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谈谈深入学习入中论

现在按照较施戒忍前三度而言,在第四地中得到了精进度增胜,由此来显明第四胜义菩提心的标志相。

颂曰:
功德皆随精进行 福慧二种资粮因
何地精进最炽盛 彼即第四焰慧地

一切功德都随着精进力而获得,精进是福慧二种资粮的正因。在哪一地精进达到最炽盛的程度,那就决定是第四焰慧地。

若于善业心不勇悍,必不能修施等诸行,一切功德全不得生。若于前说施等功德勇悍修集,未得能得已得增长,故说精进为一切功德之因。

这一段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精进可以出生一切功德。

如果对于善业,内心不能勇悍进取,那一定不能勤修布施等诸善行,导致一切功德根本不能出生。如果对于前面说的布施持戒等功德勇悍修集,那么从前没得到的功德能得以出生,过去已经获得的功德能得到增长,因此说精进是一切功德出生和增长的主因。

精进为二种资粮之共因,如前已说。

精进成为福慧两种资粮的共同生因,如同前文所说。

由自清净功德门,若于何地成就炽盛精进,则彼菩萨名第四焰慧地。

如果在某一地,由于自身功德清净的缘故,而成就了炽盛精进,那么彼地菩萨的境界就叫做第四焰慧地。

何故此地名曰焰慧?为显此名之理由。颂曰:
此地佛子由勤修 菩提分法发慧焰
较前赤光尤超胜

为何称此地为焰慧地呢?为了显示获得此名称的理由。颂中说:在证入此地时,佛子由于勤修菩提分法的缘故,所发的智慧光焰,比前面第三地发赤色光更为超胜,因此称为焰慧地。
三地是发光地,四地称为焰慧地,意思是比三地更为增胜。

此地菩萨,由修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发正智火焰,较前所说赤金光明尤为超胜,故此菩萨地名曰焰慧。三十七品菩提分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此地菩萨由于修持三十七品的菩提分法,发出了智慧火焰,比前面所说的赤金光明还要超胜,所以这一菩萨地称为焰慧地。所谓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就是能成就无上菩提果的三十七分法类,从始至终包括四念住、四正断,乃至八圣道分的所有支分。

其四念住,如经云:“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观内身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观外身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观内外身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如是观内受、外受、内外受循受观。观内心、外心、内外心循心观。观内法、外法、内外法循法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

四念住的修法,如经中所说:当菩萨住于此焰慧地时,缘着内外一切的身受心法观察它的体性。以勤勇念知,观知了内外身受心法的真实体性。心以正念力安住在身受心法的真实性中,由此遣除世间的贪忧。

四正断如经云:“此菩萨,未生诸恶不善法,为不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已生诸恶不善法,为断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未生诸善法,为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已生诸善法,为住不失故,修令增广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

四正断如经中所说:此菩萨没有生的各种恶不善法,为了使它不生的缘故,发起欲乐勤勇精进发心正断。已经生起的各种恶不善法,为了断除的缘故,以欲乐心生勤精进发心正断。尚未生起的诸善法,为了使它生起,以欲求心生勤精进发心正行。已经产生的诸善法,为了使它安住不失坏的缘故,修持使之增长的缘故,以欲乐心生勤精进发心正行。总之,四正断的体性就是断恶行善的精进行。

四神足如经云:“此菩萨,修行欲定断行,成就神足,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精进定、心定、观定断行,成就神足,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

所谓“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此四句宣说了缘四谛的四神足的修法。也就是,缘苦性时,厌离苦而寻找阿兰若,故于此缘苦称为“依止厌”;缘三有体性的苦集(因)时,寻求远离苦因,故于此缘苦集称为“依止离欲”;缘苦灭时,寻求现前苦灭,故缘苦灭称为“依止灭”;真实的“舍”是指苦灭道,以此能断苦故,若如是缘,则寻求圆满修行,故缘苦灭道称为“回向于舍”。以下“依止厌,依止离”等,都应当如是了知。

修四神足的情况,如经中所说:四地菩萨修行欲、勤、心、观四种定断行而成就神足,就叫做四神足。这是由于成就神足的因,有欲、勤、心、观四种,而分类为四。

五根如经云:“此菩萨,修行信根,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

勤修五根的情况,指四地菩萨修行信、勤、念、定、慧五种能生清净涅槃法的善根。

五力谓能胜诸障品如前。

五根的增进位,也就是当修持五根达到能胜伏违品的地步,就叫做五力。

七菩提分如经云:“此菩萨,修行念觉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轻安觉分、定觉分、舍觉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

七菩提分: 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 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五、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七、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之法,而力行正法。

八圣道分如经云:“此菩萨修行正见,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

八正道:正是不邪义,道是能通义。一、正见,是指能见真理;二、正思惟,是指心无邪念;三、正语,是说言无虚妄;四、正业,指白净善业;五、正命,指依法乞食活命;六、正精进,是说修诸道行无有间杂;七、正念,是指专心忆念善法;八、正定,是指一心住于真空之理。

此地菩萨非但修行菩提分法。颂曰:
自见所属皆遍尽
此地菩萨,亦遍尽自见,如经云:“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所有身见为首,我、人、众生、寿命、蕴界处,所起执著,出没思惟,观察治故,我所故,财物故,著处故,于如是等一切皆离。”

此地菩萨不但精勤修行三十七菩提分法,而且对于自地所属的一切恶见都无余消尽。如经中所说:菩萨住在焰慧地中,所有以身见为首,对于我、人、众生、寿命、蕴界处所起的执著,出没的种种思维,也就是破和立的分别,粗的分别观、细的分别察作治的缘故,执我所的缘故,执财物的缘故,著种种处或者所依的缘故等一切自地的见都无余远离。

第五菩提心难胜地
今当宣说第五发心。颂曰:
大士住于难胜地 一切诸魔莫能胜
菩萨住第五地时,一切世界所有天魔尚不能胜,况魔眷属,是故此地名曰难胜。

现在宣说第五发心。当大士住于难胜地时,一切世界的所有天魔尚且不能得胜,何况魔王的眷属,因此此地称为难胜地。

又此菩萨,颂曰:
静虑增胜极善知 善慧诸谛微妙性

而且,此菩萨静虑度得以增胜,能极为善巧地了知善慧诸谛的微妙体性。

此于十种波罗蜜多中,静虑波罗蜜多最为增胜。善慧谓诸圣人,彼等之谛名善慧谛,即诸圣谛。性谓体性,微妙智所通达之性,名微妙性,即善了知善慧诸谛微妙体性。四圣谛谓苦集灭道。

这是在十种波罗蜜多当中,以静虑波罗蜜多达到最增胜为特征。颂中的“善慧”,指诸圣人,他们所了达的真谛叫做“善慧谛”,也就是圣谛,即圣者智慧所了达的谛。“性”是体性的意思,以微妙智所通达的体性叫做“微妙性”,也就是善为了知诸圣者谛的微妙体性。包括苦集灭道四谛。

设作是念:世尊唯说二谛,谓世俗谛与胜义谛,如《父子相见会》云:“世间智者于实法,不从他闻自然解,所谓世谛及胜义,离此更无第三法。”《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谓世俗谛,二谓胜义谛。”离二谛外岂有四谛?

