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谈谈深入学习入中论

为明布施波罗蜜多之差别。颂曰:
施者受者施物空 施名出世波罗蜜

为了显示布施波罗蜜多的差别,颂中说:在布施时,施者、受者、施物三轮体空,这种布施叫做出世波罗蜜多。

彼岸,谓生死大海之彼岸,即尽断烦恼所知二障之佛果。到达彼岸,名到彼岸。声明云:“若有后句不应减去。”由此,未减业声故成密字,或是枳颗答罗等摄故留摩字尾音。此是别说慧摄持者,由布施等与波罗蜜多相同亦名波罗蜜多。由回向差别,亦定能到彼岸,故布施亦得波罗蜜多之名。下说之持戒等,应知亦尔。此名波罗蜜多之布施,若于施者受者施物皆无可得,《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说名出世波罗蜜多。以不可得即出世间故,有所得者世俗谛摄即世间性故,未得菩萨地者不能了此义。

“彼岸”,指生死大海的彼岸,也就是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佛果。到达了佛果彼岸叫做“到彼岸”。这里特别说到,以智慧摄持的波罗蜜多,称为出世波罗蜜多,这是与一般世间波罗蜜多对比而言的。由于布施持戒等跟波罗蜜多相同,也称为波罗蜜多。由菩提心将布施等回向于无上菩提这种差别,也一定能到达彼岸,因此这一类布施也得到了波罗蜜多的名称。下文说的持戒等,要知道也是如此。这种称为波罗蜜多的布施,如果对于施者、受者、施物三轮都了知为无所得,《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称之为出世波罗蜜多。因为不可得就超出世间的缘故,凡是有所得都属于世俗谛,是世间法体性的缘故,没有得到圣者菩萨地的人不能了达这种空义。

复次颂曰:
由于三轮生执著 名世间波罗蜜多
即前布施若于三轮有所得者说名世间波罗蜜多。

前面说的布施,如果对于施者、受者、施物三轮有所得,就叫做世间波罗蜜多。
在波罗蜜多中区分了世间和出世两种,于三轮有所得叫做“世间波罗蜜多”,于三轮无所得叫做“出世波罗蜜多”。

今以智慧差别,宣说极喜地之胜妙功德。
颂曰:
极喜犹如水晶月 安住佛子意空中
所依光明获端严 破诸重暗得尊胜

这里以无漏慧的差别,宣说极喜地的胜妙功德。
颂中说:极喜地犹如水晶月轮,这有三个意义:
一、住高胜处:“安住佛子意空中。”如上所说的诸种初地功德,都安住在已得彼功德的初地菩萨意的虚空当中。也就是住胜道里,就像月轮住在虚空中那样。因为初地是菩萨意中的一分,所以说住在彼意中,就像眼睛住在头部那样。“地”,指无漏智慧,最初极喜地的智慧安住在佛子的意当中,就像水晶月住在空中一样。这就是初地的无漏慧,它是菩萨意中的一分。
二、令所依端严:“所依光明获端严。”初地的胜意心,能使所依的意具足智慧光明而获得端严,如同月轮能使所依的虚空皎洁庄严那样。
三、能胜违品:“破诸重暗得尊胜。”初地能够胜出自己所对治品的见所断障碍,如同月轮能破除一切重暗那样。

极喜言是说此地名。尊胜谓胜一切违品而住。此以智慧为性,安往于佛子之意中,故其居处高显。极欢喜地,前说破除一切重暗,尊胜而住。以喻明此义,犹如水晶月。

“极喜”二字是说此地的名称。“尊胜”,指初地的智慧能胜伏它所对治的一切违品而安住。此初地是以无漏智慧为体性,它安住在佛子的意当中,因此它住在一种高胜的地位。极欢喜地,前面所说的破除一切萨迦耶见、疑、戒禁取见三种结等,所以尊胜而住。以比喻来显明这个意义,说到如水晶月。

第二菩提心离垢地
已说第一菩提心,今说第二。
颂曰:
彼戒圆满德净故 梦中亦离犯戒垢

以上宣说了第一胜义菩提心,现在当说第二胜义菩提心。
入第二地时的波罗蜜多增胜之相如何呢?颂中说:二地菩萨的戒德已达圆满清净的缘故,即使在梦中也远离了一切犯戒的垢染。

诸地皆以胜慧为性,今以戒波罗蜜多等能依功德,显示第二菩提心之差别。

诸地都以殊胜的无漏智慧为体性,(它是一切功德的所依,但它本身如空中鸟迹,无相可得,所以无法分判差别,只能由后得出现的功德特征来显示。)现在是以戒波罗蜜多等的能依功德,来显示第二胜义菩提心的差别。

由不忍受烦恼故,不生苦故,灭忧悔火得清凉故,或由是安乐之因,善士所行故,名曰尸罗。

这是解释“尸罗”的涵义。
梵语“尸罗”有多种意义,由于自心不生能导致犯戒的烦恼的缘故;以止息犯戒不生苦恼的缘故;以远离犯戒,灭除忧悔之火,内心得清凉的缘故;或者由守持净戒是安乐之因,为诸善士所行的缘故,而称为“尸罗”。
尸罗的体相如何呢?

此以七能断为相,无贪无嗔正见三法是七能断之发起。故约能断及发起而言戒,即十善业道也。

这里说的尸罗或戒,是以身语的七种能断为相,也就是能断身业的杀、盗、淫,断口业的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作为它的行相。又以无贪、无嗔、正见三法作为七种能断的发起,也就是由于内心没有贪、嗔、不正见,使得身口断除了种种恶业。因此,大体上是从能断和发起而说为戒,它的内涵是十善业道。
十善业道是五乘共道,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都要行持。它扩展开来有无数支分。然而真正圆满行持十善业道只有到二地菩萨才完成,达到戒德最极圆满庄严的境地。也就是,身口意守得清清净净,连微细的身口恶业都没有,意中也没有任何不善的动机,这就是戒德庄严的正道之相。

