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 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 

二背尘合觉故有真性。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錀。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妙明。即离诸幻相之心。不生不灭。即不倾不夺也。如来藏。亦不生灭。故曰合。唯妙觉明。即无诸妄想心也。圆照法界者。无前无后。无彼无此。等观一切法。不同众生见彼不见此。顾前则遗后也。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如观一世界。即观无量微尘。见无量微尘。即观一世界。二边等观。不落偏见。不同众生境。互相陵灭也。小中现大。大中现小。如大世界中现小微尘也。小微尘中。现大世界。二边互容。无大无小。不同众生境。大小各别。互不相容也。以法法融通故。十方世界在一心中。

故曰。不动道场。遍十方界。即不离此地。周遍十方也。身含十方。无尽虚空。此言一即一切也。刹中之毛端微尘。言其大中之小也。毛端现刹。尘里转轮。复言小中之大也。诸佛一即一切大小互容的境界。与众生境界不同。即在尘觉反复而已。以觉随尘。尘有相故。乃多塞碍。成世间小不容大之相也。以尘随觉。觉无形故。乃多融通。成真如妙觉明性。即无大小之相也。须知一多大小等相。咸依众生法比较而有。若夫诸佛心中。远离妄想。故能大小相容。一多无碍。连相容无碍之心亦不有。若有一相不离。即同众生背觉合尘。则大小不能相容。一多不能无碍矣。是故不可谓诸佛实有大小无碍等心也。由世间相。而说妙觉明性。是为吾佛说法之因缘也。若有世间相。无妙觉明性。则无能说者。若有妙觉明性。无世间相。亦无从说起。以此二法展转变化。乃有三如来藏之现像也。

  三明三如来藏之现像。三。初现空如来藏。二现不空如来藏。三现空不空如来藏。今初。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由背尘合觉。而发真如妙觉明性。尘渐背而觉渐合。约有三阶。初合如来藏。本妙圆心。本者。指众生未动念以前而言。彼时其心。圆满太虚。无欠无余。心外无一法可得。所谓本然清净也。以此之故。二次征心。处处皆非。即本此而说也。此中所非之法。由非心。至非意识界。此系非世间凡夫法也。自明无明。至老死尽。此系非缘觉法也。自非苦。至非道。此系非声闻法也。自非智。至非波罗密多。此系非菩萨法也。自非怛闼阿竭。非我非净。此系非佛法也。檀那。此云布施。尸罗。此云止得。即戒也。羼提。此云忍辱。毗梨耶。此云精进。禅那。此云正定。般剌若。此云智慧。波罗密多。此云彼岸到。怛闼阿竭。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应供。三耶三菩。此云正遍知。大涅槃。此云灭度。又云。圆寂。即不生灭义也。以上离有边。

  二现不空如来藏。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如来藏。本无非相。以破众生有执故。说世出世间俱非。众生不解如来说义。即谓如来藏俱非一切相。不知一切相即如来藏。故此复说即如来藏。以破前非。此节重在妙字。即心成相。不相而相。故曰。元明心妙。此一切心。从非一切相而有。即非去一相。增得一心。犹如世间除一有。必生一空。以若众生除去有相。不生空心。则吾佛必无即相之说矣。阿难于征心后曰。吾乃无心。故有十番显见。头头是见。即本此而说也。以上离空边。

  三现空不空如来藏。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如来藏。本无即相。以破众生空执故。说世出世间俱即。众生不解如来说义。复谓如来藏俱即一切相。不知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也。此节重于元字。如来藏。元本之体。本无即相。亦无非相。不即二边。故曰。离即离非。而又不离于二边。故曰。是即非即。此复由妙明心。即一切相。而有此元本之体。即由前二边。而显出此中道也。如世间法。既有二边。必有中道。若众生除去二边。当下歇心。复本心圆。不著于即。吾佛可无此是即非即之说矣。由二处征心。心不可得。故成俱非如来藏。由十番显见。无非是见。故成俱即如来藏。由四科七大。非因缘非自然。故成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如来藏。如是三如来藏。皆随众生而言。而如来藏本无言说。莫谓如来藏。本有此三义也。以上三如来藏。明三种境界。一人间。二化城。三宝所。空如来藏。即离人间入化城。即如来藏。明化城虽不是人间。亦不离人间。离即离非。即离化城入宝所。是即非即。明宝所虽不是化城。亦不离化城。不离化城故曰是即。不是化城。故曰非即。以上显中道也。