如果有人这样想:诸佛唯一宣说二谛,即世俗谛和胜义谛,如《父子相见会》所说:世间智者诸佛不从他处听闻,而是自证了解了世俗胜义二谛,除此之外没有第三谛。《中论》也说:诸佛是依二谛来给众生说法的。哪里有除二谛之外的四种谛呢?

曰:虽然为显示所取所舍各有因果,故说四谛。所舍品谓杂染法,其果谓苦谛,因谓集谛。所取品谓清净法,其果谓灭谛,能证之因谓道谛。其中苦集道谛,世俗谛摄,灭谛即胜义谛自性。如是虽说有余诸谛,如其所应,当知皆是二谛中摄。

回答:四谛、二谛只是广略不同,四谛全摄在二谛中,并无矛盾。虽然诸佛为众生显示所取所舍各有因果,所以宣说四谛。所舍品指杂染法,它的果是苦谛,因是集谛,所取品是清净法,它的果是灭谛,能证的因是道谛。为了宣说染净二重因果,就说到了四种谛。然而其中苦谛、集谛和道谛都是世俗谛所摄(是缘起生的缘故),灭谛是胜义谛的自性(是法性无为法的缘故),所以虽然宣说了四谛,但要知道完全是二谛所摄,只不过从世俗谛里开出了苦集道三谛而已。

问:离四谛外更说有余谛不?

又有人问:那么在四谛之外还有其他谛吗?
以下的回答是肯定的。也就是不但可以说四种谛,还可以广而宣说各种谛。这就是广略相摄的道理,可以从略中开出广,也可以由广收为略,这些都不矛盾。

曰:有。如菩萨第五地经云:“如实知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苦灭道圣谛。善知世俗谛,善知胜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智谛,善知入道智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

在四谛以外还会宣说各种谛,就像菩萨第五地经中所说那样:五地菩萨不仅如实知苦集灭道四圣谛,而且善知世俗谛、胜义谛乃至如来智成就谛。
这又如何说呢?以下具体解释。

此菩萨,随众生心乐令欢喜故知世俗谛,通达一实相故知胜义谛,觉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谛,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善分别蕴界处故知成立谛,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觉诸趣生相续故知生谛,一切热恼毕竟灭故知尽无生智谛,出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正觉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乃至如来智成就谛。”

五地菩萨随顺众生的心,要使得他们欢喜顺受的缘故,了知种种世俗谛;菩萨通达不二实相的缘故,了知胜义谛;菩萨觉了万法的自相和共相故,了知相谛;菩萨了知诸法的分位差别故,明知差别谛;菩萨善能分别蕴界处故,了知成立谛;菩萨觉知身心诸种苦恼故,了知事谛;菩萨觉知在诸趣受生相续故,了知生谛;一切热恼毕竟除灭的缘故,了知尽无生智谛;出生无二的缘故,了知入道智谛;正觉一切行相的缘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乃至如来智成就谛。
入中论卷一 终

思考题:

第一品
16、以布施为例,解释“世间波罗蜜多”和“出世波罗蜜多”。为什么世间波罗蜜多也有“波罗蜜多”的名称?
第二品
1、二地菩萨于十度中哪一度最增胜?解释其名义与体相。
2、二地菩萨戒德圆满增胜的相状如何?
3、修布施但失坏戒律将感招何种果报?这以后的结果如何?
4、分别阐述十恶业的异熟果与等流果。
5、为什么说除十善业道外,无余方便能使异生、声闻、独觉、菩萨获得增上生安乐与决定胜解脱?
6、解释“离垢地”的名义,并以譬喻说明其功德力用。
第三品
1、为什么第三地名“发光地”?此地菩萨哪一度最增胜?其增胜的相状如何?
2、什么是“安忍”?为什么要修安忍?修安忍有哪些功德?
3、当别人殴打、詈骂自己时:
(1)嗔恚对方对自己是否有利?
(2)对方真的在损害我吗?
(3)怎么想、怎么做才对自己有利?
4、以下生嗔恚的情况分别有什么过患?
(1)菩萨嗔恚菩萨;
(2)非菩萨嗔恚菩萨;
(3)无力损他者对他生嗔;
(4)有力害他者对他生嗔。
5、三地菩萨除安忍度达到最极清净外,还有哪些殊胜功德?
第四品
1、为什么说精进是一切功德之因?
2、为什么第四地名“焰慧地”?
3、分别解释三十七品菩提分的体相。
第五品
1、为什么第五地名“难胜地”?此地菩萨哪一度最增胜?
2、解释“善慧诸谛微妙性”的涵义。
3、四谛如何摄在二谛当中?在四谛之外还有其他谛吗?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已说身圆满,次显虽无分别,而得随欲自在圆满。

已经宣说诸佛证得法身、受用身、等流身圆满,其次显示诸佛虽无分别,而获得随欲自在的圆满。

颂曰:
此清净行随欲转 尽空世界现一尘
一尘遍于无边界 世界不细尘不粗

诸佛无碍的清净之行随欲而转,能在一尘中显现尽虚空际的无量世界,又能使一尘遍于无边世间界中,然而世界不缩小,微尘不增大。

诸佛世尊,随所欲门,能于一微尘境上,示现尽虚空际一切世界。然世界不细,微尘亦不粗,各住本性,而能随欲示现也。

诸佛世尊随自心所欲,能在一个微尘上,示现尽虚空边际中的一切世界。如此示现时,世界没有变小,微尘也没有变大,各自住于本性,而能随欲示现。

又云:“一尘遍于无边界。”谓诸佛世尊,略起欲念,即能现一微尘,遍于无边一切世界。

颂中又说:“一尘遍于无边界。”意思是诸佛世尊略起欲念,就能显现一个微尘,遍于无边际的一切世界。

如是颂曰:
佛无分别尽来际 一一刹那现众行
尽瞻部洲一切尘 犹不能及彼行数

而且,诸佛世尊无有分别,在尽未来际的一一刹那中,能显现无边的众多妙行,即使穷尽南瞻部洲一切极微尘的数量,还比不上佛所示现众行的数量。

佛无分别,尽未来际,每一刹那示现众行之数量,尽南赡部洲所有微尘数量,犹不能及。此等是由不共功德门,称赞世尊。

佛心没有任何分别发起的功用相,却能同时在尽未来际的每一刹那,示现众多菩提行的数量。纵然穷尽南赡部洲所有微尘的数量,还比不上所示现众行的数量。
以上这些是由不共的功德门来称赞世尊。前颂是就空间上“一尘中现尘数刹”等作称赞,后颂是以“一一刹那现众行”而作赞叹。

