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


  ‘出如是等不可说......’是总结前文,引启后文,前面略举各种微妙法音,其实佛所释放的妙音,是多到无法计数的,所以一言以喻之:‘不可说不可说!’娑婆世界就是我们所住的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之所摄化。梵语娑婆华言堪忍,也就是说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的众生,对于贪嗔痴种种苦患,能堪忍受。又菩萨化导一切众生,为欲利乐一切众生,所以对种种嫉妒怨恨众苦逼恼,堪能忍受而不生怠退之心。‘他方国土’就是除了我们娑婆世界以外,虚空中尚有无量世界的国土,为一切有情所居住的地方。无量亿天龙鬼神:无量亿形容数目很多,天界果报殊胜妙乐,系由往昔修五戒十善及诸禅定所感得来。这里泛指三界诸天。龙属水中之王,龙王有大神力,能够变大变小。为八部众之一,能保护国人拥护正法。鬼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两类:一有福报的鬼,如夜叉罗刹有神通力能害人,享受人间祭祀。二是无福报之鬼,如饿鬼、咽喉如针,饥火炽燃。神,指有灵妙莫测之德者的通称,具大势者能够移山倒海,小势力者能够隐显变化。在天的神叫天灵,在地的叫地祗。在人间的叫做鬼神,这么多无量亿天龙鬼神,通通聚集到忉利天宫来了,这个有无量亿的天龙鬼神,也还是总表。

  下面就别名,都来些什么天众呢?‘所谓四天王天’这个天呀分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所谓超出三界就是指这三界的天给超出。而六道轮回都在欲界里,且有欲界的天众。欲界天有六层,第一层就是四天王天,第二层就是忉利天,忉利华言三十三,也就是佛说地藏经的地方。这两个天叫地居天,没有离开地,四天王天在须弥山半山腰。忉利天在须弥山顶,没有离开地。须焰摩天华言时分天,为欲界第三层天,日月光所不能照,这个天上有莲花池,以莲花开合分昼夜,天人身上自己有光明,所以不要日月之光。从这个天以上的天都是这个样子。‘兜率天’亦叫兜率陀天,华言知足天,为欲界第四层天,分内院外院,外院是天人住的地方,内院是补处菩萨住的地方,佛陀未下生人间之前也是住在这内院。现在弥勒菩萨住在那儿,这个天的天人受补处菩萨的教化,对于五欲都知足,所以叫知足天。‘化乐天’此天五欲之乐自己能随意变化,叫化乐天,此天一昼夜等于人间八百年,是欲界第五层天。‘他化自在天’,这一层天就是欲界天的天顶,梵语婆舍跋提,华言不劳做作,夺他人所化而为自由自在的受用,故叫他化自在天,魔王波旬就是这个天的天王。所谓欲界天就是指这个天尚有男女的淫欲心。这个色界天的色不是指男女之色,而是指色身,指色身非常清净,所以叫梵天也就是清净的天,这个色界天分四禅十八重天。

  ‘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这是指初禅的三天,亦即离生喜乐地。也就是说初禅的天人,已经脱离了欲界淫欲等粗重杂恶诸趣,而得生在色界寂静清净无染的梵地,心中喜悦快乐,所以叫离生喜乐地。前面六欲天以十善戒行即得感生。梵天则除十善戒行外尚须兼修四禅八定等法。梵众天系指梵天里面的庶民百姓。梵辅天系指梵王的臣佐官员。大梵天系指统摄梵天庶民的大王。

  ‘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是二禅的三天,亦即是定生喜乐地。二禅的天人,禅定胜进,定水滋润心田,发明本有慧光,由于慧光明照,觉观俱离,是以一切忧悬所不能逼。定久功深,故能调伏粗漏,因得此定,生极喜乐,因此叫做定生喜乐地。少光天因喜相初生,所发出的慧光尚劣,不能遍照,所以叫做少光天。无量光天,由于定功渐深,慧光渐胜,由于定中所发出的光明,随著定的境界,遍照无穷无尽,所以叫做无量光天。光音天:二禅天天人无前五识,但用光明表达言语。以光为音所以叫光音天,又叫极光天,是二禅天天王所居住的。

  ‘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是为三禅的三天,亦即是离喜妙乐地。由于三禅天的天人永离喜动,随顺胜定享受胜妙的快乐,所以叫离喜妙乐地。灭却二禅天的喜动,而生出净妙的快乐,这种乐趣不是境界,乃系出乎净性,然而定妙净空的乐初显,未得广大周遍,所以叫少净天,是三禅天的庶民百姓。当定心辗转增胜,能够引发这定中的净乐,扩充到廓然广大,无边无际,所以叫无量净天,是三禅天中的臣佐官员所住。当身心遍于依正,净乐圆融,世界身心无处不遍,因触处都是净乐所以叫遍净天,是三禅天的天王所住。

