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戒淫修福保命》每日连载中

《戒淫修福保命》每日连载中

《戒淫修福保命》

face23" />



[ 本帖最后由 弥迦使者 于 2008-11-21 16:16 编辑 ]

TOP

《戒淫修福保命》



前     言




           纵观今日世界,道德沦丧,淫风狂飙,已经吹向青少年,举世同然。而今家长,多为双职,事业忙碌,虽以物质令儿女满足,殊不知乖巧的儿女已经悄然蒙受了污染。
    本书之编印,有感于唯有重振道德规范,方能减少日益增加之暴乱与不安,并防患于未然。故本书多列古今事迹,苦口婆心,无非劝众了然。
    谨以几事,殷切奉告:
  

    一、家庭教育至为重要,是儿女启蒙之处,也是孕育人格发展之无形学校,影响巨大而深远,家庭若能重视礼义廉耻,则子女虽非俱为圣贤,但必为社会良好之中坚。

    二、道德教育乃树人之基础,人文道德于学校教育,尤其不可忽略,更需仰赖贤德师长之启发,继则学子自身孜孜不倦,努力修习,日久即可导正社会风俗,变化个人气质。

    三、公门之人好修德,为官之人好修福,只要政令、立法,令众蒙益,勿谋私利,则如袁了凡先生一般,命由心造,便得福基深厚。

    四、命相吉凶是宿世之心念与行为所累积,但命运无常轨。古人说:「天道难定」。今世富贵,大抵宿生修福;子享荣华之报,乃先祖厚泽余荫。享福时必须修福,譬如耕田,年年下种,年年收获。只要真心悔过,此生则有可商量之处。

    五、今劝迷者,幻梦觉醒,及时回头,下焉者,可保命延寿;中焉者,敦品励行,可保富贵显达;上焉者,觉世修行,必能解脱烦恼,成就利益大众之道。

    祈愿现在、未来,所有阅此书者,知所戒慎,辗转劝诫,举世同享长寿、安宁。

   

                      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谨上





                                                                     第一章 家室篇


      嫂叔之礼 不可违逆

    井 泉生,广东广州府钦州县人。幼时奋志读书,十四岁即已闻名乡里;上有两位兄长都已娶妻,二哥不幸早亡;由于二嫂年轻美丽,又无子女,长辈希望她再嫁。娘家 父母招女儿回家省亲,与她闲谈时,双亲认为小叔泉生少年有为,喜欢钻研学问,将来必有成就;两人的年龄、相貌都非常相称,泉生也未定亲,何况井府家境丰 饶,不如转房与泉生共缔良缘。二嫂听后禀告父母:「我虽命苦,丈夫早亡,也无儿女可依靠,但我早已决定,效法古书所赞佩的贞节烈女,苦守夫家,既不转房, 终生也不二嫁。」

    长辈又问泉生之意如何?泉生回答:「嫂嫂果然知书达礼,本来伦常有序,不可紊乱,哪有弟娶兄妻之礼?将来又有何面目见二哥于九泉之下?」

    有 一天午后,泉生读书疲倦,倚桌假寐,见一老者对他说:「你重义知耻,其德可钦,将来必能迎娶才德兼备之贤妻,并荣登科甲,福寿弥高,子孙显贵。」后来,泉 生考试时,果然高中进士,而且娶了贤德之妻,三个儿子都仕途显达,两个女儿嫁至名门宦家,荣耀无比;泉生活到八十五岁时,无疾而终。

    安士全书云:「同胞兄弟不入彼寝室,出嫁姐妹不至其卧房,嫂叔不私见;男女于暑月尤当注重着衣,不袒裼相见。」
   



      叔嫂乱lun 家破人亡

    一 九九四年十月,台中县和平乡自由村东崎路二段黄姓人家,有兄弟三人,二位兄长均已娶妻,长兄育有一子二女,二嫂已怀孕八个月。他们是居住在同户的家庭,因 为二十五岁的小叔与二十六岁的长嫂,有不正常的恋情,遂导致家庭失和,昆仲反目;小叔不但未自我收敛及检点,反而纵火烧死亲兄弟与三位年幼的侄儿侄女,二 嫂与腹中胎儿俱受殃及,葬身火海。由于二哥在外,才幸免于难。长嫂虽逃出火窟,但已家破人亡!纵然她因为移情于小叔而对自己的丈夫无情,但是二岁至八岁的 爱女与娇儿,却为母亲的畸恋而牺牲生命,他们小小的身体被烈火烧、烤得面目全非,死状是那么凄惨!

    小叔是五尸六命的凶手,难逃法律的制裁。然而,面对长兄一门四口的横死,还有二嫂与未出世的胎儿也惨遭波及,将来如何面对活着的二哥?还有乡亲邻里的指责与非议?难道他还有心情与长嫂再续孽缘吗?

    丧妻亡子的老二,又将如何面对嫂子与亲弟弟?只因为他们的贪爱,却让一家人就此阴阳相隔,会面无期!

    八十老父与七十老母虽火海余生,在惊魂未定之余,尚须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庭,犹要白发送黑发!

