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 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 

四十行。十。初欢喜行。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前文表以成人。故次曰成佛子已。太子成人。谓年龄才学皆具也。修者成佛子。谓福慧具备也。慧具。则无量法门悉皆了解。能如十方众生所求。福具。则无量财宝悉皆满足。能令十方众生所求如意。以此菩萨。能随顺十方众生。凡有所求。悉皆如意。自种福田。亦得如意。故名欢喜行。以上十信。十住。虽行菩萨行。以福慧未具。不能如自愿。亦不能满众生愿。故不名佛子。亦不名行行。实则行行已久。非今始行也。

  二饶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初以布施。令其欢喜。后以戒法。止其恶业。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如是教化。可谓善能利益众生。故名饶益行。

  三无嗔恨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菩萨以忍辱临于众生。知嗔恨非善行也。欲令他人无嗔。亦非难事。若觉得自己所欢喜者。切勿求于人。求则必嗔。自己所勿欲者。亦勿施与人。施亦必嗔。如是以自觉而觉他人者。凡所施求。必无违拒。无违拒。即随顺领受。故名无嗔恨行。

  四无尽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十二种类。随类出生。表行心广大。普度群生也。穷未来际。表行心深远。精进不退也。三世平等。表行心深远。非一世之深远也。十方通达。表行心广大。非一方之广大也。如是尽虚空。遍法界。穷过去。尽未来。精进不歇。故名无尽行。

  五离痴乱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随所说法。皆合众生之机。随所现身。皆同众生之形。故曰。一切合同。然虽随机而说。亦皆合符教理。故曰。种种法门。得无差误。此由禅定而离散乱。乃得此自然之智。故名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同谓菩萨。与众生同一体性也。于一体性。随类众生。现诸群异。一一众生。所见异相。皆同己形。如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异不二。以兹巧慧。现身度生。故名善现行。

  七无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如是。指善现而言。谓不独于一处现身。乃至十方虚空。所有之处。皆现其身。又不惟于世界现身。于一一微尘中。亦各各现身。现尘而不著尘。现刹而不著刹。尘现刹现。互不相碍。如是方便。故名无著行。我等众生。有界尘之执见。故不能如是变现也。

  八尊重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大至世界。小至微尘。凡一切法。现在前时。咸说第一波罗密。闻者无不尊重。众生尊重菩萨。菩萨亦尊重众生。如法华之常不轻。谓众生皆当作佛。乃至翠竹黄花。无非般若。皆尊重也。波罗密多。此云。彼岸到。彼岸。指涅槃而言。谓离生死此岸。而到涅槃彼岸也。亦即成佛之义。即以一切有情无情诸法皆作佛看待。不敢轻视。行者以愿心。不轻诸法。故名尊重行。

  九善法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如是。指前法法皆归第一义。故云。圆融。不同众生法法差别。于诸法上起差别行。则成众生之轨则。于诸法上起圆融无碍之行。则成诸佛之轨则。轨则。即方法。谓法法皆是成佛之法。若有拣别。则不足称善。力行。此法垂训后世。故名善法行。

  十真实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一一指前九行。皆令众生离烦恼生死。故云。皆是清净无漏。随顺一真。别无所为。故曰。一真无为。凡有施为。皆违本然之性。名之妄行。无所施为。则合性之本然。菩萨以本然之智。行此无妄之行。故名真实行。以上十位。皆是佛子行佛之事。故名十行。