  第四禅中,总共有九天,前四天为实报凡夫天人所居,后五不还天,为三果圣人所居住的地方。所以后五天亦名圣人天。‘无想天’,外道修无想定生到这个天,又叫外道天。这第四禅天,苦乐双亡,心念都绝,一切妄想杂念,舍弃无余,所以此天亦名舍念清净地。

  第四禅苦乐等受俱舍,修殊胜的静虑,得上地定,具殊胜的福力,而得往生,故名‘福生天’。禅天的寿报长远,动经劫数,所经时间既久,所修福德必多,这些福德是人所爱乐的,也是人所爱求,既是从人积聚福德爱乐而生的所以叫‘福爱天’,是四禅天中的臣佐官僚。初禅戒胜,二禅定胜、三禅慧胜、是则净德圆明。至福爱天以后,更增胜定,由于广大福德所感召的果报,得生胜处,所以叫‘广果天’。是四禅天中的天王。

  ‘无想天’系外道修无想定生到这个天,所以又叫外道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这五天为纯三果圣人所居的地方,这些圣人以断除欲界九品思惑而得生此,以后永远不复再往欲界受生,因此叫五不还天,因为这些天人已经离却欲界染污,获得清净之身而居于清净之处。所以这五天又叫五净居天。色界天天顶就是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华言大自在,别于那个他化自在天,大自在天,就是色界的天主。‘非想非非想处天,’乃是无色界天最后一天。‘乃至’是超略概括之意,尚有:

  (一)、空无边处天:因修空定,空掉了色界天人的色身。

  (二)、识无边处天:因色空的粗缘已无,即转心而缘识,心与识法相应,所以叫识无边处。

  (三)、无所有处天:今则空色俱亡,识心亦灭,能所缘寂,则一无所有,故十方寂然。心与无所有法相应,故名无所有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天:也没有思想,亦非无思想,因为不存若尽,但无下地粗想,故云‘非想’。因为存而非尽,而又不达妄想无性,不入涅槃真真无想之道,故曰‘非非想’,修这种定功,得生‘非想非非想天’,所以叫做非想非非想处,到此已经是无色界最高的一层了。

  一切的天众、龙众、鬼神等众这八部众,因宿植善根,所以几乎佛每在一法会说法,他们都莅临坛场,维护道场听佛说法。天众龙众,也在这八部众之内,不是八部之外另有天众龙众。因为天众龙众最大,就标这天龙。第三是夜叉众,华言叫飞行鬼,系飞行空中的鬼神,它飞得很快。第四乾闼婆,华言香阴,是帝释天的音乐神,‘阴’是指他的五蕴身,这一类众生,不须段食饮食,他闻香之气,就可长养五阴之色身。第五叫阿修罗,华言非天,旧译无酒,新译为非天,或无端正,有天之福,无天之德。福报与天人一样,却无天人的德性,因嗔业所感,容貌丑陋,因此又叫无端正。有天修罗、人修罗、畜修罗、鬼修罗四类。天类阿修罗有大势力,口呵日月,日月失光,手搏须弥,须弥跛蹴,立地顶天,入海齐腰。性多嗔恚,常与梵天王,释提桓因及四大天王争权斗战,胜则入天宫中夺饮天甘露味,败则潜入藕丝孔中躲避。第六叫迦楼罗:华言金翅鸟,有大势力,扶持正法,以龙为食。第七就是紧那罗:华言疑人,是帝释的歌神,形状似人但头有角。第八叫摩侯罗伽:华言大腹行,是一种腹行众生,也叫莽神或蛇神。

TOP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衣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


  不但娑婆世界的,而且他方无量亿国土八部众,鬼神众也都云集忉利天宫参听佛说地藏菩萨的殊胜因地与愿行。管理海的神叫海神。主江的叫江神。管河的叫河神、主树的叫树神。主山的山神,管理我们五谷的叫苗稼神。管白天的叫昼神,如是等种种各有其司的神,有的是业报所感,但有的神是大菩萨发愿,拥护诸佛道场而大权示现的神王,这么多的神王护法皆来集会。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更有他方国土及此娑婆世界的诸大鬼王名目。这些鬼王系由于宿世广行布施,所以感生大鬼王,衣食充足甘美,能纵任自在而无碍,但因往昔谄曲不实的业力所牵,故而堕在鬼道,但这些恶鬼怎么能到忉利天宫呢?那都是受了地藏菩萨的教化而来到天上。‘恶目鬼王’,万法唯心,心诚于内而形于外,心善则面目慈祥,心恶自然面目丑陋,此鬼王心存刚愎,眼睛凶恶,怒目而视如见仇敌,所以叫恶目鬼王。‘啖血鬼王’:以血为饮食的鬼王。‘啖精气鬼王’:食吸人的精气的鬼王。‘啖胎卵鬼王’:当人生产时,此鬼俟产妇旁,等胎儿出生之后,取胎衣而食。‘行病鬼王’,即是施行瘟疫疾病的使者鬼,众生没病,他让你生个病,佛法将灭时,恶法增长,人的福报浇薄,zai 难流行,疾病四起!这行病鬼下降于世,令众生众病侵凌,这些都是恶鬼。往下来就是善鬼他本来就善,现在又跟著地藏菩萨所以更加善良。‘摄毒鬼王’:世间所有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氧,此鬼能摄住这些毒物,令其不能为害于众生。‘慈心鬼王’:心非常仁慈,念念护持一切众生。‘福利鬼王’:众生没有福利了,他去给众生福利。‘大爱敬鬼王’此鬼见人持戒修善,作一切有利有益于众生的事,都大加恭敬赞叹,爱念护持。如是等等众多鬼王无数,仅列举九种,所有诸恶诸善鬼王皆来集于法会之中。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令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


