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 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 

 七有想生因缘。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此于心上生有想想也。罔象者。法之遗迹也。谓色相虽无。遗迹尚存心中。此缘散第三相也。妄心于罔象作影相想。其实影无所影。故曰颠倒。以此影心和合此所忆之境。故有八万四千潜结不解之相。成八万四千乱想。想相交结。成有想生羯南。即有想之初生相也。生生不已。故曰流转国土。神鬼精灵。略举其类也。人死。精神不散。曰神。鬼。畜物年久不死曰精灵。神鬼以想为身。无分段相故。凡夫不能见。而彼自谓有身。如人梦中意往他方。其实已离自身。而自犹觉有身也。

  八无想生因缘。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此于境上生无想想也。愚钝者。无知曰愚。呆滞曰钝。际此法尘影相亦无。空牢牢而没捞摸。既无所知。而又未能转变。故曰愚钝。此缘散第四相也。心于无知而作痴想。痴无所痴。故曰颠倒。顽。亦冥顽无知之相。以此痴心和合顽相。故有种种枯槁乱想。枯槁。谓知识衰落之义。如此乱想。由始至终。分齐头数。八万四千。故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想相交结。则成无想羯南。即无想之初生相也。生复续生。故曰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者。此如外道修行。专意压治妄想不起。心如枯槁。如是枯槁之精神坚凝而成土木金石之类。如华表生精。望夫成山。众缘分散之相。至此已竟。更无相可现。亦无想可生。此何时耶。非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之时乎。此时若将无所知之念放下。则去佛不远矣。无奈悬岩不敢撒手。别寻他路去也。以下四生类。即从生灭法上。回顾生前。更起非生非灭之法。亦即于情想之初。生非情非想之心也。此四生虽说在末后。义实在先前。即过去四相。由现在而未来。由未来而过去。先前而说在末后者。过去无相。必假未来之相。相待相引而生故。如人之生后。从此人身。而说生前非人身也。

  九非有色生因缘。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此于非境上。生有色想也。相待者。互相对待也。以未来有相之心境。待起过去无相之心境。无相本无。相待而有。此为过去第一相也。妄心于此相待不实之相。而作伪想。伪无所伪。故曰颠倒。染。谓恋著不舍之相。以此伪心和合染著之相。故有种种因依乱想。因依。即附托义也。如是乱想。始终分齐。有八万四千。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想相交结。非有色相成色之类生。羯南。即非有色之初生相也。世界相待不已。非有色生亦不已。故曰流转国土。水母。以水沫为身。非有色而成色也。以虾为目。相待而行也。非此一种。其类甚多。故曰充塞。此即正智上带妄知。正智本非生相。因带妄故。非生而成生也。

  十非无色生因缘。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咒咀厌生。其类充塞。

  此于非心上生无色想也。世界相续。前引后随。故有相待轮回。此为过去第二相也。由因世界。有相引轮回之相故。妄起性想。谓此相引即是生性也。性无所性。故曰颠倒。咒谓怨言。不欲生也。以此咒心和合于相引之相。故有八万四千前呼后召之乱想。呼召。即咒咀也。想相交结。故有色相。无色羯南。谓无色之色羯南。即非无色之初生相也。八万四千相续生起。故曰。流转国土。咒咀厌生。谓中阴众生。未见同业之时。暗冥之苦难受。故咒咀厌生也。此类甚多。故曰充塞世间。中阴生。前身已去。后身复来。正是相引轮回也。指掌云。书符来仙。念咒催鬼。皆此类摄。试问来仙催鬼。与生类有何关涉乎。此即真如上带生相。真如熏无明。名为咒诅厌生。无明力强故。无可如何耳。