  五十回向。十。初离众生相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诸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上文十行。作大佛事。皆随神通之所为。不无度生之相。此时神通圆满。佛事完毕。追想前途。虽无有为之心。犹留度生之患。非纯洁精真。若要纯洁精真。当远诸留患。欲远留患。当度众生而无度生之相。欲灭度相。当回无为之真心。向涅槃之道路。然行者之心。久驰真境。境虽真妙。终非本体。故欲回真妙无为之心。向涅槃元净之体。以顾本体故。必弃生相。以所度生相空故。能度之心必回。故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二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于度生相法上起离心。是为坏其可坏。有相是可坏法故。更于离相心上起远离。是为远离诸离。离尽可坏之相。向于不坏之性。故名不坏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离坏。故曰湛然。湛然之觉。与佛相等。故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之觉心发光。明照十方之地。清净无染。虽非佛地。而不异佛地。觉光无处不遍。故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世界。即上文之佛地也。如来。即上文之精真也。世界。即如来法身。则世界在如来之中。如来即世界之真体。则如来在世界之中。故曰。互相涉入。如来不碍世界。世界不碍如来。故曰。得无挂碍。以世界有藏无尽如来之功德。如来有藏无尽世界之功德。故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前文已得地同佛地。一切杂染已净。生死因断。此处由清净佛境。各各熏起平等清净善因。(即善根。)成就情与无情。同我一体。依因发挥者。依此净因。发挥无生之理。随顺善因。取涅槃道。以不违此平等善因。故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平等善根。即情非情境之本源。达此源者。即为成佛之真根。以得此自性之根源故。观十方一切众生。无不从此流出。故曰。皆我本性。本性分而为一切众生。必欲摄取一切众生。无一遗失。方得性圆成就。若有一众生未度。本性终不能圆成。以回其自他各别之相。向于自他不二之性。故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依众生而观本性。则本性即一切法。依本性而观一切众生。则众生离一切相。同一本性故。有即有离。是依二边而论。若依中道。则唯即与离。二无所著。以回二边之幻异。向中道之真如。故名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解脱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真心得如所。能所不二。所行自由。故曰。十方无碍。不同昔日心境各异。境常碍心。心被境缚。不得解脱。以回其阻碍之异境。向于自由之如所。故名无缚解脱回向。

  十法界无量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上来法法皆回向于自性。致令显性之德圆成。不可认为自性圆成。当初由自性变而成世界。世界量成。则自性阴隐。今复回世界向自性。自性显现故。世界量灭。以法界分齐限量灭故。名法界无量回向。以上十位。皆回假事向真理。回妄相向自性。回因心向果觉。故总名回向。至此助因已除。见思惑伏。性德圆成。正性未刳修德未具。修德未具者。以上所修之行。皆缘境而修。外缘尽。而修心亦尽。故无修德。以离外缘故显性德。属有为法。成有漏果。若从性起修。性无尽故。修亦无尽。是为具修德。

  六暖位。二。初结前启后。二正明暖位。今初。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四十一心者。干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也。此四十一心。皆行出尘之事。至此外缘已尽。故名清净心也。妙圆者。境空曰妙。不落空有曰圆。助因已除。妙圆本觉显现。正性未刳。故须加行也。

  二正明暖位。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佛觉者。即前所显之性德也。用为己心者。以之为性修之因心也。已知身中有觉性。故曰若出。觉用未彰。故犹未出。譬如木中有火。而火相未现。若有而非有也。钻取其火。以烧其木。如修取其觉。以忘其心也。此当初步。火虽未出。暖相已现。故名暖地。

  七顶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前文欲出自心之佛觉。用为己心。暖位中若出而未出。此时虽出而未脱离。佛觉佛现于己心之上。佛觉下履己心。故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佛觉未离己心。故曰若依。已出己心之上。故曰非依。如人登高山。身入虚空。谓佛觉已出己心之上。不埋没于妄想之中也。下有微碍。谓犹未与妄想相舍离也。古所谓已到百尺竿头。但未能更进一步。故名顶地。

  八忍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己心佛觉。融涉一处。心同佛觉。觉同己心。心佛二边。皆不可得。如火烧木。火木不二。故曰。善得中道。此时无佛觉可求。亦无己心可舍。古谓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恁么得。故如忍事人。不怀之于心。不出之于口。了然无事。故名忍地。唯识此位。入印顺定。发下如实智。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印前。即印己心也。顺后。即随顺佛觉也。正同心佛二同义。

  九世第一位。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万象纷立名为数。大小不同名为量。真体不一不二故。数目销灭。无大无小故。限量消灭。迷觉之二边。圆融之中道。二种名目亦无所立。直是寸丝不挂。独露真常。世出世间。无如此者。故名世第一。修行至此。生因已刳。以下违染业。随顺净业。即为修行。更不假作为。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即不修而修。名为从性起修也。

