悟心无际,因为他本身的心就特别心见清净,所以他回光返照,从因缘生因缘灭当中,就证得了初果,也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是本来就无边无际的,所有的障碍都是我们向外攀缘起动了根尘识,自己给自己障碍的。

  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是没有障碍,这观念很重要,我们修行者你要不断的告诉你自己,你的心本来是没有烦恼的。你为什么有烦恼?是后来才有的。这地方在建立大乘的信心是很重要。

  他悟心无际,证得初果以后,他回去告诉目犍连尊者,目犍连尊者听到了这个因缘法也证得初果,二个人就同时随佛出家。随佛出家以后,经过佛陀的开导就见觉明缘。前面讲到,心见清净,只是不受染污,这时候他更能看到我们眼识的见,其实它本来面目的见性是特别光明,特别圆满,而成就四无碍的辩才。从迹门来说成就阿罗汉果,在佛的座下,成为佛陀最大的长子。

  佛陀在世的时候,佛陀整个徒弟二个代表,一个是舍利弗尊者,一个是目犍连尊者,一个智慧第一,一个神通第一。喜欢教理的,喜欢追求智慧的,就跟舍利弗;喜欢神通的跟目犍连。二个各领五百个弟子去教化,但不幸的是这二个大弟子在佛陀灭度之前都灭度了,所以身后的法是交给迦叶尊者。所以佛陀弟子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生前是舍利弗、目犍连,身后是迦叶尊者乃至阿难尊者,这是一个传承。所以他有资格成为佛的长子,他的因缘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这个地方不是讲色身,舍利弗尊者自己说他法身是佛的金口教化而有,也因为佛的教化因缘而增长。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现在你问我圆通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心见发光,光极之见,我是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引生智慧之光,而产生一个知的功能。而见已经不再依止眼识为知为见,而是一念心性产生的智慧光来当作知,来当作见,已经不是经过根尘碰撞产生眼识,来当作知跟见,这种是从最深、最深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那一念心性发动出来的知跟见。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4-11 23:04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十三 普贤观耳识(一)
净界法师


    壬二、普贤观耳识。

  弘化垂范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普贤是什么意思?体性周遍叫普,随缘成德谓之贤。他等于是称性起修,依止一念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发动的整个功德是体性周遍,而且是随缘成德。

  这个菩萨他白告佛陀说:我过去曾经亲近过恒河沙的如来,在如来的座下成为法-王子。正如《华严经》说的: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是位居等觉,来帮助十方诸佛弘扬教法。他在整个弘扬教法的定位是什么呢?十方如来教其弟子,只要这弟子俱足菩萨种性的,一定教他一定要修学普贤行。

  解释普贤行:

  我们前面说过,体性周遍,随缘成德,普贤行最有代表的是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乃至于普皆回向,普贤行它的特点,简单的讲就是时空无尽,你看: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无有穷尽,这是空间的无尽。第二个、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时间的无尽。我们一般依止识,你看修行者你依止的是生灭心,我可以在净律佛学院发心,我可以在净律寺发心,但是我到其它的地方不一定可以发起这个心。我们的发心是有时空的障碍,要在某一种特殊的因缘,你才能够发起心,那就不是普贤行,普贤行是在空间上没有障碍,在时间上也没有障碍,时空无尽。这个地方的特点你就是要依止不生灭心,你依止的心,不能够说是依止根尘碰撞以后产生的识,那就完了!因为根尘每一次碰撞产生的识都不一样,你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不一样。你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心情会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嘛!那你要依止这个心发心,那就完了。昨天的心已经觅之了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诃责是生灭心。

  他是以不生灭心为因,而产生无穷无尽的妙行。这个行为什么从我立名呢?为什么十方如来要教他的弟子修学普贤行呢?有二层意思:第一、始令弟子有所效法,十方诸佛希望他的弟子,都能够效法普贤菩萨所依止的不生灭心,来产生时空无尽的妙行。第二、始令弟子能够承蒙菩萨的加被,而破除一切身心的障碍,因为你修普贤行,你就跟普贤菩萨感应道交,得到他的加被。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们要建立一个重要的观念,说是无住跟生心的观念,你刚开始一定要无住。

  智者大师很强调要忏悔业障,他说什么心态忏悔业障最快?你要站在无住的角度,你一开始就相信,你本来是没有业障的。

  那你为什么会有业障呢?那是因为后来的一念妄动,根尘的碰撞产生了六识,所以才有业障。

  智者大师说:你一开始就认为你有业障,你这个业障你一辈子忏不干净。

  你看有些人业障忏很久还是没办法忏清净。你站在业障的角度来忏悔那就完了,你要站在一个清净心的角度来忏悔这才对!

