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宗密大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如镜中像 如诸镜入一镜中诸镜即成影像故。诸佛心入行人观心。如影像也。然尘镜之性本明。磨莹即呈物像。众生自心亦尔。心静即现如来。故论问云。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云何世间多不能见。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经云佛心。论云法身。身心一也。皆据能现之本。若就所现应云应化。此约心静故。则知佛心亦然。故名为现。非谓佛心有所现也。此乃镜明则像像历然。智显则心心交映。故净名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三结名。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此翻云止。定之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结云以是义故名为定相。二起幻锁尘观文三。初标本。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同上。二正释中五。一起行。

  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 蹑前标解也。心性是识。识与根尘三和合有。各无自性。但是无明迷真而起。故名幻化。

  即起诸幻以除幻者 正明起行也。诸幻即幻智也。幻者。即根本无明是能幻之者。除幻者。依如幻始觉力。分觉根本不觉。始息灭相。终息生相。即是除幻。

  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随机应化说法开示如幻众生也。若观心释者。变起差别幻智。遍观八万尘劳之众。一一称真清净非障非蔽。即为开也。二功成。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 根尘既消自他无二。故能内发同体大悲。

  轻安 由悲从定起。非其爱见故。轻安畅适。三结通。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 明诸菩萨从此观门方能起于悲智乃至佛果。四简滥。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 拂幻法也。简识殊智。能所胜劣异故。

  非同幻观皆是幻故 拂幻智也。

  幻相永离 五总结。

  是诸菩萨所圆妙行 结成非幻称真之行。

  如土长苗 如种谷等依土长苗收子之时苗土俱弃。种喻觉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谓悟净圆觉。依幻法而起幻智。从幻智而忘心入觉。入觉则前二皆袪。三结名。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亦名三摩钵底。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胜位故。又等谓齐等。离沉掉故。至谓至到。到胜定故。故前有如幻三昧。三绝待灵心观文三。初标本。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如上。正释中二。一起行。

  以净觉心 蹑其所依。

  不取幻化 离第二观。

  及诸净相 离第一观。

  了知身心皆为挂碍 有身有心悉皆是妄。了知是能身心是所。托所起能故二皆碍。此下明其所用。于中又三。谓法喻合。

  无知觉 即上所了身心也。谓身触为觉。心缘曰知。由此分别。障正知见。

  明 正显灵妙之体。然此灵心上而无顶下而无底。傍无边际。中无在处。既无当中。何有东西上下。欲言空寂不似太虚。欲言相用不从缘起。欲言知见异于分别。欲言顽碍异于木石。欲言其觉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类。故诸经教于寂静空无呵为邪小。于知见明觉互泯互存。各有深意。今此欲入观门。恐知字引分别念。故宜但云明也。

  不依诸碍 诸碍者。身心能所。不依者直造灵明。

  永得 究竟常然。

  超过 回殊对待。

  碍 前观幻涉于烦恼。

  无碍境 前取静同于涅槃。

  受用 属己资缘。

  世界 共居国邑。

  及与身 宛然形质。

  心 还有见闻。

  相在 不异寻常。

  尘域 不离旧处。此由执认没体。同他今不生情岂拘灵照。

  如器中锽声出于外 锽字不定。恐译人错。遂为三释。一依锽字音横。准切韵训和训乐。不是器中之声。今率愚详之。取其声势不取训字。此应是金石等中声相也。今且现闻击钟磬之类。其声锽锽然。即知锽是此类声之相状。译人回润稍拙。应云如今器声锽锽出外。二作鐄字音同。即大钟也。是诸器中之一数。故云如器中鐄。准此则顺本经文。回润非失。但笔受或写录。错误以鐄为锽尔。三者皆簧音黄。即笙簧之类。以有簧之器非一故。不局云笙中簧。乃云器中簧也。亦如管籥之属。皆能发声出于外故。准此则译人不善此方声韵文字。故字与音俱错尔。后正释喻者。前三虽异合法皆通。皆器喻世界身心。声喻灵明观智。谓声从器出。器不能拘。故声闻四远器局本处。以喻观智约身心修得。身心所不能拘。观智廓尔无边。身心不离旧处。但所喻相当何争喻所依物。悫云。如万钓之镛星楼受碍。摇杵一击声振寰区。自体兼他不能留碍。岂以楼拘钟相便响不通。形碍管声令音不透。观此文势未免怀疑。复不能决通。媕婀邈之而已。意亦同前。仍法合最具。谓加楼喻世界。余准上知。

  烦恼涅槃(如器)不相留碍 如锽二功成。

  便能内发寂灭 不取幻化幻化即寂。不取静相静相即灭。非故寂之灭之。又但是真心实理非对静幻。故楞伽云。寂灭者名为一心。此非息动之寂生已而灭。故云内发。

  轻安(同上)妙觉随顺寂灭境界 在观之时用心同佛。故随顺妙觉寂灭。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故他不及。自己心识之量亦不能造。如萤烧须弥。必须离情方契。故自不及。又依体起智为自。根尘发识名他。不可识识智知。故皆不及。

  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一切众生寿命。但为浮想任持。本无实体。故华严云。一切众生但想所持。其犹空云是空之浮气。了虚空者。即知浮云毕竟非空。众生寿命是真之浮想。了真寂者。即知众生毕竟非真。三结名。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此云静虑。即虑而静故无散动。即当定义。即静而虑故非无记。即当慧义。故四静虑定慧平等。问既是定慧平等。云何科云绝待灵心。答正由不滞此二直造心源。故定慧等。释相文中绝待之义甚明。固无疑矣。然释相中指修行者妄情用心。故显。双非绝待。后但约义以结。故取双是齐融。齐融绝待双是双非皆是中道故释相与结名互显三观文初皆标悟者。闻前经故。谓初静观修文殊中解。次幻观修普贤全普眼前半之解。后灵心观修普眼后半刚藏全章之解。对配前经昭然可见。然此三门与涅槃经三相大同小异。与天台三观则义理同而意趣异。同者。一泯相即空观也。二起幻即假观也。三绝待即中观也。异者。此明行人用心方便。彼则推穷诸法性相。此多约心成行。故不立所观之境。彼多约义生解。故对所观三谛。三引例彰圆。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 此三门皆依悟净圆觉而起观行。观行亦皆趣入圆觉。始终不离故。云亲近随顺。佛及菩萨同证同修。随机随事行相各异。或多人同修一门。或一人具修多行。若三五若百千。同之与异随类难准。然必皆依此三种业。三种业中或具依三。或一或二同时前后单复绮互。具如二十五轮所明。此是修行人之事业矣。