  四结责妄测佛所说意。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如来藏心。非有相。非无相。非亦有亦无相。非非有非无相。离四句。绝百非。不可心思。不可言议。云何汝等。以有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觉道耶。觉道即如来藏心。有所知心者。凡夫以一切有相为所知。二乘以一切空相为所知。以有所知。即有能知。凡所测度。皆不离二边。虽测度如来无上菩提。亦成非相。或成即相。所以陵夺不容等也。如来知见。圆融无碍。一知一切知。一见一切见。无前无后。无思量分别。故能如此。而众生语言。说空则遗有。说有则忘空。不能圆融无碍。有思量分别。故如是。世间语言。只可以表示世间相。不能入佛知见。虽说佛法。无上菩提。亦成世间相。终不能入佛之知见。无了相之智故。譬如琴瑟。箜篌。

琵琶。诸乐器。虽有妙音。若粗鲁之人弹之。只发粗鲁之声。终不能发妙音。非乐器无妙音。乃汝无妙指也。汝等与众生。不能入佛法圆融无碍之境者。非境界不能圆融。乃汝无妙智也。故曰。亦复如是。汝等宝觉真心。各各圆满。与我无异。如我之举动。无不是佛事。假若按一指。海印三味中。亦能发生光明。而汝等之作为。无不是生死因。假若妄心暂举。则尘劳已先起矣。何况更加思量为作哉。此何故也。由爱恋小乘。得少为足。不发大心。勤求佛道耳。如禅宗。同一句话。悟者说即是。不悟者说即非。话同而说者不同。即如同一乐器。有妙指无妙指故音别。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破妄因以断疑根。二。初问妄因。二破因疑。今初。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觉而称宝者。言觉之尊贵也。觉遍十方。故曰圆明。此句重在圆明。显心之大用也。远离二边。纯一不杂。曰真妙净。此句重在净字。显心之妙体。不与诸尘相伍也。心者。兼体用而言也。如此妙心。我与如来共秉。不分上下。故曰无二圆满。此从本来而言。非富楼那现在之心。与如来之心无二圆满也。无始妄想。即根本无明。无明无始。故曰无始妄想。我当初遭逢无明。常在轮回。妄想相续。无有出期。今幸逢佛。得成小乘圣果。然只证偏真。未能满证。故曰犹未究竟。以修证未究竟故。所以不能知妄想之因由也。世尊功圆果满。诸妄圆灭。独露真常。妄想之始末。悉已阅历。定能知其妄想之本因也。是以敢问如来曰。一切众生。宝觉圆明。真妙净心。何因有妄耶。此疑从前妄明。继续而起。谓已明山河大地等。从妄想起。而妄想又不知因何而起。蔽觉心之妙明。受生死之沦溺。故有此问耳。妄因若明。疑根冰释矣。

  二破因疑。二。初明妄本无因。二明真性常住。初三。初立喻明因。二显妄无生。三结成无因。今初。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已了山河大地无状忽生。觉明为咎之义。故曰除疑。不知妄之所因。疑根未断。故曰余惑未尽。亦小乘证果未至无余之义也。梵语演若达多。此云祠授。祷祠而生也。镜喻能生。无明分别心之境也。镜中头。喻佛也。眉目可见。喻佛有智慧光明也。己头。喻自心佛也。不见面目。喻自心佛智慧光明未发也。魑魅者。山泽之怪。以喻众生也。无状狂走。喻无故起妄想也。以此而问满慈。满慈曰。是人心狂。更无他故。以此无故而狂。欲其自省。无故而妄也。心狂者。由心而狂。狂即心也。心外无狂故。狂歇即心。狂外无心故。心起即狂。正狂之时。心亦不失。狂歇之时。心亦不得。何因之有哉。问。演若达多。以镜照面。因此怖头而狂。若不照镜。则狂无由生。如斯镜也。不亦狂之因乎。何谓无因而狂耶。答。因有二义。一亲因。即能生之种子。二疏因。即助生之外缘。此因云者。第一亲因。非疏因也。以无能生自种。而妄作生想。故曰妄想。若无外缘而有妄者。则妄自本有。妄即非妄矣。若镜真是狂因者。当人人照镜。人人皆狂。今独彼狂。而余人不狂。可知彼之心狂。非镜能生狂矣。若再追求。余心皆不狂。独彼心狂。是何故者。余人已了镜中之头。即我之头。故不狂。惟彼不了镜中之头。即自之头。故无状狂走。是故狂即自狂。无他故也。以是观之。狂与不狂。亦非全然无故。毕竟经验不同。众生无始以前。觉性圆明。于真如自体上妄起分别。无经验故也。诸佛由妄复真。觉性圆明。于真如自体上不复妄生分别。有经验故也。无经验者。智慧即无明。有经验者。无明成智慧。此众生与诸佛不同之故也。识得镜中之头是影。则狂心不起。认镜中头是真。则狂心生。合法。识人身是幻。则妄心不起。认人身是真。则妄心生。认影为真。无因而成因。因因相续。无有已时。