戒圆满,谓戒至极。德净,即清净功德。净字亦通戒,谓戒圆满清净也。由自身功德清净故,戒即最为超胜。彼菩萨由成就如斯戒德故,竟至梦中亦不为犯戒垢所污也。

“戒圆满”,指持戒达到极点,没有任何破损穿缺,犹如圆满皎洁的月轮般散发出光辉,十分庄严。“德净”,指功德极为清净,没有丝毫玷染。“净”字也通戒,指戒圆满清净。由于自身功德清净的缘故,戒就最为超胜,也就是他的戒行超过下面的一切凡夫、声缘、菩萨。二地菩萨已经成就了如是戒德的缘故,竟然达到了连梦中也不被微细的犯戒垢所染污。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又彼菩萨云何而得尸罗圆满,功德清净耶?谓此菩萨安住菩萨第二地时,颂曰:
身语意行咸清净 十善业道皆能集

那么,二地菩萨是怎样证得尸罗圆满,功德清净的呢?那就是此菩萨安住在菩萨二地时,从断德方面,身语意的业行都得以清净,丝毫破戒的垢染也没有;证德方面,指十善业道都能圆满地修集。
换言之,消极方面,彻底远离了一切身语意的恶行,绝不再起;积极方面,一切身口意的善都能做到。
具体要按照《十地经·菩萨离垢地第二品》的经文来了解。

如菩萨第二地云:“佛子!菩萨住离垢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不畜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愧,仁恕具足。于一切众生有命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意而行杀害。”

经中说:“佛子!菩萨安住离垢地时,他的性情自然远离了一切杀生,不畜积刀杖等伤害众生的器杖,内心不会对众生怀有任何怨恨之心,他住在有惭有愧的心态里,对众生仁爱宽容,从来不跟众生计较,永远都有无限的慈愍和宽恕。对于一切有性命的众生,常常都生利益、慈爱之心,想着:‘我什么时候能给他作饶益,怎么把安乐施给他?’等等。尚且不会起一念恶心扰乱众生,何况对他起‘这是某某恶劣众生’等想法,而故意行杀害。”总之,菩萨有仁恕之心,下至于一点恼害,让众生受一点苦都不忍心,哪里会杀害他们呢?

“性不偷盗,菩萨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

“菩萨具有不偷盗的品性,恒时守持不与取戒,无有丝毫毁犯。这位圣者菩萨对于自己的资财常常知止知足,认为所拥有的已经足够,不起一丝贪求的心。对于别人总是怀着仁慈宽恕之心,不想侵损别人,不会欺诈人,占人便宜。(我们要对别人好,要能体贴别人的心,别人不喜欢的事就不去做。既然自己所拥有的财物不想让人侵损,那他人也一样,所以不能非分占有他人的资财。)如果这个东西属于别人,而且起了这是他人财物的想法,那他始终不会对此生一念盗心,下至于一片草叶也是不与就不取,何况其他资生资具。”可见,二地菩萨的戒行十分清净,在任何处都不违背因果律。

“性不邪淫,菩萨常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者,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

“菩萨具有不邪淫的品行。二地菩萨若示现在家相,他常常对自己的妻子感到满足,从不企求别人的妻子。对于他人的妻妾,为父母等所守护的女子,亲族已经谋定婚姻的女子,以及落发修行、守持清净戒等为正法所守护的女子,尚且不生一念贪染的心,何况做邪淫的业行,何况于非道中行淫。”

“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

“菩萨有诚实的品性,从来不说妄语。二地菩萨所说的常常都是真实的话,契合实际的话,需要说的话,乃至梦中也不忍作覆藏之语。根本没有心想要做,何况故意违犯。”

“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若实若不实,不作不说离间语。”

“菩萨已经成就了不两舌的品性,到哪里都以和合为贵。他对于诸众生没有离间的心,没有恼害的心。不会把此人的话,为了破彼人的缘故,而向彼人说,也不会将彼人的话,为破此人的缘故,而转告此人。关系没有破的人不会发心让他们破,已经破裂的不会想让他们的矛盾增长。他从不欢喜离间,不乐于做离间的事。无论这件事是事实或者不是事实,都绝不说离间语。”

“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嗔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嗔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语皆悉舍离。”

“菩萨具有不恶口的温良品性。在消极方面,舍离了一切粗恶的语言。所谓毒害他人的语言,粗野强横的语言,能使人心生痛苦的语言,说了会招来他人嗔恨的语言,或者现前说粗恶的话,或者站在对方不闻之处说粗恶的话,或者说各种鄙视憎恶的话,或者庸俗下劣的话,或者让人不喜欢听的话,或者听后心里不舒服的话,或者嗔怒忿恚的话,或者听后感觉像火烧心一样的话,或者会产生彼此怨结的话,或者让对方心里热恼的话,或者不可爱的话,或者不可乐的话,或者能损坏自他身心的话,诸如此类的话语都完全舍离。”
积极的方面:

“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踊悦语。”

“菩萨常说能润泽他人心田的话,话说起来像甘泉一样,让人感到润泽心肺,如沐春风;而且,所说的话能使自他都心地调柔;会让人听后感到内心舒适;而且他说的话大家都喜欢听;还会一听就感到身心喜悦;他的语言非常善巧,能适合人情地送入人心;他的语言还非常文雅,说话都有典章的依据,是根据圣人的经典论典而说的,不是毫无依据地乱说;他的话能让大众都普遍地爱乐欢喜;他说的话能激起人的善根,产生踊跃欢喜。”

“性不绮语,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

“菩萨具有非常持重的从不绮语的口德。菩萨常常欢喜说‘思审语’,也就是经过审细思择后的语言;说‘时语’,恰当的,应时应机的语言,不是误时误机的语言;说‘实语’,即真实的语言;说‘义语’,完全有意义的语言;说‘法语’,开示正法语言;说‘随顺道理语’,随顺正理的语言;说‘巧调伏语’,能善巧调伏他人心的语言;说‘随时筹量决定语’,随当时的因缘、时节,筹划之后决定的语言。二地菩萨下至在嬉笑间都处在如理的抉择慧当中,不会故意说散乱的语言,他的一切话语都是以智慧摄持而出现的。”

性不贪欲,菩萨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性离嗔恚,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爱心。永舍嗔恨,怨害热恼,常思顺行,仁慈佑益。又离邪见,菩萨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无诳无谄,于佛法僧起决定信。”