  若得圆证即我圆觉 趣入虽从一门。功成即三皆圆证。若偏修一行但名亲近。三事圆通名证圆觉。四校量显胜。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初举劣。后不如下显胜。且如劝得一人二人持于五戒十戒。据诸教说。福已甚多。况令尔许亿人成就辟支罗汉。具足六通八解。永超三界十缠。而乃不如有人暂习圆觉。时中极促唯一刹那。岂况长时圆修妙观。悫云。牛迹巨海何可校量。闻此等者闻慧。随顺者思慧。修习者修慧。偈中唯三。阙校量故。余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偈言 且标举也。

  威德汝当知  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  随于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  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  名究竟涅槃

  上来三观竟。

  自此第二明单复修习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辨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后陈辞句中二。初庆前。

  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可知。二请后有二。一问所修。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世尊此诸方便 指前三观。

  一切菩萨于圆觉门 指前所依行本。

  有几修习 前说三观。虽行相分明。未审诸菩萨所修为复一人具三。为三人各一。为前后。为同时。为依次。为超次。二明所为。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可见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辨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辨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四。一举意标数。二观网交罗。三结成正因。四总示修习。今初。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 明所依之本。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 正明诸轮大意。无修之修。义同前段。

  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轮者摧辗义。能摧惑障令正智转。故名为轮。二观网交罗。于中三。初有三轮单修三观。次有二十一轮。交络三观。后有一轮圆修三观。悫疏于此二十五观约喻各立一名。今全用之。初中三一澄浑息用观。

  若诸菩萨 此下二十五轮皆有标列结。亦应一一标云悟净圆觉以为起行所依。为前有故。经恐文繁。故略不载。又此初三观行相前已具释。此为分成二十五数。故略明之以显单复之相。是故三观皆标云唯。结云单。意显不兼余二。力所未兼。非轻余行。

  唯取极静 不兼余事。

  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 由静心之力。觉身心空。瞥念尚无烦恼何据。烦恼不起即是觉心。故云究竟成就。

  不起于座便入涅槃 不起法空之座。便入寂灭涅槃。

  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结名二庖丁恣刃观。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静诸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庖丁是晋时屠子。十九年以一刀解牛锋刃不损。喻菩萨利众生修万行应。缘入俗自智无伤。余义已如前释。三呈音出碍观。谓器质音融。随扣应响。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 以诸幻境无边难可穷究。故直云灭。灭者绝念也。作用施为又妨禅寂。故云不取。入佛境界经云。诸法犹如幻。如幻不可得。离诸幻法故敬礼无所观。

  独断烦恼 独者不假诸行也。正是绝待之义。

  烦恼断尽便证实相 但与灵心相应。烦恼自无所有。无所有处即为证也。

  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结名。后交络三观。每以一观为头。兼于余三。交络成七。三七故有二十一轮。兼前三单及后一圆。足二十五然每一观为头。七段之中皆有四节。初两段二二共合。次两段三行次第。次有一段先一后齐。后有两段先齐后一。今每观为首之中。但长科七段。又缘每轮辨其先后。一一须牒观名。今恐文繁。每观但各举一字以论其次。谓初静次幻后寂。寂与静异者。静是二乘境。寂是佛境。又静是禅定。寂是涅槃。文中三。初七轮静观为首。兼于幻寂。次七轮幻观为首。兼于静寂。后七轮寂观为首。兼于静幻初中七观。一运舟兼济观。菩萨修定以出尘即运舟。发慧以化物即兼济。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 标静观为首。

  以静慧心 从静蹑迹起也。

  照诸幼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 兼修幻观。若无静慧则自居幻化。何能照幻。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结名。二湛海澄空观。湛海则波澜不动先静观以反流。澄空则水性清明。后寂观以显性。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静也)证至静性 寂也蹑静而兼修寂矣。

  便断烦恼永出生死 二观功用断烦恼是因亡。出生死是果丧。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结名三首罗三目观。三观俱修。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静也)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次幻)后断烦恼而入寂灭(后寂)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结名四三点齐修观三点者梵之伊字。悫意云。一人俱修三观。即名为齐。非谓同时。

  若诸菩萨以至诤力(静)断烦恼已(寂)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 幻也。烦恼既尽爱见已无。故所起行无不净妙。可解他缚。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结名五品字单双观。上单静观如上一口。后双明寂幻。如下两口。故云单双。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静)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境界 齐兼幻寂。初句是寂。后二句是幻。内断烦恼外度众生。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结名六独足双头观。白泽图中有山精。头如鼓有两面。前后俱见此喻静幻双照二利齐运。如双头也。单寂观如独足也。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 齐标静幻。以至静力资助策发变化之力。以度众生。

  后断烦恼 兼寂。前二利备故入中道。此与前异。前则静独为初。后始兼寂幻。此则静与幻齐为初。后始单兼于寂。

  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结名七。果落华敷观。即以静定之树。结寂灭中道之果。后敷华者。复以幻观入有情界。度诸众生。同令获得涅槃之果。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齐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兼幻)。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次七轮一一标幻为首。次兼余二。今初先武后文观。武王伐纣后铸戈戟为农器。喻此菩萨先变化种种已后入静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标幻)而取至静(兼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二功成退职观。菩萨发慧利物即是功成。习寂内修名为退职。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幻)而取寂灭(兼寂)。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二幻师解术观。先起变化作术法。后归静体寂故解术。

  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幻)。安住寂静(静也)而断烦恼(寂)。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四神龙隐海观。起幻化生如神龙布云雨。归体入静。如隐海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幻)断烦恼故(寂)安住至静(静也)。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五龙树通真观。先起幻后归静寂。如龙树初行幻术广化邪途后习真乘自阶圣果。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幻)至静寂灭。二俱随顺 齐兼静寂。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六商那示相观。商那和修即优波鞠多之师也。先以神力示相降伏鞠多弟子慢心后。乃入定归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齐静)后断烦恼(兼寂)。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七大通宴默观。大通如来先化用利物。后自归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齐寂)后住清净无作静虑(兼静)。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后七轮一一标寂为首。次兼余二。此初宝明空海观。佛顶经云。同入如来宝明空海。今灵心观。即本觉明。如宝明也。后静观如空海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寂)而起至静住于清净(兼静)。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二虚空妙用观。灵心之体如虚空。起化即妙用。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寂)。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兼)。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三舜若呈禅观。舜若即虚空神。遇日光映之暂现。如此先寂次静后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寂)安于静虑(静)而起变化(幻)。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四饮光归定观。大迦叶也。先证体次起神通。后乃归定。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寂)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幻)归于静虑(静)。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五多宝呈通观。多宝佛先成道证如体。后于塔中发起法华。如静幻无碍。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寂)而住静虑起于变化 齐兼静幻。