  二显妄无生。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

  觉非真妄。而不离于真妄。故曰妙觉。以能觉真妄。故曰圆明。此句标心体也。心体本具之圆明。能遍照不思议之妙境。故曰本圆明妙。此句显心之用也。不识心之本体。妄生分别。故名曰妄想。又名无明。以此体用双彰之心。今已称为妄矣。云何而有因哉。若有所因。即有根本。云何而名妄哉。如此反复显明。妄无所因。然诸妄虽无因。以不了无因故。妄以为实有。即以无因之因。展转相因。不了无因。名之曰迷。因因成果。果复为因。故曰从迷积迷。因因果果。经历尘沙之劫。无有了期。众生处于生死之中。固不能自觉无生之理。虽佛发明。本来无生之理。犹执迷而不能返妄归真。以此迷因。因迷而有。求迷因者。愈求愈迷。故如此耳。若识迷本无因。则妄无所依。如火离薪。尚无有妄可生。欲何而为灭哉。诸佛离妄。而得菩提者。为众生说诸妄想。如寤时人说梦中事。梦中非真有事。如诸佛非真有妄可离也。向如来求妄想之因。如向寤时人求梦中物。任尔心之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哉。梦中之事。因梦而有。有因之事。尚不能取。况复妄本无因。本无所有。汝今向我求取。何能得哉。

  三结成无因。

  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演若之无因而狂。犹众生之无故而迷也。正狂之时。头本不失。狂歇之时。头亦不得。以无得无失故。无因而狂也。众生迷时。心本不失。悟时心亦不得。以无得无失故。无因而妄也。妄性如是。因何为在哉。

  二明真性常住。二。初缘断真显。二衣珠喻明。今初。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欲究竟圣果者。无须向外驰求妄因。汝但于世间。业果。众生。三种境上。不随分别。随分别者。即七识随性分别心。拣六识计度分别也。世间。指一切万物而言。于世间分别好丑。则起盗心。业果。指自身而言。于业果分别苦乐。则起淫心。众生。指一切有情而言。于众生分别人我。则起杀心。是名计度分别。为六道之生因。若无此分别。则六道之三因不生。三缘之根断故。则汝心中六识狂心歇。则了三界生死。证偏真菩提。于世间。业果。众生。三种境上。不随分别者。于世间不作世间想。于业果不作业果想。于众生不作众生想。无世间。无业果。无众生。是名不随分别。心于境不起分别。即不相熏染。以不熏染故。则九法界之三因不生。三因不生。即三缘不相续。则汝心中七识狂心歇。歇则世出世间二种生死皆了。即证究竟菩提。而汝胜净胜明之心。本来周遍法界。不从人得。即不从外来也。何藉劳苦修证哉。肯者。骨间肉也。綮者。筋络连结处也。劬劳肯綮。言切骨之劳苦也。以此观之。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教人歇分别心而已。狂心若歇。菩提自得。是为正修行。不了正义者。起种种分别心。忆得菩提。徒劳辛苦。诚可谓盲修瞎练矣。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衣珠喻明。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贫者。喻众生。衣喻无明。珠喻菩提。智者。喻佛。得珠者。喻歇心人也。

  三合破因缘圆成密因。二。初疑问。二破诫。今初。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如来发明山河大地。惟因众生妄想无状忽生。复明妄想无因而有。至此其问者之疑根已断矣。当机复于如来破疑言中。而复生疑。由此一问。不但明因缘之根本。亦且不落自然之边见。因缘自然。二俱排摈。妄缘断尽。妄因不生。则如来密因成矣。阿难。从闻佛说法因缘而悟道。目连等。先学外道法。自知法不究竟。后因乞食次。遇阿舍婆耆。威仪庠序。即便问言。汝师何人。有所教诫。演说何法。比丘答言。我师是甘蔗种。天人之师。相好智慧。及以神通。无与等者。我既年幼。学道日浅。岂能宣说如来妙法。言以所知。当为汝说。即说偈言。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解此法者。则得真实道。舍利弗闻已。即于诸法。远尘远垢。得法眼净。领徒投佛。故亦从因缘开悟也。

  二破诫。二。初破疑。二诫劝。初二。初就喻推破。二结合正法。初二。初立例。二破妄。今初。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因缘自然。相待而成。如本来不狂。由因缘故而狂。此狂性。即因缘性也。若灭除其狂。而还归于不狂。此不狂性。即自然性也。因缘自然。事相虽多。理穷于此。立此二义。以为破例也。