    色欲一事,人最易犯,其败德取祸比其他苦痛更加酷烈。家庭中的防遏,在于平日父兄训诫之力,务使深信礼法、因果与祸福报应;家庭不肃则家道不和,兄弟妻室于男女之际,务需保持适当距离!

    世间最怕三灾九横,人间最惨手足阋墙、争相戕害,起因总是「失德丧伦」之故,让侥幸存活的家人既难堪又悲凄,连吐诉的空隙也无,只能默默吞咽无奈与悔恨。

    古德云:「兄弟同居防乱宗,兄弟俱婚,不入彼寝室,嫂叔不私下相会;苟失其正,万事俱左。」
      



            弃妻宠妾 命相俱迁

    裴章,河东人。其父为荆州节度使(注)时,曾随父亲走访寺庙。寺僧昙照曾对裴章说:「你相貌不凡,将来之仕途必然显达,官位与名望都会超过你父亲。」

    裴章成年后,娶妻李氏;由于裴家门庭显赫,交游广阔,不久又纳娇艳多姿之美妾;妾为了得到专宠,深懂妖娆狐媚之术,从此原配妻子李氏难得见到裴章。

    裴章后来赴太原任职,也带着宠妾同去,妻子则留在洛阳家中徒叹命薄。从此裴章对发妻更是不闻不问,李氏感叹自己与夫君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争宠了!心中充满哀怨,郁闷不解,不久,即含恨而终。

    十年后,裴章于偶然中又遇见昙照法师,僧惊讶的问裴章:「当年我见你器宇轩昂,是大富大贵之人,今日见你则迥然大异,这几年你是不是曾做过损人利己、违背天理良心之事?」裴章说:「我一向心好,没犯什么大过失啊!」

    僧云:「但你面相已与从前判若二人,明白说:不久之后,你将有祸事临头。」

    于 是,裴章详述这十年的情形。昙照法师听后叹息道:「你与夫人既有夙缘才结为夫妇,理当互谅,彼此包容。你饱读圣贤诗书,当知淫能破义,美色娇娆反而误人。 你弃妻宠妾又对妻绝情寡义,已损你『德』;宠爱偏房听任谗言与媚术,又损你端正之『格』;夫人郁闷不乐而亡,怨气冲天,不仅折损你的福寿,且有大难临头! 你实在不应该犯『淫』贱『正』!」

    十天后,裴章被其属下剖腹于浴釜之中,五脏均流出,死状极惨!

    裴章现世的孽缘,可说是果报自受,而凄惨下场足为殷鉴!

    上天有好生之德,天也不愿人若此!但是,吉凶祸福之柄,虽天司之,也不过是因物付物,毫无私意在内。一旦怨者之瞋心已极,切齿拊膺,怒目环伺,必然俟机伏而狙之,而后称快!这就是怨怨相报,互为因果!

    注:节度使,官名。唐时,分州天下县置为诸道,驻守各道之武将称都督,都督带使持节者称节度使,掌军粮,撙节用度,为统领一方军队之官员。


[ 本帖最后由 弥迦使者 于 2008-11-21 16:16 编辑 ]

TOP

续 1

    贾御史‧拒妾养德

    明朝贾御史,幼年时由家长作主与魏处士(注)之女订婚,长大后,魏小姐因为眼疾而双目失明,魏府主人觉得女儿失明配不上贾御史,便将约聘的信物及礼金送还贾府,自愿退婚。贾府知道退婚的真正缘由之后,非但不接受,反而将魏小姐提早迎娶回来。

    婚 后,夫人数度请御史娶妾,以代替她侍夫之责,御史每次都回应说:「不可!你双目虽盲,非你之过;若我再娶偏房或纳妾,第一,对你不公平。第二,日久天长我 恐怕姨妾因争宠而生妒,或受宠而骄,对你不利,也会使家庭失和。第三,我上承父母,下抚妻子,是心怀抱负的青年,也是寄国家社会安危于己身的知识份子,岂 可纵情于私欲!何况人的精力有限,寡欲正可以涵养我的德性、滋养我的身心。『纳妾』之举是败坏人伦之根源!夫人,你可别算计我啊!」

    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御史当时虽年轻,但心存大志,不溺男女之乐,方存千秋之笔。夫人后生子贾衡,二十岁就荣登科甲,官至刑部主事。贾家子孙后世俱功名显达,世代书香。

    贾御史之行止,贤德若此,较之裴章弃妻宠妾的谬行,实有天渊之别。而夫人魏氏克配其贤,更足为后人景仰。
   

    注:处士,不官于朝而居家之德盛之人。《史记‧循吏传》:「孙叔敖,楚之处士。」



           一念偏差 陷溺难返

    清 朝康熙癸卯年间,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闹水患,很多人被困于洪水中,在驾舟救人的舟群中,有一小舟救起了一名少女,这个驾舟人见少女甚美,因此见美色而 起邪心,想趁人于危,纵情任意,欲染指少女;女孩极力挣扎,掉入水中,少女因为害怕被其污辱,遂不愿被这恶人救起,她奋勇的攀住漂流在水面的树干而存活。 这次险些丧节,虎口逃生的惊恐遭遇,深深的烙印在心,始终难以抹去。