菩萨具足无贪、无嗔、正见的戒德。“他的秉性从不起贪欲之心。菩萨对于他人所资用的物品不生贪求心,心里从不起非分的愿求,不会想我要得到他的财物等等。

菩萨的性情离开了嗔恚,他对于一切众生,都恒时起慈心,想与他安乐;起利益心,想怎样能对他人起到利益;起哀愍心,对于众生身心上的众苦,生起悲愍哀怜的心,从不会幸灾乐祸;起欢喜心,见众生获得了安乐或者具有功德,就像自己得到那样欢喜;起和润心,在任何处都使人心和合,想润泽众生,给予他温暖或清凉,化解他心中的症结;起摄爱心,就像母鸟摄护雏鸟一样,视众生为一家人,把他摄受在身边来爱护他。菩萨无论何时,都彻底舍离了嗔恨、怨害、恼怒的心,常常想:我该怎样作正面利益他的事。一向秉着仁慈之心来护佑饶益众生。
而且,菩萨远离了邪见,一切时的心行都住在正道中,不做占卜,不取恶劣的禁戒,心里的见非常正直,没有谄诳,对于佛法僧起决定的信仰。”

以身圆满初三善业道,以语满中间四,以意满后三,故能修集十善业道。

就像经中所说,由于身体能圆满前三个善业道,以语业能圆满中间四个善业道,以意业能圆满后三个善业道,因此说,二地菩萨能圆满修集十善业道。

此十善业道初发心菩萨不修集耶?彼虽亦修,颂曰:
如是十种善业道 此地增胜最清净
彼初发心菩萨未能如是。

有人问:这个十善业道,初发心的菩萨不能修集吗?
回答:他们虽然也修,然而十善业道直到二地时,才达到了最极增胜、清净的境地,初发心菩萨不能如此。

因此,以十善业道修集圆满作为成就二地的特征。
颂曰:
彼如秋月恒清洁 寂静光饰极端严
寂静谓防护诸根,光饰谓光明显现。
二地菩萨戒德圆满的相状,用比喻来表示,就如同秋季夜晚的月轮,恒时清凉、寂静,散发出皎洁的光明作严饰,极其端严。
“寂静”,指防护眼耳等诸根,没有任何犯戒的热恼;“光饰”,指由于持戒圆满,显现出戒德的光辉。
虽有如是清净尸罗,颂曰:
若彼净戒执有我 则彼尸罗不清净

虽然有此等清净尸罗,如果此人对于净戒执著有我,那他的尸罗还不得清净。
如《宝积经》云:“迦叶!若有苾刍具足净戒,以别解脱防护而住,轨则威仪皆悉清净,于诸小罪生大怖畏,善学所受一切学处,身语意业清净圆满,正命清净,而彼苾刍说有我论。迦叶!是名第一破戒似善持戒。乃至,迦叶!若有苾刍具足修行十二杜多功德,而彼苾刍见有所得,住我我所执。迦叶!是名第四破戒似善持戒。”

这就如同《宝积经》所说:“迦叶!如果有比丘具足净戒,以别解脱防护身心而住,一切轨则、威仪都达到清净,乃至对于微小的罪也生起大怖畏,善能修学所受的一切学处,身语意业都达到了清净圆满,正命清净,然而那位比丘心里却念念计执有我。迦叶!这叫做第一破戒似善持戒。乃至,如果有比丘具足修行十二头陀功德,然而那位比丘见到有所得,住在我执和我所执中。迦叶!这叫第四破戒似善持戒。”
颂曰:

故彼恒于三轮中 二边心行皆远离
于谁有情,修何对治,由谁能离之三轮,皆能远离有事无事等二边执心也。


这里说到,二地菩萨戒德圆满增胜的相状,不仅有之前说的,乃至梦中也不起犯戒垢染,身语意业一切十善业道都守护清净,而且进一步说到,他的持戒,恒时于三轮中,二边心行完全远离。
“三轮”,指对于哪个有情,修哪种对治,由谁能远离。如果执取有能离的我、所针对的对象、修持的戒行,起有所得见,那他的持戒就不清净。二地菩萨正持戒时,对于三轮都远离了这是有事无事等一切二边的执著。也不著三轮的相。三轮本身也没有实法可得,如果执以为有实法可得,那就落入了边执。而没有任何的执著可得,就叫做出世波罗蜜多。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如是已说菩萨圆满净戒。今当说余人净戒功德,较布施等为大,是一切功德之所依。

以上已经说了二地菩萨圆满戒波罗蜜多的情形。下面要说其他人修净戒的功德,要比布施等更大。持戒是一切功德的所依。

万物依止大地才能生长,同样,一切功德要在持戒的基础上才能出生,它是出生一切功德的所依或根本。失坏了戒,就失了根本,什么功德也无法出现。就好比宝塔第一层,没有了它,上上层都无法搭建。又好像杯子一旦有了漏洞,任何甘露都不能存留。

颂曰:
失坏戒足诸众生 于恶趣受布施果

颂文从反面显示,戒如同足,有戒足才能走到善趣和解脱的境地,失坏了戒足就寸步难行,必然只有在恶趣里感受布施的福果,因此,行持布施后,还要以持戒来保住功德。

彼修施者,若能具足净戒,当于人天中感最圆满殊胜之财位。然有堕恶趣中而受圆满大财位者,如独一地狱,龙象牛马猿猴等畜类,及大力鬼类,由彼众生修施而失坏戒足之所招感。

那些修持布施的人,如果还能具足净戒,那将在人天中感受最圆满殊胜的财位。也就是,有了持戒的坚固地基,在这上播撒布施的种子,将来就会在人天善趣生出极圆满的福德、财位。所谓“舍一得万报”,有了持戒的基础,加上做各种布施的善行,就会极大量地出现善趣福德。
然而又有一类,堕在恶趣里受用圆满大财位的现相。譬如独一地狱,还有龙、象、牛、马、猿猴等畜生类,以及大力鬼的种类。这是由于这些众生前世修积布施,但失坏戒足所感招的。这就是引业不善,以破戒的业堕恶趣,但满业很好,过去造了布施的福业,所以在畜类等身中有圆满的受用。比如有些富人家里的高级宠物,它们每天的消费抵得上上百人的受用,但这又有多大意义呢?