  十一非有想生因缘。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此于非心上生有想想也。合妄者。诸法合成妄性也。如五大种性。合成一性。合成之性非真。故曰妄。即前文将欲复真。宛成非相义也。亦起信论。从三细成六粗之时也。此为过去第三相。以世界有合妄轮回之相故。妄心从之起罔想。罔谓有影无形也。罔无所罔。故曰颠倒。以罔心和合于诸性异合之相。故有种种回互乱相。回互。谓互相回环相掩映也。如是回互。从始至终。有八万四千相。成八万四千乱想。想相交结。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此谓初生相也。偏真之见未成其想。故曰非有想。今得妄相。乃成其想。众生之妄想始于此。相生不已。故曰流转国土。蒲卢。亦名蜾蠃。细腰蜂也。诗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注云。螟蛉。青桑虫也。蜾蠃。运泥作房。负桑虫于其中。咒祝七日。化为己子。此曰异质相成。即其义也。此类甚多。故曰充塞。举一以该余也。此从正智起妄想。非生而成生。故曰异质相成。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二非无想生因缘。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此于非境上生无想想也。怨害者。由真合妄。以妄夺真。如四大性合成草木身。草木成。则不见四大。以草木身夺四大性也。喻如朱墨合而成紫。紫色成。则不见朱墨。以紫夺朱墨也。此为过去第四相。即缘生种性成时也。由因世界。有此怨害轮回相故。妄起杀想。杀无所杀。故曰颠倒。怪。谓奇异也。素无此事。今忽有之。

故曰怪。以杀心和合于怪相。故有食父母相。食不顿成。故有种种差别分齐乱相。成八万四千乱想。想相交结。非无想类生焉。无想之幻相。包隐想心。乃成其想羯南。此初生相也。相续而生。故曰流转国土。指掌按孟康曰。土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祀皆用之。破镜如貙。而虎眼。貙。音宇。猛兽也。今云鸟者。或传译成误耳。此从真如起幻相。幻相盖覆真如。故成食父母相。
  
以上四相。乘世界因相而成。相待轮回。即前文生力发明义。相引轮回。即前文熏以成业义。合妄轮回。即前文同业相感义。怨害轮回。即前文相灭相生义。由此因义已成。接前胎卵等四。即世界现生相也。有色等四。即世界未来相也。以是可知。卵胎湿化。因于非有色等四。非有色等四。又因于有色等四。有色等四。又因于卵胎等四。是为前文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回颠倒相。是有十二类生也。观此十二类生。似无终始。

若依凡夫。则以非有色非无色为始。以有想无想为终。是故凡夫修行。返妄归真。首断妄想。即非有想。非无想。不从非有色非无色断起者。以非有色非无色。是凡夫真因。非可断。亦无由断故。乃至有想无想断时。妄心顿歇。则非有色非无色二生。复成是有所有。

若自度住此不进。则名小乘涅槃。若自他俱度。至此则名十回向菩萨。若更向前进。即为登地菩萨。将此有所有融通。复成毕竟无。是为等觉。复以金刚智。断前所断之无相尽。是为成佛。此有所有。本是真如。因分而成妄。灭妄故。还成真。是故本经前文说。众生十类。即依还灭说也。此说十二类。乃依生起说也。金刚经云。若卵生。乃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其中无非有色。非无色二类。即从还灭而说也。或云。十类者。除空散消沉。与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二类。非。空散消沉。即以空散消沉为生。非不生故。土木金石。亦以土木金石为生。非不生故。又空散消沉。是无色类。土木金石是无想类。经除非有色。非无色二类。彼除与经文不同。是未了十类与十二类不同之要点也。
  
二总结。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观此十二类生。益信矣。此十二类生。该尽三界有情无情生相。不得但谓有情也。无情亦生相故。不可置无情于生相之外。世界是众生依报。众生是世界正报。离众生别无世界。离世界别无众生。是故依世界。则名十二区分。依众生。则名十二种类。是以十二种类。该尽三界生相。又有情可化成无情。如精神化为土木是也。无情亦可化为有情。如土块成枭是也。如是有情无情。唯妄想升降之异。其体无异也。再表示之。
  