  十十地。九。初欢喜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大菩提。即大圆镜智。此善男子。虽未证得。于此因心。已能了了常知。而无阻隔。故曰。善得通达。以此妙圆之因心。能通于如来之果觉。尽其佛之境界。更无不通之处。无始以来。从未见此。今日初得。庆快平生。故名欢喜地。地指性而言。性能发生一切。故名地。不得更作外境看。三贤位中。世界之量己灭故。以下所修。皆依性言。初地名见道位。亦名通达位。华严经云。初地分身百界。八相成道。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异即世间染性。同即出世净性。三贤位中。转世间之染性。入于出世之净性。因染而净。净亦是染。此时净性亦灭。染净俱离。而成清净自性。故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染净俱离。更无有染。名为净极。如镜出尘。光明焕发。故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明达极点。觉满三千。众生心光本满法界。为尘所染。故无所照。尘垢渐消。如火发光。垢尽体露。如火出现。故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见真如之智成于此。一切同异。指诸二边法也。俗智止于三渐次。真智止于三贤。然皆不能至此。唯此中道妙圆。二边莫及。故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此地初见真如。三渐是有为法。三贤是无为法。如是有为无为。咸是有为。以皆有心可用故。有心无为。还成有为故。至于初地。无为亦无。行真无为法。惟此无为。乃能与真如法相应。真如是天真本然。非为作而成。故众生用尽伎俩。而求真如。如弄波而寻静水。愈求而愈远也。此因歇尽求心。不求真如。乃得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初地如始休弄波之心。至此静水现前。故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此地初入真如。前文初见。此处初入。故名尽真如际。际。谓边也。此依见真如者而有边际。非真如之有边际也。历尽尘边。而入如际。故名远行。华严经云。七地菩萨。非声闻缘觉所能及。然从初地来。所有无为身语意业。岂不超过二乘耶。初地以志愿超二乘。七地以自智观察之力超二乘。初心胜二乘。如初生太子。贵极群臣。是由王力。非由自力。胜而不胜也。七地胜二乘。如太子长大。身才悉成。乃以自力超过一切。是为真胜。七地已前。虽行无为。实杂有为。至此有为心尽。以下诸地。纯成无为。

  八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无始以来。一念不觉。起诸妄心。今将妄心。悉皆消灭。还成一真如心。妄心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故名动。真如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故名不动。

  九善慧地。二。初正明善慧地。二兼示修习位。今初。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发真如用者。自得真如之心。即将此心。转示于人。不假方便。如是作用。全体真如。故名真如用。不同众生。违背真如。于妄境上起作用也。然真如本无所用。以大地无一法不是真如故。即以真如表示真如。大用现前。无一众生不在普渡之中。同禅宗直指人心。众生原来是佛。不同言教。有诸委曲。有诸缺漏。如是善用佛慧。故名善慧地。

  二兼示修习位。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上来一真如心。自度已毕也。发真如用。度人已毕也。自他俱度。故曰。修习毕功。无所缺漏。故曰。功德圆满。从干慧以来。已将世出世间一切妄境妄心。悉皆伏灭清净。圆成真如一体。更无可修之余地。故亦目此九地名修习位。然修功既圆。何不名究竟位耶。以尘垢虽尽。尘迹未消。如人作事虽毕。作事之心未忘。亦即转垢成净。净垢未除。还待以下金刚智断除。故不名究竟位。又修习以断惑言。究竟以证真言。故分二位也。

  二明单位果觉。二。初明单位果地。二释单位觉名。今初。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慈者。谓与众生乐。慈云。依真如用言。涅槃海。依真如心体言。以真如用。覆真如体即内秘己德。化形度生之义。正显慈心如云。阴覆一切。故名法云。九地修习毕功。十地当然是究竟位矣。究竟位。是修行之总果。此位无惑断。九地功德已圆满故。但此究竟。非真究竟。此以伏尽无明烦恼为究竟。非断尽无明烦恼之究竟也。是故此地为单位果地。以下犹有复位果地也。此地如仁王经分上下两品。下为等觉。上为妙觉。仁王经云。复次寂灭忍者。佛与菩萨同依此忍。金刚喻定住下忍位。名为菩萨。至于上忍。名一切智。更释等觉及一切智云。观胜义谛。断无明相。是为等觉。一相无相。平等无二。为第十。一切智地。仁王下忍位。即本经单位果觉。(即等觉。)仁王上忍位。即本经复位果觉。(即妙觉。)

  二释单位觉名。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此总结前文五十五位也。逆流者。逆生死流也。言上五十五位。由干慧心。至于十地。是为逆生死流之如是。不同小乘逆流。而流不及地也。如是二字。总指前五十五位。是故应属上句。菩萨能依顺此法而行。至于觉际入交。名为等觉。觉际入交者。众生为迷。诸佛为觉。行者。出众生之迷。入诸佛之觉。迷觉相交之处。名为觉际入交。等觉位在众生极高处。诸佛最低处。