  尔时就是十方世界及娑婆世界天龙八部云集于忉利天宫的时候,这个时候大众云集,遍满虚空法界,数目如此之多非大智者不能知其数;所以佛陀起问文殊师利法王子,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亦译妙吉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叫妙德,因此你能闻此名、见其相,乃至礼拜供养,都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吉祥,叫妙吉祥。世尊对于一切世出世法尽得通达自在。因此称佛陀为法王。文殊菩萨从佛所说正法而生,是法王的长子。于菩萨圣位上算是智慧第一,等于国王的太子,佛称法王,他是法王之子故名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摩诃’就是大,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你观看观看,现在在这忉利天里,十方世界的诸佛以及菩萨,还有天众、龙众、鬼神等众,这个娑婆世界及十方世界的国土众生,这么多众生今天全部到忉利天集会!你知不知究竟来了多少数目呢?’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


  ‘世尊’是佛十种尊号之一,以佛为世出世间,人天大众之所钦仰尊重,所以叫世尊。‘神力’亦即神通之力,具有神妙莫测,变化无穷,融通贯彻自在之力用,所以叫神力。梵语劫波,华言长时间,经上简译为劫。测度犹言度量。文殊菩萨回答佛陀说,依我智慧神通之刀,就是用一千劫的长时间,也测度不出来啊!’由此可见地藏菩萨的神通愿力殊胜难思。

  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


  佛说你虽然神通智慧第一,你还是菩萨,拿你菩萨的智慧神通是测度不出来有多少众生的。就拿我的佛眼来观察,也不能尽其数,佛的眼真观察不出来吗?佛说法有真实。有权巧方便,不是佛眼观不出数目,这是用权巧方便在说法,其目的在强调这法会里的数目之多,主要在形容地藏菩萨的功德之大。

  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已度则已成就,就是指十方世界来的那些诸佛。不但已经度了,而且成就了成佛了。当度、当成就,‘当’字不做当来,是当今之意,当今度的,虽然还没有成佛,但已经成了菩萨,这是当度、当成就。未度者,就是还没有把他度成佛。未成就者,就是还没有成佛。就是前边所招感来的那些天众、龙众、鬼神等众。这就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所成就的功德。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


  文殊菩萨系诸佛之师,从无量无数劫来,经过长久广修众善,立下身口意坚固的善事根基,早已证得无碍智。所谓无碍智就是无量智,亦是了知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差别名相。怎么叫做无碍,这有二种相。智慧本来无相,为欲令众生了解才假立名字之相。这个相叫做义相;是义理之相,不是真实之相。依义理上讲的这个相有二义:(一)者叫做‘无著’,(二)者叫做‘无碍’。见众生界自性清净叫做无著。亦叫无著智。例如释迦牟尼佛成了佛,他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众生界本来是无量差别的,但是你能看到他的自性清净,这就是那个无著智。这无著智也叫做如理智。‘如’者相合之意,相称之意,跟真如之理相称相合叫做如理智。这讲的如实,这也叫‘根本智。’无碍者:能以通达无量无边界名无碍,也叫后得智。证了无学位,根本智起了后得智的妙用。

  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文殊菩萨已于过去久远成等正觉,名字叫龙种上佛,因为早经证得无碍之智,彻悟佛佛道同之理,所以能够闻佛所说,即毫无疑虑的信受奉行。可是小果声闻、缘觉以及天众、龙众及八部鬼神,以及未来世诸众生等,也就是指我们。他们听了佛经都知道佛经上佛所说的诚实之语,可是内心还是会感到疑惑不解,他想不通地藏菩萨怎么度了那么多的众生,而且还度了这么多的佛,而自己怎么没有成佛呢?假使要这些小果声闻、天龙八部以及未来世众生等,顶戴受持,他因疑惑不解所以难免兴起毁谤的罪过。请佛陀世尊慈悲,仔细广泛的宣说这位地藏菩萨摩诃萨,他在因地之中他修的是何种行门,他立了何种大愿!所以能成就这样不可思议境界的事。疑惑众生见不可思议事,难免见果问因,没有因不会有果,所以讲经说佛法得讲因果。修行一定要先立愿,立愿引行才能成就。