    次 年,少女嫁至邻村,成婚的第二天,拜见家亲眷属,赫然见到新郎的舅舅,就是那次水灾想救自己,却又打算污辱自己的那个恶人!一时之间,羞忿、惊恐之情涌上 心头!心想舅舅是婆婆的兄弟,自己以后的日子将如何度过?(旧时乡下女子或媳妇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于是哭着将自己的遭遇与恐惧告诉送嫁的人。之后,没隔多 久,少女就自缢身亡。

    这件事因为少女娘家出面,告上官府而传播开来;邻里、亲族议论纷纷、耻笑男家;知道这件事的人家都不愿将女儿嫁过去。经过许多年后,外甥还无法娶到妻室。

    由于这位舅舅当年的一念偏差,却使亲族蒙羞,命运乖戾。

    这「淫」字果然是无形白刃、害人利器。在家庭教育中,若能自幼蒙受教导最起码的道德观——礼、义、廉、耻,则容易做到克己慎独。并能时刻提醒自己:不可「以俄顷欢娱,败德伤风,遗恨终生」。
     


            司马光‧自律清净 佳人罔顾

    司 马温公(注)娶妻后,因为妻子觉得自己未能生儿生女,就为夫婿选了一位美妾,乘司马温公稍作休息时,送妾到书房亲近温公,温公却丝毫未注意到:有位姿容姣 美的俏佳人临近身旁;美妾为了引起温公注意她的存在,于是故意捧起一本书,上前娇声问道:「请问大人,这本是什么书?」原以为温公会留意,多看她几眼,没 料到温公却庄重的拱一拱手答道:「这是《尚书》。」说完之后,又埋首文案,仍然无视于她的存在,美妾只得知难而退。

    常听人说:「美人当前,秀色可餐」「艳冶当前,勃然难制」,其实这是好淫者的藉口;因为,有欲、无欲全在心念。

    从司马温公的例子来看:一位能成就大业的人,必有其高瞻远瞩的智慧与清纯的节操。因此,奉劝青年人:平时必须自律严谨,才能保持不失于清净。

    注:世称司马光为司马温公——太师温国公之略称。公为宋朝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累官端明学士,哲宗时入相,卒于任上,赠温国公,谥文正。着有《资治通鉴》《独乐园集》……等书,留芳后世。

  



      「义夫」邬忆川

    邬忆川,字孟震,浙江人。当他二十九岁时,妻子何氏去世;忆川感念妻子为他生育子女、受诸苦恼,日常早起晚睡,忧劳操持直至衰亡,因此,发誓不再续弦,不耽逸乐,也不迷恋男女之欲,免得因此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

    乡 里中有一位富孀,听到有关忆川的传言,感叹忆川对亡妻的情深义重,由敬仰而生情愫,于是请媒人携巨金为她撮合。忆川勃然而怒的对媒人说:「女子应当从一而 终,她应该为夫守节,要求自己清心寡欲,效法古时妇女立德修福。你替她带着这些钱财来说合,是要羞辱我既爱财又好色,想人财两得,是吗?」媒人被说得羞惭 万分,只得告退。

    这件事一经传开之后,仰慕亿川的人就更多了。有些富绅豪门因为他不贪财,不会有谋夺家产的顾虑;书香门第的人家敬仰他的人格,都愿意将少女嫁给忆川;忆川均一一拒绝。

    他独自含辛菇苦的照顾两个孩儿衣食温饱,陪他们读书作息。邬忆川丧妻不娶的坚持,是吊念亡妻,更是为了避免:因男女爱恋而忽略了子女的教育;虽辛苦,但省却不少麻烦事。后来,地方官知道这件事,特地赐给他丰厚的谷粮及布疋,并致送匾额于门庭之上,题曰:「义夫」。

    忆川之子邬元会,学优而仕,官至新安太守,受人爱戴。

    丧 妻不娶,并非只有邬忆川专美于前。明朝有一位桑琳(字廷贵),太仓人,也是早年丧偶,终身不娶,得享高寿;着有《蔗乡杂咏》、《鹤溪集》。唐朝有名之诗人 王维(字摩诘,开元进士,累官尚书右丞),工诗善书,又以擅画而名,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生平奉佛,素服长斋;他也是妻亡而不再娶之高士。

TOP

续 2


    娶妻不贤 徒遭**


    江 苏省常熟县武断里有一富户钱外郎。同里住着一位姿容艳丽的美妇人,她由于家境贫寒,因而常自叹息:不能穿着华衣丽裳,又买不起环珮簪钏,徒负天生姿容。钱 外郎常借机往返美妇人家,熟稔之后,就出资给她丈夫,嘱咐他到临清县(今山东省)作贩布的生意,钱外郎才有机会与妇人暗通款曲。贫穷的丈夫,非常感激钱外 郎的帮助,他也迫切的希望能改善自己生来的穷命,想赚些钱来妆点妻子,不要让她怨叹此生;却不知钱外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这一天,丈夫又出远门,但是因为适逢潮落不能开船,就又折回家来,一进门却撞见钱外郎正拥着妻子欢饮,顿时怒不可抑,但立刻又隐忍下来,因为惭愧自己拿人钱财,于是转身折回船上。