经云。上与诸佛同一慈心。下与众生同一悲仰。由干慧至十地。计有十种位次。此十位对后复十位。故名单十位。入等觉后。复从金刚干慧修至金刚十地。此系复涉前十位。故名复十位。等觉是单位之极果。妙觉是复位之极果。其义相等。故名等觉。此等觉对干慧。为因中之果。对妙觉。为果中之因。干慧为因中之因。妙觉为果中之果。古解此文。多将如来逆流为句。如是二字属下句。似欠安庠。考古经。都不标点。盖因解而误。故更正之。又诸家解如来逆流云。如来度生。谓之逆生死流。菩萨入灭。谓之顺涅槃流。

彼不思众生趣涅槃。由下而上。如返流归源。正是逆流。何以谓之顺流耶。诸佛度生。不动道场。正是顺便之事。何以谓之逆流耶。又云。如来出涅槃。菩萨入涅槃。一出一入。中路相交。谓之觉际入交。按五十五位。皆入涅槃路也。但以相交为位次。且不指定交于何处。似近滑稽。又修行圣位。当以断惑证真为次序。何得以出入相交为位次耶。又如来出涅槃。入生死。更属荒谬之谈。此皆未明教理。随意强解。不可以为标准也。

  经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如是如来逆生死流之法门。菩萨依顺而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古解云。如来出涅槃。谓之逆流。菩萨入涅槃。谓之顺行。出入相交。名为觉际入交。五十五位。皆涅槃路。但不知于何处相交耶。而且如来出涅槃。未免门外。以如来不动道场。而游十方故。觉际入交者。觉与不觉二际相交也。等觉位在(不觉)最高处。(觉)最低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觉际入交名为等觉表]

  二总说复十位。二。初明复位因地。二明复位果觉。今初。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从干慧至等觉。中间经历五十五位。而获得等觉之果。是等觉。始成就金刚心中初干慧地。金刚。是世间物也。最利。最坚。最明。等觉大士心。亦最利。最坚。最明。最明故。能澈法源之底。最利故。能断一切烦恼。最坚故。不为一切烦恼之所坏。是以金刚喻等觉心也。金刚干慧者。拣别单位中之干慧心。单位干慧心。能伏一切烦恼。不能断一切烦恼。是故复有金刚干慧心。复修五十五位。断前单位中所伏一切烦恼之根本也。等觉始获得第一位。金刚干慧地。从此进行。应有金刚十信。金刚十住。乃至金刚十地。亦具五十五位。经文免繁故。略而不言。金刚心。即等觉心。不得于等觉外另说金刚心。
  
二明复位果觉。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诸家解此文。纷纷不一。多数以干慧为单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为复位。暖。顶。忍。世第一。又为单位。十地又为复位。等觉。妙觉。亦为单位。如是单复共成十二位。又有除妙觉。加金刚为十二位者。又有除金刚。加三渐次为十二位者。后之学者。无所适从。我今不依诸家。另作一解。如是。指前单十复十两种位次而言也。单十位者。一干慧。二十信。三十住。四十行。五十回向。六暖。七顶。八忍。九世第一。十十地。此十种位。

初修名单。再修名复。略说只有单十复十。二种位次。若微细发明。每一位中皆具十位。每十位皆具单复二位。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妙觉。成佛之果名也。妙名不可思议。是觉离诸名相。言说不出。思想不到。不是虚无。方便名曰妙觉。无上道。即佛道。拣别九法界之道而言也。何以故。三渐次与等觉。皆非修行之位次。三渐次后。

佛指干慧而言曰。从此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可知圣位以干慧为第一。三渐次在圣位之外也。又十回向后。经云。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此指干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为四十一位。又不以三渐次为圣位也。十地后。

经又云。从干慧心至等觉已。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此又以干慧为初位。不以三渐次为位次也。本经九地后。即云。修习毕工。功德圆满。十地是究竟位。何得更以等觉为修行之位次耶。考诸大乘经。未见有一以等觉为修行位次者。又以一数为单位。以十数为复位。中国字义无如是解说者。诸注。未解单复。望文生解。故有如是种种误会之说也。
  