TOP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


  在这一段文殊菩萨是当机者,佛不但告诉文殊菩萨以及小果声闻天龙八部,也告诉我们这些属于未来的众生。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尊佛所教化的范围,于世界海当中,一个须弥山、一个四大部洲、一个四天王天一个日月、一个六欲天、一个初禅天,为一小世界。如是增至一千个小世界,覆以二禅,其中日月等亦各为一千,为一小千世界。累积一千个小千世界,覆以三禅,其中日月亦各增至百万,名为中千世界。累积一千个中千世界,覆以四禅,其中日月等亦各增至万亿,为名大千世界。言三千者,因为三次言千,所以总计叫做三千大千世界。这样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一草一木及丛林、稻麻、竹子、芦苇,把山石都碎成微尘,把三千大千世界的这些物,每一物作一数,算作一个恒河,每一个恒河都充满沙子,每一粒沙子算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再把这个三千大千世界里的每一粒微尘,再算一个劫。再把这一劫之内所积的微尘,每一粒微尘再算一个劫。这个时间简直长得不可思议。然而这尊地藏王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的时间,远超过上面譬喻千倍以上的时间。何况从发心以至于十地,其中必须经过干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小果中的声闻、辟支佛等阶段。这正显出地藏菩萨广修胜行所历时间的长远,时间既久,功行必定也很深,所以能够现出种种不可思议神妙境界的事。

  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这一位地藏菩萨,他的威德,他的神通,他的弘誓,他的大愿,实在不可思议,把它总结起来赞叹地藏菩萨,也就是告诉我们,教我们认识这位大菩萨,教我们对于这一位大菩萨生信仰心。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假如在将来的世界中,有善男信女听闻地藏菩萨圣号,即是有善根的男子、女人。这个‘闻’就是他的善根,没有善根的话,例如你印了地藏经结缘,他也不看,送给他他也没来请回去。所以没善根就‘闻不到’地藏菩萨的名,那么闻到地藏菩萨的名字,你就要修行,这地藏经告诉您怎么修行?这全是一种事相。它是密宗的经典,密宗的经典都是注重于事相,那怎么修行呢?或者称扬赞叹、或者瞻仰顶礼、或者称念圣号、或者广修供养、或者图绘雕刻摹塑地藏菩萨圣像,这种人当得壹佰次返还生在三十三天,享天福快乐,而且永远都不会堕落在三恶道之中。‘刻镂’就是用木材雕刻。‘塑漆’是用泥塑造的像。漆就是那种脱胎的像,或叫‘脱纱’。因为这个人在地藏菩萨面前种了善根,虽在人天道上常往来,还是常常念地藏菩萨的名字,诵念地藏菩萨的经典。这样就永远不会堕落三恶道中。这是释迦世尊对我们大慈大悲,只怕我们得到利益慢了,也许有人会生疑惑,就是我们学大乘佛法,要度一切众生成佛,我们学佛的目标不是这人天乘,怎么佛陀这么大慈大悲,却要把我们度到人天道中恒常往来,只学这人天乘的果报,就连小果声闻都比不上!这那里是大乘佛法呢?这下面会讲到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事,而要行菩萨道,一定要在人天道,你看佛陀示现人间成佛,而报母亲大恩于天上。要是堕在三恶道,痛苦交煎,菩提心发不起来,菩萨道没法子行。佛陀不是叫我们求人天福报,而是要我们在人天道中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想要如此,当然先保证你不会堕落三恶道。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这里叙述地藏菩萨最初发心时的缘起。长者在中国旧社会就叫老先生或老员外。在印度就叫长者。要具足十种德的方叫长者。(一)姓贵:印度就是婆罗门,刹帝利才叫贵姓,贵族之姓。(二)位高:一定做大官,社会地位很高。(三)大富:一定是个大财主。(四)威猛:要威严肃备。(五)智深:要有深深的智慧。(六)年耆:年龄要大是老年人。(七)行净:行为清净。(八)礼备:一举一动合乎礼节。(九)上叹:国王赞叹。(十)下归:全国人民归仰,具足这十种德才能称长者。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师子奋迅这比喻佛德。师子能伏百兽,佛亦如是,能伏九十六种外道。奋就是振动身毛,脱去尘土。迅是前进后退,非常快速,其他的兽类,要想退步的时候,它得转身,师子不然,要进就进,要退马上就退,不要转身。这是比喻佛法奋除一切微细烦恼,这叫振奋。再讲佛的迅,出定入定非常迅速,我们要学入定,还不容易得定。得到定要出定还很费劲,佛不是,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等于师子要进要退一样快速自在。故名师子奋迅。这是喻佛有师子奋迅的德用。具足万行是具足万种行门的功德统统修行圆满了。文殊师利!佛再叫一声当机者,地藏菩萨这尊大菩萨,在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这个劫太久远了,那个时候,他最初发心,身份是大长者的儿子,系属名门,当时这个世界有一尊佛在世,这尊佛德号是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具足万行,是所立之法:因师子奋迅三昧,能够顺利广修六度万行,速得圆满,中途不遭外魔所阻。以万行的因华,而庄严清净无上的果海,所以叫做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梵语多陀阿伽畎,是佛十种尊号之一。如即真如,乘真如之道来教化人间,所说所行,一切真实,并无虚妄,此一期教化完毕即成等正觉,故名‘如来’。