生从想起。卵由想生。想为十二类生之本。想心不歇。生死流转。周而复始。无有了期。是故佛度众生出生死。先灭妄想。想灭。则生因断。灭至无想。则生相尽。生相尽。则非有色非无色转成不生之真如正智。名为成佛。是故生起。转真成妄。成十二类生。还灭。转妄成真。只有十类生。
  
古德解此十类与十二类。谓除无色。无想。非也。
  [十二类生生起还灭表]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七终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八

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 皈依弟子云常忍校刊

  二断妄证真就路还家。二。初结前生生互具。二起后重重位次。今初。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由一尘生。发现生住异灭。过现未来。十二区分颠倒见。每一区分。起一妄想。成一类生。如是十二类生。亦各各发现生住异灭。过现未来十二区分颠倒见。每一区分。复起一妄想。成一类生。亦以十二类尽。为一旋复。如是横竖二种十二类。各各皆具十二颠倒。而又每一类中。具足八万四千差别相。如是颠倒无穷无尽。故如捏目。乱华发生。以此颠倒将无阶级。无分段之妙圆。制成不妙不圆。复将无妄相。无染污。无障蔽之真净明心。变成不真不净不明之心。如斯虚妄乱想。为颠真成妄之因由也。此犹医师说病原。为后用药之标准。此生起处。一类具足十二类。后文还复。亦有重重单复十二位次。

  二起后重重位次。三。初立三种渐次以为因心。二分单复十位以成果觉。三总结前文以标法数。初三。初叙义。二总标。三别示。今初。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元始妄想有二。一因于明。即前文因明发性。而见性之妄见生是也。二因求复真。即前文将欲复真。宛成非相之妄见是也。观此元所乱想。盖第二因也。初想虽妄。只一真境。犹未乱故。乱想之元。在十二类中。第十一非有想成想。及十二非无想成想。因此二想成。乃有卵胎等生故。若此想除。众生之源断。可以除其积习矣。不然。前仆后起。如水灌漏卮。终无平满之日。是以修佛三摩提者。先究其元所乱想之本因也。净器。比清净身心也。毒蜜。比乱想也。汤水灰香。比三渐次法也。洗涤其器。以三渐次法熏习身心。除颠倒见也。颠倒见。为乱想之生因。比毒蜜之余气。余气不除。转成他毒。妄因不除。转生成妄。前云。缘心听法。其法亦缘。是故修佛法者。不但除乱想。犹须除乱想之元。然后佛法始可修。如毒气尽。始可贮甘露。

  二总标。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三法渐次加增。故曰渐次。修习。谓初习修行也。助因者。助贪淫嗔杀之心生起也。然人淫杀之心。本自有生因。若无帮助。自力薄弱。难以久立。此助因。如恶人之羽党。欲除恶人。先除羽党。以孤其势。然后除恶人。则不难矣。真修者。正实修行也。刳。谓剔而割之也。正性。谓淫杀之恶性也。五辛。为助淫杀之生因。故以淫杀为五辛之正性也。此如正除恶人。增进者。于淫杀更进一层著想也。现业者。六识缘六尘。熏成现在之业。为来报之种也。然淫杀不自淫杀。必由于有身。人身为淫杀之根元。欲除人身。故违现业也。此为绝恶人之本元。斩草而除根。是为除乱想之元。如此乱元而除。无漏之道可修矣。

  三别示。三。初除助因。二刳正性。三违现业。初三。初令除辛。二明辛过。三成增进。今初。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十二类生。不能自己保全身命。须仗饮食助生。若无饮食。则不能住世。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食乃资益之义。凡有资益于身心者。皆名食。段食者。有分段形式之食也。又名抟食。谓人间饮食。皆有分段形式。可抟取而食也。触食者。谓鬼神非分段食。但欲触即饱。故名触食。思食者。禅天以禅思资长身命。故名思食。又如悬沙止饥。思梅止渴等。皆有助生义也。识食者。四空天。惟以识定续命。又如饿鬼地狱。历劫不食。而不死者。即以业识资命也。余谓舌根以分段为食。意根以思为食。鼻根身根以触为食。