    钱外郎与妇人见事迹败露,索性雇人追杀,并设计为财杀,这个可怜又无辜的丈夫,就此丧命。

    后 来族人知道事实真相之后,向衙门申诉,因为凶手坦承受雇行凶,钱外郎与妇人只得俯首认罪。但是,几天后,钱外郎又翻供,原来他以巨金贿赂官府,上下打通 后,竟然宣判无罪释放。这两人庆幸终于逃过一劫!出了府衙,经过大街,刚走出城门,忽然一阵骤雨,雷电交加,两人都被殛毙。族人说:这两人曝尸城外,死有 余辜。人虽巧于谋诈,天更神于报应。

    古德曾警语:「放逸女子,但念彩衣、粉钗、修治面目,望他爱恋,耽着五欲,不避亲疏,不畏后果。厌背夫主,无羞追逐;面对夫婿,思他男子;愿夫远行,或愿早死;及见夫时,谄媚谋计,身向心背。」这些话宛如警钟,希望读到此文的男男女女有所深思。
     


                                    
                                                                   第二章 子嗣篇


        袁公‧不淫人妻 全人夫妇 失子复得

    袁 公,陕西人。明朝末年,在闯贼李自成作乱时,袁公携子舍家避难,于兵荒马乱之中,父子失散。后来袁公寄居江南,想再娶妻生子以延续袁家香火。偶然中买了一 名女子,这名女子到了袁家后,却默默的流泪啜泣;袁公询问她:「什么事这么伤心难过?」女子回答说:「不是为别的事,实在因为家中清苦,已经到了山穷水 尽,没米下锅的地步,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想要生存,真难!我丈夫觉得没有勇气再活下去,想一死以求解脱,我不忍心丈夫以死了结,才出此下策──卖身 让夫活命,如今面对袁公,想到从前与丈夫生活虽然贫苦,但是夫妻彼此照顾,感情非常好,如今触景伤情,悲痛人生际遇,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差别?」

    袁 公听了,觉得这女子也真可怜,她的丈夫这么穷苦,她却能无怨无悔的共同生活,到了没办法可想时,又牺牲自己让丈夫有钱活下去。如今跟随了一个有钱的丈夫, 却仍念念不忘穷丈夫,实在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女子。顿时心中兴起了成全这对患难夫妻的念头。于是袁公亲送这名女子回到她丈夫身边,告诉这对夫妻:「原先所付 的卖身钱不用还了,另外我再给你们夫妇一笔钱作小生意,也好有个固定收入,不要有自杀、逃避现实的想法,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肯吃苦耐劳,问题总能解 决。」夫妇二人感激得痛哭,再三拜谢袁公的仁德。

    后 来,夫妇二人胼手胝足的努力工作,等到生活好转后,便想为袁公物色一位身世清白的闺女,以报深恩,奈何一直找不到适当的物件。有次两人偶然到扬州,遇到一 个人领着一个面貌俊秀的男童要卖;两人便商议着,在还没找到适当的女子之前,不如先买下这个男孩,既可以服侍袁公,也可以作个伴。于是买下男孩后,立刻渡 江送到袁公的家里去。袁公面对眼前这个乖巧的男孩,凝视了一会儿,袁公愣住了!这不正是离乱中自己失散的儿子么?茫茫人海中,以为再也找不到,见不到的乖 儿啊!

    人算不如天算,真是「你有千条妙计,不如老天一算!」冥冥之中的善念、善行、善报、来得实在不可思议!

    袁公舍了钱财,进门的填房又还给人家,旁人看起来真是人财两失;但是失散的儿子却又「失而复得」,这「舍」与「得」之间也真是奥妙!
   



            莫文通‧舍财 不贪女色 庇荫六代

    莫 文通,明朝云闲(今江苏省松江县)华亭人。世代务农,乐善好施。有一天乘船到乡间去买稻种,在江边看见两名大汉绑缚着一名少女,正要将她推入江中;莫文通 上前问大汉这是怎么一回事?大汉回答说:「她是我家主人的女儿,主人听夫人说她与男子有苟且之事,败坏了名节,叫我们将她推入江中」。少女哭着说:「后母 进门以后,一直在我们父女之中挑拨离间,这次竟然以苟且之事诬谄我,父亲不察,信以为真……」莫文通对大汉说:「这种事情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是不能听信 的,如果冤枉了她,不仅害了一条人命,一生的名誉也都毁了。放了她吧!她也怪可怜的,后母挑拨,父亲也不顾惜她这个女儿了。我这里有些银两给你们,就当作 是酬谢你们放她一条生路的报偿。」

    少 女被松绑后,叩谢莫文通救命之恩:「恩人!小女子愿以捡回来的生命奉事恩人。」莫文通答道:「我并不是贪爱你的姿容,要你报答才救你,我是不忍心你年纪轻 轻的,就这样死得不明不白,从今以后,你更要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落人口实。现在天色已经晚了,孤男寡女不适合同处小舟上;你往前走,到灯火明亮的地 方,找适当的居处投宿,我这里还有些零钱给你作食宿费用。」

    那 天晚上,莫文通的妻子梦见一位神人告诉她:「你夫救人一命,复不纳受为妾,于暗处不淫处子,阴德深重,上天将善报你家的数代子孙各个都贤孝有德」。莫文通 回到家后,跟妻子谈起没买稻种及救人的事,妻子也将梦境告诉夫君,并赞叹夫君仗义行仁的美德。根据史籍所载,莫文通的子孙果然贤孝:

    莫文通之子:莫胜,字景刚,以明经而通仕途(注);官职虎贲左卫,工书画,善画鱼。

    莫 文通之孙:莫昊(三代)为乡荐第二名。曾孙莫愚(四代)为举人。玄孙:莫如忠(五代),字子良,为乡荐第二名,嘉靖进士,累官浙江布政使,洁身自好;善草 书,诗文有体要,着有《崇兰馆集》(明史)。如忠之子:莫是龙(六代),字云卿,十岁能文,擅长书画;皇甫汸及王世贞之辈极为称赞。着有《石秀斋集》及 《画说》。

    莫文通虽世代务农,读书不多,但是他人性命攸关之际,放弃自己买稻种之钱,见义救人,而后,又不为美色所动,不趁人之危,所受果报使后代子孙俱受庇荫,从此转为书香门第,而入仕途,这种盛德感召的果报,诚然不可思议。

    注:明经,明于经术,举士科目之一;以诗赋取者谓进士,以经义取者谓之明经。

TOP

续 4

         

            第三章 师友篇


   
    韩声振‧好儒尊礼 潜移默化


    韩 声振,四川梓潼县人。生于富豪之家,父母都是开明、慈爱之人。声振自幼即优游于儒家思想中,个性恬淡、朴实,不喜在官场谋略。及长,娶樊氏为妻。婚后一周 即告诉妻子:「谨身节欲,凡三元五腊及诸圣诞之日,当禁夫妇淫事,沐浴焚香,洗心涤虑。」于是,每届斋日,夫妻必不同房共宿。声振勤读诗书,从不间断;对 待朋友,不论亲疏都谦和诚挚;居家则教导弟弟守礼孝顺。

    声 振虽好儒学,但逢寺宇佛像,即稽首礼拜。在乡里间也很得乡亲的景仰,都说韩府富而礼贤;他的双亲过世时,咸遵儒家礼仪,服丧三年。之后,设馆授徒,教诲不 倦。不仅学生们遵其礼法,就连学生家长、乡里居民,也都效法韩家的家规而以韩家的家风为楷模。五年后,整个乡里呈现一片祥和、好礼之风,父母儿女、妯娌乡 邻,都能孝悌友爱、礼让互助;子弟们在仕途、商场或教界,也都因为他们的操守和智慧,而获得敬重和提拔。

    韩声振在八十八岁临终时,尚提笔作七言律诗一首:
        黉宫早列乐先缘,亲族人人每羡贤;
        看破浮生无百岁,思量浇俗几多年;
        视听言动恁心柄,得失荣枯岂自权?
        谨属孙曾宜谨记,书香世代姓名传。
        书罢搁笔,安然而逝。

    韩声振一生谨守儒家礼仪,自我约检,又能推己及人,影响乡邻。在他的潜移默化之下,发挥儒家思想;他虽非显赫的达官,却能千古留芳。
     



    持心守正 得免冤祸

    明朝浙江省一位指挥使,为儿子延聘了一位家庭教师。有一天,这位家庭教师受了风寒而发烧怕冷,学生就到内房抱棉被,好为老师发汗驱寒;匆忙中,母亲的绣鞋被卷到棉被里,替老师盖被时,绣鞋掉到床下,师徒两人均未察觉。

    指 挥使返家到老师房中探病时,见妻鞋在床下,心中怀疑妻子与师有私情,立刻回内房责问:妻鞋为何在老师床下?妻一头雾水,茫然不知内情,坚决否认曾到老师房 中。指挥使见证物俱在,妻子还抵赖,分明在护师,更加气愤与妒恨。于是令婢女借夫人名义邀约老师,自己则持刀相随,心中暗自盘算:你只要一开门,就杀你泄 恨!

    婢女至老师门外扣门时,老师问:「何事?」婢女说:「夫人有事欲见老师。」老师在房内大声怒斥:「府内从未有此习惯,我今病中,何需以此相戏!」

    指挥使仍未抹去心中的疑惑,又强迫妻子亲自到老师住处邀见。老师听到夫人叫门声仍然未开门,在房内回答:「我蒙东翁延聘入府,为师作教,自当洁身自重以护品德,方能以身教而教化令郎;男女有别,不便开门,请夫人速回,并请谅解。」

    夫人再扣门时,老师即不再回应,指挥使见状,方才释然。第二天,老师病体尚未康复,但仍然向指挥使辞去教职。指挥使恳切的向老师谢罪,并感叹地说:「老师,您乃真君子啊!」

    同年,师于应考时即中榜而步入仕途,官运亨通,居于显赫之位。

    因为老师之持心守正,才能使指挥使夫妇之误会得以冰释;老师并不知道自己险些遭惹冤杀之祸。

    在日常生活中,形之于外的言行,实在是我们内在心地的显现。刚正之「心」不会有谄曲之「行」,耿直之「性」不会有巧诈之「计」,谨慎清净之心,自然不会有放逸与污秽的行为。
        