TOP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


  当时这个长者子,他有善根,佛出世他要亲近佛,一看这佛相好庄严,十法界当中,每一界都具有十善业,每一业各得一福,十法界共得百福,佛为证得无上菩提的果位,已经远超过十法界所修的善业。因此故说千福庄严。这是见果要问因,那个佛‘相好庄严’是修什么样的行业,立了何等的宏愿,才能得到如此千福庄严的相貌呢?观无量寿经云:‘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又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仟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当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诉他说:‘你想要证得我这个庄严的佛身相,就必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才能得到’。地藏经文字很浅显,一看就看得懂,一切大乘佛法都在这一句话里面,没有说两句法,所以佛法不在多言,有些人听了很多大乘经,仍不知其所以然,就是因没有将重点听进去。例如:‘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一句就叫妙法,为什么呢?因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会成佛。一切大乘佛法都得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要具足三种心:‘长远心’,你要度众生,得发长远心!不能今天发心要度众生,一遇困难阻碍,半途而废退了心,这怎能成就佛果呢,所以一定要发长远心度脱众生成佛道,叫做‘第一心’。把众生的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了脱了,这才叫度脱众生成佛。并不是度众生到人天道中享福,也不是度众生得个二乘果位。而且不是度几个众生,而是要一切众生都能度脱。这‘一切’两个字甚深广大。这一句就是三种心之一的‘广大心’。度脱两字就是‘第一心’,具足这三种心:(长远心、第一心、广大心)才叫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才算真正的行菩萨道。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令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这是地藏菩萨往昔为诸众生所发的愿言。因见佛说这一句法,就是无上的妙法,当时全部接受,于是就发大愿,我从今天开始,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度这些苦恼众生,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六道轮回的众生,叫罪苦六道众生。六道众生是业障深重,刚强成性,不容易度。我要以种种施设及善巧的方法,而便利一切众生。使令解除种种烦恼的束缚,脱除生死的苦海。通通安置于涅槃无为的境地,也就是叫这些苦恼的众生全部成佛了,然后自己方成无上正等菩提。众生梵语萨埵,新译为有情。言众生者有三种意义:(一)众人共生,劫初从光音天下生世间的时候,本无男女尊卑,共同而生。(二)众缘假合之法而生,假依四大五蕴等法和合而得生存。(三)经历众多生死故名众生。任何一种生物,有生必有死,所以叫众生。‘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这就是长远心。‘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就是广大心。‘广设方便,尽令解脱,一切众生悉皆成佛。’这就是第一心。

  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就是因为曾在师子奋迅万行如来面前发下大愿说:‘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所以虽然到了今天已经超过了百千万亿不可说劫的久远,仍旧身为菩萨以普度众生。那由他华言亿数。然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万万四种之差别。此言喻其劫数之久远难以言说。前面文殊菩萨曾问佛说:‘一个菩萨怎么能度那么多的佛、菩萨及天龙鬼神等呢?这是因为时间长远的关系。这解了第一个疑惑。那第二个疑惑呢?他自己还只是菩萨,怎么忉利宫来了这么多的佛都是地藏菩萨度的呢?因为这是他的本愿:‘要把众生度尽,度成佛,他自己才要成佛的。’因为众生尚未度尽,所以今天他还是菩萨。以下举一个公案:

  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阿僧祇’:华言无央数。这无央数大劫的时间已经很长,上面再加上个不可思议,那个时间更久远了。那时世上有一尊佛住世,德号叫做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觉华定是禅定的名称。他修觉华定的禅定工夫。华是因行。修这个定等于开了一朵觉华,成了佛得了一个觉果,所以叫觉华定。彼佛于甚深三摩地中纵任自在,无牵无虑而能普缘法界一切众生并令度脱,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因此称为定自在。彼佛所得的三昧,于诸三昧中,最尊最胜,所以称为王。这尊佛的寿命有四百千万亿无央数劫那么长,这是地藏菩萨往昔为婆罗门女时,因母亲堕落而所发殊胜愿心。

