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 没有一个人,可以带着妄想往生!

净界法师开示。

  凭什么“善终”是五福、净土宗里面最重要的?印光大师说:你平常福报要省着花,原有本事买一百块的钢笔,你买六十块就好,四十块干什么呢?临终的时候用。有本事买两百万的房子,你买一百五十万就好,凡是你能够受用的东西,都要稍微克制一下,不要任性的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随自己的感情尽性的受用福报,这个对我们很不利。就是;你本来规划要花一百块,那就花六十到八十,刻意的留一些给临终。印光大师说:为什么这个人临终的时候那么苦恼?其实是他自己造成的;第一个福报薄、第二个他为什么没有人帮他助念?因为他平常没有帮助别人,这个都是有因果的。

  临终的时候能善终有人开导,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但这个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你往生的时候,刚好晚上三点钟,都找不到人,那你自己都没有福报;反之,有些人他临终的时候,刚好是礼拜天大家全在,又是十点多,也都睡饱了,一叫个个围过来,他就是有这个福报!

  所以人要去修;第一个福报留一点到临终用,这是印光大师的建议,以他老人家的建议,是说只能够花六成,留四成。看到衣服,你本来想要买一百块,买六十块就好;每一件事都保持四成的余地,然后你回向愿我临终无障碍,先把它存起来。第二个,有人有问题的时候,你尽量帮助别人,这两件事都很重要。等你障碍现前时,自然有人在身边伸出援手,这平常就都要往这个方向去修。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为重要?

净界法师

    学员: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为重要?

  师父:理观,简单的讲,就是对道理的观察,佛陀出世以后讲了很多的道理。当然天台宗的天台智者大师的大智慧,他把所有的真理,他把它做一个归纳,把这个道理分成三块,空、假、中三观,这个天台智者大师不可思议,其实整个大乘的观法是非常复杂,非常多元化的。

  他能够用三个简单的东西,把所有的止观,一百部大藏经讲的止观,全部做一个总结,没有离开空假中三观,没有。当然他空假中三观,是观一念心性,观一念心,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他第一个先观空,再观假,再观中,这个天台的观空,它跟小乘不一样,小乘的空是观外境的变化,它是观,向外去观这个六尘的所缘境。

  大乘的观空一定要知道,你这出去你就不是观空了,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大乘的观空是回光返照,观你心性的本体,你是本来是清净。我再讲一次,你这个方向错,你就完了,大乘的空观它不观外境的,因为你外境观不完,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有一个根本就是以心为本。

  所以它一开始观空,就观你从什么地方来,你的内心的本体是什么,找到我们的生命的本来面目。我们在三界里面打滚太久了,我们在三界里面攀缘太深,我们基本上已经几乎忘了我们家是什么样子,因为你在外面流浪太久了,家长得什么样,你都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我们要试着回家。

  我们为什么会离家越来越远,这个地方有道理,就是我们对生命的相状,会产生执取,我们过去生造了很多的业力,有善业有罪业,这个业力在表现的时候,它一定是有一个相状,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实相状没有错,相状它只是如实的把这个你过去的业表现出来,它哪有错呢?

  你是罪业表现出来,它就给你一个不如意的痛苦相状,你这个善业起现行,它给你一个快乐相状,相状没有错,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我们不知道缘生缘灭的道理,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我们在相状产生了坚固的执取,糟了,我们的心住在相状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今以后就离家越来越远,因为你的心本来没有相状,结果你住在相状,你就被相状牵着走。你要能够回家,有一个观念很重要,就是两句话,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就是你要勘查因缘的生灭相,这个《楞严经》很强调,你没有把因缘的生灭相参透,你就回不了家。来,我们来试着回家,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什么叫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比方说这是我们的心,一个明了的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一念明了的心,这是我们的境,我们过去的业力,现出来的身心世界。这个整个六尘的境界,我们的心跟外境一接触,啪,接触了,它创造一个识,根尘碰撞一个相状出来,一个了别的一个分别心,一个识,根尘识,把识给创造出来了。

  但是这个识这种分别心,这种妄想它很快就过去了,它带有相状,但是我们没有让它过去,因为你的心跟境接触的时候,创造一个相状,创造一个分别的时候,当这个相状,本来外面的相状消失的时候,你的心中的相状没有消失掉,关键在这里,你抓住不放,本来这个相状已经过去了,但是你还没有过去,问题就在这里。