故颂曰:
生物总根受用尽 其后资财不得生

因此颂中说:于恶趣中受圆满财位的众生,一旦把出生万物的总根源——布施所感的福报受用完,以后就不会再出生资财。


我们要懂得留根本,它是出生后继福报的根源。就像种田,必须留下谷种作为来年收成的因,不能全部吃光。有句话说:“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在修福上要锦上添花,不要一次享尽。一旦没有了,还从何而生呢?

如有人见下少种子可得大果,为得后果故更下多种,则其果聚增长不绝。

有智慧的人能够把握缘起,让自身走入良性的增长链中。愚人只会一次性受用光,使得后后断绝。
就像有人见到下少许的种子,能得丰硕的成果。(这就是业的增长律,只要种下少许的善种,就会出现大量的果报。)他由于知道这一点,时时都为未来播下更多的善种子,这样,他的人生就越来越宽阔,福报越来越大。


这就把握了良性增长的缘起。可见,只有能善于把握、运用缘起的人才称为智者。真正懂了这一点,很快就会脱贫致富,会由卑微转为崇高。首先要了解业果规则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读过《贤愚经》等,知道由前世少许的布施,会得到九十一劫连绵不断的福报,这样一旦对因果生信,此后就会孜孜行善。这就使得你的人生骤然间得到大幅增长。增上之后,进一步种未来的福,就出现了更大量的增长。这就是上升的路。所以,真正对因果律起了深忍信,就决定会发生行善的猛利欲乐。

若痴人不知下种,以种为食,由生物总根永尽故,岂能更生圆满大果。如是最极痴人,由无净戒故,于非处中受用财位。前果用尽,新果未修,此后遂难更得感生资财。

如果痴人不晓得下种,认为现在收了这么多果实,要把它们享受完,这样让出生谷物总根源的种子消尽的缘故,哪里能再出生圆满大果呢?就像点油灯,不能把它全烧完,烧得差不多就要续点。但今天的人非常愚痴,财富、名利一来就欣喜若狂,大肆消费,唯恐自己的福消得不快。这就是加速自我毁灭。他们认为,惜福、节俭、吃苦等都是落后、陈腐的观点,对此不屑一顾。但因果律哪里会陈腐呢?那都是非常愚痴的论调。


像这样,最严重的愚痴人,由于没有持守净戒,在恶趣中受用往昔由布施所感的财位。这时一味地享受乐果,等到把先前布施的福果用尽,又没有修积新的善果,就导致以后很难再出生资财了。

又离戒足者,非但难得圆满财位,即再出恶趣亦属不易。

而且离开了戒足,不但难以再现圆满的财位,就连再出恶趣也相当不易。

颂曰:
若时自在住顺处 设此不能自摄持
堕落险处随他转 后以何因从彼出

如果得到了人天妙身,自由自在,住在顺利的境地,假使这时不能善自摄持身心,住在净戒中,一旦以破戒的力量堕落恶趣险处,那时只有随着惑业他力而转,连一分钟的自由也没有。也就是受破戒恶性力量的牵制,会不由自主地变现出各种惨烈的境相,落在非常凄苦、可怜的境地中。哪里能从恶趣深渊里脱出呢?一旦堕落恶趣,必将千万劫难以出头。

若时随欲自在不依赖他住人天趣,犹如勇士住随顺处脱离系缚。设于此时不自摄持,如勇士被缚投山涧中。堕恶趣后更以何因从彼出耶?遂长流转恶趣之中。如经云:“假使后生人中,亦当感二种罪报。”

如果某时有随心所欲的自在,不必观待他者,自己能自由支配,这样住在人天安乐趣中,就像勇士住在随顺自心的处所,脱离各种因缘的系缚。假如这时不善自摄持身心,造各种恶行,就像勇士在短暂的自在后,又被人用绳索绑住扔进山涧。这样堕落恶趣后,再凭什么样的善因能从中超出呢?


他在恶趣里只会不断地起恶心,很难生善心,结果一直陷在颠倒中,不断下沉。就像一个人身心正常时,能自在自由地生活。一旦他疯了,处在各种颠倒的心态里,那以他的疯只会使疯病加重,会越来越苦、越来越沉陷,难以自拔。又比如一个人杀人、放火,很快案发被缉拿入狱,那时做任何事都没有自由,哪里能从中脱出呢?像这样,他就要长期在恶趣流转,感受极漫长惨烈的苦报。


当他在恶趣受过无数的折磨后,终于业报减轻,转生人间。那时的情形如经上所说:“如果后来转生人间,还要受余业的控制,感受人间的两种罪报(十恶业里的任何一种都有在人间的两种领受等流果)。”

由犯戒是众患之根本。颂曰:
是故胜者说施后 随即宣说尸罗教
故战胜一切罪恶者,为令布施等功德不失坏故,于说布施后,即说持戒之教。

由于犯戒是无量过患的根本,因此胜者佛陀在宣说了布施法后,马上宣说了尸罗教法。
战胜了一切罪恶的大胜者,为了使众生所修的布施等福德不失坏的缘故,在宣说布施以后,立即宣说了能任持功德的持戒教法。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颂曰:
尸罗田中长功德 受用果利永无竭
由为一切功德所依故,尸罗即良田。若于彼田中长养施等功德,则因果辗转增长永无间竭,成大果聚长时受用。

由于持净戒是出生、增长一切功德的所依,持好了戒就能不断上升,就有前途;不能持戒就会很快堕落,没有发展前途,所以尸罗如同良田。良田是一切收获的根本,没有了田地,农作物无从出生;有了一块肥沃的良田,种小麦、高粱等各种农作物,就能出很多果实。
如果有了坚固的尸罗良田,在这里长养布施、安忍、禅定、智慧等功德,从此就进入了良性增长链。也就是从因生果,得果时又种因,又生果,辗转不断地增长,永不穷竭。从中会成就极大的果,使得行者长时不乏安乐受用。

故颂曰:
诸异生及佛语生 自证菩提与佛子
增上生及决定胜 其因除戒定无余

因此说,凡夫、声闻、独觉和菩萨,他们身上出现的一切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利益,这些功德的共同因除了戒之外,决定不是其他。