  二破妄。三。初约头破因缘。二约狂破自然。三结二执俱非。今初。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头本自然者。本来如是。非今始然也。自指头之本体言。然指头上所具之眉目言。本自其然者。言如是头。自有如是眉目也。无然非自者。言其头之全体皆自然无不自然也。此句为下文何不自然。因缘故失伏线。何因缘故。怖头狂走。此怪问之词也。若自然之头。以因缘故。失其眉目。变为狂性。何不自然之头。以因缘故。而失头之本体而成狂耶。然其头与眉目皆是自然。眉目既可失。头亦应当失。无眉目即非头故。此句应上无然非自义。自然之头若失。因缘之狂义成。今自然之头不失。则狂怖是无因妄出也。明矣。非特本头不失。亦且头上之眉目曾无变易。有何事而藉乎因缘哉。

  二约狂破自然。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若云。狂怖不从因缘出。本狂自然。如本头自然者。是则本有狂怖矣。狂既本有。当有在处。不知未狂之时。此狂潜藏于何处耶。若无潜狂之所。则本狂自然。何足为凭哉。若本来不狂。而名自然者。头本无妄。何为而狂走哉。既有狂走。则不狂自然。亦不能成矣。

  三结二执俱非。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

  若悟本头。则非因缘。若识狂怖妄出。则非自然。若本有狂怖。而无潜狂之所。则又非不因缘。若本无狂怖。而今狂走。则又非不自然。以是非因缘。非不因缘。非自然。非不自然。故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耳。若夫合法。则悟本头。即悟自心。识狂怖。即识无明。因无明妄出故。说所出为因缘。复说能出为自然。若了能出之自心。与所出之无明。本无二致。则因缘自然。岂不俱成戏论者乎。

  二结合正法。三。初会合前言。二重拣非法。三结示正法。今初。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三缘即戏论法。故须断也。断即菩提心。非三缘断外。另有菩提心生耶。亦可知非菩提心外。另有三缘可断耶。三缘即菩提故。非因缘也。菩提即三缘故。非自然也。

  二重拣非法。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有生有灭。故曰。此但生灭。非不生灭也。若生灭心。即菩提心。无菩提心生。无生灭心灭。菩提心即生灭心。是为生灭俱尽。无功用道。此真不生灭。真菩提心也。若生灭心外。而有自然心者。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有生有灭。非真无生灭也。若以无生灭。名为自然者。此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如砖瓦木石和合。成屋室等。名和合性。非和合。称本然性者。如水土木石等。名本然性。如是和合与本然。同为世间法。无高下也。皆戏论法。非不戏论也。

  三结示正法。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木石之本然。非真本然。乃对和合而说本然也。人身之和合。非真和合。乃对本然而说和合也。本然与非本然。和合与非和合。四句俱破。故曰。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和合性。与本然性。二性俱离。离性亦离。离合俱非。离尽戏论。方名无戏论法。无戏论法。即正法。亦即菩提心。众生得此。即名如来密因。诸佛证此。即名无上涅槃。

  二诫劝。二初诫徒闻。二劝修真。今初。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菩提涅槃。乃诸佛智断二德也。明了性理。才得如来因心。故曰。菩提涅槃。尚在遥远。必须历劫辛勤修证。方到菩提涅槃果地。非徒说闻而已也。如汝阿难。虽能记忆持守。十方如来十二部经中清净妙理。如恒河沙数之多。但增益戏论而已。别无利益。如汝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因而称汝多闻第一。以汝历劫多闻熏习之功。不能免离登伽之难。则多闻无功可自知矣。然汝历劫多闻熏习。又非一时多闻可比。果然多闻有功。何须待我佛顶神咒。令登伽顿歇淫心。得证小乘第三阿那含果。于我法中。成精进林。顿令爱河之水干枯。令汝出离淫缚。而得解脱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劝修真。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侯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秘密妙严。即甚深妙法也。无漏业者。不于善恶诸缘起分别也。善亦不爱。恶亦不嗔。不作善恶之苦因。故不受嗔爱之苦果。阿难历劫多闻。不能离憎爱。正是不如一日修无漏。能离憎爱也。罗侯罗。此云覆障。佛之子也。耶输陀罗。此云华色。佛之妃也。皆已出家成道。法华会上。蒙佛授记。当来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十号具足。佛寿无量。阿僧祇劫。今之登伽。由神咒力故。销其爱欲。同悟宿世历劫受苦。皆由贪爱。如是积劫贪爱之人。一念熏修无漏善。尚获出缠证果。汝阿难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其宿因高低。天壤不同。汝今不舍声色。尚留观听之心。未成圣果。不修无漏之善。汝非不如登伽也。是汝自欺也。汝何自欺。尚留观听哉。由开卷至此。广谈如来密因之理性。性理既明。必须依性起修。知而不行。与不知等。是故欲令阿难。从闻思修。不得徒闻而已。欲令修行正法。故此先令发心也。问。前云狂心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劳肯綮修证。此云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前后相违。是何意耶。答。歇狂心。即修行也。但于歇狂心外。不得盲修瞎练耳。如修无漏业。离嗔爱苦。非歇心而何耶。若不知歇心。另起修行。是为徒劳辛苦。