  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


  佛灭度后五百年中叫做‘正法’。正者证也,也就是说佛虽然已经灭度,而佛的法教仪式未曾稍改,有法教可依,有仪式可行,有正果可证,是为正法时。正法后一千年中叫做‘像法’。像者相似之意。也就是说去圣时遥,道化日渐讹替,真正法教仪式弃之不行,而以相似之法行之。或有正教当前,但不能依法行持,视三藏圣典等如玄文,纵能依教修行,因不能彻底了悟妙契真常,所以难以证果。亦即有教有行,而无证果,只是相似的佛法而已。是为像法时期。像法以后的一万年中,叫做‘末法’。所谓末,式微之意。虽有教典存世,令人闻问及依法修行。亦无证果者,是为末法也。

  ‘婆罗门’是印度人四种种姓的第一种,华言叫净行,他是在家修道,行门清净。他们自认是从梵天的口中而生。四姓中最尊最胜、受人种种供养,凡有座席不与余三姓人同桌共行。依婆罗门法:七岁以上在家学问,十五岁以上学婆罗门法游方参学,清净梵行。至四十岁,恐无后代儿子,归家娶妻生子。年至五十,再入山修道。第二种姓叫刹帝利,就是贵族,做国王的大臣。第三种叫吠舍,就是商人做买卖的人。第四种叫首陀罗,也就是农奴。印度种田的人都是农奴,不像中国农夫,自己拥有土地。

  这婆罗门女劝他母亲要生正见。也就是开示他母亲叫他信这‘八正道’,也叫‘八圣道’。修这八种道可以成佛做圣人,第一种是‘正见’。什么叫做正见呢?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明之也。世间因果苦集二谛,出世间的因果灭、道二谛,四谛法之理就是世出世间的义理他通通明白。叫做‘正见’。第二叫‘正思维’:就是要正意业。第三‘正语’:就正口业。第四‘正业’:也就是正身业。第五‘正命’:就是顺于正法而养活己命。第六‘正精进’:勤修涅槃之道叫正精进。第七正念:忆念正道而无邪念叫正念。第八叫‘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叫正定。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八正。为什么叫八正道呢?此八法离邪离非故正。能到涅槃,故谓之道。这是住于涅槃之根本大道。八正道第一个正见是这八正道的主体。盖因‘见地不正,余七皆非’也。如果正见不正确,那其余七个道全部变成了邪道。所以学佛之人首先必须具足正见!

  蕅益大师的见梵宝偶谈,头一段就讲这个正见:‘不贵子行履,只贵子见地,盖有行履者未必有见地,而有见地者必有行履。’行履就是脚踏实地的修行,也就是真正的用功修行。子就是尊称之意。您能脚踏实地的用功修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您的见地正不正。因为一个用功修行的人,未必能有正确无误的见地。而相反的一个知见正确的人,他必定会脚踏实地,依法用功修行啊。’

  这个像法之中,有一个婆罗门的女儿。因往昔广行布施,持戒精进习定,所修宿福深厚,得到大众钦佩敬服,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如法不缺失所以诸天护法神卫护她。然而其母亲轻信邪道,怠慢三宝,圣女百般方便,劝诱母亲要生起正确知见,而母亲将信将疑,不久命终之后,因业力所感,故而堕于无间地狱。言三宝者,佛法僧是也。佛是觉悟义。法是轨则义。僧是和合义。准皈依正范云:‘不为世法所侵凌,不为烦恼之所染污故。’三宝为世间之良福田。所以归依恭敬三宝,能获福无量。

  言无间者:一劫之间受苦无有间断。因此叫无间地狱。有五种无间之别:(一)趣果无间,终此所受之罪,又复直入于彼而无间。(二)受苦无间:所受的苦无稍间断。(三)时无间:一劫之间,时间相续无间断。(四)命无间:一劫之中寿命无间断。(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无有间隙。

TOP

  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


  当时这婆罗门女以因果之理推知,他母亲在世活著的时候,不信因果报应之理,不但信奉邪说,而且还时常怠慢轻视三宝,以此恶因,应当会随著这恶业招感,必定会生在三恶道之中,于是毅然将舍宅房子卖掉,大大购买种种名贵的香和花,及各种灯涂果乐茶食珠衣等,在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寺里面,大大的做著种种供养。‘十供养’:十种供养品其实并不算多。这里的十供养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取十十无尽之意,不管是十种供养,或千种供养也是以十种来表示无尽。第二种十是表圆满之意。而这十种:第一是香供养,包括各种名香、檀香、沉香。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中有一段:‘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铢,价值娑婆世界,以供养佛。’这么名贵的海此岸栴檀香。香是申供之首事,表诚之初门,香能辟人中秽气,上熏于空,诸天清净,无不厌之,但以受佛付嘱,诸天不敢不来,所以香在佛法中为佛使。第二种花供养,也是种种的花。第三种灯供养。第四种叫做涂供养。涂就是涂香。是涂抹身体用的。印度富贵人家洗完澡,用一种香粉涂抹身体,叫涂香。现在我们要供佛用涂香,就是另外用一个水碗,水碗上面洒一些香粉。或读经典前先用香粉涂抹手上,而不以秽手污染经典,这就表示涂供养,第五叫果供养:果就是各种水果类都是。第六茶供养:没有茶就用白水供养。现在我们习惯于清晨早起供养一杯开水。也就是表示茶供养。水静止时一直都保持著水平,并随方就圆,供养时起观想,如水般清净、平等、自在,这是水供养最大用意。第七食供养:有饭有菜就叫食供养。我们习惯于初一、十五要上供。在上供时也要起大悲心,祈祝一切众生皆能饮食无缺,身休安康精进于菩提道上。第八宝供养:就是七种珍宝供养。第九珠供养:珠就是璎珞珠。我们现在的挂珠就是璎珞珠。第十衣供养:衣就是指袈裟。以种种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等供养,在广修供养的时候,因为看到佛的慈容,非常端庄威严,因此更引发胜心,对于佛世尊更加敬仰,供养的心更加虔诚严肃。