如经云:“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

如《十地经》所说:“十种不善业道,严重的业是地狱的因,中等的业是畜生的因,轻微的业是饿鬼的因。”
这是就大类而分,因果律不能看得太死,经中是大致举一个要点。比如有时候中等的业是饿鬼的因,轻微的业是畜生的因等等。

“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这是说杀、盗、淫三种身恶业的异熟果以及在人间的等流果。
“杀生的罪业力能使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恶趣报尽生于人中,还要得两种余报:一是短命,二是多病。偷盗的罪也是让众生堕在地狱等中,乃至生到人中有两种果:一是贫穷,二是和别人共用财物,自己没有使用的自在。邪淫的罪也是让众生堕在地狱等中,受报完毕转生人间也有两种报:一是妻子对自己不忠贞,二是不能得到随心自在的眷属,都与自己的心意相违背。”

“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

这是讲四口业的异熟果和等流果。
“妄语的罪业力会使众生堕于地狱等,乃至转生人中有两种果报:一是受很多诽谤,二是常被人诳骗。这就是过去骗人的果。

两舌的罪业力会使众生堕于地狱等,乃至有两种人间的余业等流果:一是眷属乖离,二是亲族弊恶。也就是在自己的人生中,眷属会和自己的关系破裂。有的人跟人相处,始终不发生关系破裂的事,因为他过去没有离间业。而有的人身上却经常出现,这就是离间语的果报。而且,亲戚同族性格恶劣,彼此之间关系很差,这也是离间业在作障。


恶口的罪业力会使人堕地狱等,乃至在人中出现两种等流果:一是常闻恶声,常常听到别人恶骂的声音。别人一见他就说恶狠狠的语言,这都是恶口业所感召的。二是言多诤讼,会出现很多的争论是非。一说话就容易起争论,这都是恶口业所感。


绮语的罪业力会使人堕于地狱等,生到人中也有两种等流果:一是说话没分量,大家不接受,二是语言不清晰明了。绮语就是语言垃圾,语言上有很多次品、废物,说很多无意义的话。以这种业行,他说的话没人听,言教不威重。这就是绮语业消弱了语言的力量,没有威德。而且说话唠唠叨叨、语无伦次,一点也不清晰。”

“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他人之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

这是讲三意业的异熟和等流果报。
“贪欲的业也是让众生堕在地狱等中,转生为人有两种余报:一是心不知足,二是贪欲无厌。由于前世多串习贪欲,虽然受了漫长的恶趣苦,终于生到了人间,但他还有心上的等流或同类习性。可以看到,有的人淡泊少欲,没有很多希求,稍有一点就满足。而有些人非常不知足,给他多少都不满足。而且他的贪欲像个无底洞,从没有厌足的时候。得了这个又贪那个,得了那个又贪更好的。贪色、贪名、贪财、贪享受、贪穿著、贪饮食等等,有各种各样的贪。


嗔恚的罪业力使众生堕于地狱等,乃至于生到人间还有两种余报:一是别人经常挑他的错,二是常常被人损恼、伤害。由于前世造了嗔恚的业,这一世做人,也常常被人指责、迫害,经常吃苦头。因果律绝对公平,暂时来看可能会说这事不公平,怎么老欺负他?他怎么总被诬陷、伤害?实际都是他前世害人的结果。


邪见的罪业力也是让众生堕在地狱、饿鬼、畜生里,如果生在人中,得两种等流果:一是生在邪见之家。如果具正见,那自然会感得具正信的父母。而有邪见的人,就会感得邪见父母。投生在持有断灭论、无善恶论、享受论等各种邪见的家庭。从他内心的状况来看,由于前世多串习邪见,所以这一世有很多邪曲不正的心态。心里有各式各样的邪见。而且心很弯曲,偏要往邪曲的地方想、去那么认为,要调顺他的心就很困难。”

“十不善业道能生此等无量无边众大苦聚。”

行十种不善业的恶道,能产生像这样无量无边的大苦聚。

又云:“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缘起法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

经中又从正面宣说十善业道的因行果位的差别。
一般而言,十善业道是人天善趣,直到三界有顶处受生的因。如果来世想人身或者要得天仙、梵天等果,就必须有善行的基础。这些世间善趣的因,无不建立在善行的基础上。


如果上品的十善业道是以明见苦谛的智慧修习,然而其心狭劣,只求一己解脱,而且怖畏三界,缺乏大悲的缘故,从他人处闻到教法的音声而解了,因此就成为声闻乘的修行。也就是,共通的十善业道,配上声闻乘的内涵,就成了声闻乘的修行。如果配上独觉、菩萨等的修行,又成了独觉道、菩萨道。称它“五乘共依”就是这个意思。


再说,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其他阿阇黎处得到教法,自身发生觉悟,而且不具足大悲方便,又悟解了甚深缘起的缘故,就成为独觉乘的修行。


再者,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其心广大无量,对于一切苦恼众生具足悲愍,而且以方便力摄持,又发生了无量的菩提大愿,不舍一切众生,净治菩萨诸地,净修一切布施等波罗蜜多的缘故,就成了菩萨道的广大修行。比如菩萨的三聚戒中,第一摄律仪戒就有十善业道的内涵。

由是道理,故说除十善业道外,无余方便能使异生、声闻、独觉、菩萨随其所应,获得增上生生死之快乐,及决定胜非苦非乐为性之解脱也。

由以上道理,所以说除了十善业道是五乘得果的共同所依之外,没有其他的方便,能够使异生、声闻、独觉、菩萨都随着自身意乐、行为的差别,相应地获得增上生生死中的快乐,以及决定胜不属于有漏苦乐为体性的解脱。

颂曰:
犹如大海与死尸 亦如吉祥与黑耳
如是持戒诸大士 不乐与犯戒杂居
黑耳是不吉祥之异名。

就像大海不容死尸,吉祥与黑耳不共住,这样持戒的诸大菩萨也不乐与犯戒者共居。
“黑耳”是不吉祥的别名。

今进说持戒波罗蜜多之差别。颂曰:
由谁于谁断何事 若彼三轮有可得
名世间波罗蜜多 三著皆空乃出世
若于彼尸罗有三轮可得,说名世间波罗蜜多。即彼尸罗若无前说三轮可得,说名出世波罗蜜多。