眼耳二根离中知。以识为食。眼耳不了别。则眼耳死。意不思。则意死。舌不尝。则舌死。鼻身不触。则鼻身死。是故众生皆依四食住。余思天人既有六根。亦非一食所能资生也。经云。十二类生。皆依四食住。五辛者。葱。蒜。韭。薤。兴渠。此五菜。其味皆辛臭秽恶。辛辣味也。甘味者。凡适口之味皆名甘。不但指甜味也。毒味者。凡有损而无益之味皆名毒。非但指砒鸩为毒也。以食甘生。食毒死故。可知饮食之于人。不但资生。亦能损生。饮食能变换人之气质。其生死乃依大略而言也。若细分别之。则饮食有种种益处。亦有种种损处。如五辛。虽不能如毒药顿断人命。实能发生暴恶之气。损人平和之气。虽不修行者。亦不得多食。是故求三摩提者。当断五辛。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明辛过。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熟食者。用火烧煮。变生成熟而食也。未经火熏。生气未消者。为之生食。发淫增恚。正是助恶之因也。五辛。皆得西方金气而成。其性坚强。食之令人刚而不顺。故能助淫杀。其过一也。十二部。谓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部。十二部。为诸经之元素也。天仙。性之正者。闻五辛气。臭恶而不正。其性相违。故嫌而远离也。饿鬼等。性之邪者。闻五辛臭恶之气。正得其所。故喜而近之也。食辛者之唇吻。常为鬼所舐。鬼喜辛臭故。舐谓用舌取物也。常与鬼同住。其人福德之威光。被邪气之所侵夺。故而日消。此过之二也。修三摩地者。菩萨天仙。不来守护。

魔得其便。得入其人之身。夺彼正念。魔佛相反。佛所持之禁戒。反毁而坏之。佛所戒之淫怒痴。反助而成之。以致三昧不成。反成魔业。魔福尽。而堕无间地狱。此过之三也。五辛之过如此。是故修佛菩提者。首先断之。凡是生法。皆依食住。欲得不生。故须断食。助淫怒痴者。非但五辛而已。眼色耳声。皆为淫怒痴之生因。是故佛说。依四食住。段食中有五辛。思触识食中各有五辛。亦当如是断之。

  三结增进。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增进者。退背生死。进趋涅槃也。此为三贤位之因心。

  二刳正性。四。初令戒淫杀。二断淫方法。三持戒利益。四结成增进。今初。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正性者。众生宿习所成之淫杀性。对前助因。故名正性。又淫杀。是众生之生因。故名正性。不修行者。甘愿流浪生死。固不必言。若有众生。欲舍生死。入三摩地者。要先严持戒律。永断淫杀。持而且严。断而又永。不容稍有干犯也。又不特身不行淫事。心亦不起淫念。是为清净戒律矣。淫为诸戒中一戒也。其余杀盗妄语酒等。悉亦如是。以火净食。无啖生气者。天有好生之德。人亦当好生。儒教有春不伐木之戒。吾佛所以不忍食生气。是故律云。凡生鲜之品。火净方食。不经火触。则为不净。生气。而曰不净者。以物质上带有生气故。以火触之。令尽生气。仅存残质。而后食之也。淫为生因。杀为生债。一切有情。皆从此生。修行人。若不断淫杀。而求了生死者。犹如日中逃影。故曰。无有是处。