佛地是由十力所显,故当略说少分差别。

诸佛普光明地是由成就十种无碍而转的智慧力来显示的,因此应简要宣说少分佛智慧力的差别相,从而了解佛一切种智的行境特征。

颂曰:
处非处智力 如是业报智
知种种胜解 种种界智力
知根胜劣智 及知遍趣行
静虑解脱定 等至等智力
宿住随念智 如是死生智
诸漏尽智力 是谓十种力

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根胜劣智力、遍趣行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染净起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是佛所获得的十种力。

此中且说,处非处智力。颂曰:
彼法定从此因生 智者说此为彼处
违上非处无边境 智无碍著说名力

这里先说处非处智力。
彼法决定从此因而生,智者佛陀就说此因是彼法之处。相反,彼法非从此因而生,就说此因非是彼法之处。诸如此类,对于处与非处的无边行境,佛的智慧周遍无碍无著而转,称为“处非处智力”。

言“彼法定从此因生”者,仅是一例。有从因生者,如从不善业生不可爱异熟。有从此得者,如从圣道能得涅槃。如是等类皆此中摄。若彼法定从此因生,即说此是彼处,处是因义。与上相违,即名非处。谓若此法不生彼法,此法即非彼法之处。如从善业不生不可爱果,及得见道不更受第八有。故此远离一切障品之智,即立为诸佛世尊之力。如《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广说。

颂中说的“彼法定从此因生”,只是其中一例。这里有从因生的,比如从不善业生不可爱果。又有从此得的,比如从修圣道能得涅槃果。诸如此类都摄在这里。如果彼法决定从此因而生,就说此因是彼法之处,“处”是因的意思。与此相违,就叫做“非处”。也就是,如果此法不生彼法,此法就不是彼法之处。比如从善业不生不可爱果,以及已证得见道时不会再受第八次生死(证得预流果时只受七番生死即得涅槃)。因此,对于这一切处非处的行境,远离了一切障品的智慧,就立名为诸佛世尊的处非处智力。如同《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广说的那样。

今当说业异熟智力。颂曰:
爱与非爱违上相 尽业及彼种种果
智力无碍别别转 遍三世境是为力

现在要说的是业异熟智力。
颂中的“爱”指善业,“非爱”指恶业,这两种是无杂业;“违上相”指相反的善恶夹杂业;“尽业”指尽有漏业的无漏业。像这样的种种业相以及相应的种种果相,佛智慧力无碍别别而转,周遍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业果境相,称为“业异熟智力”。

可爱业、非可爱业,爱非爱杂业,能尽因无漏业,与彼三业之异熟,亦如其业有种种差别。总凡三世所摄一切世间,自性差别,佛皆遍知。此遍一切所知之智,于任何境皆无碍著,即安立为世尊之业异熟智力。如经广说。

得可爱果的善业、得非可爱果的恶业,善恶夹杂业,能尽有漏因的无漏业,这三种业所摄的种种业差别,以及相应而有的这几种业所起的异熟果报。总之,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摄的一切世间诸业果的自性差别,佛都无碍遍知。这种遍照一切所知的智慧,在任何境上都没有碍著,即安立为世尊的业异熟智力。如经中广说的那样。

今当说种种胜解智力。颂曰:
贪等生力之所发 有劣中胜种种欲
余法所覆诸胜解 智遍三世名为力

下面说种种胜解智力。
由贪等烦恼、信等善法种子的力用,所引发的劣、中、胜的种种欲解,以及被余法诸行所覆蔽的诸种胜解,以佛智慧周遍三世无碍而转,了知一切胜解的自性差别,称为“种种胜解智力”。

此中贪字表示烦恼,故亦摄嗔等。等字则摄信等善法。生字表示贪等种子,由此出生贪等故。故由贪等与信等种子所摄持之意乐,即名增上胜解,及增上意乐,欲志胜解。又此胜解,虽由余法之所覆蔽,然佛一切种智,亦能知彼自性差别。即安立为诸佛世尊之种种胜解智力。如经广说。

颂中的“贪”字表示烦恼,所以也包括嗔、痴、慢等。“等”字含摄信、勤、念、定、慧等善法。“生”是能生义,表示能生的种子,由贪等种子出生贪等的缘故。因此,由贪等烦恼种子和信等善法种子所摄持或所出生的意乐,就叫做增上胜解,或增上意乐、欲志胜解等等。而且这个胜解,即使被其他法所覆蔽而不现前,然而佛以一切种智,也能够了知此胜解的各类自性差别。遍照有情相续中三世所摄的各类胜解状况,无碍而转,就安立为诸佛世尊的种种胜解智力。如经中广说的那样。

今当说种种界智力。颂曰:
诸佛善巧界差别 眼等本性说名界
正等觉智无边际 遍诸界别说名力

这是讲种种界智力。
诸佛善巧一切界的种种差别,眼等六根、色等六尘、眼识等六识所摄的十八种法的本性或空性叫做“界”。正等觉智慧遍照一切界的无量差别,无碍而转,称为“种种界智力”。

本性、自性、空性,是诸异名。诸佛善巧一切界差别之智,了知眼等界性为内空等相。于此无量差别无障碍转,即安立为种种界智力。广如经说。

本性、自性、空性只是安名不同,都是指性。诸佛以善巧一切界差别的智慧,了知眼等十八界的体性是内为空性等的相状。对此无量差别界无障碍而转,就安立为种种界智力。广如经中所说。

今当说根胜劣智力。颂曰:
遍计等利说名胜 处中钝下说名劣
眼等互生皆了达 种智无碍说名力

现在要说的是根胜劣智力。
遍计以及信、勤、念、定、慧等的根性极利,叫做“殊胜根”。此外处于中位和钝下位的根性,称为“劣根”。对于诸根的胜劣状况,以及眼等二十二根互能产生的状况,都普遍了达,佛的一切种智无碍无著而转,称为“根胜劣智力”。