  外在的相状已经变成你心中的相状,然后你就从此以后在心里面,一而再再而三的攀缘它,从此以后对你来说,你就挥之不去了,是这样子来的。其实它本来是过去了,它本来就是一个生灭相,结果你搞得变成不是生灭相,就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就是说我们总会觉得说,是哪一个人,哪一件事情伤害了你,其实不是!人事的因缘它是一个业力的显现,它本来很快就过去了,它会让你一时的痛苦,但是它不可能,创造一种长时间的挂碍,不可能。长时间的挂碍是你自己捏造,你自己抓住相状不放的,是你自己不愿意,放下你心中的相状,问题在这儿。

  所以这就为什么你会离家出走,因为你不想把心中的相状放下,然后就牵动了另外一个业力,这造成了生命的恶性循环。我们一生当中把自己的心,弄得负担很重,我们从小到大,从你开始有分别心,小时候你的分别心比较薄弱,你都是直觉的反应,但是你慢慢长大以后,你的第六意识开始活动以后,你就不断把外在的相状往里面倒,弄得你压力重重,弄得你心中,心有千千结。

  现在我们要考虑我们是不是该把相状放一放的时候了,就是说你把那个相状往心中倒,第一个你的心弄得很被动很痛苦,第二个你临命终的时候也不自在。所以我们永远会活在过去就是这样,因为你这个相状,是过去的业力变现,它本来是很快过去的,但你又是执着过去的相状,结果你失掉了未来。

  你背着相状走,你就没有未来可言,你永远活在过去,你永远活在过去的回忆。你走不出过去,你就没办法开创未来,你就创造了生命的一种轮回的力量,就是十二因缘里面的爱、取、有。

  为什么我们所造的业力,会变成有呢?会变成一种强大的成熟业力呢?一定经过你爱取,你不执着相状,光是有业力不能变成有,不能构成有。我们没办法去改变我们所有的生死的业力,但是你如果把相状放下,阿弥陀佛就可以救拔你,如果你愿意把心中的相状,好的相状坏的相状全部彻底放下,就把心带回家了。

  其实我们心中本来就没有相状,你也不需要相状,首先你要先知道,你要回家你要知道,相状对你是没有好处的。所以你能够把一切成败得失的相状彻底放下,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本体即空,离相清净。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不必把相状去掉它,本来就没有,你只要把它放下就好。

  很多人修行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去掉你心中的相状,还在那个地方,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你不要去擦它,你本来就清净,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就把它放下就好,你去擦它干什么,你的镜子里面本来就没有灰尘。

  所以这个空观,是一个人很重要的成败关键,因为你不修空观,你假观修得再好,你的水平就不高了,这个人档次不高了,你很难成就了。你几十年来,你的心中累积这么多的灰尘,你的心根本就没有造业能力了,你根本动弹不得了,你被你自己的蜘蛛网,都绑得紧紧的,你的心已经根本没有能量了,你就光是应付人事的成败得失,你就受不了,你哪还有时间念佛呢,你哪还有什么忆佛念佛呢。

  诸位,你要想一想到底是谁绑住了你,是谁障碍了你,你要把这个关键找出来。不要向外面去找,业力显现相状,它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它是一个生灭相。但是为什么这个生灭相,你接触以后,你在你心中变成挥之不去呢,就是你有爱取,你的心里面,有一种取着的一种毛病,一种盲点,就是攀缘心。

  空观的智慧就是在调伏你的攀缘心,不是在消灭相状,你的病治好了,相状自然脱落,你的内心生病了,关键在这。所以空观是在疗治你心中的攀缘心。我希望我们大家慢慢知道,当你放下的时候,你会得到更多,就是说你要试着,你放得越下,其实你的生命越开阔。

  我们现在思考模式错误,我们以为我们要追求,我们才有安全感,这其实是错的,你自性本来很多功德,之所以没办法显现,是因为你追求太多,而不是你放下太多。你如果愿意把相状慢慢的放下,慢慢的放下,你能发觉生命更开阔,阿弥陀佛的光明,对你的照射更强烈。

  所以这个大乘的一心三观里面,空观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先离相,不是叫你把相状拿掉,它本来就没有,你不要拿掉,你只要放下它就消失了。所以空观是让你放下心中的相状,回到清净的本性,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开始做生命的调伏跟引导,我们放下以后,我们还有一些等流习气。所以净土宗它还要观两个,这个假观,净土宗主要是观,一个观众生法界,一个是观佛法界,这个佛法界主要是弥陀的法界,观娑婆世界轮回的痛苦而厌离,观净土的功德庄严而欣求,调伏爱取,那么最后欣求净土,这假观。