经云。‘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因此而知修行位次之有重复。古解以干慧等一数为单位。以住行等十数为复位。加等妙二觉。为单复十二位。观十住十行等程次井然无重复之义。不合经文。而且等妙二觉。有时为位。有时为非位。自相矛盾。仁王经云。等觉前伏烦恼。等觉后破无明。
  [重重单复十(二位)表]
         三
      (因心) 渐
         次
┌────────┴──────┐
单 干 十 十 十 十 暖 顶 忍 世 十 伏
十 慧 信 住 行 向 地 地 地 第 地 烦
位             一   恼
└────────┬──────┘
        金 等
     (因心) 刚  (果觉)
        心 觉
┌────────┴──────┐
复 干 十 十 十 十 暖 顶 忍 世 十 破
十 慧 信 住 行 向 地 地 地 第 地 无
位             一   明
└────────┬──────┘
         妙
         觉 (果觉)
  
三总结前文以标法数。三。初示法门。二结位数。三别邪正。今初。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复十位。不异单十位。若无所别。则有重复之过。其所别者。单位用真妙心伏烦恼。复位用金刚心断无明。其别在此。仁王经亦云。等觉以前伏烦恼。金刚心后破无明。斯所以明曰。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种种地。指复十位也。金刚观察如幻者。即以如来智慧眼观诸众生。与诸如来。不增不减。今以禅定断惑证真。犹如水月空华。毫无实义。故曰如幻。十种深喻者。言前十种位次。渐次深入。位位如幻。无一不幻者。有以大品十喻。

解此十种深喻者。所谓观一切业如幻。一切法如焰。一切身如水月。妙色如空。妙音如响。诸佛国土如干城。佛事如梦。佛身如影。报身如像。法身如化。以十位配十喻。亦无不可也。若以十喻配十二位。则我不解如何合法。若以每位各配十喻。则未免太繁重。不若以一如幻。分配十种圣位为确切。阇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者。毗婆舍那。此云正见。即远离二边。不立中道见也。谓此定中。用如来正见清净修证。清净者。斩尽烦恼。不同单十位。伏而不断。有所遗留也。由金刚干慧至金刚十地。拾级而上。故曰渐次深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结成位数。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三增进者。分三次进尽菩提路。初除助因。从干慧进至十回向。为第一增进。次刳正性。修四加行。为第二增进。后违现业。从初地进至十地。为第三增进。故曰。如是五十五位。以三增进。善能成就也。五十五位者。干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此五十五位为趣菩提之路。等妙二觉。为菩提之结果也。诸家解云。从干慧至等妙二觉。有五十七位。除干慧及妙觉为五十五。谓干慧是路而非真。妙觉是真而非路。余谓。妙觉非路。固然矣。干慧不真。则不然。本经释干慧云。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若此非真。则三贤诸位皆非真。若究真真。独有妙觉。余皆可拣。何以独拣干慧非真耶。又有将四加行为一位。三渐为一位。等觉。妙觉。干慧。为五位。更加信。住。行。向。地。五十。为五十五位。而非干慧是路非真。妙觉是真非路者。此以非而非非。何以故。等妙非位。前文已明。

楞严会解云。温陵曰。信。住。行。向。地。为五十。并金刚心。四加行。等。妙。有五十七位。为菩提路者。等妙乃菩提之果。由是路以趣证也。吴兴曰。三增进者。即三渐次也。前三文下结示云。是名增进修行渐次。又云。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或指金刚。奢摩。毗婆。为三者。非也。五十五位者。除前干慧。由信至等觉是也。问。何故除干慧。而又不取妙觉耶。答。既言真菩提路。则显干慧非真。妙觉非路。补注曰。环师前解单复十二。既云十二为因。妙觉为果。今解真菩提路。乃兼等觉为果。又以金刚心路插于等妙间。故余谓难配合者此也。诸家注解。对于单复十二。与五十五位。种种配合欠详。或以三渐为位。或以三渐为非位。或以干慧为真。或以干慧为非真。或以等妙同为果。或以等妙同为路。或以等觉为路。妙觉为果。如是解说。纷纷不一。

