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要往生外境若不切割,你就不可能往生

净界法师:要往生外境若不切割,你就不可能往生

注:以下这篇净界法师的开示文章,我认为这篇文章讲到了一个欲往生净土的修行人的关键和核心所在,极其重要、极其深刻,望有缘人能够深思、善思。如何能够保证决定的往生,看了这篇文章就能够深刻、清晰的明白。

  欲发愿往生净土的师兄,建议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常常的阅读、反思。与大家共勉!

  ========================

  摘自:《菩提心修学述要》

  这五蕴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重点会不一样,我们可以把五蕴在你生命中有所住,你所住的地方不同,就产生三种不同的人。最低层次的人,他的心住在色蕴,他把物质世界当做他人生追求的目标了——追求名闻利养。物质的世界,所谓追求成败得失了,这种人,心住在色蕴的人,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他今生啊,会躁动不安—— 「弟子心不安」。因为物质世界,不是你能够决定的,这个是过去的业力,所以你今天追求财富,你把财富看得很重要,你今生大概就不得安稳了,因为这个会变化了,财富不是一条线哪,它还会变化啊,而且它往好的方向变、往坏的方向变,不是你说了算。你只要把物质世界看得很重要,今生就很难安定了,因为你住在一个变化多端的因缘当中,你一定会心随境转的,本来我们的心是很安定的,但是你住在外境,你被它牵动了,你启动你的地雷了,这第一个。

  如果你觉得你今生,你觉得压力很大,心有千千结,经常挂碍这儿、挂碍那儿,你的心已经跑出去了,你都不知道了。你一定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里一定住在某一个外境,你不知道了,否则,你不可能有这么多挂碍。这是第一个哦,你心中必有一物,所以你今天会不安稳。

  第二个,如果你心中住在外境,《楞严经》上说:你的生死业力会比一般人强。因为你向外攀缘,你启动你生命轮回的力量,叫轮回性,《楞严经》讲向外攀缘是轮回性。也就是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同样大家念佛,你念佛的功力跟我差不多咧,你念佛一千声,我也念佛一千声,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他往生了,你没有往生,为什么?因为你的生死业力强。临命终有些人可以很轻松的走出自己的业力,走出心中的业力,迎向弥陀的光明,他很快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心有千千结,他走不出自己的妄想,阿弥陀佛在外面等他,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必须要心无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啊。

  所以,你如果你平常你就觉得你的心,经常起起伏伏,你要小心哦,你的业力比一般人重,生死业力,你临命终的时候,走不出去,走不出去哦!我们的内心是有等流性的,你不可能说你平常都是这样子,临命终突然间变好,没有这回事情,不可能的!你平常是什么样子,你临命终就是什么样子了。

  所以你如果你今天——你的子女不听话,你就很痛苦,你什么事情,外境有什么变化就很痛苦,你要小心!你的心已经跑出去了,你那个已经在启动十二因缘了,你的生死业力很强大哦!所以一个真正能够了生死的人,临命终即便带业往生,他的心一定很平静的。成败得失啊,不是说完全没有,波浪一定要很小很小很小,他的心至少要能够第一个:脱尘——脱外尘,《楞严经》讲迥脱根尘,起码。这个尘,你想要求生净土,你如果你今生的目标是要了生死,就必须要脱外尘。

  如果你今生是要求人天福报,来生做个大国王、大富长者,那就算了,只要你来生要求得解脱,只要!不管你要去涅槃,到净土去,你跟外境如果不切割,你就不可能做到,不可能!不管你一天拜几拜佛,通通没有关系,通通不可能,因为你住在外境,第一个你躁动不安,第二个你启动了轮回性,《楞严经》讲——你的轮回性太强。不是你修行不好,而是你生死业力太大了,你自己把这生死业力啊,把它转得太厉害了。人生都是自己造成的了,《楞严经》讲:我们本来没有生死,是你自己去攀缘,去触动生死的,这个开关是我们自己去把它打开的。

  所以《楞严经》讲「妄本无因」,说:本来没有生死,那怎么有生死呢?因为「仁者心动」,所以有生死的,你念头动,你往外跑,就有生死了;你回光返照,就没有生死了。

  祖师不是常讲一句话嘛,说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是吧?所以大乘佛教讲话经常矛盾,说:明明有六趣,有轮回生死,觉后空空无大千,又没有生死,那你说到底有没有生死,这世间上到底有没有生死轮回?你们猜猜看?

  没有?

  答案是:很难讲。对啊,很难讲!