            师亡徒困

    明 世宗嘉靖年间,陆篑斋之子陆仲锡,幼年时就能诗能文,天资颖异,凡看过的书很快就朗朗上口。十七岁那年,跟随邱老师住在京城准备考试,居处对门住了一位容 颜娇丽的少女,师徒两人常借机偷窥少女;这位老师不但没有乘机劝告学生非礼勿视,应当端正行谊,专心一志于学问,反而告诉陆仲锡说:「宣武门外的都城隍庙 很灵,有求必应,你去祈求城隍老爷给你们撮合。」陆仲锡真的就去祈求了。

    当 天晚上陆仲锡回来就做梦,并狂哭不止,被叫醒后问他:「究竟何事哭得这么凄惨?」他说:「刚才我梦见城隍爷在追赶我和老师,而且很严厉的斥责我。然后又叫 掌管福禄之神,查看老师和我,两个人名下的前途是记载什么?我的名字下写着『甲戌年之状元』而老师的名字下,是一片空白,什么功名也没有。城隍爷说,将立 即向天帝禀奏:我们师徒两人居心不正,不思本份,尽作非想,立即削除我的状元禄位及功名富贵;老师名下本来即空无所有,所以将抽肠以惩罚为师无德、误人子 弟。」说完仍嚎哭未停,此时,书僮急急忙忙的跑到陆仲锡的房内说:「邱老师忽得绞肠痧死了!」

    陆仲锡后来果然屡试不中,真的贫贱潦倒以终。他年少即有才华,聪明博学,理应于考场奏捷,登科及第,可惜没遇到好老师!我们常听世人说:「考运很重要,没考运的话,往往以微分之差而落榜。」考运从哪来呢?得失全凭心地!

    邱 老师何以受到如此严重的惩罚?因为他未能善尽老师的责任去导引学生,匡正学生的思想;十几岁的少年情窦初开,易生妄念,见到美丽的少女幻想更多,如果不加 抑制,欲火动时,勃然难以遏止,而做出荒唐败德之事,所以老师如果误导学生是非常严重的事,因为这些学生又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们的同学,以致为害社会, 如此绵亘下去,则后果堪忧!
   


            
    益友巧安排 淫祸幸得免


    明 朝崇祯年间,进士曹稚韬,当他还是儒生的时候,与隔邻少妇暗通款曲。曹的同窗好友曾规劝他:「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要纵情女色坏了自己的名声与前程,古云: 『妖姬献媚,君子应视为莫大之祸殃而拒之』,更何况是别人妻室?世人都以女子偷人为耻,其实,男子邪淫也与女子犯过一样,理所不容。跟邻妇断了孽缘吧!别 人妻子,碰不得的,碰了会惹祸上身!」无奈邻妇冶艳淫荡,曹稚韬于女色爱欲关头不能彻底看破,因而愈陷愈深;但是,终究纸包不住火,日久之后,邻妇之夫时 有所闻,遂暗下决心:必定逮个正着而后杀之!于是,丈夫谎骗妻子说:「我明天就要远行,五、六天后才能回来。」邻妇听了信以为真,又与稚韬暗通约会时间。

    这 一天是稚韬的同窗好友们,约好一同相聚会文、讨论课业的日子。一大早,稚韬的几位挚友就来邀他一起出门,稚韬藉故不去,好友知道他老毛病又犯了,故意激他 不要「重色轻友」,几个人强拉着他出门到聚会的地方。好友们为了防止他再藉故开溜,于是跟当日主会者建议:「今天的会文方式定为类比考试,会场与过程,也 都是依照大场方式:封锁门户,不可自由出入;会文结束后,举行夜宴,不醉不归。不照约定者,重罚!」

    稚 韬又急又窘,碍于面子,不得已,草草了事的写了几篇文章就想开溜,于是好友带头起哄,引得大家一起哗然:「我们已经约定好了,等一下还要夜饮,怎么可以不 守信用?」「言而无信谓之『贼!』」「食言者,『肥!』」「君子一言九鼎!」……稚韬无奈,只得留下。夜饮之际,稚韬心中有事,故意少饮;大家又借着各种 理由猛向他敬酒、罚酒、直到把他灌醉后,才送他回去。

    邻 妇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君来,又不时的到门口张望;这时候,恰好被村中的无赖看见。无赖本来就知道这妇人素行不端,看她进进出出,又倚门而望,一定在期盼幽 会未来之人,于是,就上前搭讪、挑拨引诱,这妇人居然也未拒绝。这些经过都被潜藏于暗处的丈夫看见,立即上前用斧头砍了二人。

    次 日稚韬酒醒之后,听人议论昨晚凶杀事情,吓得心惊胆战;心想,命丧斧下的差一点是他自己!多亏好朋友们用心良苦。自己实在应该悬崖勒马,及时回头,以免被 欲火焚身,死状悲惨。于是邀集同窗好友作证,在诸神前立誓盟志:发愿今后为善,弥补前过,勤作省察,决不再犯淫恶。后来稚韬果然操持严谨,诚意正心;几年 之后中进士。从此更是力行众善。