无所适从。问。由来诸家。皆从十地后立等觉。等觉后立妙觉。学佛者。莫不知教位如此。此言十地之后更无圣。又云。位有单复。此土有佛法以来。未见有此说者。答。诸祖立教。不外佛经。谓十地外有等妙二觉。为断证之位次者。根据何经。仁王经云。复次寂灭忍者。(十地。)佛与菩萨同依此忍。金刚喻定住下忍位。名为菩萨。至于上忍。名一切智。十地即等妙二觉之一证也。仁王经以五忍为位。前四忍尽于九地。以十地寂灭下忍为结果。名为等觉。复以金刚心复修前四忍。再至九地尽。又以十地寂灭上忍为结果。名为妙觉。是故十地有上下二忍。等妙二觉同依十地也。又重颂偈云。寂灭忍中下忍观。一转妙觉无等等。不动善慧法云地。除前所有无明习。乃至三十生尽智圆明。彼经十地。每地分三生。三十生是十地上品。此可证十地以外更无位次也。偈中一转妙觉。此言等觉复修前位也。

除前所有无明习。此言金刚心前伏无明。金刚心后除无明习气也。缨络经云。等觉报修凡夫事。亦言复修也。胜天王经。金光明经。华严经等。凡大乘经论言修证位次。无不以十地为尽位。更有本经明文如是。非敢私逞一己之见。而非前人也。释此五十五位。诸家相去无多。唯文句一解。用天台圆教。释此位次。言初住破无明。证法身。经文并无证法身之说。初住以下。皆无功用行。经文。亦非无功用道。须知一一经文。凡言位次者。皆渐教摄。定非顿教。顿教者。如般若经。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等。会万法归一体。体外无法。所谓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无不中。是为无对法。若有位次。则有离此趣彼。二法相待。则不得称顿矣。况有许多位次乎。当知圆顿教。是最上一乘。不可思议。生佛绝迹。离诸名相。是故余言。圆顿之教。位次无。无位次亦无。众生本来是佛。无生死可了。无佛可成故。

若有佛可成。即非顿教。或云。理虽顿悟。事要渐除。圆悟已后。必须历事修证。此言亦谬。所谓圆悟者。一悟一切悟。更无不悟处。是为真圆悟。圆悟已后。万妄俱休。智同诸佛。今人所谓圆悟者。从文理上会得己心。有实相义。至于烦恼仍然如常。究其烦恼起处。茫然不知。究其生死归处。亦茫然不知。实则一无所悟。而妄称圆悟。如此经前。阿难心悟实相等。乃解悟如来言教而已。至于自己本分上。未曾悟得丝毫。故要历事修证也。若真圆悟者。一了百当。无佛无生。言思路绝。当下休去歇去。修证且不可说。何位次之有乎。问。卷首云。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菩萨修证。破除无始颠倒见。当然亦有单复十二位。此云单十位。复十位。

何来路与归程不同耶。答。众生起颠倒见虽有十二类。众生还灭。只有十类。何以故。众生生起必先有能起之心。与所起之境。心境为颠倒见之根本。心境本来圆融。不觉念起。心境对照。心于境作想。则成卵生。心境会合。则成胎生。情尽而合未离。则成湿生。离故趣新。则成化生。如此四颠倒见。成胎卵湿化四生。复于心上起有想见。境上起无想见。又于境上起有色见。心上起无色见。此四种颠倒见。又成四类众生。再对有想者。起非有想见。对无想者。起非无想见。对有色者。起非有色见。对无色者。起非无色见。此四种颠倒见。又成四类众生。如是十二种颠倒见。分三次增进。成十二类生。还灭时。亦分三次。经云。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此十二类中。以心境为主体。心境变化成十二类。此十二类中。只心境两类有体。余皆有名无实。众生生起如是。还灭者。

干慧心断非无想。十信断非有想。十住断有色。十行断无色。十回向断有想。暖地断无想。顶地断化生。忍地断湿生。世第一断胎生。十地断卵生。至此心亦无想。境亦无色。心境圆融。非合非离。成似妙觉果。(即等觉。)如是非有色之心。非无色之境。是本有之体。故不更断。是此十二类生还灭。只有十类。此以单十位断单十类倒见。本经前文。及他经说十类生者。依还灭说也。说十二类者。依生起说也。以上所证十种位次。始得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只证得非无色之真境。复由金刚干慧至金刚十地。则证得非有色之真心。是为重重单十复十二位。断得一一类中各各具十二颠倒见。证得非有非无心境圆融之妙体。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如是生起还灭。钩心斗角。合符无差。疑者可生信矣。诸注于众生生起之道。未能认清。故于十类生。十二类生。不能相当了解。以至修行还灭之位次。亦无正确之解释。是以此经古今百家注释。于此修证之位次。种种猜疑。合于此则违于彼。合于彼则又违于此。未见有一前后皆合者。其实一处违。则处处皆违。所谓差以毫厘。失之千里。果能一处合。则处处皆合矣。此事不容稍忽。故赘述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增进成就五十五位表]  
欢喜地