  如果你继续向外攀缘,你就有生死嘛,哪有标准答案,「诸法无自性」,就是一切法都没有决定性。如果你今天把物质世界看得很重要,你现在照顾儿子,老了以后照顾孙子,那你就很难了,你那个情执很重,把物质世界看得很重要,那你就适合第一句话——梦里明明有六趣,就在讲你,肯定有生死了。如果你真正学《楞严经》——你真的把心带回家,安住一念心性,一切法如梦如幻,都是一个假相,人生只是一个历练而已,借假修真,那对你来说,你就适用第二句话——觉后空空无大千,你的生死业力没有了。有没有生死是你决定的,不是佛陀决定的。生死的业力是你自己去启动它的,《楞严经》讲:你「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因为你住在物质世界了,这个是最下等人了。

  ========================

  按语:

  净界法师所谈的与外境切割,本质就是信愿的体现,与外境切割是具足信愿的一个必备条件,当然具足信愿的范畴更大,但是一定是包含了与外境切割这个条件。

  不论一个人是怎么修净土法门,不论是禅净双修还是怎么修,不论是依止不同的净土宗法师修,不论是一句佛号还是杂修回向净土,这个与外境切割是成就信愿的必备根本条件。

  当然,不同的修行人,要成功修到与外境切割,方式方法很多,有的人只念一句佛号,长期坚持,就能够智慧大开,就能够得真实受用,就能做到与外境切割,有的人通过闻思通过观修,乃至种种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是都一定要能够达到与外境切割,那么往生才能决定的保障。

  很多师兄觉得净土法门简单,信一下、发个愿就一定往生,不降服自己的习气和烦恼,要想顺利往生真的免谈。学佛修净土,绝对不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事情,所谓学佛修行是大丈夫行为,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一生都要在降服烦恼、习气、执着、分别上拼搏努力,真正是叫难行能行。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学佛修行人,一个真正的净土行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那么念佛法门它是有相行,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相状,由这个相状构成所谓的感应道交。这个相状,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把感应道交的过程,它整个心地的方法描述得很清楚,我们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佛陀把这个感应道交的相互因缘,他讲出一个譬喻说:比方说世间上有两个人,某甲跟某乙,某甲的内心是经常的忆念某乙,一专为忆--某甲经常的忆念某乙的好处;但是某乙呢,却已经把某甲给忘掉了。那么感应道交当然不是单方面,某甲忆念某乙,但是某乙去忆念其它的事情。这两个人未来因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这两个人即便是相逢,相逢就是生长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方,乃至于彼此能够见面,也都是视若无睹、当面错过,因为没有缘,没有缘就算你见面也没有用!为什么叫没有缘呢?因为某乙没有忆念某甲。这是一种情况,再看第二种情况…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假设某甲跟某乙,二人相忆---就是偶尔的彼此互相忆念,某甲把事情忙完以后,偶尔忆念某乙,某乙也偶尔的忆念某甲,那么这两个人产生一个因缘,当然因缘就比较浅,比较浅未来的相逢,可能是一生、两生,比较少生的相处、相遇。假设是二忆念深---就是经常的忆念,某甲经常的忆念某乙,某乙也经常的忆念某甲,这两个因缘就深啦!那么这种情况,在未来的生命当中,从生至生,这个生是一生,下面那个生是多生;因缘浅的话是一生、两生,因缘深的话叫多生,他们两个之间的因缘,就像身形跟影子一样,就彼此不会分开而经常相逢。这个地方就说明了,人跟人之间的相逢,那是得有缘的啊!

  你看:为什么他会跟你做夫妻、他会跟你做子女,他会跟你做朋友,因为你们两个过去生,都有彼此在忆念对方。有人问我说:诶,师父啊!你看我会不会出家?我说: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想到什么?我们也可以测试一下你未来出家的因缘,出家不是绝对的好,但它也是一个因缘。如果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的忆念是──出家很枯燥、很无聊,那你今生不会出家,你来生也不会出家;如果你心中去忆念出家法的时候,诶…不错哦,出家很清净、享清福。忏公师父说的:世间人享鸿福,出家享清福。鸿福是带业,虽然有福报,但是很躁动。所以如果你忆念出家法的时候,你是一个美好忆念,你今生即便没有出家,你来生一定有因缘出家。