  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六下方腾化观。即法华菩萨六万恒沙从下方现。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齐静)而起变化(兼幻)。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七帝心含变观。此宝含诸物像。对即变应应而还空。如灵心观成包含德用应缘起幻而复安静。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齐幻)而起至静清明境慧(兼静)。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后有一轮圆修二观。此名如意圆修观。如意宝珠四方俱照。大智顿觉三观齐修。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 称圆觉而发慧故。

  圆合一切 圆融和合一切事理性相真妄色空等类。举体相应。是为圆合。谓由圆觉合理理即非理。故全即事。又由以觉合事事即非事。故全即理。余性相等皆同此说。中道义谛于是现焉。非理非事双遮显中。即理即事双照显中。遮照同时是为圆觉。

  于诸性 依此修静观。

  相 依此修幻观。

  无离觉性 依此修寂观故。科云圆修三观矣。又以圆觉合一切。是从体起用。性相无异觉性。是会用归体。体用无碍寂照同时。是为圆满无上妙觉。

  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三结成正因。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可见四总示修习。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 示修习者。修此二十五轮之时。于事中威仪法式及用心方便三业事理。具足修习之意。

  当持梵行(戒也)寂静(定也)思惟 慧也。具戒定慧心在观门。如是修行必定成佛。

  求哀忏悔经三七日 多生业累恐障净心。忏悔求哀发露先罪。日数若少虑不精诚。三七日中已彰恳祷。忏悔之义下道场加行中当释。

  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 书此二十五轮名字文句。安置道场之中。礼念虔诚精祈一行。

  至心求哀随手结取 若自的乐一门。随便积习。若胜劣难分不能自决。即凭圣力以卜应修。信手取之不宜简择。

  依结开示便知顿渐 依所捻结。开而视之顿渐自知。无贪余观。

  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心怀疑阻并失前功。纵使再修稍难成就。据根验理必在于兹。无乃等闲轻于事相。偈中亦四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标举)

  辨音汝当知  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

  今修观之人先以所依之体为本而起观行。长行云圆觉清净。无能所修心宜此理。即禅定义。

  所谓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

  三法顿渐修  有二十五种

  长广偈略。

  十方诸如来  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正结所为。

  唯除顿觉人  并法不随顺

  简非所为也。长无偈有。今为二释。一者两句皆作上根释。谓唯除上根圆顿悟解之人。并及于一切定相之法不随顺者。则不必具依二十五轮及道场探结等。不随顺法者。不取相也。既不随相即随真觉。此乃顿入圆明触目合道。不可加之绳索伤乎无疮。是前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等类。故除之矣。二者下句作无信下根释。谓都不信者。闻之不能随顺。依此则上智与下愚不移也。前释不随。不随倒法。此释不随。不随正法。

  一切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  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  不久证涅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次后有二问答。两重除障。初净业章除我入觉。后普觉章依师离病。此皆观行中障。故同大科。初中虽约计执浅深说有四相差别。然唯是我见。故经文除别列四名之外。节节皆有我字。若除此执便是圆觉。故云入觉。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陈辞句中二。一庆前。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 前总明观行。一向称理而修。犹可领解。今于一味之中。广张诸轮屈曲差别。差别不乖一味。尤为难见。故不思议。

  一切如来因地行相 远成所答文殊之问。

  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悟因行也。夫果德称真约理可照。因行治染体解是难。今一念备知炳然齐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故深庆矣。二问后又三。一正问。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此中问意不说本来都迷。意明已知觉性圆明诸法清净。何得凡心宛在不合觉源。所作所为情犹憎爱。自他全别难自浑融。比对果人天地之远。觉心本净悟即应同。更有何法染污。令我用心异佛。故云因何迷闷不入。二情后。

  惟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 法性者诸法之性。若直谭本体则名觉性。若推穷差别之法。皆无自体同于一性。即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诸法。全同觉性。故云开悟法性。从前经文但云觉性。唯此段云法性。意在此矣。三结意。

  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下三唱仿前。

  说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四。一总叙过由。二别释四相。三存我失道。四断惑成因。初中总叙四相。为过患之因由。文二一明过患本起。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 未曾悟故。故下有生盲之喻。

  妄想执有 无中横计。

  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统唯我相但由展转约义。故有四名。四名复有二相。一迷识境。二迷智境。初者谓取自体为我。计我展转趣于余趣为人。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异相续为众生。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为寿者。如金刚两论所说。迷智境者。即此经说。至文当知。

  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真我本有。迷之谓无。妄我本空。执之为有。四皆横计。故云尔也。二明过患滋多文四。一展转生妄。二违拒觉心。三动息俱迷。四结成障道。今初展转者初四句由迷起惑。次二句由惑造业。次二句由业招报。后一句反于五道堕于二乘。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 谓由执四相为实我体。所以于自生爱于他生憎。顺我者爱。违我者憎。如是爱憎皆由执我。故曰由此。

  于虚妄体重执虚妄 四大五蕴迷性妄生。众缘假合已是虚妄。更于其上重执我人。故云尔也。

  二妄想依生妄业道 由前二妄故。生起造作种种妄业。业能引至苦乐之果。故名为道。

  有妄业故妄见流转 业成即受生死流转。生死流转是所至之果。

  厌流转者 厌三界不安皆如火宅。息缘断惑。

  妄见涅槃 趣寂耽空志在灰身灭智。然上十句总当二乘宗中生灭四谛也。谓初六句集谛。次二句苦谛。次一句道谛。后一句灭谛。二违拒觉心。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 正是结答前问。前问云何迷闷不入。今答云。由认四相展转生过。纵离六道复堕二乘。是故不入。

  非觉违拒诸能入者 前问云因何使诸众生不入。故此答云。非觉违拒使之不入。但由认我故不入也。如梦身未忘不能合于本身。非本身违拒。

  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释成非觉违拒。意云。入时若是觉入。不入即是觉拒。既入者自是信解行等。觉体元无出入。入与不入何责于觉。三动息俱迷文二。一正明。

  是故动念 即前苦集八句。

  及与息念 即前灭道二句。

  皆归迷闷 结成不入二征释文二。初征。

  何以故 动念既为背觉。息念即合契真。何故皆称迷闷。二释分一一直释。

  由有无始本起无明 最初根本而起。又从本源而起。

  为己主宰 由将无始住地无明为我主故。动是我动。息是我息。我相既在动息俱迷。二转释。前是对征之释。此又委细释于前文本起之义。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 未曾悟故。如人若十岁二十始盲。则眼前虽不见物。说之即能了知。若胎中无目生来便盲。则对色之时种种为说终无所益。则先须金錍抉膜然后指示是非。故涅槃经说。如盲人不识乳色。他人为说展转譬喻贝米雪鹤。竟不能得识其乳色。