现在进一步宣说在持戒波罗蜜多中,世间和出世间的差别。
在持戒过程中,如果认为有一个持戒者的我,有某众生、某事情的境缘,以及我对于那个境断除了某种恶行的事,如果以为实有这三轮可得,那最多属于世间波罗蜜多。如果认为这三轮都不可得,就是出世波罗蜜多。

由说此地功德门,明圆满尸罗波罗蜜多。

由宣说二地功德为途径,也说明了二地菩萨圆满尸罗波罗蜜多的情况。

颂曰:
佛子月放离垢光 非诸有摄有中祥
犹如秋季月光明 能除众生意热恼

二地菩萨的月轮放出离垢的光明,他的行径不是诸有所摄,然而处在世间成为三有中的吉祥,如同秋季的月轮散放光明,能遣除无量众生意中的热恼。
这是讲由持戒大士的加持,使得众生的心都能得到清凉。

言离垢者,谓由十善业道令无垢故,即第二地菩萨之实名。犹如秋月放离垢光明,能除众生之热恼。如是菩萨月轮所放离垢光明,亦能遣除意中由犯戒所生之热恼也。此非生死所摄故非三有,然是三有中之吉祥,一切圆满功德皆随彼转故,是四洲转轮圣王之因故。

所说的“离垢”,是指此圣者修集十善业道,使得一一无有违犯垢染的缘故,这就是第二地菩萨名实相符的名称,称为离垢地菩萨。这种境界犹如秋季的月轮放出离垢的光明,能除遣众生心中的热恼(秋季的月光非常清凉,众生一触到就感到清凉)。与此类似,第二地菩萨月轮所放的离垢光明,也能遣除众生心中由犯戒所生的热恼。


第二地的境界不是生死所摄,所以说非三有,然而他受生在众生界里,会成为三有中的吉祥。这是由于一切圆满功德都随着这位圣者菩萨而转的缘故。而且,他能成为四洲中转轮圣王之因的缘故。也就是得到二地菩萨的地位时,在人间可以作转轮王。所以他来到世间就成为三有中的吉祥。由于他戒德的感召,各种圆满、兴盛的事都会出现,给无量众生带来利乐。在他德行的感化下,人们都能趣入十善业道而离苦得乐。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
今当说第三菩提心。颂曰:
火光尽焚所知薪 故此三地名发光
发光是第三地菩萨之名,为显此发光地名实相符故,谓此地以智慧火焚所知薪,发出寂静光明,故名发光。

“发光”是第三地菩萨的名称,为了显示发光地的名称与事实相符,因此颂中说:此地以智慧火焚烧所知薪柴,而发出寂静光明的缘故,名发光地。

发第三心者。颂曰:
入此地时善逝子 放赤金光如日出
如日将出先现赤金色光明,此地菩萨所放智慧光明亦尔。

发第三菩提心的情形,颂中说:在证入此地时,犹如日轮即将出现,首先现出赤金色光明,三地菩萨所放的智慧光明也是如此。

为显得彼光明之菩萨,忍波罗蜜多最为增胜。颂曰:
设有非处起嗔恚 将此身肉并骨节
分分割截经久时 于彼割者忍更增

为了显示获得此智慧光明的第三地菩萨,在此地时忍波罗蜜多最为增胜。颂中说:假使有暴恶有情,对于非可起嗔之处的三地菩萨起了嗔恚,把菩萨的身肉和骨节一分分地割截,经过很长久的时间,然而菩萨观见割截者将会受很大的恶报,反而更加增上安忍之心。

又此菩萨善护他心故,有如上慧故,实非他人三世可嗔之处,损他之身语意业皆不现行,故云:“设有非处起嗔恚。”

此三地菩萨善于护持他人心的缘故,从不伤害别人的心,而且有如上智慧的缘故,不会有非理的邪行,实在不是他人过去、现在、未来任何时有理由起嗔之处,菩萨损害他人的身语意业都不现行,因此说:“设有非处起嗔恚。”

设有如是暴恶有情,于菩萨身,分分渐割其骨肉,经长久时,然菩萨于如是割者,非但心不嗔恚,且知由此罪业因缘当受地狱等苦,更生广大之安忍。

假使有这种暴恶有情,对于菩萨的身体,一分一分地逐渐割截他的骨节和皮肉等,经过很长时间,但菩萨对这位割截者,不但不起嗔恚心,反而由于知道他由伤害圣者菩萨身的罪业因缘,要感受地狱等的极大痛苦,更加生起广大的安忍之心。

复次颂曰:
已见无我诸菩萨 能所何时何相割
彼见诸法如影像 由此亦能善安忍

不仅思维业果能安忍众生的邪行,而且思维诸法空性也能善为安忍。
已经见到诸法无我义的圣者菩萨,见到无论是能割的暴恶有情和凶器等,还是所割的自己身肉,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割等的诸法,都如同影像或幻梦般了不可得,由此也能善加安忍。
这里并没有实法的有情伤害实法者,都是一场梦,没有必要起嗔,所以他能够善加安忍。实际没什么可忍之处,这叫无所忍而忍。

非但由见彼以罪业因缘当受地狱等苦而起增上安忍,由见诸法等同影像,皆离我我所想,由此亦能生大安忍。亦字为摄安忍之因。

安忍有世俗和胜义两种修法,世俗谛修法的重点是思维业果,胜义谛修法是心住于诸法空性中。
三地菩萨不但以见到彼有情以罪业因缘将感受地狱等极大痛苦而起增上安忍,而且由于见到能忍所忍等诸法如同影像般了不可得,此时离开了我想和我所想,由此也能生起大安忍。颂中的“亦”字含摄了安忍之因。

也就是不仅在后继的行为上能善修安忍,心不动摇,而且在最初因位,善能安住诸法皆空,不起任何我想、法想。

又此安忍非但是菩萨相应之功德,亦是余人保护功德之因,故当遮止嗔恚之心。

而且,这个安忍不仅是菩萨得三地时相应的功德相,也是其余非圣者的人保护功德的因素,因此应当遮止嗔恚之心。
换言之,遇到违逆境时心生嗔恚,就会毁坏所修功德。所谓:“一把嗔心火,烧毁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等等。善修安忍不起嗔恚,就不至于失坏功德。