    稚韬当日之生死,事后想之,间不容发,实乃得力于益友的规劝与协助。益友良于行止,则益友亦为良师。

    先德说:「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死者占四分(各种情杀、自杀、兴奋过度,方式不一),间接死者亦占四分(由色欲导致亏损,由病而衰、或伤情,因闷而郁、或因怒而忿不平、而遭致意外……)真正依命而生,命尽而死者,不过占一、二分而已,所以,多冤枉!」

    今日社会淫泆之风已吹向学府,但愿误陷Y  网的学生们能彻底醒悟,改过向善,将精神致力于进德修业,转移注意力于正当兴趣,永断邪念。

    古德说:「万恶淫为首!『淫乐』害人比毒蛇猛兽犹甚!死于蛇虎者,千人之中难得一、二,死于『淫乐』,虽死法不同,但十有八、九,多么可怕!」

TOP

续 5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谢 君,台湾省台北县人,个性内向、乖巧,是个孝顺父母的孩子。平时努力工作,省吃俭用,又把省下来的钱,供奉父母,就连当兵时,他也能把节余的少数钱寄回 家。后来,受了朋友的影响,迷上了钓虾及se 情小说、春宫画刊;觉得不过瘾,又去租se 情录影带、看有线电视的「特别」节目;最后,去妓院**!

    二 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平常在家,不爱讲话,他做了些什么样的事,双亲也全然不知!直到有一次,开车时左手臂竟然断掉(不是车祸,也没有撞到任何物件),经医 师诊断后,才知道已经病得不轻。平时手yin频繁,只要触目se 情的描述,即陷入男女淫事的遐想幻境;因为纵欲过度而导致肾水匮乏,抵抗力差;又因为**而染上 血液病变,肝、胆俱衰。

    二 十八岁的年纪,应该是生龙活虎般的青年,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垫着尿布──因为大小便已不能够自理了;虽然头脑清清楚楚,可是四肢却不听使唤、动弹不得。 眼睁睁的看着胀大的腹部,望着从胸腔内抽出绿色的液体——有些像钓起来的活虾颜色。他痛苦的活着,没人能够替代!没人能告诉他该怎么做!现在即使是医生, 也不能肯定的告诉他,这种全身插上管子,忍受腹胀、抽胸腔液体的日子,究竟要等到何时?他深深的体会到:人与动物一样,当不能自主生死、却得惊怖的等死, 这种滋味,是多么的难挨!

    一九九三年,他才二十九岁;他痛苦的忍受着白发双亲日渐憔悴的面容,与期盼的眼神,无奈的告别了短暂的人生旅程。

    像谢君的例子,非常多。在医院中告别人世的,并非全是老人,儿童、少年、青年与壮年的比例更高。二十九岁,正值年轻的岁月!双亲原寄望他能传宗接代,可是他却从白发双亲的身边永远的消失。

    社会上,任何「别人的孩子」都会影响或带坏自己的孩子!谢君就是一面活生生的镜子,他曾经也是一位乖巧的好孩儿啊!

    不要以为父母可以掌控孩子的一切行为,毕竟孩子大部份的时间是在父母视线之外的。

    当我们从新闻资讯中,知道国中生在毕业旅行时,就懂得召妓!se 情行业的客人中,有三分之一是青少年,这是多么令人忧心忡忡!又将有多少个谢君,多少父母在悲凄、伤痛!

    「欲火焚烧,精髓枯竭;百病易生,窒其聪明,短其思虑;不数年有用之人,废为无用,渐成痨瘵之疾」,淫欲在夺人生命时,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耗损殆尽,让人在痴迷纠缠中交出自己的一切!
        



            徐信善‧格天获福 易贱为贵

    徐 信善与杨宏两人是同窗好友,一起往京师应考。在旅馆附近,两人一起去找相士,想知道这次考试的结果如何?相士说:「杨宏将会上榜,仕途顺坦,主贵;徐信善 不中,主贫。」杨宏非常高兴;那天晚上偶然在大厅见到一位少女,极美,他想以重金请旅馆主人说项求好,徐信善极力劝阻道:「相士虽然断你一定高中,但是考 试在即,你若心中一直存有那名少女的影子,这几日必定情绪不甯,无心在课业上;再则,你重金贿赂求淫,别人会以淫徒的眼光看待你!若是被人拒绝,岂不自取 其辱?假如强横而行,坏人名节,天所不容。若是那名女子答应你,想必也不是什么良家女子,芙蓉面而败絮身,一旦染上毒疮,一时狂兴,岂不终身腐刑?事情传 开来,你还有心情应考吗?我将来还要靠你拉拔一把,你可要三思而行!」杨宏一听,很有道理,于是就打消原意,专心准备考试。

    过 了几天,两人偶然又经过相士摊位前,忽然那位相士叫住徐信善:「等一等!奇怪!你的面相怎么和我前几天看的不一样了,本来看你考试不会中,而且贫贱一生; 今天观你面相,不但这次一定考中,而且仕途显达,与前日所判完全大异。」再看看杨宏,说他气色已差,但仕途还是不错,与徐信善同样显达,不过,这次考试名 次将会落在徐信善的后面。放榜后,果然与相士所言一样。

    杨宏于见色起心动念之时,被徐信善一语点醒,幸好能及时断了念头。一念之差,祸福立见!

