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为何佛光照亮别人,你却万事不顺?

为何佛光照亮别人,你却万事不顺?


    不生烦恼莫疑心,总要管己少管人。

  多认不是少争理,安然清净智慧生。

  明心没有碍难事,见性岂有忧愁心。

  佛光不是不普照,忧思恨怨心搅浑。

  不论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礼忏也好、诵经也好,就是要把自己的脾气改了。有脾气的人就是苦,没有脾气的人就是快乐;有脾气的人就有烦恼,没有脾气的人就常常欢喜。

  脾气,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人生种种病,为什么生的?因为有脾气。

  一切事情不顺利,为什么?也是因为有脾气。

  所以人若能没有脾气,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快乐的,都是平安的。

  可是,人都不注意这一点,以为随随便便发脾气,就对事情有帮助。实际上,什么好事,你一发脾气,也会坏了。所以我们最要紧的是——没有脾气、没有烦恼。

  学佛法的人要有耐心,有人骂我们,我们要拿他当唱歌听,或当他们讲另一种语言。因为我不骂人,所以旁人骂我,我也不懂得,也不知道;尤其有人骂我们,那是给我们上肥料,令你这块地所长的一切能茂盛一点。

  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若能忍受,就是德行,能忍就是道;你若能忍,也就是修行。能受得了,无论有什么境界来了,都能忍受,这就是懂得佛法。你若是不能忍、不能受,那就是不懂得佛法。

  所以我们要:

  ★“不生烦恼莫疑心”,时时都不生烦恼、不生怀疑。

  ★“总要管己少管人”,常常只要管自己,不要管旁人。

  ★“多认不是少争理”,常要认自己的不是,不要尽那么狡辩。

  ★“安然清净智慧生”,你若能这样就很平安,会生出一种智慧。

  ★“明心没有碍难事”,学佛人讲明心见性。明心即你心里明白了,什么事情都不难了,没有困难的事情。

  ★“见性岂有忧愁心”,见性的人就不知道忧愁了。

  ★“佛光不是不普照”,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所以说佛光不是不照你,而是你心里若像浑水似的,月光就照不进去了;我们心里若是清了,就像水里现出月亮似的,佛性就现前了。“意定天无云”,你意有定力,就好像天上没有云彩似的。

  ★为什么佛光不普照我们呢?因为“忧思恨怨心搅浑”,你又有忧愁、又有烦恼、又有恨、又有怨,在心里头有这么多东西,所以心里就浑了,就没有智慧。我们谁能没有烦恼,谁能没脾气,谁就生大智慧,开大智慧了。

  学佛法不用学多,学得能不生气、没有脾气,那就是佛法。所以说:

  事事都好去,脾气难化了。

  真能不生气,就得无价宝。

  再要不怨人,事事都能好。

  烦恼永不生,冤孽从那找。

  尽揪人不对,自己苦没了。

  我们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就在这很简单、很现实的地方上,能明白了,就是明白佛法;不要到远的地方去找、高的地方去找,就在你每天所面对的现实中。

  这个境界你若能把它转过来,就不被境界所转,不要到这个境界一来,就不知道怎么样才好。时时都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你能这样,那就是明白佛法。

凡夫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只要高兴了,无论你好还是不好,有功德还是没有功德,都会对你赞叹不绝;如果有一天你得罪他,他不高兴了,无需任何理由,就转而诽谤你,说你的坏话。所以,这些有什么可靠的?相信这些有什么用呢?

  他若是以真相真理为标准来议论,听他所言是有用的,相对来说也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并非如此,他仅是凭自己的感觉而赞叹或诽谤。赞叹你是因为他高兴了,不用理由,也并不知道你是否具有功德,不知道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人有其标准,功德有其标准,他都不知道,如何去衡量,仅凭自己的感觉,一高兴就赞叹你、说你的好话。

  如果你总是纵容他,在乎他的做法,他很容易变本加厉。你说话有一点点不合适,表现有一点点不对,他就不高兴了,诽谤你。你是否有这些过失和错误,他不知道,也不会考虑,仅仅凭自己的感觉而肆无忌惮地说。你还很相信这些,在乎这些,重视这些,有何用呢?

  你所做的事情是对是错,他没有分辨的标准。只要你让他满意,你所做一切都是“对”的;只要你没有让他满意,你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你相信这种人,在乎这种人的言行,听从这些,没有任何意义。

  任何时候,都应该以上师三宝作为见证者,以善恶因果做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在上师三宝面前问心无愧就行了,在善恶因果面前没有过错就行了,这是最可靠的,也是最正确的,不要被无关紧要的赞谤扰乱心念。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