  
离垢地

  
干慧 (除触食)    暖地                          发光地

  
十信 (除触食)    顶地      执身(刳五识)        焰慧地

  第一增进
十住   第二增进          第三增进              难胜地

  
十行 (除识食)    忍地      执心(刳意识)        现前地

  
十向 (除思食)    世第一                        远行地

  
不动地

  
                             善慧地

  
除助因           刳正性
法云地

  
(六尘)
(六识)
违现业

  
(六根)

  三渐次。是五十五位的理解即因心。等妙二觉。是五十五位的果觉。五十五位。是修因证果的位次。明了此三义。论修证位次。不致再有错误。古解不了此义。置因心于五十五位次之外。位次与因心。无所关系。
  
三别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总结生起还灭两大科。如来设教。非徒口谈而已。要令名其教理者。依教起观。以观熏心。害二障种。成无漏因。若有教而无观。如说食数宝。徒劳无益。所谓观者。非安禅入定。于一法上作观。而终日对于一切有情无情所起之思想。即观也。我等凡夫。于根身作我观。于器界作我所观。乃至一切有情作有情观。一切无情作无情观。或于情无情境上。起贪嗔等观。此皆邪观。熏成有漏种子。感生死果。或有外道邪教。于宇宙人身。起一元生。多元生。唯物生。唯心生。梵天生。时生。方生。一因生。多因生。自生。共生。因缘生。

乃至凡有所生之观想。总名邪观。总是造生死业。所谓正观者。如本经云。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又云。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颠倒者。本无世界众生。而妄作世界众生想。以无为有。故云颠倒。因此妄想。而有世界众生。因有世界众生。打失妙性圆明。欲返妙性圆明。当歇诸妄想。歇妄想者。于世界众生不起有想。不起无想。乃至不起一切思想。是为金刚智。

亦名如来毗婆舍那。断除一切染心。消灭一切无明。如此观者。是即名为正观也。学佛者。终日遇境随缘。常不违此观想。久则无漏因成。非此不能断有漏因。以凡是举心动念。皆有生灭。唯此不起诸念。是无生灭故。若不能顿起金刚智者。当依次第观。先起空观。伏世间一切有相。及出世空相。后起金刚心。破非空非有相。此智二边不著。中道不安。如杲日当空。十方无依。前二皆有所依。故皆可破坏。惟此无所依之智。无可破坏。故名金刚心也。以上觉路程次一科已竟。
 
 三文殊请名。二。初文殊请问。二如来命名。今初。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文殊。是众中上首。法系攸关。审思阿难所请。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如来一一答示已竟。妙旨彰著。若无名字。难以奉行持守。久不提起。必为湮没。若失如来之正法。何开末世之道眼。故请世尊从体彰名。俾后来闻名顾体。又问。云何奉持者。谓既得洪名。当有修行持守之方。乃不负其名。不然。如获石田。不能生产。抑何益之有哉。
  
二如来命名。二。初依法立名。二依名奉持。初五。初立体名。二立事名。三立解名。四立咒名。五立定名。今初。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大佛顶。是从体而彰名也。此名为一切名之总纲。所谓大者。赞美之词也。佛顶者。喻其体义也。言此极大之体。如佛顶。虽有而不可见。虽不可见。而能总持一切相也。悉怛多般怛啰。此翻大白伞盖。依义翻也。谓白净之体。盖覆一切法。义如伞盖。显其体之量度。

最极宏大也。无上宝印者。印谓合符之义。谓以无上之名。彰无上之体。如印印泥。无不合符。故曰无上宝印。清净海眼者。清净。谓离诸垢染也。海眼。谓普照一切也。言此经广明一切法义。离诸障碍。如佛之清净海眼也。此总扬经体。故号体名。
  
二立事名。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常相近曰亲。同脉生曰因。阿难佛之堂弟。故曰亲因。或谓亲指阿难。因指性比丘尼。性尼虽非眷属。亦有宿因也。救护。指前淫室事。得菩提。谓性尼获罗汉果。入遍知海。谓阿难闻此大法也。此全彰经事。故号事名。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