  二断淫方法。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淫习深厚。有欲罢而不能者。必以方法远离之。一切法皆由妄想而成。如淫欲始于情爱之想。情爱厚。而成淫欲。解此淫欲。必于淫欲起怨贼想。谓能损我体。能伤我命故。如此想成。则情爱之想歇。如是可持佛戒矣。然戒亦有先后。声闻四弃八弃。但执其身。不为淫欲之所动。以身戒是有相。可以勉而行之。故先持也。菩萨律仪。身心俱戒。心是无相。不可勉强。必待身安而行之。故后持也。若依此方法而行。则淫欲必可断矣。四弃八弃。如前说。

  三持戒利益。

  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

  持淫戒之人。若能如三五岁之孩子。见于女人。不解淫事。是戒成矣。淫戒成。则世间永无相生之业。杀戒成。则世间永无相杀之业。盗戒成。无相负累。则世间永无宿债。诸业不生。是为清净之人。以此清净之身心。而入如来之正定。身心净故。诸障消。正定入故。真境现。即此肉身。包含十方法界。不离当处。故见十方世界。不须天眼通也。睹十方诸佛。闻诸佛说法。不须天耳通也。亲奉十方诸佛圣旨。圣旨。谓所说法义。游十方界。神足通也。知宿世事。清净明了。无诸艰难险阻。持戒之利益如此。然我等众生。本具如斯神通。因业障而失之。业净故复现也。非戒能增人神通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四结成增进。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刳淫怒痴之邪性。发清净之正性。此为四加行之因心也。

  三违现业。四。初违外尘。二获妙智。三尽凡位。四结增进。今初。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现业者。现身之业。拣宿业也。现业。由于六识所造。欲违现业。必转六识。凡夫之六识。常奔流放逸于六尘。以禁戒故。不多流逸。以舍外尘故。旋其妄元。归于自性。自即六根。六识不缘六尘。六尘无能缘。六根无所偶。偶。对待也。是为六识反流。六根全一。以六识反故。不趣外奔逸。故曰。六用不行。此时初违现业。暂得六识不行。不可认为究竟也。本经第十卷。六根互用后。如净琉璃。内含宝月。或谓义同此。其实非也。当知反流全一。六用不行。是渐次法门。六解一不亡故。先六后一故。次第尽也。六根互用。是顿超法门。六一俱泯。无先后次第故。一超直入也。此处六用不行。成干慧心。彼处六根互用。成金刚干慧心。是为大异。渐次与顿超。分别在此。学佛者不可不知。

  二获妙智。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皎谓洁净而无垢染也。国土之垢染者。即一切幻相也。幻相由根识分别而有。众生六识不行故。六尘上之种种差别相尽。六根全一故。六尘之分别亦无。心一境亦一。离诸杂染之幻相。故曰清净。琉璃。喻其净而无碍也。明月喻其明而通彻也。此由持戒清净。业障不起。故见此妙境。以事障虽歇。理障犹在故。喻琉璃笼月。然终有隔碍也。众生从无始来。未见此境。今得见之。故身心快然。宇宙万有。皆呈真性。故曰妙。惟一真性。故曰圆。法法皆然。故曰平等。昔日求真之心。于此安然休歇。故曰。获大安隐。十方如来。密圆者。密谓切近其体。无少间隙。言切体之圆。更无不圆之处也。亦即究竟之圆。究竟之净。究竟之妙。无以复加也。十方如来。所证之圆妙。不异此圆妙。故曰。皆现其中。无生忍者。忍谓忍可。言昔日闻佛说诸法无生。皆不能忍可。以眼见诸法有生有灭故。今悟圆妙之理。不见一法生。亦不见一生灭。于无生之说。实能忍可。故曰。无生忍。诸经说初地分证无生。八地满证无生。此处但能忍可无生。未能亲证无生。不得谓此有异诸经也。又此非但不是真证无生。亦非真见无生。此如初见华屋。未曾入门见主人故少分见。其人心想。于无生之理。不生疑惑。从此修行进趣。方入华屋之门。乃至世第一位后。方才亲见屋中主人。是为见道。以此为相似见道亦可。又云。一悟无生。智同诸佛。此亦少分相似。非究竟相同也。此系解悟。非证悟也。此处初解佛智。见虽与佛无异。全未实行。但有其慧。亦即有慧无福也。从此发心修行。成就福德庄严。方能究竟同佛。乃至等觉。尚差佛一等。其干慧可知矣。干慧与佛慧。大概相同。犹如说星光与月光相同。其实光虽同。大小迥异也。