遍计谓不实增益。遍计即根,能生贪等有自在故。等字摄信等诸善法因。胜字谓殊胜。劣字谓处中与钝下位。眼等,谓眼等二十二根。此中了达诸根自性,与互为因果之无碍智,即安立为根胜劣智力。广如经说。

颂中的“遍计”指不实增益,也就是自心增益出的各种颠倒分别。遍计是根,它在生贪、嗔、痴、慢等上有自在而转的功能。这是总说,指代能生诸烦恼的根性。“等”字含摄了相反的信、勤、念、定、慧等,能于诸善法自在而转的正因。“胜”字是说程度上的殊胜。“劣”字指程度上处于中等和钝下的地位。“眼等”,指眼等二十二根。这里了达善恶诸多根性的自性差别,以及诸根互能生果的无碍智慧,就安立为根胜劣智力。如经中广说的那样。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今当说遍趣行智力。颂曰:
有行趣佛有行趣 独觉声闻二菩提
天人鬼畜地狱等 智无障碍说为力

现在要说遍趣行智力。
在种种行为中,有些行为趣向佛地,有些行为趣向独觉、声闻两种菩提,有些行为趣向天、人、饿鬼、畜生、地狱生处,还有各种正定、邪定等诸行的行为。智慧对于这一切无障碍而转,称为“遍趣行智力”。

此中行谓道迹。若于何行,有趣一切道之本性,即名遍趣行。有行能趣佛地,有行能趣独觉菩提,有行能趣声闻菩提,有者趣天,乃至有者趣地狱。等字表示有种种相。此中若有某行,能趣某处,诸佛如来即如实知,彼行趣于彼处。是故世尊于一切行无障碍智,即安立为遍趣行智力。如经广说。

颂中的“行”字,指行道的轨迹。如果某种行,有趣向诸道的体性,就称为“遍趣行”。有些行能趣向佛地,有些行能趣往独觉菩提,有些行能趣于声闻菩提,有些行趣于天界,乃至有些行趣向地狱。“等”字表示有正定、邪定等各种行为相。在这当中,如果某种行有功能趣向某处,诸佛如来就如实了知那个行为会趣向那个处所。因此,世尊对于一切诸行无障碍了知的智慧,就安立为遍趣行智力。如同经中广说的那样。

今当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染净起智力。颂曰:
无边世界行者别 静虑解脱奢摩他
及九等至诸差别 智无障碍说名力

现在要说的是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染净起智力,简称为杂染清净智力。
对于无边世界中无量行者修行的差别,他们所修的四静虑、八解脱、奢摩他等持,以及九次第定等无量的染净差别相,佛智慧无障碍而转,称为“杂染清净智力”。

无边世界中,由行者差别,遂有无边差别。静虑有四。解脱有八。奢摩他谓等持,于善所缘心一境性为相。次第等至有九,谓四静虑、四无色、想受灭等至。杂染因谓无明与非理作意等。清净因谓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等。佛智于彼,由行者差别,有无边差别之静虑等,无障碍转。即安立为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染净起智力。广如经说。

在无边际的世界中,由于行者的种种差别,就有静虑等的无量差别。静虑有四种。解脱有八种。奢摩他是等持,指于善所缘心一境性。次第等至有九种,指四禅、四无色、灭受想定,也叫九次第定。杂染因指无明和非理作意等。清净因是听闻正法和如理作意等。佛智慧对于由诸行者差别而有的无边际差别的静虑、解脱、等持等行相无障碍遍转,就安立为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染净起智力。广的如经中所说。

今当说宿住随念智力。颂曰:
过去从痴住三有 自他一一有情生
尽情无边并因处 彼彼智慧说为力

现在说宿住随念智力。
从有愚痴以来,过去世住在三有中,自他所摄一一有情受生的状况,也就是尽无边有情界中任何有情宿世的状况,种种因缘、处所、相貌等,佛智慧一切无碍而转,称为“宿住随念智力”。

言从痴者,是说随念之境,谓从无始生死传来一切宿住。言尽情者,摄无边际诸有情界。言并因者,摄彼之因缘。如经说:“我曾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等。其中若念:“如是形状。”是并行相随念。若念:“我从彼死生于某处,从某处死生于此处。”是并处所随念。余文即并因随念。

颂中的“从痴”,是说随念的境,指从无始生死传来的一切宿世安住的状况。说到“尽情”,包括无边际的诸有情界。说到“并因”,包括彼等有情的因缘。如佛在经中说:“我曾生在某处,是这样的姓、这样的名。”等等。其中如果随念:“是这样的形状或相貌。”这是随念行相。如果想:“我从那里死后生在某处,又从某处死生在此处。”这是随念处所。其他还包括随念因缘。

如是于一切宿住并因缘、处所、行相,诸佛世尊智无障碍,是为宿住随念智力。诸佛世尊由此力故,于过去世心心所行皆如实知。由如实知有无善根,如应说法皆令有果。广如经说。

像这样,对于一切宿住以及细节上的因缘、处所、行相等,诸佛世尊智慧无碍而转,就是宿住随念智力。诸佛世尊以这种智慧力的缘故,对诸有情过去世一切心、心所之行都如实了知。由如实照见众生有无善根的缘故,能相合他的机宜而宣说法要,使他们都能证果。广的情况如经中所说。

今当说死生智力。颂曰:
尽虚空际世界中 一一有情死生时
于彼多境智遍转 清净无碍说名力

这是说死生智力。
穷尽虚空边际的无量世界里,其中每一个有情死生过程中由种种业感种种果,对于这众多的境界,佛清净智慧无碍遍转,叫做“死生智力”。

死谓诸蕴坏灭,生谓结生相续。一切世间若死若生尽虚空际,由种种业之所支配。如是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刹那皆能任运如实遍知。世尊此智究竟清净,于任何境都无障碍,即安立为死生智力。诸佛世尊非但能知有情死生,以净天眼亦能了知无量无边成劫坏劫。如经广说。

“死”,指诸蕴坏灭的分位,“生”,是结生相续,指诸蕴出生的分位。一切世间有情或死或生所摄的尽虚空际的现相,是由种种差别业所支配。对于一切死生业感缘起,诸佛世尊在一刹那间都能任运如实遍知。世尊的这种智慧达到究竟清净,对于任何生死境相都无障碍照见,就安立为死生智力。诸佛世尊不但能了知有情死生的状况,以极清净的天眼也能了知无量无边世界的成劫坏劫等状况。如经中广说的那样。