  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前得本起因地。则所修皆是佛因。此用本起无明。一切皆是魔业。又前以觉圆明故根尘普净。结云一切是觉。今以无明为本。故云皆是无明。前如金为千器器器皆金。此如土为千器器器皆瓦。

  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由爱故得身。若断身即违爱。如人身纵卑陋病苦亦自保命终不能断。断余或可。自断诚难。认我亦尔。断一切烦恼恶业。容有得者。欲令断我其可得乎。何以故。我终不能还断我故。又有我故必不觉我。如眠不自见故。必情忘想尽与觉一体。觉是真我则妄我本无。方名为断。如梦身纵令至劣至苦梦时终不肯断。必须觉来合于本身方嫌梦苦复无可断。四结成障道。

  是故当知 指前意势。直从我体起憎爱已来。乃至不断命等。此都结之以成障道所以云。

  有爱我者我与随顺 对顺生爱以明我。

  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对违起憎以明我。

  为憎爱心养无明故 双指上二唯滋无明。故知迷心修道纵令勤苦种种行门。但助无明何成佛果。

  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正明障道。言相续者。本从无明而生憎爱。憎爱还熏无明。种子现行相续不断。将此求道毕竟不成。故宝积经云。于身生宝爱。不离于我人。彼作是修行由斯堕恶趣。二别释四相。然此我等行相殊常。常者但约迷执。初果已除。此乃直就修证。罗汉未晓。文中即为四段。一约事验我。二悟我成人。三了迹迹生。四潜续如命。初谓验其任运分自他者是其我相。文中二。一标释粗相。二结指细相。初中二。一征起标示。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夫我难自见。约事证知。但验自他各殊。即证自中有我。设令修道舍妄证真。但觉有心。总名我相。二约喻以释。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支弦(紧急)缓 缓慢皆是支体不调手足失度之状。

  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此况道者燕居静室或隐深山。心绝经营境无违顺。习闲成性暂得忘情。不觉自他谓证无我。若违顺所逼宛有心生心。既未平方知我在故下云。若复有人叹谤其法即喜恨等。二结指细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 上能下所。

  如来毕竟了知 于所证中又上是能了知也。

  清净涅槃 所了知也。

  皆是我相 谓非但了知二乘涅槃为我相。设使了知如来涅槃亦是我相。然涅槃但是觉体。非别有可证。今既证得涅槃不忘能所。即是我相。二悟我成人。悟前非者是此相矣。文二。一粗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觉前非也。者字正名人相。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 不作证心。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同前非也。

  悟已超过一切证者 绝所证之过。除能悟之累。

  悉为人相 结成也。二细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 不取能所故。

  俱是我者心存少悟 此智不袪为存悟矣。非诸差别故云少也。

  备殚证理 无非不尽故曰备。殚尽也。

  皆名人相 结成细相。三了迹迹生。谓前二相俱是心迹。总不执之故免我人。然此了心又亦是迹。故云了迹迹生。文三。一征起标示。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觉前能悟悟是所觉。悟既成所觉又名能。展转无穷皆成能所。能所及处皆是相待。了此无定。故离前非计所不及。谓免诸过。不觉此计又是众生。众生者不定执一之谓也。二举喻征释。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 借世人语辞以为义势。显众生相。

  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 双标非也。下自释云。

  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 以自是众生故非我也。

  云何非彼我是众生 以云我是众生不云彼是众生故非彼也。

  非彼我故 非彼人之我也。又显于自于彼不计我人。故非彼我。三指前对辨。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我相)了悟(人相)皆为我人 指前二相也。下对之以辨众生之相云。

  而我人相所不及者 了证者空则我不及。了悟者空则人不及。不执主宰故离我人。

  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心不忘故即。上者宇四。潜续如命谓。都无所执但拟修行由。不起心免前三过。即此无执之业智相续未忘。非故生心。故言潜续。文二。一征起标示。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可知)心照清净 即心之照故云清净。即自觉也。

  觉所了者 觉前三相即觉他也。证悟等尽彻于真源。无别能觉。故上云心照。

  一切业智 拟将此智修习一切无漏之业故。

  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虽能除妄而不自除。故不自见。不自见故犹如命根。如命根者。兼取相续不断之义。二展转细释又三。一以义正释。

  善男子若心照见 是此门之相。

  一切觉 是前三相。

  者(通二)皆为尘垢 双指过患下释过患所以云。

  觉所觉者不离尘故 由将此心见前诸觉故不离尘。以心未忘故。二以喻反释。

  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 汤销冰尽同成一水。更无能知尽者。反明此业智既照前三相皆尽。则是我病未尽。如冰若言我尽。即此言尽之冰便是不尽。若细配合则水喻真性。冰喻四相。汤喻智慧。煎水名汤。悟心名智。故谓水冻成冰。还煎水以销之。冰汤俱尽湿性独存。以喻心迷成我还悟心以消之我智俱尽照体独立。三以法正合。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若以同喻反合。应云无别有我知我尽者。今翻喻势顺前正释。故云正合三存我失道文二。一总标失道。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 由前四相皆有取证。

  终不能成一切圣果 既将此心修行。则行行。皆带能所。故不成圣。正同华严多劫六度不名菩萨。

  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正宗佛法之末世也。夫正法之时。修则皆证。末世之时人多取相。今既取证相。则正法亦同末世。若遇此教了达病源。则虽末世还同正法。后展转广释文四。一认我为真。二说病为法。三将凡滥圣。四趣果迷因。初中二。一征释其过。二结成障觉。初中六。一久修如何不证征。二认我取证非真释三取证云何妨道征。四爱寂憎喧非脱释。五何知证法非脱征。六赞喜谤嗔验我释。今初。

  何以故 劫数既多行又勤苦。以何义故不证圣果。释中二。一法。

  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 良由认我以为涅槃故。虽多劫勤修终无所益。如认梦身以为自己。勤为家业种种疲劳。终无一事益于资产。二喻。

  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贼若在外犹可堤防。养之为儿如何捡慎。又知贼是贼贼无能为。认之为儿宁免破败。以喻六根取境犹可制御藏识妄我难以辨明。故如来藏中功德之宝念念衰耗。由此贪穷难集福智。三证何妨道征。

  何以故 纵使认我取证。何以便妨于道。憎爱非脱释。

  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夫生死轮回本自憎爱。欲求解脱须尽二源。今爱涅槃还是本爱。今憎生死亦是本憎。弃苦欣乐虽殊。憎爱元是本习。带之修道佛果岂成。伏我爱根为涅槃者。由伏之故不起。不起之相似涅槃相。以似为真故云尔也。