  其实:你世间的因缘,你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你心中的想像已经产生一定的力量。就像你做母亲的,你最在乎子女什么?你说,这个子女很会读书,这个是最重要的吗?未必吧!一个做母亲的、做父亲的最在乎的:你这个儿子心中有没有我的存在,是嘛!你心中没有我的存在,你结了婚,你心中只是忆念太太。诶!他心中没有你的存在,你们的因缘就淡了。他再怎么会读书、怎么有用,跟你就没关系。所以我们看人跟人之间的因缘,最重要就是你心中有没有我,这个是合乎佛法的缘起论,因为他心中没有忆念你,你跟他因缘就淡了,即便他名义上是你的儿子,有这个儿子等于没有这个儿子。

  所以我们讲:相逢就是有缘,这个因缘的关键就是心中的忆念!有些人观念不正确,他说:为什么我们应该要往生到弥勒净土?弥勒净土在三界比较近,极乐世界十万亿佛土比较远。其实你往生跟远近没有关系。你心中不忆念,就算它在你隔壁都没有用,你相不相信?往不往生─是你心理的问题,跟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 都没有关系的。我们这一念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哪有什么距离?往不往生─跟距离没有关系,是你自己心理准备好没有?障碍是来自于你内心;你心中不忆念佛陀,佛陀在你前面都没有用、住在你隔壁都没有用,当面错过!我们要知道─阿弥陀佛会不会去救拔某一个人…关键就是你心中有没有佛的存在,你有没有把阿弥陀佛当一回事,问题在这个地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念佛信愿行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的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

——《印光法师文钞·复高邵麟书三》

我们这一念的信愿是能感,弥陀的大悲愿力是能应。信愿到底要修到什么标准,才能够跟佛感应道交呢?这段文字讲出它的“量”。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这句话说明,信愿一定要达到决定心,什么叫决定心呢?印祖就解释“临终定欲往生西方”,就是我今生的一切努力,只为达到一个目标,我为什么拜佛?为什么持戒?为什么弘扬佛法?为什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就是“临终定欲往生西方”,就是一个目标,临终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一点犹豫不决都没有。有些人的心情,认为往生也好、不往生也可以,这种心情就不是决定心,这样子就没办法感应道交。所以这个净土法门一定要决定心。

这个决定心印祖再讲出它的相貌,令我们更加清楚,看第二段。“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所谓的决定心,就是不要说,这个碌碌庸庸,一个平凡的人身、就是生老病死这样过一生,我们不想受,就算是人王,你下辈子做大国王,做转轮圣王好了,统领四天下,七宝千子,或者让你做天王,忉利天天王,或者大梵天王。或者你说这个世间的荣华富贵我不欢喜,有种种过患。

给你出家为僧,这个出家为僧,不是普通的出家人喔,你看“一闻千悟,得大总持”,这个在自利功德当中,有这种境界,“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内心当中有禅定、有陀罗尼,有禅定有智能,成就这么殊胜的自利功德,这一念心能够得大总持;在利他方面呢,“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你弘扬佛法的时候,很多的眷属来听你弘法,你有很好的弘法因缘,你有这种自利利他的“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也应该把这种“高僧身”当做是一种毒荼。这个荼就是一种毒的菜,文中指毒的意思,把它当做一种毒药,把它当做一种罪业的根源。

因为这个三界,我们凡夫还是有漏的心,在三界很难抗拒不造罪业,这个三界的果报很容易生起罪业,这种身心是罪业的根源,所以“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这个“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我听过很多在家居士,他的心情就是这样子。他跟我说:哎呀!师父,在家人实在是太苦恼了,下辈子一定要出家。我心里想:你下辈子发愿要出家,你为什么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呢?是不是更彻底一点,出家不见得就能够解脱,出家的因缘是好一点,但是恶因缘还是很多的。只要是三界的果报,都是苦恼的,都是有种种的退转的因缘,我们对三界要发决定之厌离的心。

在《净土圣贤录》讲一个公案,它讲一个法师叫僧藏法师,他修苦行,平常就是为大众师做劳力。《净土圣贤录》提到说这个人很特别,他任劳任怨,这个是不简单。一般我们任劳容易,任怨难,你工作做很多,人家批评你,你就受不了。他不是,他任劳又任怨,他晚上读诵大乘经典、然后就念佛,他这样子修了一段时间。