  以上正宗分第一大科如来密因名信解分已竟。

  二诸菩萨万行名修行分。四。初入门方法。二觉路程次。三文殊请名。四阿难疑问。初二。初阿难得益复请方法。二如来教审心法二义。初三。初叙益。二述义。三伏请。今初。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

  由二次征心。十番辨见。四科七大等。种种开示教诲。至此已知即妄即真。无真无妄。从前疑妄疑真。真妄之惑。悉皆消除。心悟离诸戏论。无相之实相。离诸妄想。如卸重担。故得身意轻安。如是轻安。自为众生以来。所未曾有。今始得之。故曰得未曾有。

  二述义。

  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阿难虽悟实相。可见而不可即。回思自入尘劳以来。心迷实相。认假迷真。妄作妄为。如蚕作茧。自缠自缚。昏倒如是。不禁悲泪。为欲亲证实相故。重复白佛也。种种因缘者。指上种种开示也。方便提奖。指上种种劝修也。众生失却妙觉明心。常侣无明。故曰沉冥。冥即无明也。生死烦恼。无有边际。其苦如海。故曰苦海。众生不知心境一如。误谓心外有境。心为境囿。今承示诲。乃知心境不二。即境即心。名为妙觉明心。能含摄十方国土。亦能生育十方国土。十方诸佛清净妙宝庄严之佛刹。无不从此心中流出也。亦无不还归此心中也。旅泊人者。言客羁他方。未到家乡之人也。众生背觉合尘。背家散走。故如旅泊。天王者。人天之法王也。赐与华屋者。言阿难蒙佛指示。如来藏性。如旅客得家也。家必须要因门而入。犹如来藏必须要因修而证也。是以阿难既悟如来藏性。必需复求修行之法也。所谓悟者。有二义。一反观自心。亲见本来。此为真悟。又名圆悟。一悟一切悟。智同诸佛。悟后无功用道。无生死可了。无涅槃可证。张拙所谓。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华者也。二依事推寻而悟者。藉事明心。此名相似悟。亦名解悟。如无风荷叶动。必定有鱼行。虽然悟得确是。终不若亲见一面为当。是以悟后必须修证也。阿难依事解悟。非圆悟也。是以有下文修证之请求。蕅益文句谓。阿难圆悟。非也。若真圆悟者。则无所不知。又何得有下种种请问哉。既有所不知。非圆悟明矣。教师每以禅宗之圆悟。认为圆解。又以己之解悟。作禅宗之圆悟。因此轻视禅宗。谤佛心印。误甚。

  三伏请。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有学声闻。有家不知归。故如蒙暗之人也。无余涅槃者。生死烦恼净尽无余。是如来究竟涅槃。拣别二乘有余涅槃也。有言小乘见思惑尽。名有余涅槃。灰身泯智。名无余涅槃。此说妄谬。入涅槃。即证果。不能有二。今言一乘证二果。谬极。灰身泯智。即入有余涅槃。入涅槃之旨。不在灰身泯智。而在证偏真法身也。若不证偏真。虽灰身泯智。非特不是无余涅槃。亦不是有余涅槃。以身体本非自有。不关涅槃故。若灰身名为涅槃者。凡夫亦灰身也。亦可谓涅槃耶。本发心路者。即回小向大之心路也。攀缘。即六识。谓攀缘六尘境也。六识缘六尘。造诸恶业。为生死之因。欲了生死。故须折摄降伏也。陀罗尼。此云总持。即七识心也。总持万法。全归一真。七识缘一真境故。佛知见者。即无所知。无所见也。非折伏六识。不能离凡夫境。得陀罗尼。非得陀罗尼。不能入佛知见。由陀罗尼入佛知见。即回小向大也。若凡夫折伏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即顿发大乘。行无上道。阿难请示修行大乘法门已。为佛作礼。大众立待慈诲。