  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本爱涅槃拟除生死。爱心既在即生死根。爱根憎苗岂名解脱。五何知证法非脱征。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 法者涅槃。由前释知爱涅槃者名不解脱。故此征云。若爱生死许是系缚。今悟涅槃是寂灭法。以何相知云不解脱。六赞毁验我释者。谓实证者必无我无我故即无嗔喜。今为法嗔喜。即知证法非真。我未尽故。文中二。一标我未尽。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已微证为自清净 外知根尘假合。内觉性体寂然。

  由未能尽我相根本 正标未尽。二以境验知。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 然世境违顺粗重易明。唯就法门最难觉察。但言为法嗔彼度此。不知此心元是我相。

  则知我相坚固执持 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无间断。

  潜伏藏识 种子也。

  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现行也。遇境则发相续流转。通而言之。谓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执犹坚潜藏相续。虽慧军数举魔众频摧。且阿赖耶城难攻主宰。末那常侍防护牢强。意识谋臣经营内外。旁监五识之将。以镇六根之门。由是贼主频通游戏。时时偷号惑我法王。往往侵强扰我观境。虽外怯般若。昼伏夜行。而内挟无明昼夜不断。二结成障觉。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二说病为法文一。一正释其非二结成障觉。初中二。一覆推。蹑前为法嗔喜之次推穷。以成说病为法之过。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 恐闻嗔喜是我便拟忍受不嗔用为无我。故推征云。若见彼是毁人我被彼毁而不嗔者。此亦是我。故云。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既见有毁我者则未得我空。亦应云。若知我空无我说法。故次云。

  有我说法我未断故 然毁者是彼。说者是我。经文于毁者言无。反明过也。于说法者言有。顺明过也。翻覆推过者。下拟决断为病故。

  众生寿命 阙人相者。取其文润成句。

  亦复如是 例于我也。二决断。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 指前所推之过也。即是四相四相若存总名为病。

  是故名为可怜愍者 以病为法诚可怜愍。

  虽勤精进增益诸病 带病修行故增诸病。反此而言。则称实修行唯益实德。如药草等种有甘苦。水土所滋各唯增益。苦喻我相为本。甘喻净觉为本。水土则喻万行。二结成障觉。

  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三将凡滥圣文二。一正明相滥。二结成障觉。初中二。一抑圣同己。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佛说了义称理法门。皆言心境本空惑业本净凡圣不异因果皆圆。就佛见之理实如此。且众生迷倒已久种习根深纵令信解法门。现用元来随念。但以分别心识。解他无碍言教谓言佛意亦秖如然。心既是念。故不觉念。不知冥通。证入异于随相信心。认佛平等之谭。不能断惑求证。故经印言终不成就。华严亦云。如贫数他宝等。二骋己齐圣。前则抑高就下。此则骋下齐高。文二。一认其圣智。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 理也。乃至圣人所具功德。

  未证谓证 智也。则圣人冥证之智身。今谓得谓证者增上慢人。若自知不证而言证者。则根本戒中大妄语戒。非此文意。二验出凡情。

  见胜进者心生嫉妒 然诸圣人形类不定。得与不得内证在心。何以辨他未得未证。故观心行以验真虚。夫圣人用心他己无二。见他胜进或法教流行。念念喜欢必能随顺。自验内心如此。或即证悟不虚。若自觉己衰他盛则嫉。己盛他衰则喜。纵令深解妙境但是心之所缘。勿错认之谓得谓证。二结成障觉。

  由彼众生 双指前两类之人。

  未断我爱 前云终不成就者。以佛无我爱凡有我爱故云云。见胜进嫉妒。亦由我爱。由我爱故下云。

  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四趣果迷因。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趣果)无令求悟惟益多闻 迷因也。即知先须悟道然后多闻增慧。末世之人多迷此意。唯宗名数不务了心。心既不通。解义唯多我见唯长。故下云。

  增长我见 华严亦云。不能了自心增长一切恶等。又智论云。多闻无智慧是不知实相。譬如大闇中有灯而无目等。四断惑成因二。一顺释。

  但当精勤 诫劝之辞。

  降伏烦恼 别标所断。

  起大勇猛 通劝修断。

  未得令得 修也。谓真实境中一切功德妙用。

  未断令断 断也。颠倒境中一切障碍之法。即下所列云。

  贪嗔爱慢 根本烦恼中三也。爱无别性贪数所摄。

  谄曲嫉妒 小随烦恼。

  对境不生彼(他也)我(自也)恩爱一切寂灭 重举此者。生死根本最难拔故。念尽则自他俱寂。

  佛说是人渐次成就 结成因也。由前说除我用心。当时虽悟仍虑长时难离我习。故佛诫云。但得顿我悟空勤断烦恼。我见习气渐尽。无上佛果自然渐成。

  求善知识不堕邪见 商人入海须假导师。学者修行必资善友。二反释。

  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反明不生憎爱则入觉也。偈赞中四。如次讽前。全同长行。故不烦写。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且标举也。

  净业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  无始妄流转(一也)

  未除四种相  不得成菩提(二也)

  爱憎生于心  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  不能入觉城

  三也。城喻觉者。法喻各有三义一了心性空众惑不入。如防外敌。二见恒沙德则万行圆增。如养人众二道无不通。如开门引摄。

  若能归悟刹

  刹是世界如入唐国率土属唐蕃境亦尔。故知若到悟境。则法法属悟。迷境亦尔。

  先去贪嗔痴

  痴长无偈有。慢则长有偈无。文影略也。

  法爱

  爱涅槃。

  不存心(断也)  渐次可成就(成因)

  我身

  憎爱之本。

  本不有  憎爱何由生

  所依既空能依何有。

  此人求善友  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  究竟非成就

  四也。悟刹我身皆长无偈有。自下依师离病者。谓广劝依善知识。除去四病及诸细惑。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有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正陈中二。一庆前。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四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二请后曲有三。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 一明请问之意。如人有子病者偏忧。菩萨大悲先哀末世。贤圣隐没正法将沈。欲令广益当来。是故悬兴此问。次下正请问。前皆有我相。未可施功。今既障除方堪修习就此运用复有是非。故须依师免溺四病。

  使诸众生求何等人 由前云求善知识不堕邪见。故此请问何等之人是善知识。答中具指。

  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 文相皆显。

  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三明所为也。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五。一指示明师令事。二分别四病令除。三辨事师之心。四明除病之行。五显发心深广。如次答前五问。然复有少相滥。故且显经文。今初答第一问也。文三。一令识。二令事。三显益。今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 简余乘也。正因。