    徐信善能广存善念,苦口相劝,唤醒痴迷,化导挚友,无形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由此更能确定,相从心生,命由心转。

  



                                                                                               第四章 功名篇


   狄仁杰‧观照身心 全人名节 成就功业

   唐朝名相狄仁杰,字怀英,山西太原人。少年时代即文采过人,俊朗出众。有一次,往京城考试,投宿于旅店;深夜正聚精会神的在灯下读书,却有敲门声,原来是旅店主人的媳妇。她年轻新寡,白天见到投宿的仁杰斯文儒雅,不由然的萌生爱意,借机亲近。

    仁 杰见少妇诉说完毕,却仍流连不去,就温和的对她说:「你这样的年轻与娇俏的外型,在夜深人静时,对我娓娓诉说你的心事,难免会使人怦然心动。幸好以前有位 老和尚曾经提醒过我,不可贪色犯淫,我牢牢的记住,时时放在心上,才能在这种情况下,谨守礼节而不逾矩!」少妇问仁杰,是些什么话?能使人在要紧关头克制 自己!

    仁杰答曰:

   「老 和尚说,从我的相貌推断,我将来定是名冠天下,富贵显达之人,但切记『戒之在色』!既然老和尚已经提示过了,我怎么能如此冒险,以一生的前途去换取片刻即 逝的男女欲乐!可是一般人泰半难过美人关。当时我就请教老和尚:『师父,喜欢佳人之美色乃人之常情。色欲这种事,事前人人都知自爱,事后也知追悔,但是当 欲心炽盛的时刻,则一切后果都会抛诸脑后,以为偶尔无伤,下不为例,所以每一个下次均作如是想,次次皆如是想,这样沈沦下去。到底需用什么方法才能浇息爱 欲之火,不令延烧呢?』当时老和尚即告诉我几种方法,但最好用在欲念未起或刚欲起时:

    一者,见一切女(男)作亲想──老者如母(父),长者若姐(兄),少者若妹(弟),幼者若女(子)。

    二者,见一切女(男)作怨想──她(他)是故意引诱我犯淫、无节、失礼、无耻,她(他)是披着美丽娇媚(英俊潇洒)外衣的贼虎狼、毒蛇蝎,幻化迷人,侵蚀我心,让我昏昧失智后,被她(他)牵绊绑缚,好达到她(他)心中的目的;她愈是娇媚,心就愈毒,会让我长劫受苦。

    三 者,见一切女(男)作不净观想──美女与俊男的薄皮底下,是一团糊糊的血肉、筋脉和骨头,体内是尿屎脓血,淋漓狼藉,七孔流出的是垢汗涕唾与臭秽的大小粪 便;宛若薄皮花瓶,内盛腐物,谁还喜欢?病时,脸黄肤皱,蓬发零乱。死时,面目青黑,不数日就蛆虫遍体爬钻,臭烂恶心。其实,人原本就是带肉的骷髅。

    说 到这里,此刻我见到你的娇美,心里想的是,你也不过是枯骨之外,包着层层肥瘦之肉,所以什么念头也没有了。方才听你提到,你曾打算为夫守节,见到我才改变 初衷,我认为你只是迷恋我的容貌和斯文的外表。如果我现在满面是黄 se的脓、痰、涕、唾,眼屎结块挂在眼角,口臭加上口沫流在嘴角,你还会有爱欲的想法 吗?」

    少 妇顺着仁杰的话,默默的想了一会儿,就面露惭愧的向仁杰跪谢:「承蒙你的教诲,谢谢您的劝诫,使我保全了名节,也知道今后该如何息灭自己的痴心和妄念,我 已体悟到人的行为,完全系在这一念之间;活到今日我才知道,控制自己这方寸之心,是要学习的。我一定会为我丈夫守节终生。」

    这位少妇果然坚守妇德,后来受到朝廷的表扬。

    狄 仁杰的成功并非全靠命定之运,他毕生勤读、修德,守身练心。科甲及第后,仕途曾任大理丞、河南巡抚、豫州刺史,历经唐高宗、中宗、睿宗三朝。于任上毁淫 祠、断滞狱(注一)、诛诖误(注二)、恩威并重,万民仰赖。武后当政时,以鸾台侍郎同平章事(注三)。常调护皇家母子,武后欲立武三思为太子时,仁杰以姑 侄母子之喻,婉言劝止,卒令武后感悟,恢复了唐朝李氏宗室。其所推荐之良才,后来皆为中兴名臣。卒谥文惠,追赠文昌右相,睿宗时又追封为梁国公。

    仁杰之子狄光嗣,历任淄、许、贝三州刺史,事亲至孝。族孙狄兼谟,刚正有祖风,曾奏劾吴士矩,官至御史中丞。

    狄仁杰的想法是有智慧的,不以区区片刻之欢,削减一生光明之途,能以观想控制自己的心念去处,而培养出刚正清明的举止,自己既能戒之在色,又能劝诫别人息欲之法,正如老和尚所言:「不贪色犯淫,将来名冠天下。」
         
         注一:断滞狱:解决难解之诉案。
   注二:诖误:原本无罪,被欺蒙牵累而受罚。官吏失官曰诖误。
   注三:同平章事:为宰相之职。

TOP