  二如来教审心法二义。二。初经家叙意。二如来正说。今初。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

  如来将欲开示。已发心未发心的最上乘的修行路。经家先为标名。以下正说。

  二如来正说。二。初总说。二分审。今初。

  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绝意舍小。名为决定发菩提心。坚志向大。名为于三摩提不生疲倦。三摩提。即阿难首请之第二义也。修行。乃为发明觉性。觉性圆明。名为行满。修行第一步。名为发觉初心。二决定义者。一为能修之因心。二为所修之法门。此二如行人之足目。非此不足以言行。故首当明之。

  二分审。二。初审能修心。二审所修法。二。初总征。二别审。今初。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二别审。三。初审生灭非因。二审无作是因。三示无作因心。今初。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生灭因。感生灭果。不生灭因。感不生灭果。如是因。如是果。系佛教之定例也。若以生灭因心。求不生灭果觉。如种瓜而求得豆。故曰。无有是处。

  二审无作是因。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可作之法。即有生之法。有生故。终从变灭。凡世间可作之法。无有不归坏灭者。此证明有为心。不成无漏果也。惟虚空非可作之法。而虚空终不烂坏。此证明无为心。可成无漏果也。前云。汝但不随世间分别。何藉劬劳肯綮修证等。亦谓凡于一切法起心动念。不论善恶。皆成有为。皆成生灭因也。惟有于一切法不起分别。远离作为。是为不生灭之因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示无作因心。二。初以无作成有作。二从有作还无作。初二。初起四大。二起五浊。今初。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

  地是质碍性。故以身中筋骨皮肉等坚相为地大。水是润湿性。故以身中血涎涕泪等润湿相为水大。火是热燥性。故以身中暖热相为火大。风是摇动性。故以身中摇动相为风大。由此地水火风。四大缠缚湛圆妙觉明心。而成现前之人身也。湛圆妙觉。如清水也。四大如土沙也。由地大沾黏湛心成身根。湛心则成身中之觉性。地大成鼻根。湛心则成鼻中之嗅性。地大成舌根。湛心则成舌中之尝性。此三根。同为合中知。故同归地大。同名觉性也。水大沾黏湛心。则成耳根。湛心则为耳中之听性。火大沾黏湛心。则成眼根。湛心则成眼根中之见性。风大沾黏湛心。则成意根。湛心则意中之察性。此即所谓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风大而成意根者。意主生灭。风性也。火大而成眼根者。眼主明暗。火性也。水大而成耳根者。耳属肾。肾主便道故。水性也。地大而成身根者。身统诸根。如地载万物身是质碍之相故。是为地大也。舌为脾之苗。脾属土。地大也。鼻属肺。肺属金。金是土之坚相。故鼻根亦属地大也。总而言之。六根皆具四大。为主伴不同。故成六根耳。

  二起五浊。二。初通喻浊义。二别解浊名。今初。

  从始入终。五迭浑浊。云和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精明之心。分成六和[合]。非一时顿成。乃由五次迭积组织而成。此根身浑浊之相。所谓浊者。凡二物或多物杂和。失其本然之相者。皆名为浊。未成众生以前。心本湛然。境本无相。由心境组织和杂。而成根身。故名为浊。此中清水。喻湛圆妙觉明心也。尘土灰沙。喻四大也。境是有相。心是无相。境是无知。心是有情。喻水土二体。法尔性不相循也。循。即顺也。一念不觉。无明心起。揽取四大。投于湛心。迭积而成浑浊之根身。如世间人。取彼尘土。投于清水。土失留碍。喻四大变为身相。水亡清洁。喻湛心变为根性。水土之本相失。故曰容貌汩然。心境之本相。汩没于幻身之中。亦如水土失其容貌。故曰亦复如是。是为心境和成众生浊相之由来也。

  二别解浊名。五。初劫浊。二见浊。三烦恼浊。四众生浊。五命浊。今初。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劫。具云劫波。此云时分。即年月日时也。以世界成住坏空为一劫。此以时之最长者名为劫。凡一切物。莫不有成住坏空。即莫不有劫。此劫非本来有。所以成此劫浊者。由空与见。二法相织而成。空即诸法之空性。非顽空也。见即六根互用。六用不行之真见。非见闻觉知之见也。织者。如纱织布。纵经横纬。穿杂浑一也。空遍十方。见亦遍十方。空见不分。见未分者。未分见闻觉知也。空未分者。未分地水火风也。空即见。见即空。空外无见。见外无空。此境入心。如尘土初入净水。失留碍体。以体失故。空相现前。故曰。有空无体也。此心入境。失其觉性。如水得尘土。失其清洁之相。以觉性失故。妄见现前。故曰。有见无觉。由此空见二法穿织。而劫浊之相成焉。此第一迭而成劫浊。劫浊在人身。即生老病死。在外境。即成住坏空。