  求善知识 正缘也。善能知真识妄知病识药。故初心便令求者。文殊告善财云。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故光赞般若经云。欲学六波罗蜜者。当与真善知识相随常当承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欲修行者 为行求解。

  当求一切正知见人 标指也。善达觉性不因修生决择无疑。名正知见。法句经云。善解深法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已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名真善知识。华手经云。有四法者。当知为善知识。谓善知教化修道各及过患。

  心不住相 离凡夫烦恼境界。谓不应住色生心等。

  不着声闻缘觉境界 离二乘滞寂境界。称赞大乘经云。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亦可正知见者简外道。不住相简凡夫。不着等简二乘。上皆顺行下逆行云。

  虽现尘劳 即贪等也。

  心恒清净 现染之中而不染也。如净名云。虽有妻子常修梵行等。华严云。菩萨在家与妻子俱。未曾舍离菩提之心。

  示有诸过 欲度有过众生。先以同事相摄。心既相亲方能受教。如净名云。入诸淫舍示欲之过等。亦同华严善财善友婆须蜜女等。

  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或为利益。或有别缘。所作非仪暂乖真教。秖得贬已承非。不得饰非说理以误凡下。此乃不同邪人自造诸过。复说非梵行事为其真实。令无量人堕大险趣。但为同事摄故。虽现诸过常须赞叹真实梵行。故论云。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虽坏行而不破见者。是则人天真胜福田。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结成大益。二令事文二。一举身命之难。二例身外之易。初中二。一正举。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 如雪山舍身香城破骨之类。儒典尚令竭力事父致身事君。何况为法。故大乘四法经云。诸苾刍尽寿乃至逢遇丧命因缘。必定不得舍善知识。二遮疑。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 指前顺行。

  乃至示现种种过患 指前逆行。

  心无憍慢 正明不疑。夫菩萨化现权道难测。但依法门莫疑其迹。不以顺行即效虔诚或睹逆行便生憍慢。故智论云。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复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然为师之难为徒不易。勿因此诫误敌粗人。欲验真虚如前简择。已谙其道如此遵承。又此药治徒。师勿错服。服之增病。无药可治。以缚解缚无有是处。二例身外之易。

  况复搏 搏食也。译之讹略。应云段食。

  财(钱帛)妻子(最亲)眷属 仆从对前身命之难。故言况复。二显益。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 由前无慢故也。憍慢若起恶念便生障覆自心。法何得入。

  即能究竟成就正觉 既无恶念之覆。即得正觉成就。

  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觉心既明即慧光开发触向无染。故曰心华。称体无边照十方刹。二分别四病令除者。答第二问。标以妙法。释依圆觉。圆觉是所依法故。此法离于四病方可依故。除病之问下自有答。然文似滥故含而科之。文三。一总标征起。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心病无边要唯此四。随有其一即不堪为师。二别释行相。皆名病者。总缘不以教为绳墨不以师为指南但自举心作如是意。故经文皆云。若复有人作如是言。言是意言矣。文四。一生心造作。

  一者作病(标名)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 辨相也。思惟揣度计校筹量。兴心运为拟作行相。造塔造寺供佛供僧。持咒持经僧讲俗讲。端然宴坐种种施为。止息深山游历世界。勤忧衣食谓是道缘。故受饥寒将为功德。观空观有爱身厌身。于多行门随执其一。托此一行欲契觉心。既是造作生情。岂合无为寂照。此病从前幻观中来。彼云。一切菩萨从此起行。至诸轮中皆云度生起行起用。失彼文意成此作病。

  彼圆觉性非作得故 指体以破也。圆觉性非造作。造作如何契之。若了觉性本圆。不用兴心求益。不兴心处即合觉心。合觉心时自无诸妄。无诸妄已则所作相应。积土聚沙皆成佛道。即于上来诸行。遇缘力及便为。随病随治不顺妄念。但得妄尽性自开明。歇即菩提岂从外得。

  说名为病 结名也。此上四节。下三亦同。二任意浮沉。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 意云。生死是空。更何所断。涅槃本寂。何假修求。不厌不欣无起灭念。

  任彼一切随诸法性 如火热水湿之类。各各差别之性也。今时见有一类人。云妄从他妄真任他真。各称其心。何必改作。作亦任作好闲任闲。逢饥即餐。遇衣即着。好事恶事一切不知。任运而行信缘而活。睡来即卧兴来即行。东西南北何定去住。此病因前云圆觉清净本无修习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失彼文意。自谓已觉何必作幻。故成任病。

  欲求圆觉 谓言闲即契道。

  彼圆觉性非任有故 前则驱驰觅佛。此乃放纵身心。设令善恶不拘。即名无记之性。七贤岂是大道四皓宁为圣人尚昧欲天焉冥觉体。行人至此溺水沉舟。宜自警怀。勿沾斯病。故前云。若不修行常居幻化云何解脱。

  说名为病 三止息妄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 生心恐非。随情虑失。一向止息岂合任之。但止妄即真。何须别照。

  得一切性 息念故离相。离相故得性。是诸法无性之性。非即觉性。

  寂然平等 意云。由我心生妄想故。招苦乐差殊。今但止息妄心。妄尽自然平等。此病从前静观中来。迷彼取静为行。及证诸念之言。因成此病。

  欲求圆觉 谓言止妄即真。

  彼圆觉性非止合故 觉本无念。见念既乖。性本灵明。迷照亦失。念无而有。既止息令无。照有而隐。何不观察令显。又真本无念。念既乖真。性本无止。止亦违性。故言非止合故。故前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说名为病 四灭除心境。

  四者灭病 前但止息心念令寂。此则计于身心根尘本来空寂。又前不妨见有根尘。但不随念爱染。故云止息。此则于根尘亦无。坚持空寂之相。由见空无故云除灭。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 意云。烦恼之本即是身心。若执身心烦恼何断。故标断烦恼。释身以空。又断尽烦恼空却身心身心尚空根尘何有。