  所以这个整个理观呢,就是在调整心态,你心态调整好了,一句佛号再提起来,那就是一句佛号信愿具足,无量光、无量寿。佛陀的话真实不虚,只要你方法操作正确,真的是一句佛号,真的是无量光、无量寿。

  理观为什么,对净土宗这么重要呢,简单的讲就是因为你念佛,当然你念佛你只是想要求平安,那就另当别论了。你如果从求往生的角度,了生死的话,你就要注意临终的正念这一块,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三个条件。

  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这两个就是理观,你要能够不贪恋、不颠倒,你的心态要调整。你临终的时候提起佛号,你的心态要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个心态要同时现前。第三个正念分明,这个正念分明就是提起佛号,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所以理观呢就是说,当然它的目的,就是先把你的心态调整好。净土宗的往生应该具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大乘的善根,一个是净土的善根,两个都有需要。大乘的善根来建立一种心灵的力量,心力不可思议,从你的心中的妄想执着中把它释放出来。第二个净土的善根,把佛陀的力量把它导归到你的生命当中,一心归命,所以心力跟佛力的结合,就是你往生的时候了。所以理观,跟净土宗的念佛的事修,一个强调心力不可思议,一个强调佛力不可思议。

  就是蕅益大师说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就是为什么要修理观,因为加强你心灵的力量,临命终的时候,你如果是心有千千结,这个佛号对你帮助不大,不是佛陀没有准备好,是你没有准备好,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当月亮准备好的时候,你的水也必须要准备好,这个东西没有人可以帮我们准备。

  我讲实在话,阿弥陀佛该准备的都准备好,这个阿弥陀佛的圣号,佛陀能够做的已经做到极限了,他能够做的部分做到极限。他整个四十八愿的功德,都灌在一句佛号里面,身为佛陀他已经做了他最大的努力了,他这个佛号,已经该有的东西他都准备了,但是我们准备好了没有,问题在这儿,你准备好了没有?

  感应道交,你不能把所有的东西,责任都推给佛陀,说我不往生,阿弥陀佛你没有慈悲心,不能这样讲,是你没办法跟他感应,你没有准备好。所以理观就是在做一些我们的准备,理观成就心灵的力量,你对弥陀的一心归命,是创造佛陀的力量,这个就是感应道交,我这个问题先回答到这里。有没有问题,理观跟事修的配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怎么分清我是在理观还是在打妄想?

净界法师

    学员:师父慈悲,我的问题是,我们初学的时候怎么分清,我是在理观还是在打妄想?

  师父:好!理观它是对道理的观察,道理的观察它是有条件的,要依教起观,我们必须要把佛陀的言教加以学习,你不能够自己开创一个修行的道路。我讲实在话,修行是有道路的,刚开始你最好遵守道路,如果你是初学者的话,你乖乖的把佛陀的文字背下来,去理解、理观的时候,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你刚开始你不要自作主张,自己创造一个文字,你最好不要。我说实在话,初学者,你没有资格写偈颂,很多初学者写了偈颂说,师父,你看这是我的心得,我丢到垃圾筒里面去。你一个初学者,你写什么偈颂呢,对不对。祖师的偈颂多了去,你就把它背下来就好了,你写的偈颂会比祖师好吗,对不对。

  老实一点,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历代的祖师,已经开了很多的道路。如果你跟蕅益大师有缘,你就背他的偈颂,你跟印光大师有缘,他有很多的开示的法语,你把那个法语基本的文字背下来,他那个法语一定会形成一个道路的,它会引导你的。

  这个道路,你顺着他的文字去思考,它就会把你带到空性去,你顺着他的文字去思考,它会把你带到假观的,调伏跟引导去,你都不要去费心,不要自作主张,人不要自作聪明,你把祖师已经安排好的道路,拿过来,你叫依教起观。

  为什么叫天台教观纲宗,依教起观嘛,你要先学习教法,要不然你怎么观呢?所以你只要是根据祖师的教法这叫观,你自己创造一套叫打妄想,简单讲就是这么回事。因为你没有人印证,你说我想我打坐以后,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是不是,那你要开悟,那你真的有心得,你讲出一个偈颂也可以,但你要没有心得,你讲这个就是戏论妄想。

  所以说我们刚开始就老老实实的,把祖师的偈颂背下来。当然你要先学习,这个偈颂是怎么的思考模式,然后你就顺著文字下去思考,依教起观,文以载道,慢慢慢慢你每次观,观久了以后那个道,那个文字里面的相,就会释放道理出来。

  然后那个文字相,你第一次读,喔!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可能没有感觉,但是你不要放弃,不断的思惟,慢慢慢慢你会发觉这个文字相,它会释放一种光明,诶,你就有点味道。喔,这句话有意思喔,有意思,从文字般若转成观照般若,它会在你心中会慢慢出现光明。

  所以这个是佛法的文字,跟世间的文字不一样。所以你这个修理观就是,你先把这个祖师的话先背下来,就这么回事,来做你内心的引导,等到你融会贯通了,熟悉了,你可能就不需要祖师引导。但是你是初学者,你最好乖一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日常生活空闲时是提起佛号比较好还是观照比较好?