  二见浊。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根尘对照。名为见浊。众生之身。乃抟取四大而为体。见闻觉知。同是湛然之心。本无留碍。由水火风土所壅塞。而成留碍。留碍。即六浮根尘。各各不能融通。水火风土。同是无情之境。本无觉知。由见闻觉知于中活动旋转。而成觉知。觉知。即六根中见闻性。亦即七识。此由第一迭中之空觉。再分空为六根。再分觉为六根性。由根与性穿织。而见浊成焉。是为第二迭而成见浊。

  三烦恼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根尘发识。妄想丛生。昏烦恼乱。名为烦恼浊也。忆者。记忆过去境也。识者。了别现在境也。诵习。未来境也。此皆六识记忆力也。其忆识诵习。即由第二重六根性中发生之知见也。知见者。即于六尘境上分别种种名相之知见。与根性之见闻觉知不同也。其烦恼之形容。现于六尘。离尘则无烦恼相矣。其烦恼之性体。由于六根之觉性。离觉则无烦恼性矣。由知见与名相穿织。而烦恼之浊相成焉。是为第三迭。而成烦恼浊。

  四众生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众生之身。朝夕变迁。生灭不停。生生不已。故名众生浊。又轮回六道。生生不已。故名众生浊。众生之浊相。由第三重知见与名相。更起贪恋。即六识攀缘情非情境不舍。故曰。知见每欲留于世间。所作善恶事业。运转不停。牵引识性死此生彼。故曰。业运每常迁于国土。识因与业果。互相组织。而众生之浊相成焉。是为第四迭成众生浊也。

  五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色心连持。一期未散。名之为命。生灭无常。名为命浊。命非本有。乃由第四重识因与业果所起之浊相也。见闻觉知。同一觉性。故曰。见闻元无异性也。众尘隔越。即前四大壅令留碍也。心性本一。由众尘隔越而成六根。故曰。无状异生。六根缘六尘。惟一觉性所知。故曰。性中相知。六根分缘六尘。互不相通。故曰。用中相背。于一体上而现同异二相。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而不同。异而不异。故曰。同异失准。同则相生。异则相灭。生灭无常。由此同异相织。而命浊之相成焉。是为第五迭而成命浊也。以上由湛圆妙觉明心。五迭而成众生四大和合之身。是故现前身之与土。皆是有作之相。

  二从有作还无作。二。初令反妄为因。二以比喻合明。今初。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见闻觉知。乃因中四心也。常乐我净。乃果上四德也。欲因中心。契果上德者。必先审择生灭根本。生灭根本者。湛圆。妙觉明心也。依不生灭圆湛性。而成生灭故。即以圆湛之性。旋转其虚妄生灭。伏其生灭。而还其元本之湛圆觉性。得元明觉无生灭性。此可为因地修证之心。如是不生灭因心可得不生灭果觉。故曰。然后圆成果地修证。自依不生灭。至伏还元觉。此系地前三贤之修。所谓缘修也。得元明觉后。为十地之修。所谓性修也。以此观之。学佛法者。首要明了人身根本是无生。然后旋其现前之生灭心。生灭心伏。始得元明觉。由元明觉起修。方可证妙觉果。否则。盲修瞎炼。枉费工夫。吾佛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方成佛果。修行之事非容易也。破劫浊得真常。破见浊得真我。破烦恼浊得真净。破众生浊命浊得真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以比喻合明。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歇妄心。犹如澄浊水。浊水储于静器。。喻妄心缘于生灭之根本也。静深不动。。喻以湛旋其生灭。亦即缘久妄歇也。沙土沉。清水现前。。喻生灭伏。还元觉也。至此三界见思惑尽。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小乘圣果齐此。又名断枝末无明。根本犹在。故名伏而不名断也。去泥纯水。喻四大离于湛心。依正二报皆空。成圆明觉。故名永断根本无明。此为究竟成佛。至此静器净水。明相精纯。虽有搅扰。终不复现浊相。皆合清净之体。喻成佛以后。清净眼缘真如境。虽变现九法界身。随愿受生度脱众生。非为业感。

故不为烦恼。而皆合涅槃清净常乐我净之妙德也。众生如浊水故。动静常在烦恼之中。二乘如沉沙土之净水故。静虽合于清净。动即烦恼。诸佛如去泥纯水。动静皆不成烦恼。故常合清净妙德也。此叙第一决定能修之心。非旋其虚妄生灭。得元明觉。不足以为因地心也。决定。即不可游移也。观此可知发菩提心。修大乘法者。必先明得大乘妙理。方得元明觉。得元明觉。始可起修。今之学大乘者。不解真理。即以凡夫生灭心。修世间法。名曰。即妄即真。妄外无真。真妄不二。名为大乘妙道。闻说歇妄。即斥为小乘。呜呼。如此说者。不识真妄。口是而心非。其自误误人甚矣。