今当说漏尽智力。颂曰:
诸佛一切种智力 速断烦恼及习气
弟子等慧灭烦恼 于彼无碍智名力

这是说漏尽智力。
诸佛以一切种智的力用,一刹那间断尽一切烦恼以及习气,对于弟子声闻独觉以无漏慧灭除烦恼的状况等,以智慧无碍遍知,叫做“漏尽智力”。

此中烦恼,谓无明与贪等,能烦恼三界故。若法于心染著薰习,随逐而转,是名习气。烦恼边际、薰习、根本、习气,是诸异名。

颂中的“烦恼”,指无明和贪等,能使三界有情烦动恼乱的缘故。如果某法在心上染著熏习,随它而转,就叫做“习气”。烦恼边际、熏习、根本和习气是不同的安名,意思一样。(“烦恼边际”,指起烦恼最初边际或最初发起位的状况。)

声闻独觉以无漏道断除烦恼,然终不能断彼习气。如油花等虽已除去,然瓶衣等,由与彼等久相触故,犹有微习可得。

声闻独觉以无漏道断除烦恼,但不能彻断习气。就像装油的瓶子和接触花的衣服等,虽然油已倒掉,花已拿开,但由于瓶子跟油接触很久,瓶中还留有油的气味,衣服被花熏了很久,衣服上还留有花的气味。

如是诸阿罗汉虽已断除烦恼,习气仍在。由昔世中多做猿猴,故跳跃而行。由昔世中做婆罗门,故唤他为婢,世尊虽遮,终不能改。

像这样,阿罗汉们虽已断除烦恼,习气仍然存在。比如由于过去很多世做猿猴,这一世做人还是习惯跳着走路。又由过去世做婆罗门,骄慢习重,这一世过河时,对前世婢女转世的河神还说:“小婢,断流。”世尊虽遮止,但他仍然不能完全改正。

其中无明习气,能障了达所知,贪等习气亦为身语如是行相之因。无明与贪等习气,唯由一切种智于成佛时乃能永断,非余能断。故若尽断一切烦恼习气,及断能使习气相续之烦恼,诸佛妙智于彼一切无障碍转,即安立为漏尽智力。如经广说。

其中,无明习气能障碍了达所知,贪等习气也是发起如是身语行相的原因。无明和贪等习气,唯一在成佛时以一切种智的力用才能永远断除,不是以其他而能断除。因此,如果尽断一切烦恼习气,以及断除能使习气相续的烦恼,诸佛的智慧对于这一切无碍而转,就安立为漏尽智力。如经中广说的那样。

如是一切究竟圆满如来智境,不可思议。复具其余一切功德,恒时不离法身而住。一一功德若广分别,唯有虚空方堪为喻。能为堕入欲、有、见及无明四瀑流中无依怙者,作大依怙。

像这样一切究竟圆满的如来智慧行境,完全超出思维语言所能行处。而且所具有的其余一切功德,都恒时不离法身而住,如同光明不离日轮。对于佛的每一种功德如果广大地分别,只有虚空能作譬喻,每一种的量都无有边际。由此,诸佛能给一切堕入欲、有、见、无明四瀑流中无依怙的有情作大依怙。

诸佛世尊如是十力,于普光明佛地究竟清净。诸佛色身一一毛孔,大丈夫相及诸随好、力、无所畏,及不共佛法等功德差别,唯是诸佛所行境界。设若宣说,以是诸佛自智境故,假使诸佛加持寿量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不作余事汲汲宣说,犹不能尽。何况菩萨、独觉、声闻,岂能了知宣说诸佛一切功德。

以上说的诸佛世尊这样的十种智慧力,在普光明佛地得以究竟清净。诸佛色身的每一个毛孔,任何一种大丈夫相和诸随形好、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差别,唯一是诸佛所行境界。如果宣说的话,由于是诸佛自己智慧行境的缘故,假使诸佛加持自身寿量,在不可思议的阿僧祇劫里安住世间,不做其他事而相续不断地演说,仍然无法说尽佛地的功德。连诸佛在无量劫里以自己的智慧力宣说尚且无法说尽,何况菩萨?更何况独觉、声闻,哪里能了知并宣说诸佛的一切功德呢?

当以譬喻,显示斯义。

既然是语言无法说尽的无边际状况,就应当用比喻来显示这个意义。

颂曰:
妙翅飞还非空尽 由自力尽而回转
佛德无边若虚空 弟子菩萨莫能宣

妙翅鸟依仗风的势力能够高飞远去,向虚空极力飞翔,当它返回时,并非是飞到了虚空边际,而是耗尽了自己的力量,而不得不回转。像这样,佛有如虚空般无边际、无量种类的功德,弟子菩萨以自身的智慧力无法说尽它本身。

如妙翅鸟羽翅丰满,仗承风力善能致远,然彼非由虚空穷尽而还,是由自力用尽而回转也。如来功德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且诸菩萨安住十地,证得不可思议解脱,尚不能尽说如来功德,何况独觉或诸声闻,岂能了知功德究竟。非由功德已尽而止,是由自身慧力已尽而止也。

犹如妙翅鸟王羽翼丰满,仗着风的力量能飞到极高远之处,然而它并非由于飞到了虚空边际而返回,而是由于耗尽了自身体力而回转。像这样,如来功德像虚空般无有边际,那些安住十地的菩萨,证得了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尚且不能说尽如来功德,何况其下的独觉和声闻,哪里能了知佛功德的究竟量呢?这不是由于菩萨已经说完了佛功德而停止,而是由他自身的智慧力已经耗尽而停止。

若时彼等于佛功德尚不能知,不能宣说。何况我等被无明翳之所障蔽,于如实义皆不现知,岂能赞说如来功德。故非我处。

那些圣者菩萨对于佛的功德尚且不能以自力了知,不能如量宣说。何况我们被无明眩翳所障蔽的凡人,对于如实义都不能现量了知,哪里能赞叹说尽如来功德?因此这不是我所行之处。

颂曰:
如我于佛众功德 岂能了知而赞言
然由龙猛已宣说 故我无疑述少分

如我辈凡人对于佛的无量功德,岂能如实了知而赞叹言说呢?然而由于龙猛菩萨已经宣说,因此我依他的善说而心无怀疑地演述了少分。

如是我于如来功德,虽全不知,然能无疑述少分者,是依他教而说。故曰:“然由龙猛已宣说。”

像这样,我对于如来的功德,虽然自己全然无法了知,然而我能无疑叙述少分的原因,是依据其他圣者言教而说。因此说“然由龙猛已宣说。”

思考题:
1、解释以下佛的功德:
(1)随欲自在圆满;
(2)十力;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此论中总说诸佛甚深法性与广大功德。颂曰:
甚深谓性空 余德即广大
了知深广理 当得此功德