  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


  婆罗门女,瞻礼了世尊慈容,又瞻又礼,看这个佛像庄严,更加生起敬仰,听讲经,听到那里要学到那里,在这个地方要学著造佛像。不造则已,要造一定要求造个最庄严的。一定要问那一家造佛像最庄严。造佛像最好不要讨价还价,佛像造得庄严的店,他的价钱就贵,有时候一尊等高的佛像相差几万元。但是便宜的店所造的佛像不庄严,所贴的金不纯时,日子一久越变越黑,信徒看了升不起欢喜心。而庄严的佛像,虽然贵一点,自己看了高兴,众生看了起欢喜心,这欢喜叫‘法喜’,容易引发别人道心、敬仰心。反过来不庄严的佛像,还会引人造口业:‘唉!你造这佛像不好看!’这不就造口业了吗?所以要造佛像,要到最庄严的那一家去造,贴金也要到贴得最好的那一家去贴。这个婆罗门女一面瞻仰尊容,内心一面私自念著,这佛是一个大觉大悟而且具足一切智慧的人。如果佛仍在世的时候,我母亲死后而来请问佛,佛世尊必定会知道我母亲生在什么地方。可是现在佛已不在世了......。

  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令示汝母之去处。


  此时这婆罗门女,在那儿落泪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一面仰望佛像,眷慕如来,一面哭泣流涕,目不暂舍,久而不去,心里想著要求一个感应。经上说:‘佛不在世时,供养瞻礼佛像就是一种功德’。就在那里瞻礼的时候,忽然听到空中有声音说:‘在那儿供佛的圣女啊!你不要再这么悲哀哭泣了,我现在就告诉你你母亲生在什么地方。’由于婆罗门女精诚所致,感动世尊临空安慰示母生处。

  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


  这婆罗门女听见空中有人说话,所以合掌对著空中说:‘是那一位神?那位大德来宽慰我的忧虑呢?我自从失去了母亲以后,白天、夜晚都在怀念我的母亲,他受业报,不知堕落在那一界、那一个地方?又无处可以请问。当时空中又再度发出声音告诉这婆罗门女说:‘我就是您所瞻仰顶礼的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自在王如来已经涅槃了,所以叫‘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在这地藏经上,虽然文词非常浅显,但您随时随处都要注意。这位过去的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现在怎么会跟婆罗门女讲话呢?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时间,时间都是一个假相,在众生份上,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但在佛的果位上,则无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佛是有感则应。只要有诚心来感,佛随时都可以应您。我看见您忆念你母亲的孝思,加倍于平常众生的情分多多,所以特别来告示你母亲所生的地方。这一点也是解释我们凡夫内心的疑难,我们也是天天在那儿拜佛、念佛,上供瞻礼佛像,而我们怎么从来就没有听过佛跟我们说话呢?这就要问问自己,有没有像婆门女那么虔诚,甚至于超出一般众生的常情的诚心,如果没那种诚心,自然没那种感,所以也没那种应了。

  为什么婆罗门圣女对他母亲会这样眷念呢?因她知道母亲生时不信正道,不信因果,轻慢三宝!死后又担心母亲堕诸恶道,无人救拔。所以母死不久,即卖诸舍宅,大兴供养于先佛塔寺,为母植福,时时刻刻呼天抢地的悲鸣不已,想要济度母亲于恶趣,因为父母对于儿女养育的恩典是非常广大的。除非是低等的畜生!如果稍有人性的话,任谁都会时时思念报答父母养育劬劳的鸿恩于万一的。增一阿含经云:‘若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百千岁,衣被饮食,床座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屎尿,犹不能得报亲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