  一切永寂欲求圆觉 身等本空故名永寂。诸相既。泯寂相现前拟将此心求证圆觉。此病从寂观中来。彼诸轮中皆云。寂灭及断烦恼。迷彼成此。

  彼圆觉性非寂相故 夫觉体灵明不唯寂灭。今灭惑住寂。岂得相应。况圆觉者非动非静。双融动静。恒沙妙用无碍难思。住寂之心何能契合。言即似近理即全疏。与理相违故言非也。

  说名为病 三结明真伪。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 将前四行自验其心。随落一门则知是病。故言离者则知清净。然上四门皆是诸经观赞。况前三观具有斯文。今此以为病者。有其二意。一者四中皆无观慧。二者但以率心偏住一行。不穷善友圆意。不究佛教圆文。才悟一门之义。便不能久事明师。才见一经妙文。便不能广穷圣意。但贪单省执一为圆。是以经文总诃为病。若能四皆通达不滞一门。即此四中并皆入道。虽然作种种行。元来任运清闲。虽顿觉身心本空。习起还须息灭。又须常冥觉体。不得取四为心。则自然休时非休。作时非作。故净名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即上所释病除法在。是正观也。虽不取四病。而慧解昭然不得惧落四中便不建志立节。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复有闻斯四过离四。又更生情便信胸襟别为见解。故云邪观。又作是观者离四也。他观者取四也。问为说简师之时求于离病之者。为说学人自离四病。若说师病者。何以问中别标其目。又结云作是观者等。若说学人病者。云何标云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答二皆不异。既闻经识病。须求离病之师。既事此师。即修离病之行。然别释之中。若师若徒病无别相。虽含二意而无二途。解释结文之中即须科简。若结行人即依前释。若结简师。师无四病即须归依。名为正观。若纵智别求。名为邪观。故菩萨戒云。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而实有德。是故不得观法师种姓。意云。但观病中离与不离。莫观种姓贵之与贱。三辨事师之心。此当答第三行何等行之问。故标云欲修行者。结云如是修行。然且唯说事师更无别行。故但作此科判以当修行。谓菩萨行门本无定迹。随当时事随差别机。但令善事明师。明师必自临事指示。亦同善财于文殊处发菩提心已闻菩萨行。文殊亦不具说。但令亲近善友矣。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 如善财南迈普贤西游等也。涅槃经说。是具足因缘故。故法句经说。善知识如父母眼目脚足梯蹬衣食铠绳药刃等。乃至云。善男子善知识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我今教汝亲近。大众闻已举声号哭等。

  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 夫善友度人种种方便。师徒心契法意方传。是以俯就物机相亲相近。愚者无识憍慢便生。慢既翳心即不入道。故云应断。

  若复远离应断嗔恨 或欲除慢或遇异缘。相去相离便生嗔恨。云疏我亲彼。说爱说憎既一念嗔百万障起。非论失道。亦堕三途。故此令断。论语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又怨。怨则此嗔恨也。不逊则此憍慢也。

  现逆顺境 远离名逆。亲近名顺。又违情曰逆。随情曰顺。故胜鬘云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则佛法久住。

  犹如虚空 心无改易。

  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 结示同体悲智。所以然者。若不了善友及诸众生与己同体者。则虽知菩提可进。而不能屈节事师。虽知萨埵可悲。而不能忘躯弘道。故此示也。

  如此修行方入圆觉 结因成果。四名除病之行。是答第四除去何病之问。文二。初明所治。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自他憎爱前已频明。今复说者。是种子故。是入道微细病故。由此种子难契圆明故。随所闻法门。即生心作意舍此取彼。憎妄爱真难忘能所故后能治云即除诸病。现行粗而易觉。种子细而难明。故偏指也。后明能治文二。一等心观人。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七品行慈之中此当上怨。同上亲也。观之既同应与上乐。二等心观法。

  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前既云怨家父母无二。例此观法应云涅槃生死不殊。不殊则无自他憎爱。故知诸病秖由爱真憎妄见自见他故。不能久事师宗。但自生情起行。今既断斯种子。则诸病自除。所以观人中云即除诸病此云亦复如是。又此于诸法中明自他憎爱。尤显异于前段。前段不言法故。五显发心深广。正答第五问也。文三。一总标发心。二别明心相。三通结离邪。今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 诸佛因地皆发此心。依此愿修方成正觉。若无心愿策引。所修行亦不成。二别明心相。此同金刚经中具四心也。四心者。彼经弥勒颂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今此文二。文二合故。一广大第一。

  尽于虚空一切众生 广大心也。彼云四生九类。

  我皆令入究竟圆觉 第一心也。彼云入于无余涅槃。各随宗故。然菩萨发心皆无分剂。等众生界不择怨亲。普使修行同归圆觉。虚空众生无有边际。菩萨悲愿亦复如然。由发此愿自熏成种。承此愿力任运而化。不要起心。三世诸佛悉同于此。若不尔者。即与二乘无异。二常不颠倒。

  于圆觉中无取觉者 常心也。我入觉时我即圆觉。众生亦尔何有取者。故天亲云。自身灭度无异众生。故名常心。若见有众生因我入觉。即非常也。

  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不颠倒心。故天亲云。远离依止身见众生等相。故无著云。已断我见得自行平等想。故信解自他平等。上来总是彼经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三通结离邪。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可知。偈中文五。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且标举也。

  普觉汝当知  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  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一也)  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二也)  亲近无憍慢

  远离无嗔恨  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  还如佛出世

  三也。长行达已同凡。此乃敬师如佛。

  不犯非律仪  戒根永清净

  四也。但讽前能治。以所治憎爱是犯戒因。云未解脱亦违戒德故。此云不犯及永净也。

  度一切众生  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  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  证觉般涅槃

  五也。此句长无此有。般涅槃之义。留对下佛出现文以释。后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证。得道之处名曰道场。谓于此处誓志克期。加功用行以求证入故名加行。下根修证者。谓虽信解前法。而障重心浮。须入道场自为制勒。缘强境胜则功用有期。问此入道场但是修前三观。何得别为大科。答观行法门虽同。修之方便有异。随机施设故。故此文先结前云。若在伽蓝安处徒众随分思察。如我已说。结已然后说道场仪式。故知别是一段矣。

  于是圆觉菩萨 义如前释。文四初三之初。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正陈中二。一庆前。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解之可知也。一请后。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 蹑庆前之文。

  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 举所为也。下正请云。

  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 间道场也。

  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问加行。

  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结请。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二。一答道场。二答加行。初中二。一结前。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 正法像法。

  若法末时(末法)有诸众生具大乘性 宿有闻熏种也。不同唯识永简余性。

  信佛秘密大圆觉心 闻慧初开。

  欲修行者 菩提心发。上皆明当机也。

  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指前普眼法门及三观诸轮所说。谓圆机菩萨不滞空闲。种种施为作诸利益。广度群品。修学法门。随其闲暇分中。则便思察三观。故言随分。非谓见解未圆名为随分。二正说文三。一道场期限。二限内修行。三诫取邪正。今初。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 菩萨逢益即为。遇缘且赴。如法华中官事当行之类。

  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 若无胜利。须建道场克志加功以期圣果。则三期皆是自利。为简利他故名无他事。亦可王贼命难名为他事。定三期者。过则情生疲厌。少则功行未圆故量克三期亦无别义。然约三根配之。有其二意。一约障尽难易配长期下根。中期中根。下期上根。二约精进懈怠配者。即反于此。根有利钝期有远近。对病设药斯之谓欤。