这部论里总的宣说了诸佛甚深法性和无量广大功德。
“甚深”指空性法身和因位的空性。此外的德相就是广大功德,包括十一地和十力等功德。了知深广功德的道理后一一修习,将能获得此甚深广大的功德。

今当说佛化身,此是声闻、独觉、菩萨共同境界,共同方便,随其所应,亦是异生境界,任运成为善趣等因。

现在要宣说从佛法身中流现的化身。这是声闻、独觉、菩萨的共同行境,也是度脱三乘行人的共同方便。随其所应,也是凡夫的境界,能任运引导众生成为得到人天善趣、解脱佛果等的正因。

颂曰:
佛得不动身 化重来三有
示天降出胎 菩提转静轮
世有种种行 为多爱索缚
佛以大悲心 咸导至涅槃

佛证得不动法界身,化现身相重新来到三有,示现天降、出胎、成就菩提、转寂静fa 轮等十二种稀有事业相。由于世间有情有各种业行,被各种贪爱绳索系缚,因此佛以大悲心,将有缘众生都引导至涅槃果位。

虽佛世尊已出三界,然以化身,随顺世间现示有父母等,重来三界,如其所应演说正法。诸有情界有种种行,佛皆导令安住涅槃。言以大悲心者,谓非为名闻及望报恩等。

虽然佛世尊早已断尽一切生死之因——无明惑业,而永超三界,然而以化身,随顺世间因缘现示有父母等,重新来到三界,顺应众生的根机意乐而演说各种正法。由于诸有情界有各种业行,佛都引导众生调整自己的意乐和行为,使他们都安住于寂灭一切苦与苦因的涅槃。所谓“以大悲心”,是指佛兴起度生事业,没有丝毫为求名闻以及期望报恩、得善异熟等动机。

如是已说如来身建立。次明佛于一乘说有三乘,是密意教。

如是已宣说如来身的诸种建立。接下来阐明佛于一乘法分别说有三乘,属于密意教。

颂曰:
离知真实义 余无除众垢
诸法真实义 无变异差别
此证真实慧 亦非有别异
故佛为众说 无等无别乘

除开了知真实义之外,没有其他遣除诸种惑业垢染的方便,而诸法的真实义性没有差别变异,所以,证得真实义的智慧也没有差别变异。因此,佛为大众宣说无有超出其上、无差别的一乘法。

若不了知真实义,不能尽断一切烦恼。诸法所有不生为性之真实义,都无别异,如前已说。

如果不了知真实义,就无法断除由实执引生的烦恼。诸法所有以不生为体性的真实义,没有任何差别,如同前面所说。

虽见有异,然彼无别,故真实义性无变异。由无差别无变异故,则缘真实义之智,亦同一性。若自性有多者,则智不能通达真实,以如本性未通达故。如是由真实义唯有一故,缘真实义之智,亦无差别,故唯一乘,非有三乘。经曰:“迦叶!由知一切法平等性故,而般涅槃。此唯有一,无二无三。”

虽然众生的见有各种差别,然而真实义没有差别,所以真实义性无有变异,因此称为“真如”(过去如是,现在如是,未来如是)。由于无差别、无变异的缘故,缘真实义的智慧也是同一体性。如果自性有很多,那智慧就不能通达真实,因为没有按照本性那样通达各种真实性的缘故。然而以真实性唯一不二、万法一如的缘故,缘真实义的智慧也就没有差别,因此唯有一乘,没有三乘。经上说:“迦叶!由于了知一切诸法平等性的缘故,而得入涅槃。最究竟处只是一乘,无二无三。以实相没有多种的缘故,究竟证得的涅槃也没有多种。”

言大乘者,大谓诸佛世尊,由永断无明证得离障智故,诸佛之乘故名大乘。或乘即大,名为大乘。由具不可思议佛智者,住彼乘故,或由能缘无边诸法差别故,或由永断一切无知故。由彼是乘,亦即是大,故名大乘。

所谓的“大乘”,“大”指诸佛世尊,由于永断无明而证得离障智的缘故,诸佛所乘就叫“大乘”。或者乘就是大,而名为“大乘”。由于具有不可思议佛智慧者,安住彼乘的缘故,或者由能观见无边诸法差别的缘故,或者由永断一切无知的缘故。由于这既是乘也是大,因此名为“大乘”。
总之,大乘指不可思议佛智慧所住之处。从功能上讲,能出现照见一切所知的一切种智,以及永远断除一切无明。这样能够达到断证究竟圆满的缘故,就称为大乘。

若大涅槃唯有一者,云何经说以声闻独觉乘,亦能般涅槃耶?

有人问:如果大涅槃只有一种没有二三,为什么经中说以声闻乘和独觉乘也能入涅槃呢?这不是有三种涅槃吗?

此是如来密意语言。颂曰:
众生有五浊 能生诸过失
故世间不入 甚深佛行境
然由佛善逝 具智悲方便
昔曾发誓愿 度尽诸有情

宣说三乘是如来的密意语或方便教。
由于众生界有五浊的缘故,能发生各种惑业苦的过失,以烦恼增上而障蔽的缘故,世间的心不能信入甚深佛智慧行境。然而由于诸佛具有智悲方便,往昔曾发誓要度尽有情的缘故,因此佛随顺众生的机宜,设立各种善巧方便,宣说三乘涅槃。

能令身心都无堪能,故名五浊。谓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寿命浊。由是烦恼增上转因,彼能摧坏殊胜胜解,故亦阻止希求如来无上妙智。是故世间于佛甚深难通达智,不能趣入。

能使身心都不堪能,就叫做“五浊”。也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寿命浊。以烦恼增上运转这个原因,它能够摧坏对各种胜妙法的殊胜胜解,使众生的心力分散在世间五欲、邪法等中,使得意乐被障蔽,也就阻碍他希求如来无上妙智慧。因此,世间人的心对于诸佛甚深难以通达的智慧,不能趣入。

然佛世尊,不因众生暂非法器,即便弃舍不令解脱。由佛世尊具足妙智大悲方便,往昔曾发广大誓愿:愿我度尽一切有情。故于度众生事,不稍懈废,更求其余度生方便,要由余门满所愿故。

然而,诸佛世尊不因众生暂时不是法器,就舍弃众生,不以方便力使他得解脱。由于佛世尊具足妙智和大悲方便,且往昔曾发广大誓愿:愿我度尽一切有情。因此对于救度众生的事,不会有少许懈怠、放弃,而是更加寻求其余度生方便,要由其他门径,施立权法引度众生,来满足度生的愿望。
也就是,针对众生根性不成熟,佛出世首先不说真实法,而是设立各种权法,步步接引,后来众生根器成熟才开权显实,宣说一乘大法。