  在《楞严经》讲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你修行站的角度很重要,大概《楞严经》都不赞成你站在外境的角度来修行。你站在清净的角度来忏悔,站在一个无所求的角度来求,站在无所得的角度来得,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建立一切法。所以《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起心,这个次第是很重要的,站在无住的角度而发起菩提心,你这观念掌握住了,大乘的妙法纲要,你就掌握住了。

  你看有些人一开始就,你要干什么?你要干什么?

  我讲实在话,初学者你没资格说你要干什么,初学者是打得念头死。所以刚开始你要先否定自己,初学者太多理想抱负,这个人是没办法修行的。你还没有经过无住的阶段,讲实在话你没有资格谈生心这个道理。大家要体会一下,这佛法的操作它有一定的轨范,有一定的轨则,你要错乱修学,你自己就很难达到解脱之道.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你的菩提心是依什么而发?
净界法师


    我们一个凡夫众生,当我们在受了菩萨戒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是缘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而发起的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愿力,这时候心境的和合产生一种善种子,我们叫作菩提心。这就是整个成佛之道的根本,但我们刚开始发的菩提心,基本上我们叫作世俗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基本上它有二种过失:第一个、它是一种不坚固性的,它会随因缘而变化的;第二、它没有广大性,我们有些人是缘众生的苦,有些人是缘圣教衰。所以你当初的菩提心,是缘一个单一的境而发的,所以当时的菩提心的心量不是普遍、不是广大的。

    所以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接下来要紧的工作,就是你必须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把它提升到一种胜义菩提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依止你戒定慧的修学,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转成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它的生起是缘一种世俗谛的因缘而生起的,依本经来说就是根尘识,你依止你当时的一种六根,去攀缘一种六尘,可能是缘三宝的境,也可能是缘众生的境。根境的和合,产生一种了别的心识,这个心识它是从根境的和合产生,这个境是变化的。你看你十年前发了菩提心,你缘当时的境跟现在的境不同,所以你这个菩提心也就跟着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要依止不生灭心,就是你必须要破除虚妄的相状,开显真如的本性,破妄显真。

  真实的胜义菩提心它是不会变化的,因为它是离开了根尘识,它是在一种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的情况之下发起菩提心,也就是说,它是在一种无住的情状之下而发菩提心,它完全是从内心发出来,它不必从外在的因缘刺激。他这种依不生灭心所发的菩提心特别的坚固,你看他不管遇到任何的逆境刺激、顺境的诱惑,他那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永远不退转。因为他刚开始的菩提心,所依止的处所就是不生灭心。第二、这个菩提心特别的广大,它是时空无尽的。你看有些人的善根,他从出生以来他这个菩提心就很强。同样受了菩萨戒,有些人今生的菩提心就几乎完全退失掉,有些人的菩提心他从小就很坚固,因为他刚开始栽培那个菩提心就特别的坚固,他依止不生灭心的话,这个《首楞严王》的坚固性,不会因死亡的因素而破坏,它那个善根是不可破坏的善根。

  所以我们在修本经的时候要知道《楞严经》的特色,就是把我们的菩提心,把世俗的菩提心转成一种胜义菩提心。没有错,我们发了菩提心,但是你的菩提心是不是很坚固?是不是很广大?你的菩提心是依什么而发?以何为住?

  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毕竟是所有菩萨道的根本。《华严经》说,你要忘失了菩提心,你修一切的善法都是魔业。所以《楞严经》的整个特色,就是把我们的菩提心转成胜义菩提心。当然《法华经》的时候,就把这胜义菩提心再发起广大的波罗蜜,而成就万德庄严。

  本经强调以不生灭心,来安住我们的菩提心,再依止菩提心来修学空假中三观,来成就诸菩萨的万行,最后圆满菩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