  安置净居 欲使内外清净身心洁白事理称可。二限内修行文二。一明道场行相。二明遇夏安居。初文二。一明随相用心。

  若佛现在 对当会菩萨众。

  当正思惟 明不假设像等。当知唯心无外境界。

  若复灭后 对末世众生。

  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明设像之意。谓大师去世不睹真仪。设像谛观引心入法。相即无相即见如来。亦可想佛真身常在不灭。若称理说者。观行无间是佛现在。间断之时是佛灭后。断后复作观行思唯。是设像存想。今且依事行释也。次下明礼忏仪式。

  悬诸幡华 严持坛场也。备如方等经说。

  经三七日 去其久近。无别所表。方等经极少七日。久则不遮。次下正明法事。准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总有八重。一供养。二赞佛。三礼佛。四忏悔。五劝请。六随喜。七回向。八发愿。今略唯二。谓礼佛忏悔。然文虽略法必具行。论中亦云。应当精勤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常不休息。得免诸障善根增长。华严亦令礼敬称赞供养忏悔等。

  稽首十方诸佛名字 礼佛也。以名召体观而礼之。准勒那三藏礼佛观门。优劣有七。一我慢礼。二唱和礼。此二非仪。三恭敬礼。敬从心发运于身口五轮着地。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五起用礼。观身与佛皆从缘起如幻如影。普运身心遍礼一切。六内观礼。但礼身内法身真佛不缘他佛。七实相礼。若内若外若凡若佛同一实相。见佛可礼亦是邪见。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名平等礼。故文殊云。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等。然后四礼皆属观行。谓第四空观礼真谛佛。入法之性故。五假观礼俗谛佛。从体起用故。六中观礼第一义谛佛。不计空色直见本觉真性故。七则三观一心礼三谛一境佛。不取真弃假泯绝无寄故。今经既是随相门中。且当第三第五礼也。余在下离相摄念中。

  求哀忏悔 具云忏摩。此云悔过。若别说者。忏名陈露先罪。悔名改往修来。其所忏法不出惑业报等三障。今欲忏者须知展转起由。由无始不觉。起贪嗔痴发身口意。造一切业受诸苦恼。忏有二意。若约责心三障俱忏。若就所作唯忏恶业。恶业复有性罪遮罪。遮罪依教作法忏之。性罪即须起行。起行有二。一事行。如方等佛名经等。二理行。如净名经观罪不在内外等。余意如上。

  遇善境界 感应也。或见佛像。或睹光明。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堕群邪。故下文云。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若天台意。即与信等相应。名善境界。

  得心轻安 获益也。身心调畅轻利安和。神爽气清支体柔润。二明离相用心。

  过三七日(蹑前)一向摄念 亦名会缘入实。谓初以尘心粗重。令托胜相为缘。相既皆虚诚宜入实。摄念者。论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然论与经皆先以礼忏等。除惑业之浊。次以正念摄驰散之动。空而又寂。方能现佛之像。二明遇夏安居。文三。一标异声闻。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 然建道场。或在伽蓝。或于余处。期限未满夏首已临。入众安居则乖誓约。作念结夏又杂观心。道场中人由此疑惑。如来远念故为辨明。为俗乖律即非。因大废小无失。故决定毗尼经云。持声闻戒是破菩萨戒。持菩萨戒是破声闻戒。

  心离声闻 大小不同。次即下说。

  不假徒众 不必六和。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 言在下也。二正陈辞。

  我比丘 梵语也。此含三义故存梵不译。一怖魔。二乞士。三净戒。

  比丘尼 尼女也。女比丘。

  优婆塞优婆夷 此云近事男近事女。谓亲近比丘比丘尼而承事故。即三归五戒之士女也。小乘局于二众。大乘道俗俱沾。

  某甲 各称其名。

  踞(踞居)菩萨乘 简羊鹿车。

  修寂灭行 简四谛行。

  同入清净实相住持 简事相住持。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此云众园。园是众居处故。圆觉则万德所依。以八识海澄流注寂灭。体遍法界故得名大。于四智中则圆镜也。

  身心安居 身即五识。依色根所发故。心即意识。以五识取尘意识分别熏动心海波浪从生故不名安。今意无分别。五不妄缘识浪永寂与体一如。故名安也。身安故即成所作智。心安故则妙观察智。

  平等性智 此以四惑相应妄计赖耶为自内我。于平等理中。起不平等见。今既所缘性寂。能缘七识自如。如性皆同。故平等矣。

  涅槃自性无系属故 为简二乘计着方处。今顺法性故无所属。

  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小大安居略有八异。一所依异。别界圆觉。二假实异。定实示现。三住持异。事相实相。四结安异。对首作法独自称名。五成安异。身不出界心不起念。六失安异。身出越界念起背本。七还界异。身不逾时及界。念不间断而觉八所期异。阿罗汉果无上菩提。有此八异。故云不依及为修等。大因缘者。不拘小节之意也。三结示休期。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道场三期已满。小乘夏限未终。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随往无碍。三诫取邪证。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 指前行人。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总标加行中所证之境。诫其邪谬。谓信解行证虽阶级不同。而所信乃至所证之法元来不异。谓解则解其所信。修则修其所解。证则证其所修。今明证得境界。若非本所信等法即不应取。二答加行文三。一别修三观。二遍修三观。三互修三观。初文二。一别释。二总结。初中三。一静观。二幻观。三寂观。初中又三。一修观成。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 义如上释。

  静极便觉 超动静相圆觉显现。如前从空入中也。

  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 释上静相自他普遍。遍静虽无先后。约行人趣入故。从陜至宽。

  觉亦如是 例于静也。应云如是初觉从于一身至一世界。静即是体是定。觉即是慧是用。初观成不见自身之相。名一身静。以身静时当体是觉。名一身觉。世界亦然。二起功用。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 知众生念者。世界既全成觉。众生全在觉中。故所起念无不了达。如影入镜镜照无遗。

  百千世界亦复如是 类此可解。说则以一例多。觉发则同时已遍。三诫邪证。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文义俱同上也。二幻观文二。一明正观。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 前至静观不假外缘。大起幻门中须凭圣境。前威德段中圆说。故约大悲化生。今道场之内且自克修。故约大智求佛。亦可诸佛菩萨必以大悲为本。但依佛菩萨种种之门。自然具大悲也。道场之内且学悲心。限满对缘即将化用。渐次者前至静归体功则顿现。今随差别之相故应渐次。所以前有起于功用。今则无文。是斯意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