由诸众生,有多障缘障入大乘,复应将诸世间安立涅槃,颂曰:
以是如智者 导众赴宝洲
为除众疲乏 化作可爱城
佛令诸弟子 念趣寂灭乐
心修远离已 次乃说一乘

由于众生心里有各种障缘,障碍他直接入大乘,而且应将诸世间先安立在远离生死大苦的暂时涅槃境地,为此颂中说:
以这个原因,就像有智慧的商主要引导大众趣往宝洲,为了除去大家心力的疲乏,就在中途化现一座可爱城市,告诉大众说:现在可以在这里休息。像这样,诸佛针对诸弟子的心力不堪能,就首先让他忆念:现在要趣向寂灭之乐。当他的心通过修持,远离了生死烦恼后,再为他宣说唯一大乘。

此喻广如《妙法莲华经》说。略谓如大商主,于未至宝洲之中间,为休憩故,变作化城。如是世尊,亦于未至大乘之前,由于方便善巧门中,依止寂灭快乐,宣说声闻独觉二乘,而为得入大乘方便。后为已断生死烦恼者,宣说唯一大乘。彼等亦当如佛,圆满资粮证得一切智智。宣说一乘之理,如《集经论》等应当了知。

化城喻的详情应按《妙法莲华经》所说来了解。简略来讲,如同有智慧的大商主带领商队前往宝洲,在没到达宝洲的中途,为了让大众休息的缘故,变出一座化城来缓解大众的心力。同样,世尊也在诸弟子进入大乘之前,由方便善巧门中,得到寂灭快乐,而宣说声闻独觉二乘法,作为趣入大乘的方便。此后给已经断除生死烦恼的人,宣说唯一大乘。他们也会像佛一样,圆满福慧资粮,证得一切智智。最终的结果是一切诸道同归于彻证法界而后已。宣说一乘的法理应如《集经论》等来获得了解。

今当宣说世尊证菩提时与住世时。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下面宣说世尊成佛的时期和住世的时期。

颂曰:
十方世界佛行境 如其所有微尘数
佛证菩提劫亦尔 然此秘密未尝说

十方世界都是佛智慧所行之境,就像其中所有极微尘的数量那样,佛成就无上菩提以来也有那么多劫,然而这个秘密在因缘未成熟时,暂且没向众生宣说。

诸佛世尊,由化身门,虽现降生与涅槃等,然化身之因,成菩提时量,今当宣说。

诸佛世尊由化身门,虽然示现降生和涅槃等,好像这一世才来人间修道成佛,最终入涅槃等等,但这些只是示现。那现前化身的因——无上菩提本身成就的时期如何呢?现在宣说这一点。

谓如佛智所行境界,尽尔许世界中所有微尘数量,世尊成佛之劫数亦尔。昔未修集善根者所难以信解,故此秘密未可为说。若能于此增上信解,即得无量福德资粮,故亦有处为彼宣说。

世尊证得无上菩提以来的时间应这样讲。就像佛智慧所行境界般,穷尽了那么多世界中所有极微尘的数量,世尊成佛的劫数也有那么多。也就是早在尘点劫前已经成佛,并非此生降生为悉达多太子后,经过六年苦行才成菩提。然而往昔没有修集善根的人很难相信这一点,因此这个秘密一直蕴在心里没有公开。如果能对这个道理增上信解,就会获得无量福德资粮,所以在可以宣说的场合也为众生宣说。

如是已说证菩提时,其后当说住世时量。

这样已经说了世尊证无上菩提以来的时间量,接着说世尊安住世间的时间量。

颂曰:
直至虚空未变坏 世间未证最寂灭
慧母所生悲乳育 佛岂入于寂灭处

直到虚空没有变坏、一切有情没有证最极寂灭期间,由般若母所生、大悲乳母养育的佛世尊,哪有入于涅槃处的道理呢?

世尊系从般若波罗蜜多佛母所生,由大悲乳母之所养育。是故当知世尊未来之寿量,是直至虚空未坏,一切世间未皆成佛,终不入于大般涅槃。

世尊是般若波罗蜜多佛母所生(如经所说:“十方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多中生”),由大悲乳母养育而成,以悲智为体。因此要知道,世尊未来住世的寿量,是直到虚空没有坏灭、一切有情没有成佛之间,终究不入于大般涅槃。诸佛以智慧不住生死,以大悲不住涅槃。

诸佛为欲饶益一切有情,尽未来际救度众生,此大悲心,其相云何?

诸佛为欲饶益一切有情,尽未来际救度众生的大悲心,是怎样的体相呢?

颂曰:
世间由痴啖毒食 如佛哀愍彼众生
子毒母痛亦不及 以是胜依不入灭

世间有情由愚痴而不断受用各种苦因的毒食,像诸佛哀愍众生的心,见孩子吃毒母亲所起的悲痛也比不上。以有大悲心的缘故,作为众生殊胜依怙的诸佛不入涅槃。

食谓五欲尘。由贪著而食,是啖杂毒之食,能为大苦之因故。执彼为实者,是由愚痴过患而生。如佛世尊,于彼生死众生啖毒食者所生之哀愍,假使慈母见自爱子误啖毒食所生之悲痛,亦不能及。由大悲心所养成者岂入涅槃。

颂中的“食”,指众生贪求的五欲。由于对色声香味触五欲快乐十分贪著而不断地受用,就是吞啖杂有毒素的食物,这会成为生死恶趣大苦根源的缘故。执著五欲和欲乐为实有,是由愚痴的过患而生。如同佛世尊,对于生死众生吞服毒食所生的哀愍那般,即使慈母见到自己最爱的孩子误吃毒食所生的悲痛也比不上。由大悲心所养成的诸佛如来,哪里能见众生如此痛苦,还入涅槃呢?