  三尽凡位。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

  自获无生之后。无生之境。虽不常在。无生之心。永不能忘。以此无生之心。随其所发一切事业。皆得成就圣果。前文所谓。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即此义也。未获无生以前之生灭心。随其所发之事业。皆成生灭之果。前文所谓。以生灭心为本修因。如蒸砂作馔。终不能成。世有以生灭心求证圣位者。圣位不成。反入魔境。是故欲入圣位者。必先求悟无生。然后乃可修证圣果。此因果自然之理。不可强求也。智为出世之眼。无智而求出世。如无眼而行路。难免不堕落也。问。此渐教悟无生。得佛智。与顿教悟无生。有何分别乎。答。渐教远离六尘。反流全一。而悟无生。此人于佛法有决定信心。依信而行。有修有证。故名渐教。顿教则不然。忘一忘六。无内无外。顿悟无生。依法而行。无法可修。无法可证。智与佛齐。位同等觉。非干慧之可比也。顿渐所以不同者。一依法行。一依信行。一持戒。一修定持戒者。屏弃外境。由外而内也。修定者。究明心地。由内而外也。内如根本。外如枝末。是故修定胜持戒也。此三渐次。依戒而行。故名渐教。后破五阴。依定而行。故名顿教。渐教初心名干慧。顿教初心名金刚干慧。

  四结增进。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违生死之业。顺涅槃之业。此为十地之因心也。此三渐次。其重要在获无生忍。为以下五十五位之因心。无此因心。不成五十五位之果。欲成五十五位之果故。先成三渐次之因心也。古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渐如利器。圣位如善事。故此三渐。不在圣位之中。有以此作圣位论者。非也。以上三渐次。是修行的理解。不可以解作证。以下圣位。始起修行故。

  二分单复十位以成果觉。二。初别立单十位。二总说复十位。初二。初明因地。二明果觉。初十。初干慧。二十信。三十住。四十行。五十回向。六暖位。七顶位。八忍位。九世第一位。十十地。今初。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由持戒而离欲爱。由欲枯而根境不偶。此复叙前文也。众生之果报身。由根尘对偶。熏习而成因。因熟而生现行果。现行复熏习成因。如是相续。生生不断。今之根尘不偶。则生因断矣。生因断故。后果不续。只余现前之残质而已。昔日执我执法之心。空虚而明了。转成智慧。即转六识成妙观察智也。此智观察十方。情与无情。法法圆妙。更无不圆妙者。是为纯是智慧。慧性圆明。蓥十方界也。蓥。即照也。三渐之理已明。三渐之事未修。故曰干慧。即有慧而无福也。干慧即三渐之果。莫于三渐外说干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信。二。初承前起后。二正说十信。今初。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

  欲习初干。谓根境初不偶。众生生因初断也。未与如来法流水接。谓慧心未起妙用。亦即未行如来法事也。此复叙干慧初成。即以此心。中中流入。谓以下圣位。皆用此心。中。谓不落凡夫之有边。不落小乘之空边也。非止一位如此。位位皆以此中道妙观而修进。故曰。中中流入。入谓证入圆妙之境。中观之心。圆妙境者。从初信至十地。皆圆妙境也。渐渐流入。圆妙之境渐渐开敷。可知圆妙之境。亦有浅深不同。未可一概。故余谓前文妙圆平等。止略见外面大概。未可名真见。从此渐入。至世第一后。乃能亲见圆妙内容。始可名见道也。