  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


  这婆罗门女正为不知亡母生界而感到哀伤之际,听佛世尊来告示母亲所生的地方,一时感念佛的大慈悲愍,一方面就要知道母亲之生界,是以内心感激,迫不及待,奋不顾身的举身自扑倒在地上。因为扑得太厉害,手脚肢节都损坏受伤。人也昏死过去了。左右两旁的人掖扶,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苏醒过来,他听见佛跟他说话。为什么要举身自扑呢?我们礼佛是要五体投地的,在中国是屈身下拜的五体投地的。这是因为听佛在空中说话,这时要拜,先向空中拜,所以举身向空中拜,太高了所以一扑,肢节皆损。一苏醒过来马上向空中说:‘唯愿世尊慈悲怜愍我,赶快说我母亲所生之处。我现在身心受损,可能也活不了多久,可能将会命终。’况且人命无常,今日虽存,明日难保,一息不存,转眼又是来生,故说身心将死不久。

TOP

  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


  这时如来告诉圣女,你供养完毕以后,早早返回你的家宅。端身正坐,并且要一心思惟我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自然会知道你母亲投生在那里。这里告诉他一个念佛的方法。‘端坐’就是正坐、结跏趺坐,端正身心威仪而趺坐著,思惟:就是念,跟念阿弥陀佛的方法是一样的。此圣女因信心坚固,听到那里,就信到那里,而且马上行到那里,也许你会疑惑,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你母亲下地狱了!’而要绕个大弯,叫他回去念佛呢?一般凡夫众生会有这个疑惑!要知道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他具足一切智慧,他会加被圣女,叫他精进用功,这个圣女虽然宿福深厚,但是尚未得到念佛三昧,世尊欲藉著他思念母亲的因缘,叫他去行这个念佛三昧法门,结果因为思母心切,一下子就证得念佛三昧,虽然这圣女宿福深厚,也没有亲自到过地狱,藉此因缘不但一念佛就证得三昧,也才能亲自到地狱看看受苦众生。这就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权巧智慧,加被这婆罗门女,也告诉后世众生行念佛法门。

  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


  这婆罗门女当下就顶礼世尊,礼拜完了马上回到自己家里,因为内心深深忆念母亲!怀念母亲,想知道母亲生在什么地方。为了母亲所以依著佛教他的方法,端身正坐一心念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从这里更能体会佛的权巧智慧,这圣女现在念佛的心,没有念母亲的心重和殷切,所以佛就利用他思念母亲的心,教给他念佛法门,你想知道母亲生到什么地方,要念佛才能知道,这就是权巧方便。

  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


  婆罗门女,端身正坐,为了想知生母去处,口里念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圣号,心里思惟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尊容,念念恳切,字字分明,这样经过一天一夜,因念念澄清,念念成片相继,故能感应道交,就入了念佛三昧定中,在这个定中见到冥界之相,忽然看见自己的身体到了海边,这个海的海水不是普通海水!就像开水滚了一样的涌沸著,而且还有很多铁做的恶兽,在滚沸的海水上一下飞一下走,从东到西又西到东一下这边,一下子那边的快速追逐著,又看见涌沸的海水中有百千万亿的男子,或女人或沈或浮的出没海中。

  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


  又看到这么多男子或女人有百千万亿数之多,在海中载浮载沈。这些用铁做的恶兽,尽都在吃著这些男鬼或女鬼(在海上这些不是人,是鬼道的鬼)而且互相争夺,痛苦万端,惨不忍睹。又看见很多疾捷恶鬼,这些吃人的鬼,最恶不过了。长得奇形怪状,或多手多眼,那些吃人的夜叉,嘴色很大又凸出牙齿很长,长到嘴唇外边,锋利的像剑一样,不但如此还驱赶这些受罪的人,使之接近恶兽,叫恶兽来吃。或者这夜叉鬼自己捉著罪人,把罪人的头与足抓在一起扭成一团,或扯之令长,或按压罪人使人令短,抛掷颠竖,各种惨状万端,令人不敢久看。这些罪人都是于生前纵贪嗔痴,或作杀盗淫罪恶之业。所以命终之后,随业受报,这是因果不昧的定律。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聚会时,果报还自受’。婆罗门女因为念佛的缘故入是念佛三昧定中,仗佛威光加庇,虽然看到这些惨烈惊恐的景像,心中仍然无所畏惧。且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依佛教化,经一日一夜摄心观像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圣号,入是念佛三昧定中,了达万法唯心,心既了不可得,境亦空无所有。心境既空,如幻如化,所以无所畏惧。

  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


  此圣女感动鬼王无毒前来顶礼迎接,所谓毒是贪嗔痴三毒。是一切祸害的源头,此鬼王已离此三毒,故曰无毒,并告白圣女说:‘您好,您是什么因缘来到这个地方啊!’

  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否?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婆罗门女就问鬼王:‘我来到这儿,这是什么地方?’无毒鬼王回答说:‘这是大铁围山西面的第一重海。’圣女又问:‘我听说地狱就在这大铁围山之中,是不是真的?’无毒回答:‘正是实实在在的有地狱!’圣女又问:‘既然实有地狱,我是怎么样才能来到这地狱的呢?’无毒回答:‘如果不是具有威德神通之力,那就是必须要靠业力,造了恶业,被业力牵引著来。如果不是这两种情形,是无法到达这里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