净界法师

学员:师父慈悲,请问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中,譬如说开车、做饭这种时候,面对因缘的时候,我们是提起佛号比较好,还是观照比较好,这两个?

  师父:你开车的时候观照,你就发生车祸了,你开车的时候,当然就是修止就好,你观照,你有本事一方面思考,一方面开车,危险啊是不是。所以你如果是不用去思考的,你可以念念佛,但是你一般你观照的时候,你最好是在佛堂,是心不旁骛的时候,你不能一心两用,你一心一用,都不见得做得好,对不对?

  因为你对这个理观,我们可能是很生疏的,我们喜欢执着,喜欢攀缘,所以这个理观对我们是比较生疏的一块,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轮回当中。所以你在开车的时候,要跟人家讲话的时候,你顶多也只有提佛号,听听佛号的音声没有坏处。但是你修理观,一开始要万缘放下,你试试看,万缘放下,你都不见得做得很好,你何况是开车呢。

  所以你初学者要万缘放下,你一天要抽出一点时间,如果你不会修理观,你就老老实实的听经也可以,因为你这个听经,一个好的善知识,他会从讲经的过程来引导你的心,你就顺着他的思考模式走。他会施设很多的名言,可能也会讲一些故事,增加趣味。但是他总而言之,他会有办法引导你,他的布局会把你带到那个意境去,如果你不会修理观,你就先听经,就这样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何放下心中害怕的影像?

净界法师

    学员:师父慈悲,我是想问,刚刚师父说,我们要将我们人生之中的经验,就好的、不好的相状都要放下,那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其实我们的经验很多时候,都是从日常生活之中累积下来的。就是说一个譬喻,就有人曾经给蛇咬过,他下次看到蛇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很自然的就会起害怕这个心理。

  师父:因为他害怕心中的蛇的影像,他蛇的影像没有放下,所以他是有害怕的心理,他不是害怕外面的蛇,他其实害怕的是心中的那个影像。这个唯识学,我们会详细说明。

  所以你每一次修空观的时候,你对相状就会慢慢松脱,你可能看不出来,但你会觉得,诶!你的心慢慢淡薄,慢慢淡薄,你的心会慢慢平等。你以前对于好坏的反应会很强烈,你会慢慢淡薄,你会知道这个是对这个是错,但是你的反应会比较越来越少。就是你的心,对那个相状、那个执取慢慢调伏了,相状还是有,对错你也知道,但是你会慢慢的淡薄,你那个执取的心会慢慢的调伏下来,你修空观久了,你会觉得。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念佛老是打妄想怎么办?

净界法师

    学员:师父,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就是说你的心理建设已经好了,然后都摄六根来念佛,可是你专注在一个境界,就是听自己的佛号的声音来念,可是这个时间,因为我们的专注力很有限,是可能几分钟、一分钟、两分钟,然后又跑去想东西,我们该怎么办?

  师父:妄想有两种这个我们待会儿会讲,我先事先讲一下,不是所有的妄想都要提理观,也不见得小题大作。有些妄想,你直接提佛号,它就消失掉了,尤其是表层妄想。但是有些妄想是来势汹汹,你提佛号以后把它压下去,它又出现,又一次比一次猛烈,那这个时候,你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你的理观就要对治了,你就要面对它了。

  你念佛的时候,它妄想一定会起来,因为它不会放过你,因为你跟它太熟悉了,你现在不管它,它就来管你了。所以你如果妄想起来的时候,你第一个先不要对治,继续念佛,正常情况如果是表层妄想,它会自己消失掉,像日常生活那些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个东西,它只要是没有根的,没有执取的妄想,它自己就消失掉。

  但如果说这个妄想,它消失掉以后再来,你又念佛又把它调下去,又再来,来了第三次,你就知道这个问题严重了,它不是一般的妄想,它是带有爱取的坚固的妄想,这就是你启动理观的时候,你就先把佛号停下,你就知道这个真正的敌人来了。

  这个待会儿我们再说明,到底什么时候是继续念佛,什么时候要启动理观。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