颂曰:
若已作害而嗔他 嗔他已作岂能除
是故嗔他定无益 且与后世义相违

如果别人已经对我做了损害,想为了保护自己而嗔他,那就要思维:损害已经做完,我嗔恚他哪能免除这个损害?所以嗔恚他决定无利益,反而损害自己,与后世利益相违。
这是从自身方面考虑:嗔恚对我有益还是有害?结果是有害无益。也就是正面得不到任何利益,还会使后世感受地狱等严重的果报。这样辨别利害后,就决定遮止起嗔,不做这种毁灭自己的行为。

若他已作损害,因此嗔他者,已作损害不能除故,缘他起嗔于事何益?因已作故。又此嗔恚非但现在无益,且与后世利益相违,以发嗔恚能引生非爱异熟故。

如果他人已经对我做了毁骂或损伤身体等的损害,我因此而嗔恚他,然而已经做的损害不能免除的缘故,缘他起嗔于事无补,因为已经做了的缘故。就像狂风已经把茅屋吹倒了,再对着狂风起嗔没有任何必要,不能挽回已成的结局。


嗔恚不但对现在没有利益,而且对于后世的利益也成为相违。以发嗔恚的恶心为因,不可能引起悦意的果报,只会引生不可爱异熟的缘故。如果对唯心变现的道理非常清楚,就知道嗔恚的心绝不会出现好的果报。

颇有痴人,现受自作恶行所感苦果,妄谓他人损害于我,遂于能害者发嗔恚心而行报复,愿彼损害就此失败。为遮此执,颂曰:
既许彼苦能永尽 往昔所作恶业果
云何嗔恚而害他 更引当来苦种子

前面是就自身起嗔有无利益来作思维,这里是就对方是否损害而作思维。
有些愚痴人在受自己造恶的报应,却妄以为这是别人加害于我,于是对能害者发起嗔恚心要做报复,想让他的损害就此失败。为了遮遣这个执著,就要想:到底是谁在损害我?比如对着墙踢球,结果球反弹到自身上。这时怪墙损害自己而起嗔就非常不合理,因为最初的肇事者是自己。同样,现今得到的损害报应,实际是自己往昔发出的恶行所感召,因此对他人行报复没有理由。
进一步要思维:现在安受损害有什么利益?就像生病时,医生用针灸、开刀等为我治疗。一想到经过这些治疗,我的病苦会消除,这样就能安心忍受。同样,我经受这一次的果报,过去造的恶业就会消完,所以这个苦并不是在损害我,而是要一举消尽我的恶业果报,因此应该安然忍受。
颂中说:既然心里已经想通,以现在受这种苦报,能够永远消尽往昔所做这分恶业的果报,那为什么还起嗔恚损害他,又要引出将来受更大苦的种子呢?

若于自身现作刀割等极大剧苦,当知是由往昔造杀生等业,曾于地狱、畜生、饿鬼趣中受极大苦,今受所余等流苦果。

如果别人对我的身体现在做了刀割等的极大剧苦,要晓得这是由于我往昔造杀生等业,已经在地狱、畜生、饿鬼三恶趣中受了极大痛苦,受完之后转生人中,现在是要感受残留业力所引的等流苦果。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由此最后苦果令彼一切皆尽,如最后药能疗身中残疴。云何复起嗔恚而思损他,更引发当来远胜已受苦果之极大苦因。如病将差,更服不宜食物。

再想:我由这一次受最后的苦报,就能使那个业力全部消完,就像得了重病来接受治疗,吃了最后一帖药,就能完全冶愈身中残留的疾病。为什么还起嗔恚想要损害他,进一步引发将来远远胜过这次已受苦果的极大苦因呢?就好像病快好了,又去吃不适宜的食物那样,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由于过去杀生等业导致现在这种果报,如今果快受完,却又去犯禁忌想继续造恶,那只会引起将来更严重的苦。就像因为吃了刺激性食品而导致胃出血,本来应从此彻底断除,但现在还要吃禁忌的食物,就只会导致将来更严重的胃出血,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

如医师为疗重病作刀割等苦,故于现前苦极当忍受也。

又想:对方好比医师,他为了彻底治愈我的重病,现在施行猛利的疗法——做刀割等的苦事。而我对于现前的苦,应当发起最大的安忍心,这一次苦过后我这个业报病就好了,所以不应对医师起嗔恚,还要生感恩心,是他用猛利的疗法,让我迅速治愈疾病。所谓“吃苦是了苦”就是这个道理。多受苦就多消业,越能安忍,消业越快。

又此不忍,非但是引非爱异熟之因,亦是摧坏久远所修福德资粮之因。颂曰:
若有嗔恚诸佛子 百劫所修施戒福
一刹那顷能顿坏 故无他罪胜不忍

而且应这样思维:我这样不忍,不但是引出未来受非爱异熟苦果的业因,而且是摧坏我久远以来辛勤修集的福德资粮的主因,为此颂文说:如果对已发菩提心的诸位佛子生嗔恚心,那么从前在百劫里所修的布施、持戒等福德,会在一刹那间顿时失坏,所以没有其他的罪胜过嗔恚的破坏力了。

若菩萨于已发菩提心之佛子,由不知彼人内心差别,或虽知之,然由烦恼串习力故,增计其过失,随实不实,乃至起一刹那嗔恚心,尚能摧坏百劫所修施戒波罗蜜多福德资粮。况非菩萨而嗔菩萨,如大海水不可称量,此异熟量亦不可知。故能引非爱果及能坏善根之罪恶,更无大于不忍者也。如经云:“曼殊室利!以能坏百劫所修善根,故名嗔恚。”

如果菩萨对于已发菩提心的佛子,由于不了知对方内心的各种心念差别,或者虽然了知,但由烦恼串习力的缘故,增益分别他的过失,无论这是如实或者不如实,乃至起一刹那的嗔恚心,尚且能摧坏百劫以来所修的布施、持戒波罗蜜多的福德资粮,何况非菩萨嗔恚菩萨,就像大海水无法计量那样,这个嗔恚异熟果报的量,也无法用数量来了知。因此,能引生非爱恶果,以及能摧坏大量善根的罪恶,再没有大于不忍的了。如经中所说:“曼殊师利!由于能摧坏百劫所修善根的缘故,就叫做嗔恚。”