由大悲心能阻止入涅槃之意乐,故佛世尊观见世间为种种苦之所迫切,不般涅槃。

由于大悲心能阻止入涅槃的意乐,因此佛世尊观见世间众生被各种苦所逼迫,而不入涅槃。

颂曰:
由诸不智人 执有事无事
当受生死位 爱离怨会苦
并得罪恶趣 故世成悲境
大悲遮心灭 故佛不涅槃

由于无智慧的人执著有事和无事,就会受生死位中爱别离、怨憎会等苦恼,以及得到恶趣果报。换言之,世间众生由执著实际有事,求人天善趣之乐,将会受生死位的各种苦恼。由执著无事,拨无因果,肆意而行,将会受三恶趣果。因此,整个世间都成为悲愍的对象。佛以大悲猛利的缘故,遮止自心入于涅槃,因此诸佛不涅槃。

由不智人,执实有事,深信业果生人天趣,此定当受生死位苦,亦当受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诸有成就邪见执无事者,当堕地狱等诸罪恶趣,亦定当受前说众苦。故佛世尊,缘苦众生起大悲心,遮止佛意不入涅槃,常住世间。

众生由于没有智慧见到诸法空性,执著实有其事,他也深信业果能够行善,从而生在人天善趣。由于执实的缘故,决定要受生死位的各种苦恼,也将感受爱别离、怨憎会等苦。另一类有情成就邪见,执著无事,他以拔无因果等邪见,放纵身心造杀盗淫等恶业,将堕入地狱等各种恶趣,也一定会受前面所说的各种苦。因此,佛世尊缘着世间苦众生起大悲心,遮止佛心不入涅槃而常住世间。

颂曰:
月称胜苾刍 广集中论义
如圣教教授 宣说此论义
如离于本论 余论无此法
智者定当知 此义非余有

论主说:我月称胜比丘,广泛摄集《中论》要义,如同圣教所教授那样,宣说了此论的大义。如同离开了这部《中论》,其他论中绝没有这样的法,智者一定要知道,此《入中论》所说的义理也不是其他论中所有的。

如离《中论》,余论未有无倒圆满说此空性法者。如是智者决定应知,我等此中所说论义,并释妨难,如空性法,亦是余论所未有者。是故有说,经部所说胜义,即中观师所许世俗,当知此说是未了知《中论》真义。有说萨婆多部所说胜义,即中观师所说世俗,当知彼等亦是未知《中论》真义。以出世法与世间法相同,不应理故。故诸智者当知此宗是不共法。

如同离开《中论》,其他论不会有无倒宣说此空性法门的。像这样,智者决定要知道,我们这里所说的论义,并且解释妨难,如空性法般,也是其他论里所没有的。因此,有人说经部所说的胜义,即中观师所许的世俗,要知道这个说法是没有了知《中论》真义的。又有说萨婆多部所说的胜义,是中观师所许的世俗,要知道他们也是没有了知《中论》的真义。因为出世法和世间法相同不合理的缘故。因此,诸智者应当知道,这里宣说空性之宗是不共法门。

有由不知菩萨意趣,不解真实义者,仅闻此文便生怖畏,遂即弃舍此出世法。今为无倒显论真义。颂曰:
由怖龙猛慧海色 众生弃此贤善宗
开彼颂蕾拘摩陀 望月称者心愿满

有人由于不了知菩萨的意趣,不了解真实义,仅仅闻到这些空性的文字就心生怖畏,于是就弃舍了这个出世间法。现在为了无倒显示《中论》的真实义。颂中说:
由于怖畏龙猛菩萨智慧海黝黑的甚深之色,众生弃舍此善说空性的贤善宗义,为此我开启《中论》颂义的拘摩陀花蕾,凡是寄望于月称的人,他的心愿会得到满足。

若谓:上座世亲、陈那、护法等诸论师,彼等是否闻文生怖,弃舍无倒显示缘起义者,即如是答:

如果有人说:上座世亲、陈那、护法等诸论师,他们是不是闻到说空性的文字生怖畏,而弃舍无倒显示缘起的真实义呢?那就这样回答:

如何乃能通达此义?颂曰:
前说深可怖 多闻亦难解
唯诸宿习者 乃能善通达
由见臆造宗 如说有我教
故离此宗外 莫乐他宗论

如何才能通达此空性义理呢?
颂中说:前面说到的令人怖畏的甚深义,如果单凭自己,即使多闻也难以解了,唯有宿世有过深厚修习者才能善巧通达。由自身见解而臆造的宗派,如同宣说有我的邪教那样,因此,在此中观妙宗之外,不要乐著他宗的论述。

如诸外道,昔未植信解空性之习气,虽断欲色无色三界烦恼,自能创立宗派,然于能仁所说胜义,不能信解。如是彼等,虽已成就如是多闻,然无信解空性种子,故犹不能了解空性。

如同诸外道,往昔没有种植信解空性的习气,纵然断除了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烦恼,自己能够创立宗派,然而对能仁所说的空性胜义不能信解。像这样,那些论师们虽然已经成就如是的多闻,但没有信解空性的种子,所以还是不能了解空性。

若有宿世建树信解空性习气,即于现在,唯由因力,亦能通达空性渊底。虽执外道邪论为真实者,现见唯由因力,亦能测度空性渊底。故除中观宗外,由见他宗臆造之理,亦如说有我之邪教,应当舍离爱乐之心,不以为奇。唯增上信解空性之正见,最为希有。

如果有宿世曾建立的信解空性的习气,那在现在,唯一由过去因的力量也能通达空性渊底。虽然暂时执著外道邪论为真实,现见唯一由这种因的力量,也能测度空性渊底。因此除了中观宗外,由见他宗臆造的各种法理,也就像宣说有我的邪教那样,应当舍弃对它的爱乐心,不以之为奇。唯一增上信解空性正见,才是最希有的。

颂曰:
我释龙猛宗 获福遍十方
惑染意蓝空 皎洁若秋星
或如心蛇顶 所有摩尼珠
愿普世有情 证真速成佛

我解释龙猛贤善的中观宗义,所获得的遍满十方的无量福德资粮,就像由烦恼染污心意的湛蓝天空上的秋季星辰般皎洁,或者如同心蛇顶上的摩尼宝珠。以此愿一切世间有情,都能证得空性而速疾成佛。

此《入中论》,是能光显深广理趣,安住大乘,成就不可夺之智悲,能于壁画乳牛构取牛乳,破除实执之月称阿阇黎所造。
证多如经录 倘后有译者
依本释翻译 正直善观察
迦湿弥罗圣天王时,印度底拉迦迦拉沙论师,与西藏跋曹日称译师,于迦湿弥罗无比大城宝密寺中,依迦湿弥罗本翻译。后于拉萨惹摩伽寺,印度金铠论师,与前译师,依照东印度本,善加校改抉择。
三十一年四月十日,于缙云山汉藏教理院编译处,依照藏文论藏版本迻译。

入中论卷六 终

思考题:

1、解释以下佛的功德:
(1)以殊胜化身利众;
(2)于一乘说有三乘是密意语言;
(3)现证菩提时量与住世时量。
2、我们如何才能无倒通达空性义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