  二正说十信。十。初信心住。

  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由妙性圆明之真心。一念不觉。幻出诸妄境界。从此只知有妄。不知有真。纵经佛说真妙。亦不生信。今以三渐之修。已将妄境扫开。见得妙圆。成其干慧。复以干慧。流入妙圆。见妙圆中真妙之境。以见真妙之境故。真妙之疑断。真妙之信生。真妙之境常住不变。真信之心亦常住不变。以心入真境故。明知诸相是妄。是以一切妄想灭尽无余。惟一中道纯真之信心。故名信心住。此即六识见相二分不起。故曰。诸妄想灭。惟一自证分。故曰。中道纯真。可知此中道对世间而言。若对出世。只是偏真而已。非真正中道也。

  二念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真信之心。明了真境。真境者。无分别之境也。不同妄相各各差别。故名真。一切圆通者。妄相各各差别。故不能圆融通达。真境无分别故。随举一法。遍含一切法。如举一山。则普天匝地无不是山。举一水。则普天匝地无不是水。乃至举一微尘。普天匝地皆成微尘。是为一切圆通。以是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三法无有阻碍。以法无碍故。随举一法。具足一切法。如是举一念习气。则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以能忆念一切习气。得无遗忘。故名念心住。念即明记不忘也。

  三精进心。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妙圆之性。重发纯真之心。则不能见容一切习气。即以真精之心。发育消化无始习气。通成一精明之心。唯以精明之心。进趣真净之境。故名精进心。

  四慧心住。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习气渐消。故心精现前。全是智慧之功。故名慧心住。

  五定心住。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执持智慧之明。十方周遍。寂静湛然。此寂静真妙之心。常凝不动。故名定心住。

  六不退心。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从定发光。明复增明。曰明性深入。心愈定而不散。明唯进而不退。故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真心进趣真境。安然常往。皆由保持之功。故能不失其道。十方如来。气分交接者。如来谓觉义也。十方如来。拣当体如来。由保持正定。六用不行。即六识不行。与相似觉心相近。相似觉。即七识心王。以彼依正觉而起故。依觉而起。觉非真觉。故云十方如来。非当体如来也。此时六识渐转。七识渐现。故云气分交接。有此觉明。护持正定。故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觉明。即佛光也。保持。即照我也。我复以妙定之力。回转佛光。转照于佛。故曰。回佛慈光。向佛安住。言行者。得佛光加被。而行者之心光常注于佛。行者之心光。与佛光相对照。互相涉入。故如双镜相对。妙影重重回彼向此。回此向彼。互相涉入。故名回向心。

  九戒心住。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心光绵密。回照于佛故。获见佛之常凝不动之威德。无上妙净之相好。安然静住。而无所为。常如此照。故无遗失。以心常如佛故。诸恶不作。过非不起。故名戒心住。

  十愿心住。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心住无为之戒。不为人欲所累。故得安然自在。以心无束缚故。能游十方。凡所去处。皆随愿行。不同他人随业所牵。故名愿心住。以上十位修行。别无进境。唯追想三渐次中所破之妄。即六识缘境。所见之真性。即七识所缘一真。生十分决定信心。信自性量同法界。更无疑惑。故此十位。皆名信。又此十信。与后三贤。断妄相同。但十信自断。不能令他断。三贤自他俱断。起信论云。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论中信相应地。即第十回向位。以十信包括三贤故。言第十回向。始能与所信相应。故名信相应。此经十信。但能信而已。未能与所信相应。以十信外。别立三贤故。此十信与三贤可分可合者。如人作一事。先研其理。后行其事。理事分二。是此先立十信。后立三贤也。事依理成。理外无事。是以起信论但有十信。而无三贤也。理因事显。事外无理。是以华严经。但有三贤。而无十信也。以上说虽有三。其义则一。知此义者。于佛教自不分彼此。而亦不论浅深矣。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