又此不忍,其无力损他者徒为自害,若有势力无悲愍者,则俱害自他。颂曰:
使色不美引非善 辨理非理慧被夺
身坏命终之后,
不忍令速堕恶趣

而且,这样不忍而起嗔,对于没有力量损害他人者而言,只是损害自己而已。对于有势力损害他人而心无悲愍的人来说,就造成两败俱伤,同时害了自己和他人。
这里讲起嗔的人有两类。如果自身没有势力损害对方,只是自己心里起嗔,气恼、仇恨,不能发出直接伤害对方的行为,这样只会造成自身受损。因为人在起嗔的时候,全身的各个器官、细胞全都受伤,还会快速损减福德,而且这种嗔恚会成为当来堕恶趣的业因。如果有势力损害对方,那就直接损害了对方的身心,而且由于害他的缘故,也损坏了自己现前和来世。
颂中说,无论是谁起了嗔恚,都会容色不美,现出不好看的相貌。这只是外在的表现,内在的气血运行、器官的状况等,实际都受了损害。在心态上,嗔恚会使得内心热恼不安,使人际关系不和谐,或者亲友背离、事业失败、夜不成眠等等。而且起嗔的时候,人丧失了理智,辨别应理非理的智慧就被夺去了。
不仅现世会这样损害到自己,等到色身坏掉,命终以后,还以这个起嗔的业力,而急速堕落恶趣。

不忍之失既如上说,违彼而忍功德云何?颂曰:
忍招违前诸功德 忍感妙色善士喜
善巧是理非理事 殁后转生人天中
所造众罪皆当尽
如上所说不忍之过失,与彼相违,当知即是安忍之功德。

不但要像以上所说思维不忍的过患,还要思维与之相反的安忍功德。以这种思维而生起欢喜安忍的意乐。
颂中说:由于内心安忍,就能召致与前相反的各种功德。以安忍能感得容色妙好,非常庄严;以安忍而为善士欢喜;以安忍会保持理智,能善巧辨明是理非理;以安忍死后会转生在人天善趣;以安忍会使过去所作的重罪都速疾消尽等等。
如上所说的不忍的过失,与它相反,要知道就是安忍的功德。

故颂曰:
了知异生与佛子 嗔恚过失忍功德
永断不忍常修习 圣者所赞诸安忍
嗔恚之过失如上已说,与上相违当知即安忍之功德,故当永断不忍,一切时中常修安忍也。

这里总结说到,我们了解了异生凡夫生嗔恚的过失,以及佛子菩萨修安忍的功德后,就应该发起决心,今后尽力断除不忍,常时修习圣者所赞的耐怨害忍、安受苦忍等各种安忍之行。
嗔恚的过失就像以上所说那样,应如理思维,其中每一种过失的反面,要知道就是安忍的功德。这样通过正反面的思维认定以后,就应当永远断除不忍,在一切时处常修安忍。

今当说安忍波罗蜜多之差别。颂曰:
纵回等觉大菩提 可得三轮仍世间
即使回向佛果,若见所修之忍,由谁修忍,于谁修忍三轮可得,此忍即名世间安忍波罗蜜多。
颂曰:
佛说若彼无所得 即是出世波罗蜜

现在要宣说安忍波罗蜜多的差别。即使以修安忍的功德回向无上大菩提,如果见到有所修的忍、由谁修忍、对谁修忍这三轮可得,这个安忍就叫做世间安忍波罗蜜多。相反,如果见到这三轮无所得,就叫出世波罗蜜多。
按世间的看法,造业都有实际的三轮。有造业者的我,所对的对象,以及发起的造作。虽然把这分善行回向无上菩提,由于成为成佛的因,而称为波罗蜜多,但执著造业的三轮实有的缘故,属于世间的见解,就只成为世间波罗蜜多。譬如别人恶骂我时,如果见到有安忍恶骂的我,所忍的恶骂者,以及所修的耐恶骂忍这三轮,这种忍就叫世间安忍波罗蜜多。
如果了达真实中没有三轮,就像梦中修忍那样,没有所忍的境、能忍的我以及所修的忍,这样住在三轮不可得中,无有忍法而安忍,就叫出世波罗蜜多。就像前面说的布施那样,施无所施,丝毫不著在能施、所施和施物上。安忍也一样,忍无所忍,丝毫不著能忍、所忍和修忍上,这就彻底了,就叫出世波罗蜜多。

如此地菩萨安忍波罗蜜多最极清净,如是亦得静虑等。
颂曰:
此地佛子得禅通 及能遍尽诸贪嗔
彼亦常时能摧坏 世人所有诸贪欲

如同此三地菩萨安忍波罗蜜多达到最极清净那样,在此地也获得了静虑等其余殊胜功德。
颂中说:此地佛子证得了禅定、神通,以及能断尽诸贪嗔痴烦恼,他也常时能摧坏世人心中的所有诸多贪欲。

言禅定者,亦表等至无量等。

说到禅定,也表示包含等至、四无量等功德成就。

如三地菩萨经云:“是菩萨住此发光地时,即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住第二禅。离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断乐先除,苦忧喜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

如同《十地经·三地菩萨品》所说:此菩萨住此发光地时,远离了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获得离生喜乐,住于初禅。继而息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得到定生喜乐,住于第二禅。进而远离喜乐住于舍中,有正念和正知,身受乐,诸圣所说,能够舍离有念受乐,住于第三禅。已经得以断除苦乐忧喜,得到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于第四禅。

“四无色等至者,谓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住非有想非无想处。是名四无色等至。”

这是获得四种无色定的情况。就是超出一切色想,息灭了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了无边虚空,住于虚空无边处。进而超出一切虚空无边处,入于无边识,住在识无边处。然后是超出一切识无边处,入在一无所有中,住在无所有处。又超出一切无所有处,入于非有想非无想,住在非有想非无想处。这叫四无色定。

“四无量者,谓此菩萨心随于慈,广大无量不二。无怨无对,无障无恼,遍至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世间。住悲、喜、舍亦复如是。”

接着是证得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境界。这位菩萨的心随于慈愍,他的境界广大、无量、不二,没有怨对,没有障碍,没有恼乱,遍到了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遍于一切世间,因此称为慈无量。安住其他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心也是如此。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