他在临命终的时候,他那种功德力,修福修慧,修慧修福,临命终的时候,六欲天次第来迎,一开始是四天王天中阴身现前,最后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那个地地殊胜。结果他内心都不动摇,“这个不是我要的”!这个六欲天,他都不动心以后,六欲天就次第的消失掉了,最后阿弥陀佛才现身,他就是一念的信愿,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故事后面古德有一个评注,它说:临命终的时候,心思是何等的散乱,六欲诸天是何等的殊胜,而能坚定如此。你看看!我们没有看到这个欲界天的境界,我们不知道的,在经论上说,六欲天的天人,他剪下一块指甲,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合起来,价值比不上他一块指甲,我们这个指甲是剪剪,当垃圾丢掉。天人的果报是这种境界,他剪下一个指甲,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合起来,比不上他一个指甲,可见果报的殊胜。但是书中并没有说他是一个圣人,我相信故事中的法师还是个凡夫的境界,他面对这么殊胜的这种境界,他不动心,这个不容易。

所以我们要注意,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有时候是阿弥陀佛马上现前,那当然是感谢三宝,那个最好。但是,有时候我们也持戒、也修福,万一是诸天的中阴身现前,那怎么办呢?你想想看,这件事怎么办呢?你能不能经得起这种诱惑呢?在临命终的时候,古德说: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你只要一个念头差错就投胎,“我再来一次”,没有机会,你这一个念头一动,就等于感应道交,跟欲界感应道交,没有机会让你去考虑,也没有第二次机会,失败就失败。

所以这个“决定心”也是不容易。所以我们平常就必须要预防、抉择,你告诉自己:欲界是苦恼的,不但三恶道是苦,诸天也是苦。为什么呢?无常即苦,无常败坏,做一场美梦。结果呢?掉下来重新开始,辛苦了几十年,吃了一个糖果,很甜,吃完什么都没有了,对不对?就像印光大师说的,你念佛人得到一个天的果报,得到一个国王果报,就是用这个摩尼宝珠换糖果吃。你得到摩尼宝珠,要什么有什么,你往生极乐世界,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在那一期的生命,决定成佛。

成佛以后,你有无上菩提,当然就得大自在,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以佛的功德力,自受用是常乐我净;他受用呢,到十方法界里面去现身,千江有水千江月,哪一个众生跟你有缘,你现什么身都好,应以何身得度,而现何身说法,令其解脱。这个无上菩提就像摩尼宝珠,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它是恒常相续的。

所以我们内心当中,一定要事先抉择,诸天是无常的,这种快乐是无常的,不是我们的归依处,所以我们应该对于人王、天王、乃至于这种大法师的境界,“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这个地方要注意,我们讲信愿具足要到这个程度,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如是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

我们一念决定的信愿行,才能够感佛,佛的大悲愿力,才能够摄受我们,“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到极乐世界往生九品,就永远离开了三界业力的轮回。印祖说出了信愿具足的一个量,就是决定心的量。

印祖讲的信愿是智慧相应的抉择,我们透过对于佛陀圣言量的思惟,把我们内心的颠倒拔除,我们总认为五欲是快乐的,诸天的五欲是快乐的,我们要用无常观来破它。所谓的决定心是发起坚定往生的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去而来。

  佛教说因缘观─诸法因缘生。其实这一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过去生跟今生的互动:这一段的因缘,过去做过什么事,留下了很多的痕迹,只要你走过的路,都会留下痕迹;你造了业就会留下功能。过去跟现在这一部分不能改变,佛教修行不是修这一部分。你今生会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情,你的色身会健康或病痛,这个不能怪现在的你,要怪过去的你,所以说,过去跟现在这一段因缘叫做认命,这个因缘不能改变。

  第二个因缘是现在跟未来:这个最重要!因为这个是有无量的可能性。未来你可以到人天、你可以到极乐世界,你也可能堕三恶道。所以今生跟未来这一块,是非常重要。

  修行─我们所要修的是什么?当然是放在未来嘛!你过去有什么好修的呢?过去是不能改变的。下等人是活在过去,老是想过去,你过去怎么样…你今天就怎么样…那你的人生被看透了。

  修行人的相貌是:我现在虽然不够好,但是我未来会往好的方向走。这个人是有潜力的!因为他找到了修行的方法,他掌握整个修行的目标,这个人至少他修行上路了!有些人在世间打转还找不到高速公路。说:你连怎么修行都还不知道!你要改变的不是要改变外面,是改变你的妄想。

  所以当你了解整个《楞严经》的道理,虽然我们不能马上做到,但起码我们的生命,已经慢慢在进步当中,我们未来生命,我保证:我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你的生命就有意义了。每一天的生命都是在增上,妄想慢慢减少,真如的光明慢慢开显,慢慢趋向于【大佛顶】,那就很有意义!