  二审所修法。二。初正修。二助修。初三。初详审六根先示修法之都会。二详示结解预定下手之处所。三选择圆根以契行者之机宜。初五。初令详审。二示结根。三审优劣。四令选择。五释一六。今初。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详审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凡发菩提心。修大乘法者。决定捐除。弃舍。凡夫诸有为相。有为相者。即有心所为之事也。欲除有为者。应当详细审察烦恼根本。烦恼根本。即初起无明业相。润生三界之元始也。谁作者。即谁作无明业也。谁受者。即谁受三界生死也。作是六根。受亦六根。凡夫以六根为实有故也。若烦恼根本不明。则不能知根尘虚妄。颠倒知见。起于何处。处尚不知。云何而能降伏烦恼心取如来位哉。此故取如来位。所以须详审烦恼根本也。无始发业润生。即是水土相合。为烦恼的根本。欲解生死。必须心境相离。所谓离境者。对境作空观。是为入佛第一要门。

  二示结根。二。初立喻。二示结。今初。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凡夫有为色相。有结有解也。诸佛无为如虚空。无结无解也。有结而欲解者。必知结之所以然。而后方可解。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亦即不知烦恼根本。不能除烦恼义也。

  二示结。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也。六根为烦恼贼之媒。勾引烦恼劫家中之真性而为外尘。由无始精明之心。与四大相织。即结之始生处也。亦即沙土初入净水时也。由有六根成众生。即有六尘成世界。根身器界。咸是真心中之宝。今日虽成根尘。犹缠缚不能暂离。是故众生于器世间。不能超越也。以上已明生死之结。始于六根。欲解六根之结。当从一根下手。而根又有优劣不同。是故后有分优劣之文。

  三审优劣。二。初总明功位。二别分优劣。今初。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迭。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众生世界。拣别诸佛世界也。世为迁流者。过现未来。三世常流而不住也。界为方位者。东西南北四方。立定界限。不移易也。东西南北。四隅上下。方位有十。过去现在未来。流数有三。此世界自性中。本无此事。随众生织妄相成。众生之身。贸易变迁。世界之万物。亦随之变易。涉者。互相合从也。所谓有众生。世界亦从之而有也。世界众生。两不相离。彼此依赖。名曰相涉。其界虽曰十方。定方只有东西南北四位而已。何以故。离东西南北。无上下之可言。故曰。上下无位。四隅在东西南北相去之中。无一定之界限。故曰。中无定位。十方除六。故曰四数必明。以东西南北四方。与过现未来三世相涉。以三世涉四方。则成十二数。以四方涉三世。亦成十二数。故曰。宛转十二也。流变者。如一东方过去。流行至于南方。则变为南方过去。流至西方。则变为西方过去等也。三迭者。即三次流变也。如一过去。流变十方。则一过去。变成十过去。以一变十。此一迭也。再以十过去。各各流变十方。十十则成百过去。以十变百。此二迭也。

复以百过去。各各再流变十方。十百则成千过去。以百变千。此三迭也。如是以一变十。以十变百。以百变千。故曰流变三迭。一十百千也。过去如是。现在未来亦如是。初一迭。单过去三世。流变十方。共成三十方位。每世折去虚位六数。各存四位。三四成十二位也。第二迭。复现在十三世。流变十方。共成三百方位。每十世折去虚位六十数。各存四十位。三四成一百二十位也。第三迭。具足未来百三世。流变十方。共成三千方位。每百世折去虚位六百。各存四百位。三四成一千二百位也。以上三世十方。为六根之所缘故。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也。不立第四迭者。以三世相加。第三已具足三世。第四则无以复加故。诸家注释。不解除虚存实。种种凑合。不能确当。

楞严文句云。流变三迭。古无的解。幽溪之释。似为近理。幽溪云。第一迭。约四方各论三世。三四共成十二。第二迭。于东方三世。变一为十者。约刹那九世言之。如根本中过去一世。既变三世矣。各各又成三世。三三九世。所谓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现在过去。现在现在。现在未来。未来过去。未来现在。未来未来。加前根本中一世。故成十世。现在未来二世。各具十世亦然。共三十世。第三迭。于东方三十世。一一变十。共成三百。四方总千二百。蕅益大师。谓此解似近理。余亦未为然。经文明言。方位有十。世数有三。彼开世数为十。合方位之四。违经可知矣。而又不合流变三迭。一十百千文义。兹再以表示之。

  [流变三迭千二百功德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