  所以说:修行人,你要开始忘掉过去──我们不管过去怎么样,不管你过去曾经经历过怎么样的生命,你内心当中,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痕迹、什么样邪恶的功能,这个都概括承受,不要去怨天尤人,从现在开始改变。为什么?因为它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所以你可以改变;它不是本来有的,你本来是清净的,它是后来有的,它是从因缘生,当然也可以从因缘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

  我们看佛陀在经典上,他讲一件事情,大部分都只讲一次。你要听,就听;你要不听,也没办法。很严重很严重的,再重复一次,讲二次;要讲三次,那是最严重的──事不过三。

  但是释迦牟尼佛劝我们众生发愿求生净土,在《阿弥陀经》短短的经文里面劝了四次!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深思!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整个净土法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发愿。一棵树平常是往东边倾斜,它最后就往东边倒下去;它是往西边倾斜,它最后就往西边倒下去。

  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愿望,其实有时候你自己不知道,而这个愿望对你来说,会产生引导的力量。就是你今生不要只知道修资粮,你更要知道你这个资粮的方向在哪里!

  一个人,如果你从来不知道你心中所发的愿,那你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资粮本身是没有方向性的,你布施、持戒、忍辱,这是一个强大的资粮,但是你可知道这个资粮的去处在哪里?

  你说:我这个人是无所求,我也不发愿。其实你嘴上说不发愿,你心中一定是有愿望的,没有人是没有愿望的,除了阿罗汉在涅槃当中以外。所以,我们应该要发愿往生净土,来引导我们的生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念佛的信愿,「愿」当然是生命的方向,怎么知道信愿具足呢?有没有判定的标准?

  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的明了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如果你很重视结果,事情的成败得失你还是很重视,那你的信愿没有具足!

  如果你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以后,你不在乎结果,重点是我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你开始回光返照你的起心动念,而不是去看外境,表示你的信愿具足。

  为什么这样判断?一个人在生命当中,如果对娑婆世界的得失成败还看得很重,表示你的心还是有所住!你的心有所住,娑婆世界对你产生一定的牵动的力量,你的心被娑婆世界绑得紧紧的!你怎么说厌离娑婆呢?

  一个人在发愿以后,他的心是向极乐世界倾倒的时候,才是信愿行的开始,所以我们不要忽略心的信愿问题。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重视持名,重视信愿呢?因为你的观照力颠倒了,佛号就没有方向了!我讲实在话,佛号有再大的加持力,你一个人颠颠倒倒,贪恋娑婆,那你念这句佛号只得人天福报!这句佛号只有在觉悟的心中,才能产生大的感应和力量,所以我们一再强调“托彼名号,显我自心”,你自性颠倒的时候,佛号对你没有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念佛的信愿,“愿”当然是生命的方向,我怎么知道我自己信愿具足呢?你讲你的信愿具足,我也讲我的信愿具足,有没有判定的标准?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的明了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如果你的生命很重视结果,事情的成败得失结果,你还是很重视,那你的信愿没有具足!

  如果你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以后,你不在乎结果,你在乎过程,重点是我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你开始回光返照你的起心动念,而不是去看外境的成败,表示你的信愿具足!

  为什么这样判断?

  一个人在生命当中,你对娑婆世界的得失成败还看得很重,表示你的心还是有所住!你的心有所住,娑婆世界对你产生一定的牵动的力量,你的心跟娑婆世界还是绑得紧紧的!你怎么说厌离娑婆呢?

  一个人在发愿以后,他的心是向极乐世界倾倒的时候,他开始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所以我们不要忽略心的信愿问题。  



  为什么要重视信愿?古德说“自性若迷,佛何可救”,佛救不了你!净土法门为什么要重视持名,重视信愿呢?因为你的观照力颠倒了,佛号就没有方向了!我讲实在话,佛号有再大的加持力,你一个人颠颠倒倒,你一个人贪恋娑婆,说实在,佛是救不了你的,这句佛号只是人天福报!这句佛号只有在觉悟的心中,才能产生大的感应的力量,所以我们一再强调“托彼名号,显我自心”,你自性颠倒的时候,佛号对你没有用!

  为什么《阿弥陀经》这么多,“信愿”就讲三分之二的篇幅,就是你的观照力是你往生的重点!所以蕅益大师说“信愿具足,临终十念就可以往生!”每一句佛号念念跟弥陀的本愿感应道交,每一句佛号都是真实的!你信愿不具足,心中颠颠倒倒的,就算把佛号念得“绵绵密密,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土者不可不知也!”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要注意,你的方向在哪里?这是重点!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